书城心理重口味心理学(第三季):当心身边的“变态者”
60718600000003

第3章 破坏性的心理冲突——神经症

满脑子的可怕后果——焦虑障碍

小玉从小就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不仅头脑聪明,而且肯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小玉上高中的时候,曾经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一次数学竞赛。小玉的数学成绩虽然不错,但对数学一点兴趣也没有。小玉不仅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还决定积极准备,毕竟这也是一种荣誉。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小玉突然失眠了,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总是在想与数学竞赛相关的事情。

第二天早晨,小玉立刻体会到了睡眠不足的严重后果,她觉得自己的脑袋昏昏沉沉的。小玉硬着头皮去参加比赛,到了做试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之前复习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紧接着小玉开始紧张,并且出冷汗,可是越紧张,小玉的脑袋就越是一片空白。最终小玉勉强完成了考试,成绩非常糟糕。

从此之后,小玉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尤其在数学考试之前,小玉的焦虑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睡眠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总是担心自己会把数学考砸。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小玉很难进入睡眠状态。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又会醒来,醒后再难入眠。到了正式考试的时候,小玉会因为睡眠不足,觉得恍恍惚惚的,难以集中注意力,有时候甚至无法理解题目到底在说些什么。

小玉的数学成绩因此变得越来越差。后来,小玉高中毕业了,并且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小玉在选专业的时候刻意避开了有可能学习数学的专业,最终选择了心理学。等小玉最终进入大学,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才知道心理学是一门两栖学科,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就意味着小玉需要学习人体解剖学,这门学科对小玉来说并没有什么,毕竟在高中时期小玉对生物学挺有兴趣的。可是让小玉苦恼的是,心理学还需要学习统计学和测量学,这两门学科不仅与数学密不可分,而且是心理学的重头戏。

就这样,小玉本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摆脱的数学噩梦重新出现了。她不仅需要硬着头皮去学习测量学和统计学,还需要参加考试。每次参加测量学和统计学的考试时,小玉都会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和焦虑障碍。

焦虑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情绪,每个人都会经历。当一个人需要面对自认为很重要的事情或人时,就会担心自己出现某种失误,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种担心其实就是一种焦虑情绪的体现,同时还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表现,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甚至会在前一天晚上出现严重的失眠。例如,一个不经常在公众面前说话的人,如果接到了一个演讲的任务,即使他准备得很充分,而且准备的时间也很充裕,也会在开始演讲前焦虑,担心自己会在演讲时出现失误,在众人面前出丑。

焦虑情绪被认为是一种负面情绪,因为焦虑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困扰,如果长期被焦虑情绪笼罩,还会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伤害。如果焦虑情绪仅仅是一种毫无意义、只会给人带来伤害的情绪,那么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没有被抛弃,而是保留下来了呢?要知道,焦虑可是人类在与环境做斗争以及在生存适应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情绪之一。如果没有焦虑情绪,那么人类很难在残酷的自然斗争中存活下来。

焦虑情绪的积极作用与疼痛感类似。所有人都不愿意受伤,受伤除了会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以外,还可能危害生命,当然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伤意味着当事人在一段时间内需要承受肉体上的疼痛感。当我们的皮肤被划伤时,会感觉到疼痛,这种疼痛会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从而有利于伤口的人为处理。如果没有了疼痛感,那么一个人受了很严重的伤也无法立刻意识到,不利于伤口的处理,甚至可能使伤口感染,带来更大的伤害。焦虑也一样,人在焦虑的时候会出现紧张情绪,这种紧张其实就是一种高度警惕的表现,会让当事人最快地意识到威胁,做出最迅速的反应来避免这种威胁给自己带来伤害。

与焦虑情绪紧密联系的一种情绪就是恐惧,这两种情绪同样是来自对未来严重后果的想象,在面对威胁的时候,同样会紧张并且伴随着心跳加快等生理特征。适当的焦虑和恐惧都具有积极意义。例如,某男准备去一家超市购物的时候,突然看见了一只老虎(从动物园跑出来的),他一定会出现焦虑情绪并且还伴随着恐惧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度会立刻提高,同时还会给自己的身体下达逃跑的命令,其肌肉组织会立刻做好运动的准备,然后这个人就会以最快的速度逃跑。当然,攻击性的行为也有可能出现,如此人发现自己根本跑不过老虎,老虎已经朝他扑过来了,那么他就只有选择反击以保命。

凡事有利有弊,既然焦虑情绪的进化是为了让人能更好地处理所面临的危险,那么焦虑情绪的负面影响便是即使没有危险出现,也可能出现焦虑情绪,这便是病理性焦虑,也称为焦虑障碍。例如,那名男子在超市遇到老虎的时候,产生焦虑情绪并且成功逃脱了威胁。但是从此之后他再也无法去超市购物了,只要到了超市,他就觉得焦虑和恐惧,有的时候甚至会因为心动过速而晕厥。可是经过医生的检查,他并没有心脏病,身体也很健康。该男子的这种表现就是焦虑障碍。

当一个人被焦虑障碍所困扰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三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生理上的紧张,具体表现主要有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失眠,有时候甚至会影响消化系统,出现吞咽困难、腹泻等症状,还会影响泌尿生殖系统,具体表现为尿频,男性会出现勃起障碍,女性会出现闭经、痛经等。在正常的焦虑情绪中,这种生理的紧张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维持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暂。但对于焦虑障碍的患者来说,由于他长期处于焦虑紧张中,所以很容易感到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

焦虑障碍的第二种表现就是患者的心理痛苦。在焦虑的影响下,患者的认知被笼罩上了消极、负面的色彩,总是想象或担心着未来的可怕后果。这种消极的认知会直接导致负面情绪的出现,从而使患者的精神状态一直紧绷着,无法放松,时间长了,患者就会觉得自己的精神好像快要崩溃了。例如,一个曾经出过车祸的人一直没有从车祸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且出现了焦虑障碍,那么他就无法乘坐交通工具,就连在道路上行走也感到紧张。因为他总是在想着如果有车撞到我了怎么办?按照墨菲定律的第四条: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会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该车祸焦虑障碍的患者如果在开车时总是担心自己会撞到人,那么在这种焦虑和担心下,他撞到人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焦虑障碍的第三种表现就是患者的逃避行为。在面对让自己焦虑或恐惧的事物时,选择逃避是人的一种本能。但焦虑障碍所出现的逃避行为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危险发生了,可能只是患者的主观臆断。例如,密集恐惧症患者在看到密密麻麻的图片时感觉很不舒服,会选择紧闭双眼来逃避。可事实上,这些图片并不会给他带来威胁或伤害。

