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得到越不满足——狄德罗效应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开始兴起,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丹尼·狄德罗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参与编撰了启蒙运动的重要成果《百科全书》,此外,他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在艺术、文学、哲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狄德罗效应正是以这位思想者的名字命名的。
有一天,狄德罗从朋友那里收到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长袍,他非常喜欢这件新衣服,马上扔掉了旧的那件,穿上了新长袍。他对这件衣服爱不释手,每天穿着它在书房里工作。当他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思考着法国命运的时候,突然间,他发现书房里的桌子如此破烂,和他身上这件高贵典雅的长袍一点也不相称。
狄德罗命仆人去买一张新书桌,而且要和他的新长袍相配。新书桌置办完毕,狄德罗欣喜地看着书桌和身上的衣服,心里不禁感慨:“这样才合适嘛。”可是,他马上又发现了新毛病——书房墙上的挂毯已经破旧不堪,而且针脚很粗,和新买的书桌也不相配。
这一次,狄德罗又命人买来了新挂毯,有新衣服、新书桌和新挂毯衬着,狄德罗书房里的其他东西瞬间黯然失色。椅子和书桌不配套,雕像、书架、闹钟等摆设和整个房间的格调都不协调。狄德罗一次又一次命人购置新的物品,直到将书房里所有的旧物件都替换成新的,终于,他拥有了一个崭新的书房。
这时,狄德罗才发现,最初的引子不过是一件长袍,因为一件衣服,原本没有更换家具想法的他竟然将书房彻底翻新了一遍,冥冥之中,他好像受到了新长袍的胁迫,长袍无形中操控了他的行为。思想家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普通人遇到这样的事儿,想想就算了,第二天依旧为自己拥有了新书房而高兴。狄德罗则将这一经历写成了《丢掉旧长袍之后的烦恼》。他在文章中表明对自己丢弃的旧长袍感到懊恼,同时,他还将这种现象总结为“配套效应”。他觉得高雅、漂亮的长袍代表着富贵和品位,代表着更高的层次,应该和一切高档的东西配合起来,如高档的书桌、做工精细的挂毯等。受配套效应的影响,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行动,让周围事物悄悄发生了变化。
狄德罗效应在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装修房子。买了一套新房子,1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卧室,还有一个采光良好、视野开阔的大阳台,为了配合房子的整体基调,就要大肆装修一番。或以红木色家私为主的典型美式风格,或以统一白色为色调的北欧风,或以少即是多为格调的田园风,总之就是要整体相配合,一草一木都不能掉了档次。每日进出这样的房子,必然不能衣衫褴褛、破烂不堪吧,要有与整个房子相称的衣服、鞋袜和首饰,如此下去,恐怕连糟糠之妻或贫贱之夫都要一并换掉了。
当然,并非所有受狄德罗效应影响的人都会走入这般极端的境地。人们会在服饰搭配上、家具配置上追求和谐,这是人们普遍的想法。聪明的商家看到了消费者的配套欲望,巧妙地利用狄德罗效应进行营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比如,销售员会特别强调商品和气质、档次之间的关系,“这款香水就是为了您这样的年轻白领女士设计的”“只有这样的衣服才配得上您的气质”……源于此,世界知名的手表、汽车品牌都会宣传自己的产品是成功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著名的劳力士手表和宝马汽车都是如此。如果你是一位百万富翁,就要戴一块劳力士手表,以显气派;有了劳力士手表的人则会觉得,一般的车开起来配不上这块手表,只有开宝马才能更有面子。于是,狄德罗效应如此循环下去,直到事态发展到失控的地步。
在物质方面,人们会受到狄德罗效应的影响,一件一件地买东西,不停地消费,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陷入物质崇拜。可以说,狄德罗效应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往往是负面的,但是放在文化领域,狄德罗效应则应该大力提倡。如果人们能将目前的知识看成一件高雅、漂亮的长袍,因为长袍的存在,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所学完全配不上,由此不断发现自己的无知,越得到越不满足,像摘葡萄一样,一串一串地摘取各方面的知识,定会学有所成。
如何摆脱狄德罗效应对行为的绑架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这样做的。有一天,学生们建议苏格拉底到集市上逛一逛,因为集市非常热闹,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还有数不清的新奇玩意儿。听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苏格拉底决定到集市上看一看。第二天,苏格拉底回到课堂,学生们就问他昨天的集市之行有什么收获。苏格拉底说:“我的最大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由此可见,理性地分析自我需求,认清哪些是必需品,哪些是陪衬物,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取舍,是摆脱这种行为绑架的可行办法。
小变化引出大麻烦——蝴蝶效应
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在论文中分析了一种现象:一只海鸥扇动翅膀,可能引起天气变化。在后来的演讲和论文中,罗伦兹用蝴蝶代替了海鸥,他常常这样描述:一只生活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一下翅膀,两周之后,可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个现象就是“蝴蝶效应”。
蝴蝶扇动翅膀怎么会和龙卷风联系起来呢?这里面有一个连锁反应。蝴蝶扇动翅膀,导致身边的气流发生变化,虽然是微弱的气流,却能引起周围空气系统的相应变化,最终导致大范围的气流变化。当然,这不过是一种可能性。罗伦兹称之为“混沌学”,人们熟悉的“蝴蝶效应”是关于混沌学的一个比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
蝴蝶效应一般出现在天气、股票市场的复杂变化中。对于比较复杂的、难以预测的系统,一开始的微小偏差,结果却会出现巨大的差异,如果差异越来越大,进入难以控制的范围,就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杀伤力极大的自然灾害、股票市场的崩盘,在实际发生之前,人们都忽略了一些不太明显的细微变化。
在心理学方面,蝴蝶效应用来指那些看似无关的微小事情,最终却导致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小时候受到的心理刺激,长大后往往会被放大;偶然遭遇的一个不幸,经过发酵,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电影《蝴蝶效应》系列对此做了精彩而生动的解释。
在《蝴蝶效应1》中,艾什顿·库奇饰演的埃文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大学生,如果非要找出他和别人的不同,那就是从童年时代开始,心理学家就在记录他每日的生活。偶然的一天,埃文发现了心理医生的记录,并且唤醒了多年来沉睡在内心深处的记忆——一些改变了他少年时代的往事。
当埃文发现,他能通过童年时的笔记本回到过去,用现在的意识控制童年时的自己,埃文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改写历史,让现在的自己摆脱童年时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呢?于是,埃文在现在和过去之间不停地穿越,一遍遍地回到过去,试图弥补小时候犯下的错误,可是他发现,每改变一件小事,一些事情虽然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同时会有另一些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情况变得非常糟糕。表面上,埃文得到了他想要的美满结果,可实际上他和家人、朋友的生活却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埃文一共穿越了8次,在同一个场景停留过2次。埃文想要救活初恋女友凯莉,于是回到过去,改变了凯莉被父亲猥亵的历史,结果,凯莉平安,灾难降临在另一个朋友汤米的身上;埃文试图拯救汤米,重新回到过去,最终因为自己失手,雷管爆炸,一对母女失去了生命。
在另外几次的时间旅行中,埃文越发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他想要从雷管爆炸中拯救那对母女,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当他觉得一切都非常值得,即使失去双手也无所谓时,他的母亲却因为自己失去双手罹患肺癌……总的来说,埃文的每一次改变都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不管他如何努力,他深爱的凯莉都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有他胎死腹中,从来都不曾出生,悲剧才不会接连发生。
其实,任何人都没有能力改变过去,也不应该试图改变过去。正是因为无数件偶然的小事,才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也是如此,今天的一个小动作,很可能改变未来的人生道路,就像在一个十字路口,向左拐可能遇到一个老朋友,向右拐或许遇到一辆超速行驶的汽车。每一个不起眼的选择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徐朗最近走了霉运。所在团队用了好长时间跟的一个客户,最终被竞争对手抢走了订单,徐朗安慰了下属一番,到总裁办公室等着挨训。
“半个月的时间,不短吧?我给了你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结果呢?你还是把订单搞丢了,徐朗,你想怎么解释?”
“对不起,薛总,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承担责任就可以了吗?我要听你解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儿,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被总裁训了半个小时,徐朗心里很恼火。回到家里,看见妻子窝在沙发上看电视,饭不做,地不扫,客厅乱得都没有地方落脚,果果(他们的宠物狗)将厨房翻得乱七八糟,徐朗放下公文包就开始发脾气。妻子无缘无故地挨了一顿训斥,一生气,摔门而去。
妻子在街上暴走,果果尾随其后,妻子叫果果回去,它偏不听,妻子更加生气,一脚踢过去,结果果果一路狂奔,跑到了一位老太太的面前。果果在老太太面前“汪汪”地叫,吓得老太太一直向后退,不幸的是,老太太患有心脏病,被这只突然冲出来的小狗吓得当场心脏病发作。妻子将老太太送到医院,遂给徐朗打电话,要他带着医药费赶到医院。徐朗更加郁闷了,“这破事儿,怎么还没完?”