这种逃避行为可以暂时缓解焦虑障碍患者的痛苦,却不能产生治疗的效果,甚至会带来负强化。对于有些患者来说,他可以一辈子都选择逃避的行为而不会影响生活。例如,密集恐惧症的患者可以一辈子不看密集的图片或物体。但有些患者却不能采取逃避的行为,如恐惧考试的学生。这种焦虑障碍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以及人生发展。

强化的概念是由行为主义流派的斯金纳提出的,强化与奖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焦虑障碍的逃避行为中,暂时缓解痛苦就算作一种奖励。患者在一次又一次的逃避中体会到一次又一次的痛苦缓解,就会渐渐地形成负强化,再一次遇到令自己焦虑的事物时,逃避就变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的选择。

在焦虑障碍中,广泛性焦虑障碍十分常见。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慢性病,患者会感到紧张不安,但又不知道引起自己紧张不安的对象是什么。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女性的心理疾病,同时在生活贫困的人身上尤为常见。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那么他患上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例如,一个总是被不良少年欺压的学生就很容易出现广泛性焦虑障碍。

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如服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另一种则是心理治疗,常见的有认知行为疗法和森田疗法。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系统脱敏法是经常被使用的。治疗师会让来访者列出多个引起焦虑的事物,然后按照焦虑的轻重从低到高进行排列。治疗师会引导患者在放松状态下想象引发焦虑情绪的情景,再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以减少患者面对该事物时所出现的焦虑情绪以及身体不适。

这种疗法可以让患者意识到自己此前的认知是错误的,从而引起认知的重建。这种疗法相对于行为主义的暴露疗法是比较温和的,所以经常被采用。

森田疗法由日本的森田正马提出,其核心原则就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在焦虑障碍治疗中的效果也不错。相传,森田正马在治疗一个有上学焦虑的学生时,就是让该学生任意玩耍,并不对其进行干预。过了一段时间后,森田正马觉得该学生对玩耍已经感到无聊了,才开始给该学生安排一些任务。渐渐地,这名学生可以正常入学学习了。

森田疗法倡导人们把焦虑当成一种自然的情绪进行接纳,而不是极力排除。因为这种极力排除会带来心理冲突,采用顺应自然的方式反而可以从中解脱出来。森田疗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绝对卧床期、轻作业期、一般作业期、训练准备期。

在卧床期,患者需要阻断自己与之前生活的联系,被隔离起来,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在轻作业期,患者依然被隔离,但是可以到户外散步,还需要写日记,大约需要三天到七天。在一般作业期,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体力劳动,如打扫卫生等,也可以选择读书,不过这些活动都必须是患者独自一人完成,大约需要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在训练准备期,患者开始和外部世界重新建立联系,为自己重新投入正常生活做好准备。

对室外的恐惧——广场恐惧症

英国《每日邮报》曾经报道过一个患有广场恐惧症的女子,她的名字叫苏尔。苏尔被广场恐惧症纠缠了整整18年,在这18年中,最让苏尔感到恐惧的就是离开家,只要一离开家,苏尔就会觉得头昏眼花,甚至出现昏厥。因为苏尔的广场恐惧症,苏尔的男朋友不得不迁就她,在苏尔的家中举行婚礼。后来,苏尔的哥哥不幸患上癌症,希望能在死前见苏尔一面,可是由于苏尔不敢出门,一直没有去探望哥哥。后来,护士不得不把苏尔的哥哥带到苏尔家中与苏尔道别。

虽然广场恐惧症给苏尔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但苏尔从未想过去接受治疗,甚至觉得这样一直待在家中也不错。后来,苏尔的广场恐惧症开始引发一系列其他恐惧症,苏尔甚至开始恐惧洗头发或刷牙这种稀松平常的事情。于是苏尔决定接受治疗。最终,在医生的帮助下,苏尔战胜了广场恐惧症,开始勇敢地走出家门。

广场恐惧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患有广场恐惧症的患者不敢在公共场所或空旷的地方停留,甚至连公共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都无法乘坐。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在面对公共场合拥挤的人群时,都会感到烦躁,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变化,想要逃离这种环境。在拥挤环境中待的时间长了,还会变得具有攻击性。心理学家卡尔霍恩曾经用小白鼠做过一个著名的拥挤实验。在实验中,卡尔霍恩发现生活在拥挤环境中的白鼠会出现行为异常,如雄性白鼠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或丧失性能力,雌性白鼠丧失照顾幼鼠的能力等。此项实验结果说明,拥挤环境所造成的行为异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患有广场恐惧症的患者在面对拥挤人群时,就不单单是焦虑那么简单了,他们有的时候甚至会昏厥。

对于一个讨厌拥挤环境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因为拥挤不出门。例如,在大城市的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地铁时遇到拥挤的人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但是,广场恐惧症患者却会因此放弃出门的机会。对于有些严重的广场恐惧症患者来说,甚至连家里的空间都会让他感到恐惧。不过在患者感到焦虑或恐惧的时候,如果信任的人(如父母、配偶、子女等)出现在患者的身边,那么患者的焦虑情绪就会得到缓解,有时候甚至会消除。

由此可以看出,广场恐惧症患者并不是对空旷场所或公共场所本身感到恐惧,而是担心自己在那种情境下出现意外状况时得不到帮助,如果有信任的人出现了,那么患者就会觉得即使自己出现类似昏厥的情况,也一定会被救助,恐惧或焦虑的情绪也就随之减轻或消失。

大多数广场恐惧症患者会采取逃避的态度,例如,选择待在家中不出门。这固然是一种缓解焦虑或恐惧的方式,却会让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人毕竟是社会性的动物,无法真正做到离群索居。而广场恐惧症患者却因为害怕走出家门而无法开展除家人以外的社交活动。这种社会功能的受损会直接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广场恐惧症患者很容易对一切都感到焦虑或抑郁。