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之间,难免因为某一个小细节引发大的震动。1969年,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为了争夺第九届世界杯决赛的入场券,从一开始就剑拔弩张,针锋相对,原本是球队之间的竞争,最终因为两国球迷大打出手,引发了政府之间的交战,历史上,这场战争则被称为“足球战争”。一件小事导致了兵戎相见、滥杀无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1969年6月9日,洪都拉斯队和萨尔瓦多队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波体育场举行第一场比赛,洪都拉斯队主场1∶0获胜,结果惹火了萨尔瓦多的球迷。他们冲入场内,对洪都拉斯的队员大打出手,结果导致100多人受伤,一些球员被打得血流满面。与此同时,萨尔瓦多的一位18岁女球迷因伤心过度,开枪自杀,这件事被媒体炒作,用来攻击洪都拉斯政府。
6月15日,第二场比赛在萨尔瓦多进行,此时,萨尔瓦多的球迷已经陷入疯狂,洪都拉斯的国旗被换成了一块破布,洪都拉斯的国歌也受到侮辱。最终,萨尔瓦多队以3∶0获胜,赛后,两国纷纷宣布进入备战状态。
决胜局比赛在墨西哥城举行,最终结果是萨尔瓦多队以3∶2的得分淘汰洪都拉斯队,拿到了世界杯的入场券。赛后,洪都拉斯队的球迷拿着武器毒打、杀害侨居在洪都拉斯的萨尔瓦多人,老人、小孩、妇女,无一幸免。政府默认了球迷的暴行,当天驱逐了2万名萨尔瓦多侨民。
暴力事件愈演愈烈,两国政府宣布断绝外交关系。7月14日,萨尔瓦多开始向洪都拉斯发动武装入侵。萨尔瓦多先是空袭洪都拉斯,喷洒农药的农用飞机和教练机全部出动,一是为了先发制人,二是因为自身空军装备不如对方。其实,洪都拉斯的空军力量也很薄弱,飞机都是“二战”时的古董,但相比之下,还是强于萨尔瓦多。
空战打响后,两国在地面上开始交锋。洪都拉斯的陆军不怎么样,在边境地区放了几枪就逃跑了,萨尔瓦多军队长驱直入,可惜因为燃料、弹药等补给跟不上,没走多远就停下来了。4天后,也就是7月18日,当战争形势变得对洪都拉斯有利时,美洲国家开始组织调停,战争也结束了。
战争只持续了4天多,双方死亡人数却达到了3000人,而且大部分是平民,军备耗资以及损失共达5000万美元,6.13万名萨尔瓦多人被洪都拉斯政府驱逐出境。由于两国交战,中美洲共同市场陷入瘫痪,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之间的贸易终止,边境关闭,虽然战事很快停止,双方却有10年时间中断了航空飞行。若不是3000多名亡灵在不断提醒人们它的罪恶,这场荒唐的战争只会成为战争史上的笑料。
不买最好,只买最贵——凡勃伦效应
“……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这是电影《大腕》中的一段台词。李成儒饰演的房地产商人不仅成功预测了未来10年的北京房价,还预测了10年后中国土豪们的消费心理:不买最好,只买最贵。
从上海南京路的路易威登品牌店仅仅开业5分钟就顾客爆满,到2014年4月北京车展上售出的5辆科尼赛克One∶1超级跑车(售价约1亿元人民币),世界奢侈品品牌的老板们才发现:原来世界消费大户在中国。一些顾客以“不买最好,只买最贵”的姿态行走世界,不过,他们的消费方式并不被人们所认可。
李莎在英国留学期间,曾经在英国的香奈儿店里工作过。当时的她只是一个出身工薪家庭、靠奖学金出国留学、需要打工贴补生活开支的穷学生,因此,她对中国游客那种阔绰的消费风格深感困惑。
因为是中国人的关系,从中国大陆过去的顾客都会觉得李莎非常亲切,咨询事宜都会找她。时间长了,李莎摸索出了一个规律,许多顾客进门不是先看商品,而是先问“哪个是这季的最新款”,不是先问“这个颜色适不适合我”,而是问“这是不是最贵的”。李莎非常清楚,他们购买最贵的产品并非自己有多喜欢,而是想要回国后在亲友面前炫耀自己走在时尚的前沿。
其实,不光是他们有这种心理,普通人也有这种心理,而且是世界范围内通行的。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畅销,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规律,也反映了人们挥霍性消费的心理。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首先发现这一现象,因此称之为“凡勃伦效应”。
差不多的皮鞋,普通鞋店几百块,大商场柜台标出上千块的售价;差不多的手表,小店标价680元,商场标价68000元。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皮带、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商品的价钱听起来让人觉得“难道店家疯了吗”。奇怪的是,这些天价商品往往最走俏,卖得越贵,顾客光顾得越多。一定有人觉得,多花钱买差不多的东西,这不是冤大头吗?可是,当冤大头前仆后继、比比皆是时,我们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一家玉器商店,老板让营业员卫平将两只一样的玉镯标上不同的价格,一只5800元,一只6800元。卫平觉得非常奇怪,问老板说:“明明是一样的东西,却标出不一样的价钱,这样会有人买吗?尤其是标价6800元的那只,应该不会有人愿意做冤大头吧,一样的东西,却多花1000元钱。”
老板笑笑说:“那咱们赌一下,一会儿进屋的客人,一定会选择6800元的那只。”
“好啊,赌就赌,我不相信,真的有人愿意多花冤枉钱。”
几分钟过后,一群游客走入店中,四五个妇人开始挑选商品。从交谈中可以听出来,她们是同事关系,是公司组织的员工旅行。几个人看了一圈,一位女士让卫平把刚刚那两只玉镯拿出来,她放在手上比来比去,也看不出两只镯子有什么区别——很显然,她是对玉器一无所知的外行人。看了一会儿,女士跟卫平说:“这只6800元的,麻烦帮我包起来。”
她的同伴凑过来看了一眼,说:“我看,这个和那只5800元的没啥区别呀!”
“有区别,你看,它们的质地不一样,这个6800元的更细腻些。”
听了她的话,身边的几个同伴也过来看了看,最终,几位妇人买走了3只6800元的玉镯。一行人走后,老板笑着对卫平说:“看到了吧,不止买,还一口气买了3只。”
“真奇怪,她们到底怎么想的,这不明摆着当冤大头吗?”
老板说:“人都是这样的,客人对玉器完全不懂,只能凭价钱辨别好坏,只看价钱的话,当然认为越贵的越好。”
其实,人们购买这类高价商品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贵得令人咂舌的商品能起到炫耀的效果,如购买高级轿车、收藏名画等,好像只有高价的商品,才能显示出人的财富和地位。尤其当各色商品由批量供应转为限量版时,价格更是瞬间跃升,逼近天价。
手表、皮包、手机、衣服等,都因为“限量版”三个字提高了身价,富豪、明星也紧密配合,纷纷为之疯狂。这些商品满足了人们的消费心理:物以稀为贵。于是,商家也摸索到了一条销售的新路线,各种“纪念版”“限量版”“限时发售”充斥市场。商家发行的纪念版或者限量版,通常都比普通版贵,如名牌包包、名牌汽车,通常要贵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钱。不过,限量版不仅具有收藏的价值,还有升值的空间。
某个品茶会上,一包二两的龙井卖出了15万元的天价。人们不禁要问,这二两龙井到底是什么做的,价钱比黄金、钻石都贵?原来,这不是普通的西湖龙井,而是有故事的西湖龙井。
话说,西湖龙井山上生长着18棵非常特别的茶树,是由宋朝茶王胡刚亲手种下的,历代皇帝指定从这18棵茶树上采下来的茶叶为贡茶,乾隆皇帝更将其钦定为御茶。拍卖会上的龙井正是出自这18棵茶树,穿越历史,出自皇家,身价自然不能以普通茶叶论之。
可是反过来想想,就算是御茶又如何,不还是茶叶吗?和其他龙井有什么不同?可是,在冤大头的眼中,这就是茶叶中的“限量版”,好比“二战”之前的老爷车,在认可它价值的人眼中,二两茶叶就是比真金白银还要值钱。
炫耀性消费是一种病态,不是为了买东西而买东西,只是为了显气派,为了作秀,为了给别人看。新闻中有的富豪老爹动辄花费千万元为儿女举办超豪华婚礼,排场大,花钱多,吸引媒体的眼球,其实不过是极端的炫耀。
温室中的花朵——花盆效应
湖中心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每天,渔翁摇着小船,到湖里面捕鱼,妻子则在家里种植蔬菜,喂养鸡鸭。每年秋天,一群天鹅都会从北方飞来,它们准备到南方过冬,而山下的小岛正是它们的中转站。
渔翁和他的妻子看到天鹅在岛上落脚,就会给它们一些饲料和小鱼,在两位老人的照顾下,天鹅没有继续往南飞,而是在小岛上住了下来。很快,冬天来了,气温骤降,湖水结成了厚厚的冰。天鹅又冷又饿,善良的渔翁打开家门,让它们住进了自己的房子里,帮它们取暖,还给它们提供食物。
有了渔翁的帮助,天鹅在小岛上生活了一春又一夏。天气转暖时,它们在湖中觅食,繁衍后代,冬天来临时,它们就走进渔翁的房子,度过寒冷的冬天。这对夫妇孤独而善良,他们帮助天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许多年后,渔翁和他的妻子年纪已大,不得不到儿子家生活。
一年春天,渔翁和他的妻子离开了小岛。整个夏天,天鹅都像往常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秋风四起,冬天来临,第一场雪后,小岛上的天鹅全部消失了。它们并没有飞到南方,而是在湖面冰冻时被活活饿死了。
渔翁和他的妻子本性善良,照顾天鹅的动机也是善意的,然而,由于他们对天鹅的过度照顾,导致天鹅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失去人类的庇护之后,独自面对恶劣环境时,势必会走向死亡。这正是花盆效应的实际含义。
花盆效应,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花盆是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环境,它在空间上有局限性。因此,如果人将花照料得好,花就会长得很好,一旦离开人的精心照料,花就经不起环境的变化,经不起风吹雨打。
渔翁和他的妻子就像是我们的父母,任何父母都是爱孩子、疼惜孩子的,从小到大,父母都对孩子呵护有加,让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旦这份爱过了头,就会变成溺爱。父母凭借养育者的身份掌管孩子的一切,家庭变成了花盆,孩子变成了盆中之花,一旦离开了花盆,孩子就失去了独立生存的能力。父母的爱对孩子非但没有帮助,反而变成了温柔的陷阱,限制了孩子的成长。
康康上学后,妈妈对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其他事情都会帮他解决。事实也的确如此,妈妈将康康生活中的任何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过,妈妈对他的爱从一开始就有点过头了,将康康完全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
上小学时,康康总是吵着天气冷,不愿意去上学,不是说冻得他肚子疼,就是说路太滑,害怕跌倒,每次妈妈都要和他商量很久,他才能穿衣服出门。一天早上,天气依旧很冷,地上的雪还没有融化。妈妈给康康穿好衣服,送他出门。学校就在康康家前面的那个街区,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
妈妈谎称自己有事情忙,不能送他去上学,康康嘟着嘴,自己出门了。其实,从康康出门的那一刻,妈妈就跟在后面,妈妈想要锻炼一下康康,看他能不能独自一个人上学。看着康康小心翼翼地在雪地里行走,妈妈担心死了,恨不得马上走到前面,拉着他,送他进学校。
快到学校门口时,康康一脚踩滑,摔倒在地上,康康“哇”地哭起来,不一会儿,康康两只手撑着身体,挣扎着要站起来,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跑到跟前,将康康拉起来。从此以后,妈妈再也没有让康康一个人上过学,直到上中学时,妈妈还会陪着他走到车站,看着他离开。