广场恐惧症患者以女性居多,而且症状从青春期就开始出现。广场恐惧症患者的性格一般比较胆小和敏感,对于一些正常的现象往往会做出过激反应。例如,对于上高中的学生来说,选择寄宿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即使有的学生对父母比较依赖,也很快就可以适应借宿的生活。可是对于那些比较胆小、敏感且依赖性强的学生来说,寄宿会让他们变得焦虑起来,有时候甚至会成为广场恐惧症的诱因。

广场恐惧症的患者还十分缺乏安全感,这与其童年阴影密切相关。有这样一个心理测试,来测试你是否会对室外空间感到恐惧。

一个五岁小女孩做了一个梦,梦中母亲牵着她的手,后来女孩被路边的野花吸引,挣脱了母亲的牵引。母亲与女孩的距离越来越远,女孩想追上母亲的步伐,结果却发现自己走不动了,于是她大声呼唤母亲。你认为梦中的母亲会做出什么反应?

A没有注意到女孩的喊叫,继续向前走;

B立刻跑到女孩身边并安抚她;

C停下脚步和女孩打招呼,并且让女孩赶紧跑过来。

选择A的人通常被广场恐惧症所困扰,而且缺乏安全感,可能在童年时期曾经经历过与心爱事物分离的痛苦,对母亲极其依恋;

选择B的人则被密室恐惧症所困扰,在童年时期被母亲过分照顾,从而丧失了独立性;

选择C的人属于正常人,不会对空间感到恐惧,在童年时期与母亲保持了适当的距离。

广场恐惧症患者对亲人极其信任和依赖,对陌生人却存在着强烈的敌对情绪,总是把陌生人想象成一个会给自己造成威胁的坏人。例如,在公共场合,如果广场恐惧症患者发现有陌生人看自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单身者小心了——社交恐惧症

小伟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除了不爱说话和见到陌生人容易害羞外,与其他孩子并无明显差别。但当小伟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显现出了社交恐惧症的征兆,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也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这种近乎病态的害羞内向的性格让小伟几乎没有朋友,事实上,小伟也拒绝与同伴接触和交流,因为当他与对方接触或交流的时候,会被极度的紧张所笼罩,从而产生一种压迫感,会因为担心和焦虑而肌肉紧绷,特别是脖子,会变得十分僵硬。

虽然社交恐惧症给小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但小伟依然顺利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以后,小伟再也无法像从前一样拒绝与他人接触和交流。因为在工作的时候,小伟需要和同事交流,也需要和上司交流。可是小伟却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变得高度焦虑起来,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心悸、颤抖的症状。有一次,小伟接到了一项任务,可是由于紧张频频出错,为此遭到了上司的责备。小伟当时沮丧极了,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一个与社会隔离的人。小伟也很想适应社会并且学会与他人交流,可是他发现这些对于其他人来说可以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对于自己而言却难如登天。

后来,小伟的社交恐惧症变得越来越严重,每次面对人群时都异常紧张。现在小伟每天上班之前都会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不仅需要面对让自己紧张的人群,还需要面对因为紧张而出丑的窘迫。下班以后,小伟的精神状态得不到放松,他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自己白天所经历的一切,尤其是出丑的经历。虽然小伟知道这种做法不过是徒添烦恼,但他就是无法控制。

小伟已经快三十岁了,依然单身,对于他来说,在面对异性的时候,社交恐惧症会变得更加严重。父母在小伟二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催促小伟,并且托人给小伟介绍了许多对象,可是这些人都反映说小伟实在太害羞了,也以此为由拒绝了小伟。小伟的父母为此责怪了他多次。面对父母越来越频繁的逼婚,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小伟变得越来越紧张,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之中,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社交恐惧症是现代社会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障碍,随着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群一直在不断地扩大。社交恐惧症患者症状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分畏惧社交活动,患者也知道自己的这种畏惧是不正确的,有些患者会选择逃避的方式,如待在家中,不与人群接触。但有的患者会强迫自己进行社交活动,又害怕自己出现难堪的举动,害怕被其他人关注或注视。

社交恐惧症的发病人群一般比较年轻,患者大多在刚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出现社交恐惧症,当然也有一些患者在童年期就已经开始被社交恐惧症所困扰了。只有极少一部分患者会在二十五岁以后发病。

与社交恐惧症患者比较相似的人群是性格内向且容易害羞的人。性格内向的人与社交恐惧症患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性格内向只是不愿意或不喜欢与陌生人接触,他们并不会恐惧与人接触,也不会感到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也可以说,性格内向的人并没有丧失社交功能,他内向的性格不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困扰。而且性格内向的人的自我评价都比较中肯,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因为某件小事沮丧,但社交恐惧症的患者自我评价都比较低,他们十分自卑。

社交恐惧症的产生通常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缺乏锻炼。人际交往是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进行的,童年时期与父母交流,上学以后与同学、老师等交流。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们会潜移默化地获得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从而使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但是有些人却因为在人际交往中遭遇了一些令自己和对方尴尬的情景,从而开始抵触或排斥人际交往,渐渐远离人群,从而丧失了锻炼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

第二个原因是自我贬低。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希望自己能在人前保持完美的状态。但是在人际交往中毕竟会出现一些令自己尴尬、出丑的现象,这都是很正常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出丑自然会导致不愉快和自卑的情绪产生,可是这种负面的情绪很快会过去。但社交恐惧症患者会不断地回想自己出丑的情景,在不断地回想中,一次又一次地强化社交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消极情绪。

在与人交往过后,所有人都会对自己在社交过程中的表现作一个心理评估,如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感到满意。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也会如此,但他们对自己的评估一般是负面的,会认为自己表现得太差劲。社交恐惧症患者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一个完美主义的追求者,希望自己的口才与表现赢得所有人的赞扬或喜爱,否则就会有自我挫败感或沮丧的情绪。如果患者在人际交往中反复体验到挫败感,那么就会产生社交紧张、焦虑的症状。

第三个原因是社交恐惧症患者对人群抱着负面的想象,这一点与广场恐惧症患者类似,总认为陌生的人群会给自己带来不利,认为对方接触自己是带着某种不良动机的。

第四个原因是人格特征。如果一个人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很容易迷失自我,会随着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越来越焦虑。拥有此种人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