在妈妈的陪伴下,康康顺利地读完了中学和大学,还被保送到名校硕博连读。随着康康的长大,妈妈对他的教育方式也逐渐暴露出问题。除了学习好之外,他不懂得照顾自己,也不会交朋友,在人际关系中常常受挫。大学期间,康康鼓起勇气向一位心仪的女同学告白,可惜被对方拒绝。回家后,康康吵嚷着要跳楼自杀,虽然被家人拦下,但此后他的性情大变,对妈妈的话也不再言听计从。
在动物界,每一只老鹰妈妈都有一副“狠心肠”。为了躲避天敌,老鹰的巢都是筑在悬崖上的,当小鹰长到一定时候,老鹰妈妈就会将小鹰带到巢穴边,然后把它推下去,高速向下坠落的小鹰会凭借本能扇动翅膀,挣扎着向上飞,能够飞起来的小鹰将顺利存活,翱翔天空;飞不起来的小鹰,它们就成了物种进化的牺牲品。
父母将孩子当宝贝一样看待,一刻也不放下来,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捂在手里怕碎了。反观自然界,却有许多动物给人类作出榜样。父母留给孩子的不应该只有爱,还应当培养孩子感知世界、明辨是非、应对问题的能力,不应该竭力把孩子培养成温室中的花朵,为其提供阳光充沛、水分充足的环境,而故意无视温室外真实的风雨。
1+1>2——共生效应
我们知道,空气成分中,78%是氮气,21%是氧气,剩下的则是二氧化碳和其他稀有气体。氮气占了如此大的比例,如果从整个大气层的角度看,大约有4000万亿吨的氮气。然而,对于植物来说,它们生长所需的氮并不能从空气中直接吸收,而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结合态氮,将氮分子转化为结合态氮的便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尤其是和植物共生的微生物,如和大豆共生的根瘤菌。
根瘤菌具有固定空气中氮气的能力,它能将分子态的氮转化为氨和氨的化合物,但是这种能力在它和大豆的根结合起来后才能发挥,单独的根瘤菌也能固氮,但能力比较微弱。与大豆合作后,根瘤菌一方面固氮,将结合态的氮提供给大豆;另一方面从大豆的根部吸收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于是,大豆和根瘤菌形成了共生的关系。
共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不同植物之间出于互惠互利的目的形成亲密合作的关系,便是共生现象。大豆和根瘤菌是一对亲密合作的伙伴,地衣、真菌和苔藓植物也是一个共生的组合。地衣靠真菌的菌丝吸收营养,靠苔藓植物制造有机物。白蚁和肠内鞭毛虫同样存在互利共生关系,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无法消化纤维素,而肠内鞭毛虫则能分泌一种消化纤维素的酶,将纤维素分解。于是,白蚁负责摄入纤维素,肠内鞭毛虫负责消化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由双方共同利用。其他的共生关系还有牛羊等反刍动物和瘤胃微生物的共生、人类与肠道菌群的共生等。
后来,人们将这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现象都称为共生效应。共生生物,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并不是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和谐共处,平等互爱,大部分共生生物并没有有刻意地帮助另外一种生物,只是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生存方式,恰好,这种方式对对方也有利。在自然界中,共生只是一种本能的选择,是生物面对自然选择时找到的有利于自身存活的方法。在人类社会中,共生则更多来自有意识的选择。
事实证明,在人类群体中,同样存在共生效应,如在职场上,公司里的一枝独秀往往寂寞而无趣,虽然众星捧月,时刻享受成功者的待遇,但难免有些落寞。所谓独孤求败,就是寻找与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有对手的存在,才能不断证明一个人的价值。
沈洋和罗宋在同一家评估师事务所工作。朋友?谈不上;敌人?貌似还没有到剑拔弩张的地步。跟朋友介绍时,沈洋更喜欢说“这是我同事罗宋……”,罗宋也是如此。虽然因为工作的关系,沈洋和罗宋打交道的次数比较多,对他也比较了解,相比一般的同事,显得比较亲近,但终究不是意气相投,可以称兄道弟的朋友,简单点说,只是互惠互利、合作共生吧。
他们都是注册评估师,沈洋比罗宋晚两年进事务所,从一开始就跟在罗宋的身边,也算是罗宋带出来的徒弟。罗宋性格沉稳,做事有条不紊,沈洋则是个火爆性格,办事雷厉风行,但是很急躁,有时显得缺乏耐心。可以说,这两个人从来都不是同路人,工作风格不一致——简直是两个极端。那么,他们要怎么一起面对工作呢?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沈洋和罗宋的合作一直磕磕绊绊。有一次,事务所接了一个倒闭工厂的项目,工厂宣布破产,厂房和设备准备作价抵给债主,事务所的工作就是评估定价,老板决定这个项目由沈洋和罗宋二人负责。
那是一家多年来入不敷出的工厂,固定资产已经所剩无几,往来旧账更是混乱不堪。粗略地看了一下现场,沈洋觉得,既然厂房已经破败不堪,没什么价值了,不如将评估重点放在账目上,将往来账款整理清楚就可以了,罗宋的计划则是两个方面都要做到。
“咱们是合作关系,每次都是按照你的想法做计划,让我怎么和你合作?”沈洋不满道。
“先按我的方案走,不行的话,再换你的方案,这样可以吗?”
“为什么不能先按我的方案走,不行的话,再换你的方案呢?”
“因为你的方案不够全面,很可能出错。这个项目很大,我认为应该谨慎一点,小心行事。”
沈洋说不过他,只好妥协:“好,按你的方案走,不过先声明,这期间的误工责任我可不负责。”
“我负责!”
沈洋的百炼钢永远拗不过罗宋的绕指柔,最终的评估方案是按照罗宋的意见定的。沈洋被迫点头同意,心里却存着一百个不满意。没想到,这次沈洋真的错了。评估过程中,沈洋跟着罗宋又跑了几次现场,结果发现一个废弃仓库里堆放着许多包装好的产品,价值大约50万元,若不是罗宋的坚持,沈洋很可能犯下一个相当低级的专业错误。
从此以后,他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竞争是永远存在的,只要罗宋存在,提点收益就要分给他一半。不过,沈洋的风险同时也被罗宋分担,而且,他们在工作上还能互补,沈洋性子急,有罗宋在一边压阵,大大减少了出错的概率。罗宋接人待物方面比较温和,这个时候就需要沈洋冲锋陷阵,强势出击,在不断的合作中,他们的默契越来越好,甚至成为事务所里的黄金组合,为事务所赢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
一部经典著作中有这样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菜鸟和优秀的人交往,受到他们的影响,菜鸟也会变得优秀起来;如果是同样优秀的人,互相竞争的过程亦是互相促进,能取得了不起的成绩。
从职场中的个体放大到整个职业环境,共生也是职场人生存的法则之一。企业为人才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发挥空间,让有能力的人竭尽所能地付出,为企业创造利益,同时,员工从工作中获得经济利益、社会经验和个人成就感,培养自己的人脉关系。如果员工离开岗位,不太容易找到合适的职位,甚至没有其他企业能够提供同等的支持和发挥空间,反过来,员工的离职也会使企业损失人才,再物色到一个称职的员工并不容易。于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发挥出1+1>2的共生效益。
金融风暴来袭,大多企业都受到影响,精简人员是企业常用的手段,留下来的人虽然幸免失业,却面临减薪和工作量加倍的状况。此时,员工要么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在金融危机期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要么有能力选择不工作,否则的话,就要和企业一起承受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这也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共生。
在一个家族中,往往也会出现这样的共生现象,如曹操家族。曹操本人自小习武,喜爱诗书,好读兵法,也算是一个文武全才,他的儿子们也个个出类拔萃,一个比一个优秀。长子曹昂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可惜丧生战场,英年早逝;曹丕在辞赋、文学理论方面颇有成就,善骑马、射箭,懂诸子百家之言;曹植是个天才,十岁时便能诵读诗篇,被刘勰评为“独冠群才”,最为人熟知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便是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的诗,他和曹操、曹丕在文学史上并称为“三曹”。此外,曹冲自幼聪明,被誉为“神童”,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翕喜欢医学,著有针灸书籍《曹式灸法》。
家族共生有同辈之间的表现,也有纵向的、前辈与后辈之间的表现。东晋宰相谢安家便是如此。谢安系政治家、军事家,他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出门能捕鱼打猎,回屋能吟诗作文,自谢安后,谢家人才辈出,在此后的两三百年间,出了多位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如谢安的侄女谢道韫是一位女诗人,侄子谢玄则是一位军事家,而谢玄的孙子谢灵运则是一位文学家和诗人。
古代文化名人出自书香门第,军事人才出自将门,除了家族遗传、生活环境的影响,家族共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后辈对前辈的继承和超越使命,常常使家族中出现一人强于一人、一代强于一代的趋势。
结果激励过程——反馈效应
阿祖每个星期都帮助住在山上的陈太修剪草坪,陈太觉得这个小伙子手脚麻利,干活勤快,于是将院子里的草坪都交给他了。凭借这份收入,阿祖帮奶奶省下了一个学期的学费。阿祖是如何留住这份“肥差”的呢?原来,他用了一个小计策。
一天晚上,阿祖叫他的朋友阿泰给陈太打电话:“您好,您需不需要请人修剪草坪?”
陈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经请到割草工了。”
阿泰说:“我的服务非常周到,能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我的割草工也会做这个。”
阿泰继续说:“我可以帮您将草坪和过道的四周剪整齐。”
“我请的割草工已经把这些活都干完了,谢谢你,我真的不需要新的割草工。”
“好吧,如果有需要的话,请您随时打电话给我。”
阿泰挂断电话,疑惑地问阿祖:“你不是替陈太修剪草坪吗?为什么还让我打电话给她?”阿祖笑着说:“我只是想确认一下,陈太对我的工作是否满意。”
不断了解自己的行为结果,将这一次的结果作为下一次行为的参考,会使最后的结果更接近预期目标。这就是反馈效应。阿祖这样做,便是一个寻求反馈的过程。一般来说,自己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主动从他人那里寻求反馈优于等待对方的反馈。
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机在我国还没有普及,人们喜爱什么型号的电视机,多大英寸的,什么牌子的,这些信息不仅厂商不了解,电器行也不了解。于是,上海一家电器行选择了20英寸的罗马尼亚黑白电视机、24英寸的捷克斯洛伐克黑白电视机和14英寸的日本日立彩色电视机送到交通大学试销,主要购买对象便是大学里的教职工。
从试销中,电器行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反馈信息,最直接的便是销量。几次试销之后,一共卖出去229台电视,其中20英寸黑白电视机199台,24英寸黑白电视机5台,14英寸彩色电视机25台。此外,24英寸的电视机体积太大,不适合住房不宽敞的家庭;上海市民对电视机的需求比较迫切,尤其对彩色电视机。得到这个消息后,电器行便有针对性地进货,一下子扩大了电视机的市场供应量。
反馈,原本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指的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的效应。反馈变成心理学的概念,则是用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种现象被称为反馈效应。