虽然社交恐惧症通常在青春期出现,但在儿童期也可能会出现,甚至可以说,儿童期所出现的社交恐惧症如果没有及早得到治疗,而是在患者成年以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那么治疗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有些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会刻意隐瞒自己的病情,渴望社交恐惧症能自行消失,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借助专业的治疗。

社交恐惧症患者所畏惧的对象主要是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为患者在公共场合时会过分注意周遭所发生的一切,尤其是他人对自己的注视,这种对外界刺激的过于敏感会让患者非常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担心自己成为他人的笑柄。严重的社交恐惧症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当你发现自己在人多的地方很容易感到紧张,不愿意和人进行接触,总感觉他人在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且担心自己被他人嘲笑时,那么你就有可能患上了社交恐惧症,或者说你有社交恐怖症的倾向,这个时候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它变得更加严重。

学会适当地自我放松。当你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紧张而不能自制的状态时,可以采取以下一系列动作进行自我放松。首先让自己的双脚平稳地站在地面上,然后轻轻地踮起脚尖,坚持几秒钟后再放下,与此同时可以进行深呼吸,这对缓解紧张情绪往往有不错的效果。

尽量避免两手空空,给自己的手找事情做。在公共场所中,有些人会把手放进衣兜里,这是一种缓解自己紧张情绪的下意识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手握东西会让人有安全感,而两手空空则会让人对社交更加恐惧。

进行社交情景演练。勤能补拙,毕竟有些人天生不善交际,而有些人可以轻松地获得好人缘。你可以选择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社交情景演练,也可以私下把某种物体当成人进行演练。这就好比一个在众人面前演讲容易紧张的人通过私下的反复训练,可以让自己在真正演讲时表现自如。

练习与人进行眼神接触或交流。具有社交恐惧倾向的人通常不会直视对方的眼睛,甚至会刻意回避对方的视线。眼睛素有“心灵之窗”的称号,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眼神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着自信起来。在人际交往中,自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对方对自己的看法和印象。有社交恐怖倾向的人很容易对自己挑剔,认为自己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排斥,所以患者应该学着接纳自己,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对方身上或是人际交往上。只有这样,患者才能避免过分关注自身表现,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自然从容。

尽量与热情友善的人进行交往。在人际交往中,被拒绝会让人产生挫败感,而那些热情友善的人很少会拒绝对方,也往往懂得尊重对方,所以患者比较容易在此类人那里获得自信和认可。

坚持自我,不刻意迎合他人。刻意的迎合会让人倍感压力而且无法从社交中获得乐趣,也很容易被其他人嘲讽为“马屁精”。

创伤经历引起的自欺——特定的恐惧症

小静已经12岁了,依然要求与母亲同睡,即使自己睡觉也必须开着灯,最终小静的母亲不得不带着她去看心理医生。小静的身体很健康,而且学习成绩优秀。小静告诉心理医生,她之所以要求开着灯睡觉,是因为她很害怕黑夜。

据小静回忆,大约在一年前,父亲的朋友来找父亲玩,玩到很晚,开始讲鬼故事,而且还神神道道地说这些鬼故事都是真的,是有人亲身经历过的。小静当时觉得很害怕,可是又忍不住去听。随着故事的深入,小静听得也更加入迷,变得越来越害怕,开始靠近母亲寻求安全感。就在这个时候,电灯突然熄灭了,整个客厅一下子变黑了。小静尖叫了一声,开始向母亲怀里躲,可是依然不停地发抖。

当天晚上,小静要求和母亲同睡。母亲考虑到女儿刚刚听过鬼故事,就答应了。可是接连几天,小静都要求和母亲同睡,母亲开始试着说服小静并且告诉她,世界上根本没有鬼,那些鬼故事都是有人瞎编出来吓人的。最终小静不得不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可她必须开着灯。母亲知道后,就特意在小静睡着后帮她关灯。可是小静有时候会半夜醒来,被黑暗吓得尖叫。小静的父母只好允许女儿开灯睡觉。小静的这种表现就是黑暗恐惧症。

漆黑的夜晚不仅给人一种神秘感,同时可能带着危险,所以不少人对黑夜十分恐惧,许多犯罪活动也是在黑夜发生。对黑暗的恐惧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在人类还在丛林中求生的时候,白天需要寻找食物,躲避野兽的猎杀,白天的森林也充斥着危险。而夜晚的森林更是危机四伏,有很多野兽专挑夜晚觅食。所以我们对黑暗的恐惧是祖先有关黑暗恐惧记忆的种族遗传。

英国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最让小孩子恐惧的事物有三种,第一种是动物;第二种是血和打针;第三种就是黑暗。不少小孩子在开始独立睡觉的时候,都要求父母为其准备一盏小夜灯。但是,这种对黑暗的恐惧在小孩子六岁左右的时候就会消失。不少孩子会在十岁左右的时候重新畏惧黑暗,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就再也不会对黑暗产生恐惧了。即使会因为某件事情重新畏惧黑暗,维持的时间也不会长久。例如,胆小的人看了鬼片之后,可能会坚持几天开灯睡觉,不过时间会冲淡他们对黑夜的恐惧。

恐惧是人的基本情绪之一,但如果这种恐惧变得不合理而且给当事人带来了伤害,就会演变成恐惧症。在恐惧症中,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都很常见,而且患者的人数也很多。但也有一些人会患上一些稀奇古怪的恐惧症,如鲜花恐惧症:患者只要看到鲜花就会头晕目眩,会主动避免接触鲜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毕竟鲜花可以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有不少人在看望病人的时候会选择买束鲜花。

恐惧症患者所恐惧的对象虽然五花八门,但这种恐惧现象却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即特定恐惧症。所谓特定恐惧症是指患者对某一特定事物出现病态的恐惧,当看到该特定事物时会立刻出现无法控制的痛苦情绪。

这种特定恐惧症通常与患者的某段特殊经历有关。例如,在心理学家华生的实验中,他对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的婴儿实施恐惧习得训练,每当阿尔伯特试图接触小白鼠或白色毛绒类的物体时,华生就会制造巨大的声响恐吓阿尔伯特。渐渐地,阿尔伯特只要一看见白色毛绒类的物体就会号啕大哭。

某些自然现象也会成为恐惧的对象,如森林恐惧症的患者就十分害怕森林。有一则小红帽与大灰狼的童话故事十分著名,经常被父母讲给孩子听。可能有的孩子在听过这则童话故事后就会认为森林是一个危险的地方,从而对森林产生恐惧。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种恐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可是对于森林恐惧症患者来说,却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恐惧森林,甚至发展成黑暗恐惧症。

在治疗特定恐惧症的时候,经常采用的方式是系统脱敏疗法。患者需要在放松的状态下去面对令自己恐惧的事物,从而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恐惧是不合理的。以黑暗恐惧症为例,患者会在治疗师的引导下进入一个黑暗的房间,然后在黑暗之中进行放松并且想象一些令自己愉快的事情,渐渐地,患者就不再把黑暗和恐惧联系在一起,也就战胜了黑暗。

这种治疗方式与一种民间习俗十分相似,这种习俗被称为“叫魂”。该习俗在农村十分普遍,而且备受父母青睐,当有小孩子因为受到惊吓而寝食难安或发烧生病时,其父母会找村里年龄比较大而且经验丰富的老人为自己的孩子叫魂。所谓叫魂,就是老人带着小孩子来到引起他们恐惧的事发地点或事物面前,用双手抚摸着孩子的头部,同时嘴里开始念叨着:“不要怕,那东西已经走了。”这种叫魂的方式看起来十分简单,甚至有些荒谬,却能产生不错的效果,很多小孩子会因此痊愈,又变得活蹦乱跳了。

在这个习俗中,老人带着孩子来到引起他们恐惧的事物面前或事发地点,就相当于暴露疗法中的直面恐惧。而老人对孩子的抚摸以及念念有词就相当于对孩子的放松训练。整个过程就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之前引起恐惧情绪的那段经历已经过去了,然后孩子就会从恐惧中走出来。

人在童年时期极易被恐惧情绪所影响,如因为离开母亲而恐惧黑暗等。在青春期时又很容易因为受到人际交往的困扰,而出现广场恐惧症或社交恐惧症。这些恐惧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甚至消失。当然也有人会被恐惧症纠缠一生,这就需要接受相应的治疗。在战胜恐惧症的许多治疗方式中,暴露是一种选择,也就是直面恐惧。

无法控制的重复行为——强迫障碍

一年前,小薇的姨妈因为癌症住院,小薇是这家医院的护士,所以总会抽时间去照顾姨妈。后来癌症还是带走了姨妈,小薇为此很伤心。同时,小薇开始变得疑神疑鬼的,总是担心自己会把医院的癌细胞带到家中。小薇每次下班回家都会把自己里里外外清理一下,并且换掉所有的衣服和鞋子。小薇还会忍不住不停地洗手。尽管小薇知道癌症并不是传染性疾病,可是她依然无法控制地过度清理。

小薇的这个毛病愈演愈烈,她开始喜欢待在卫生间里,不是不停地洗衣服,就是不停地洗澡。最早注意到小薇异常行为的是她的妈妈,后来小薇的妈妈还专门观察了一下女儿的清洗行为,发现这种清洗已经变得病态了。一次,小薇的衣服上不小心沾了一点儿灰尘,在小薇妈妈看来,只要用手拍拍就可以了,但小薇却固执地把衣服脱下来进行清洗。在洗衣服的时候,小薇不小心把水溅到了胳膊上,小薇又去不停地洗澡。

小薇的妈妈也试图阻止女儿的这种病态行为,却发现女儿也因此很痛苦。小薇告诉妈妈,这种过度的清洗行为不仅花费了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使她倍感疲惫,可是不知为什么,她就是无法停下来。如果小薇哪天不洗衣服或不洗澡,她就会觉得很难受。最终小薇的妈妈决定带着女儿去看心理医生,诊断的结果是小薇患有强迫障碍,具体表现是强迫性的清洁。

强迫障碍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患者会意识到自己的某种行为是不正常的,但是又无法改变。这是一个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的过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矛盾。当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不和谐时,就会感到焦虑和痛苦。

强迫障碍主要有以下三种症状:

·强迫障碍属于一种神经症,患者的自我认知与正常人无异,但总会出现一些强迫观念,如怀疑自己是否关好了门窗等。这种强迫观念会导致强迫行为的出现,而强迫行为又会遭到患者正常认知的怀疑或否定。总之,强迫障碍会使患者在矛盾中痛苦不已。

·强迫障碍的主要表现有两个,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如一个人在洗过手后会出现“手是否洗干净了”的念头;或者在睡觉前怀疑自己是否关好了煤气等。这些有强迫倾向的念头即使不是强迫障碍的患者有时也会出现。

对于正常人来说,这样的念头虽然会令自己厌恶,但只是一闪而过,不会放在心上,更不会付诸行动。但对于有强迫障碍的患者来说,这种令人厌恶的念头会反复占据头脑,必须得付诸行动,才能不再去想。而等强迫行为出现后,患者又会自责和矛盾。如对于一个担心煤气是否关好的强迫障碍患者来说,即使已经准备睡觉了,如果不去检查煤气,还是有可能无法入睡。

与强迫障碍患者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相对应的是反复的强迫行为。例如,患者已经洗过很多次手了,却依然有想洗手的冲动。这种反反复复的行为会让患者难以控制。

·强迫障碍还会伴随许多并发症,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等都比较青睐有强迫障碍的患者,如一个有强迫清洁症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和人接触而感染细菌,因此患上社交恐惧症。实际上,有强迫障碍的人也很难被周围的人理解。对于正常人来说,强迫障碍患者的行为不仅不可理喻,而且难以接受。

为小薇看病的心理医生建议小薇转移一下注意力,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可以在小区当义工,帮助一些孤寡老人。此外,医生还给小薇开了一些缓解焦虑的药物。

小薇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明显。小薇洗手和洗衣服的次数虽然有所减少,但洗澡的次数和时间却明显增加了。为此,小薇不得不再一次接受治疗。

在第二次的治疗中,心理医生从小薇那里了解到,小薇之所以会增加洗澡的次数和时间,是因为她认为孤寡老人那里有很多细菌,所以在做家务的时候会刻意回避某些家务。在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小薇也因为这种观念时刻提醒自己与他人保持距离。