炮兵发射炮弹的方法中,就存在一个反馈的过程。当炮兵连锁定目标时,将炮管对着目标,射击指挥所根据目标、方位、距离决定使用什么样的火炮,什么样的弹药,射击角度和方向,然后将射击命令传达给炮兵阵地。第一发炮弹发射出去后,观测人员将炮弹的着落地点和目标的偏差、方向汇报给指挥所,指挥所马上修改命令,再下达给炮兵阵地。根据新的命令进行第二次发射,这一次的着落地点比上次与目标更接近,如此不断反馈,不断修改,当试射命中目标时,火炮便可以连续射击,将目标彻底摧毁。
心理学家罗司和亨利做过一个反馈效应的实验。他们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3组,每天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学生。第一组,每天报告一次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报告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考试,从来不报告学习结果。8个星期后,实验者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调换,第二组则保持不变,结果,第三组学生的成绩明显提高,第一组学生的成绩则逐渐回落,第二组学生的成绩有所上升。实验证明,反馈的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有所不同。及时地反馈,学习者能从学习结果中及时得到努力的方向,帮助自己进一步学习。
心理学家赫洛克也做过反馈效应的实验,他将参与者分成4组,每组人在不同的诱因下完成任务。第一组是激励组,每次工作后,给予激励和表扬;第二组是受训组,每次工作后都会因为一点问题遭到批评和训斥;第三组是忽视组,不管工作好坏,都不予以任何评价;第四组是控制组,做法是将这一组人和其他三组隔离,同样不给予任何评价。
结果表明,成绩最差的是第四组,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成绩优于第三组,而且,第一组的成绩不断上升,积极性更高,第二组的成绩则出现波动。赫洛克的实验也证明了及时反馈的重要性,及时对学习和工作进行评价,能够增加活动动机,而且,激励、表扬性的反馈优于批评的反馈,批评的反馈则优于不闻不问。
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餐厅招待客人,一行人都点了牛排。主餐吃完,松下叫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他还特别强调“不找经理,找主厨”。松下的助理注意到,他的牛排只吃了一半,饭后甜点还没上,这个时候叫主厨,是为了批评主厨的手艺太差吗?助理走向后厨,心里担心着接下来即将发生的尴尬场面。
主厨走到餐桌前,显得很紧张,他问松下说:“是牛排有什么问题吗?”
松下说:“牛排很美味,显然你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厨师,但是我已经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所以只能吃一半。”
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想的发展,松下的助理和同桌的客人都感到很疑惑,既然不是为了投诉食物难吃,为什么要特别叫主厨出来呢?只见松下不紧不慢地说:“特别叫你出来,只是想当面告诉你,剩下的一半牛排,并不是因为你的原因,我担心,如果我没有说这番话,只是让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想必你的心里会很难过的。”这下子大家才明白,原来松下的用心这样细腻。
皮格马利翁的爱——罗森塔尔效应
远古时代,塞浦路斯国有一位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是一个雕塑爱好者,有一天,皮格马利翁雕塑了一个可爱而美丽的少女。他深深爱上了这位少女,对少女的雕像爱不释手,每天都以深情的眼光观赏着它,他还给少女取了一个名字——盖拉蒂。
皮格马利翁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每日拥抱它,亲吻它,期待自己的爱能传递给少女,可惜,它永远只是一尊雕像,没有感情,也无法回应感情。深沉而长久的爱意折磨着皮格马利翁,终于,他不想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他捧着丰盛的祭品来到爱神阿弗洛狄忒面前,求她赐予自己一位像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皮格马利翁的真诚感动了阿弗洛狄忒,女神答应帮他。
回到家后,皮格马利翁径直走到雕像前,凝视它,抚摸它,突然,雕像发生了变化:盖拉蒂的脸颊出现了血色,眼睛开始放光,嘴唇缓缓张开,还露出了甜美的笑容。盖拉蒂从雕像中走出来,她活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女人。她带着微笑走向皮格马利翁,用充满爱意的眼神看着他。皮格马利翁惊呆了,爱神将他的雕像变成了他的妻子。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还有许多别名,如比马龙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变化。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讲的是同一个道理,前者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后者则是一系列的心理学实验。
罗森塔尔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曾经带着学生做过一个实验。他将一群同质的小老鼠分成A组和B组,然后告诉他的学生,A组老鼠特别聪明,B组老鼠智商普通,然后让学生们训练这两组老鼠。一段时间后,罗森塔尔对这两组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让老鼠走迷宫。结果发现,A组老鼠的成绩比B组老鼠的成绩好很多。
正当训练A组老鼠的同学欢呼雀跃时,罗森塔尔公布了一条消息:两组老鼠并没有聪明和普通之分,都是随机分组的,他根本不知道哪组老鼠更聪明。A组老鼠得到了更好的成绩,是因为训练它们的学生将它们当作聪明老鼠看待,结果,普通老鼠也变成了聪明的老鼠;相反,训练B组老鼠的学生并没有采用特别的方法,也没有特别积极的态度,普通老鼠当然没有聪明老鼠的成绩好了。