心理医生劝小薇应该努力克服这种观念,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小薇觉得心理医生说得很有道理,就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去做,最终小薇战胜了强迫障碍,重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大多数强迫障碍都会引起重复性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或检查门窗等。而在强迫障碍中,强迫性的仪式行为也很常见。例如,有的人在出门时,会先向前走两步,然后后退一步,最后才出门。如果此人在出门前不做这些动作,他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似乎会因此受到什么惩罚。这种强迫性的仪式行为与迷信比较类似。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中,作为被试的鸽子就出现了迷信行为,鸽子为了获得食物而跳起了鸽子舞,并且把鸽子舞当成获得食物的一种仪式。

这种仪式性的行为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种无法割舍的行为,一旦仪式中的某个步骤发生了变化,或者患者无法进行该仪式,那么患者的精神状态就会受到很大的干扰,会觉得做什么事情都不顺利,并因此感到焦虑和痛苦。

小林是一位画家,他有许多常人所没有的癖好。小林在睡觉之前都会进行一套睡前仪式。他在准备睡觉前会洗漱,这很正常,人们都会在睡觉前刷牙、洗脸、洗脚。之后,小林会从房门处跨三步走到床前,然后入睡。这种仪式的强迫性就体现在缺一不可,必须是三步,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就必须重新走。而且小林还对所穿的睡衣有强迫性的执念,他必须穿那件特定的睡衣才可以睡着。

起初,小林的妻子认为小林的这种行为不过是搞艺术的人经常会有的小癖好而已。可是一次小林去异地参加画展,因为忘记带那件睡衣,就出现了失眠的症状。最终小林在妻子的劝说下准备去看心理医生。

小林具有仪式性的一系列动作,而且每天重复出现,就属于强迫性仪式的症状。患者的种种表现在许多人眼中是不合理的,甚至有些荒谬。但对于患者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不然就会焦虑。相应的,当患者完成这一系列的强迫性仪式后,患者的焦虑就会得到缓解。

强迫障碍患者最初只是出现一些小癖好,虽然这种小癖好给人的感觉并不舒服,但是并不会一开始就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但是这种小癖好会渐渐地发展成为严重的强迫障碍。

强迫性仪式行为在儿童身上也比较常见,只不过对于正常儿童来说,这种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的某种强迫性仪式行为时,可以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不过有一类儿童是例外,孤独症儿童会经常出现一些毫无意义的重复性行为,而且一旦被外界阻断,就会非常焦虑。如果患者是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出现了强迫性行为的,那么就应该引起重视。

目前,强迫障碍已经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仅次于抑郁症和焦虑症,而且发病率也比较高,是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两倍。关于强迫障碍的成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引起强迫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人格特质的,也就是说,具有某些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受到强迫障碍的干扰。第二部分是诱因,也就是引发强迫障碍的导火索。

如果一个人具有细心和计划性强的人格特点,那么他抵御强迫障碍的免疫力就会比其他人低很多,也就是说强迫障碍很容易在此类人身上出现。很多人会有强迫性观念。例如,当一个人接触了癌症患者之后,也会怀疑自己是否被传染。但他的这种念头会因为医生的劝解而消失。而对于那些容易患上强迫障碍的人来说,这些观念会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强迫障碍患者的性格特征中或多或少会有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对自己和周围人会有高标准的要求,而且十分严厉。

当然,并不是说具有细心和计划性强的性格的人就一定会被强迫性障碍粘上。总的来说,强迫性人格与强迫障碍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患者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拥有强迫性人格的人会为自己的细心和计划性而感到骄傲;但强迫障碍的患者却为此苦恼不已。

神经学家通过对强迫障碍患者所做的大脑核磁共振成像发现,强迫障碍患者的大脑基底核与正常人不同。基底核位于人脑的深部,主要作用就是控制重复运动。

除了大脑构造以外,后天环境的影响也与强迫障碍密切相关,尤其是生命早期的经历。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出现了一些思维倾向,也就是失调信念,那么成年后患上强迫障碍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心理学家根据研究发现,与强迫障碍密切相关的失调信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对威胁和责任的夸大;第二种是追求完美的倾向以及对不确定性的抗拒;第三种则是十分看重自己的控制力,认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例如,当出现某种强迫性观念时,就想要压制下去。这样做会起反作用。

如果把强迫障碍形容为炸药的话,那么它的引爆就必须有一根导火索,也就是强迫障碍的诱因,强迫障碍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不过强迫障碍的诱因种类就多了,会因人而异。调查研究显示,许多强迫障碍的患者在第一次出现强迫障碍的时候都经历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如人际关系的紧张,学习或工作受挫等。

在面对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是具有心理创伤性的经历时,正常人的负面情绪或情感会被时间带走。可是由于强迫障碍患者所具有的细心和完美主义的特征,反而会让他们纠结在痛苦之中,在处理令自己痛苦的事情时缺乏弹性。这种适应不良的特质会使患者的精神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并通过一些强迫性的行为来缓解。

疲惫如影随形——神经衰弱

小惠是一名高三学生,同时也是一名神经衰弱的患者。小惠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神经衰弱的症状,只是那个时候还不严重,就没有注意。升入高三以来,她的精神状态一直很不好,每天都感觉非常疲惫,这种疲惫是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不论休息多长时间都得不到缓解,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力气,也没有兴趣。

起初小惠只有在面临考试、比赛等一些压力比较大的事情时才会表现出神经衰弱,但后来神经衰弱变得越来越严重,开始渗透到小惠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小惠只要学习一会儿,就会觉得头晕眼花,想睡觉。有时候小惠会拿一个休息日来睡觉,可是依然不觉得清醒。有时候还会失眠。

小惠的神经衰弱已经开始影响到了她的学习,小惠的学习成绩下滑得厉害。小惠的父母对她有很大的期望,希望小惠能考上重点大学。可是以小惠目前这种情况来看,别说重点大学了,就连考取普通大学都是个问题。现在,整个高三的学习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习节奏也越来越快,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一个接着一个。而神经衰弱的小惠除了打不起精神来还多了一个症状,那就是失眠。

小惠很难入眠,即使睡着了,也很容易被一点儿小声音惊醒,如客厅钟表的嘀嗒声、风声、叶落声等。小惠的父母为了保证女儿的睡眠,想尽了办法,可是小惠依然萎靡不振。小惠的父母为了给女儿营造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只要女儿在家都蹑手蹑脚地。后来,小惠不得不借助安眠药入睡。

起初一两片安眠药就可以让小惠安然入睡,但结果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小惠就开始渐渐地增加安眠药的剂量。虽然小惠的睡眠问题在安眠药的作用下暂时得以解决,但是并没有一个精神饱满的状态。小惠开始觉得自己的大脑变得越来越迟钝,不仅反应速度下降,就连记忆力也有所减退。这种症状在小惠参加重大考试前表现得尤为明显。

学习成绩的下降,还给小惠带来了自卑。以前的小惠虽然性格内向,却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但被神经衰弱折磨的小惠开始变得急躁起来,为人处事也很容易冲动。就连饮食都出现了问题,小惠的食欲开始减退,甚至觉得吃饭都很累。

神经衰弱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十分常见,通常是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神经衰弱的人都会感觉到疲惫,从而给人一种缺乏活力的印象,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兴致不大。有的神经衰弱的患者还会产生一些生理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有失眠、头晕、慢性疼痛等。

由于神经衰弱的患者总是感到疲劳,所以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即使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对神经衰弱的患者来说也很难。对于正常人来说,即使感到疲惫,也会在睡眠的帮助下恢复精力。可是神经衰弱的患者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消除疲惫,有时候即使睡了很长时间,也依然会觉得疲惫。

有些患者的神经衰弱是对现实生活压力的一种逃避,在工作学习的时候总觉得疲惫,可是一到休息时间,可以自行安排的时候立刻精神百倍。对于此类患者而言,他们的疲惫感最会见风使舵,从事一些令自己讨厌的事情时就会疲惫,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就会立刻恢复精神。这种表现与上课总是打瞌睡的学生十分相似。有些学生在上课时很容易瞌睡,可是下课铃声一响就立刻“复活”了。

如果是压力引起的神经衰弱,那么患者就需要树立信心,不能一味地选择逃避,而应该鼓足勇气去面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当然患者也应该意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压力是很正常的。

神经衰弱的原因通常分为三部分,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人格特征。当一个人面临工作或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亲人亡故等压力时,就有可能诱发神经衰弱。在面对同样的事情时,有些人能尽快摆脱不良的情绪,但有些人却无法做到,毕竟不同人格特质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通常来讲,那些具有敏感多疑、消极、心胸狭隘等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患上神经衰弱。当然也有些神经衰弱与生理密切相关,有些人会因为感染、中毒、外伤或慢性疾病等生理因素患上神经衰弱。

老刘是一名医生,年轻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致头部受伤,并因此患上了神经衰弱。从那以后,老刘每天都被失眠和疲惫所困扰,就连记忆力也有所减退。老刘虽然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可是效果并不明显。

老刘十分喜爱唱歌,对京剧也很有兴趣。后来,老刘每天都会听京剧和其他音乐,并且让自己保持愉悦的心情。老刘的神经衰弱症状因此减轻了,晚上在不借助安眠药的情况下也可以睡着了,白天的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

从老刘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在治疗神经衰弱时,音乐疗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一个人在听音乐的时候,精神状态是放松的,心情是愉快的,音乐不仅有利于调节心理和情绪状态,还会对人的生理产生更直接的影响,使心血管、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调节。虽然音乐疗法有神奇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音乐都可以。例如,一些能引起人紧张、恐惧情绪的音乐就无法使神经衰弱的症状得到缓解。

研究表明,以下几种经典的乐曲对神经衰弱的患者缓解症状是有利的:舒曼的小提琴小夜曲《幻想曲》《圣母颂》《摇篮曲》;比才的《卡门》;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舒伯特的《小夜曲》。当然,患者在听上述乐曲的时候,应该注意音量,最好不要超过六十分贝。

踏破了医院的门槛——疑病症

小赵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却历尽坎坷。小赵小时候家境贫困,虽然他从小就会主动地帮助父母做家务和照顾弟妹,但母亲依旧抛弃了这个贫困的家庭。这件事情给小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也因此很痛苦,却没有影响学习,甚至比以前更加努力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小赵很理解父亲的处境,所以总是主动帮助父亲干农活和照顾弟妹,并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孝顺父亲。

小赵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家当乡村教师,想着这样可以就近照顾父亲了。可是小赵的父亲没过多久就因为操劳过度过世了,为此小赵内疚不已,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身为人子的责任。因为悲痛欲绝,小赵接连两天都没有睡觉和吃饭。

过了一段时间后,小赵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像出毛病了,但他并没有去医院看病。有一次,小赵下班后骑着自行车回家,不小心撞了一下,受了点儿轻伤,蹭破了头皮,手腕关节也肿了,小赵去村里的卫生所拿了点儿碘酒和消炎药就回家了。

回家后,小赵对自己的伤口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吃了消炎药就睡觉了。半夜醒来后,小赵开始觉得头疼,甚至觉得自己的血液循环也变得不正常了,他怀疑自己的脑袋被摔坏了。第二天,小赵专门到县城的医院去检查。医生说,他可能有轻微脑震荡,就给他开了点儿内服药。

回家后,小赵虽然吃了药,却依然觉得头疼。几天之后,小赵开始觉得肚子疼,怀疑自己得了癌症。之后,小赵就开始不停地胡思乱想,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开始写遗书,甚至还向家人交代后事。

与此同时,小赵也没有闲着。他专门到市里的医院去检查,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先后跑了七八家医院。小赵不仅看过脑科和神经科,还看了内科,并且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B超、脑电图、脑CT以及许多化验。医生也给小赵开了药,可是小赵觉得这些药对他的病情没有好处,也很少会按照医嘱坚持下来。

此后,小赵开始对医学类的书籍和杂志感兴趣,每天都看。最要命的是,小赵很容易对号入座,只要自己的某种症状与书上描述的相似,就觉得自己患上了这种病。看到小赵如此“走火入魔”,家人也劝解过,但小赵却冥顽不灵。

小赵的某个朋友得知他的情况后,介绍小赵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首先让小赵做了性格测试,测试的结果显示,小赵是一个忧虑和神经质指数较高的人。也就是说,在小赵遇到一些挫折时,很容易变得敏感多疑,通常会往坏的方面去想。

由于小赵是一名教师,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会通过读书等一些途径来了解自己的病情。这通常是有益的,但对于敏感多疑的小赵来说,却会让他机械地根据书上的描述无端揣测,从而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心理医生认为,小赵可能患上了疑病症,也就是说,小赵的病痛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在心理的影响下自认为自己患上了某种疾病。想要解决疑病症,就必须找到引起小赵疑病症的症结。后来,心理医生从小赵那里了解到,小赵是骑自行车被撞了一下之后才有了头疼的毛病。那一天,小赵所在的学校晋升工资,小赵本以为自己会成功晋升,没想到却被刷下来了,所以在骑车回家的时候心情很不好,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心理医生认为,小赵多疑敏感的性格与童年缺乏安全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小赵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从那个时候起,小赵就经常感到无助和孤独,虽然还有父亲的陪伴,但小赵很少能从父亲那里感受到温暖和关心。

疑病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有疑病症的患者经常处于一种烦恼且抑郁的状态,并且认为自己患有某种内脏疾病。疑病症有轻重之分。有些轻微的疑病症患者并不认为自己会患病,只是对身体健康过分关注。例如,有一个胰腺炎患者在病愈后就开始担心自己会患上胰腺癌,于是每天都会格外关注自己大便的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就会打电话咨询医生。

疑病症一旦严重了,患者就会对疾病十分恐惧,唯恐自己会患病。这个时候,患者的身体可能会在心理的影响下出现某种异常症状,如咳嗽等。这些症状正常人可能不会放在心上,疑病症患者却会担心不已,频繁地就医,就医时还会怀疑医生的话,从而出现不断更换医生的现象。

疑病症最严重的情况则是患者开始幻想自己得病了,把某种严重疾病的症状往自己身上套,甚至认为自己命不久矣。

疑病症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出现,疑病症的患者还会被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所困扰。在治疗疑病症的时候,患者对心理医生的信任十分重要,因为患者一旦对心理医生不信任了,就很容易对疑病症的诊断感到怀疑,抗拒进一步的治疗。

如果疑病症能够尽快被发现并得到治疗,那么将会产生不错的效果。可是在对疑病症进行诊断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因为疑病症是一种功能性神经症,想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患者就必须接受一次全面的、客观的身体检查。如果患者的身体真的有某种疾病,那么心理医生就应该建议患者尽快接受相应的治疗。

有关疑病症的治疗,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辅相成。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消除生理上的不适症状,从而提高患者战胜疑病症的信心。当然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是应该以心理治疗为主,因为只有消除了患者的疑病观念,才能让生理上的不适症状随之消失。

患者去医院看病时,必须遵守以下三条原则。第一,患者必须对医生抱着信任的态度,相信医生的诊断结果。如果真的患病了,就应该接受治疗。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患者就应该对自己生理上的一切症状和不适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不去刻意注意。因为不良的心理因素会诱发许多生理疾病的出现。第二,在看病的时候,患者应该向医生客观陈述自己的病情,不应该对自己的病情进行夸大的描述,尤其不能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医生。第三,有不少患者可能会多看几个医生,如果发现不同医生的诊断方式有些许不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应该正确看待。

疑病症的患者应该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自己的问题是出在心理上而不是生理上。例如,某个学生在父母即将离婚时,突然觉得牙疼,就怀疑自己可能得了口腔癌。父母得知后立刻带着他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该学生很健康。最终他父母依旧离婚了。从那以后,该学生经常牙疼,但又检查不出是什么病。后来,该学生坚信自己患上了口腔癌。其实,他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牙疼是心理因素引起的。

转移注意力对疑病症的患者来说十分重要。老孙是一个快要退休的人,最近她参加了一位同事的葬礼,同事是患胃癌去世的。参加完葬礼后,老孙就开始格外关注胃癌的信息以及自己的胃部。老孙怀疑自己的胃部出毛病了,甚至还可以感觉到来自胃部的隐痛。之后,老孙开始关注各种医学书刊,对照自己的症状,她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己患上了胃癌。老孙变得寝食难安,并且先后到医院进行了多次检查,可是检查的结果都是正常的。老孙对这些检查结论都无法相信,始终认为自己患上了胃癌。老孙甚至认为这些所谓正常的检查结果只是善意的谎言,是医生和家人为了让自己心宽故意编造出来的。不久后,老孙退休了。她在子女的劝解下开始每天和邻居一起出去跳广场舞。由于老孙的注意力都被广场舞吸引了,那种来自胃部的种种不适症状也随之消失了。

此外,可以通过自我暗示进行调节。自我暗示常常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有积极的自我暗示,也有消极的自我暗示。疑病症的患者之所以会感觉到自己身体的不适,实际上是消极自我暗示的结果。例如,某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偶尔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了有关心脏病的症状介绍,就对号入座,认为自己患上了心脏病。为了防止心脏病发作,他每天都小心翼翼地,不敢乘坐飞机,甚至不敢洗澡,每天还会感觉到心绞痛。这位年轻人也去医院检查了,可是检查报告显示他的心脏很正常。在这种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下,这位年轻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既然已经确诊为疑病症,就说明患者的身体是健康的。所以应该试着每天暗示自己:“我已经做过各项检查和化验了,我的身体是健康的,医生也说我没有毛病。过去我总是感觉身体不适,只是自己神经太紧张和敏感的缘故。只要我渐渐遗忘它,这种疑病症就会消失,从此再也不能来干扰我的生活。”这种自我暗示语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写。在编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用肯定、积极的语气,这样才能产生不错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感觉自己身体出现了不适,如头疼,这种症状如果很快就消失了,那么也不会引起你的注意。可是不适的症状维持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怀疑自己患病了,然后开始通过上网、翻阅书籍等途径查找相应的症状。对号入座后,你会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显示你的身体很正常,如果这个时候你的疑虑消失了,就不属于疑病症。可有些人却对检查的结果不信任,然后频繁地到医院进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始终持怀疑态度。在这个不断踏破医院门槛的过程中,患者会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心和恐惧,这个时候就要小心,你很可能已经是一名疑病症的患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