后来,罗森塔尔将实验扩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助手在一所小学进行了实验。他们从1年级到6年级中选择了18个班,对班里的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出来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并且嘱咐他们保密。8个月后,罗森塔尔等人再次来到这所小学,发现名单上的孩子成绩有所进步,而且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心强,非常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其实,那份名单并不是什么“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里面的学生只是罗森塔尔随机选出来的,可是,这份名单对老师产生了影响。他们认定这些孩子是聪明的、有前途的孩子,即使是成绩欠佳的孩子,也会得到老师的积极关注,在老师的期望和关爱下,学生的行为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老师觉得学生们聪明,学生就真的会变聪明;老师用对待优秀孩子的方法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成为优秀的人。曾经有一位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增强自信,常常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吃鱼长大的,鱼肉是世界上最有助于大脑发育的食物,所以说,你们都是最聪明的人。”这位老师运用的便是罗森塔尔效应,他的学生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有自信的。
一个孩子能不能轻松、自信、快乐地成长,关键看父母、老师怎样对他,不管他是普通孩子,还是身体有残缺的孩子,或者是别人眼中的笨蛋,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先天不足的人也能够创造奇迹。被后人誉为天才的德国人卡尔·威特便是一个例子。他出生时曾被认为是一个轻度痴呆的婴儿,他的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会成为不同凡响的人。老威特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结果,卡尔·威特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未满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德国的大学里担任教授。
学国际贸易专业的萧晴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了3年,可是工作表现一直平平,她总是不确定自己的业务能力,每次挨了上司骂,她就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干这行。丈夫见她工作不开心,经常劝她回家做全职太太,可是她又觉得不甘心。
萧晴的不自信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她那个傲慢而刻薄的上司。Susan是萧晴的主管,向来以对待下属严厉、苛刻出名,她对萧晴的工作从来没有赞赏过,犯一点小错都会被她骂半天,萧晴有了些进步,会被她提醒说“不要有点成绩就骄傲”;萧晴工作积极,收集一些潜在客户的资料,就会被她批评“不专心本职工作”。
萧晴也知道Susan为什么总是挑自己的毛病,因为自己不像其他下属一样奉承她,什么话都顺着她说。萧晴从来就不是会溜须拍马的人,那些口不对心的话她说不出口。当其他同事围着Susan嘻嘻哈哈时,萧晴干脆沉默不语。
后来,Susan被调到了海外分部做经理,她的职位由负责进出口的Edward兼任。Edward是一个性格开朗、亲切随和的上司,不太拘泥上司和下属的界限,开会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对有新鲜想法的人赞赏有加。在这种气氛下,萧晴变得大胆起来。她开始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由于Edward的鼓励,萧晴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始接触商品报价、起草合同、参与谈判等工作,每次和外商周旋成功,萧晴都特别惊讶:“原来这么难的工作我也能做!”
半年之后,那个沉默寡言、自卑怯懦的女孩不见了,萧晴不仅能够单独和外商代表谈判,还能在报价上据理力争,甚至为了几个提点和高她一头的彪形大汉争得面红耳赤。Edward对萧晴的评价是“其实你一直很优秀,只是自己没发现”,更好的消息是,Edward准备推荐她接替Susan的职位。连萧晴自己都没有想到,每天被Susan批评不上进、不积极、脑袋笨的自己,有一天会坐上Susan的位子。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戈培尔效应
戈培尔效应源于保罗·约瑟夫·戈培尔,他是纳粹党宣传部部长,纳粹德国的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戈培尔出生在德国西北部的一座小城,一个劳工阶级的天主教家庭。父亲在纺纱厂工作,母亲是铁匠的女儿。由于童年时期患上小儿麻痹,导致左腿比右腿短一截,走起路来有点瘸,因此,“一战”期间戈培尔被判定免服兵役。
戈培尔自幼成绩优秀,尤其擅长写作和演讲,他先后在德国的八所高等学府求学,包括慕尼黑大学、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等,年仅24岁便拿到了海德尔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和波恩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戈培尔小时候的愿望是当牧师,后来爱上写作,希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
几年时间里,戈培尔致力于创作小说、剧本和诗歌,但一直找不到出版商愿意出版。1924年,戈培尔听了一场希特勒的演讲,备受鼓舞,觉得自己找到了最应该走的道路。后来,他加入了纳粹党,试图在政治领域出人头地。
1925年,戈培尔出任纳粹党鲁尔区党部书记,和施特拉塞兄弟出版《纳粹通讯》等刊物。后来,希特勒和施特拉塞兄弟分裂后,戈培尔经人推荐给希特勒。希特勒很欣赏他善于宣传、鼓动的演说才能,邀请他到慕尼黑发表演讲。
此后,戈培尔主要负责纳粹的宣传工作,设计广告画,出版宣传品,组织游行,举办大型演讲会。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戈培尔将希特勒描绘成主宰者,同时为希特勒的上台立下了汗马功劳。1929年,戈培尔被任命为纳粹党宣传部部长。希特勒掌权后,戈培尔顺利被任命为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而他的新任务就是反犹。
戈培尔的行动包括在柏林等大学城进行焚书,焚毁弗洛伊德、马克思等人的著作,抵制犹太商店、医院、律师等,规定犹太人不得担任公职。同时,他建立起德国文化协会,对出版、报刊、广播、电影等进行严格的管制,任何新闻媒体都需要按照规定运作,没有通过审查和获得认可的新闻不能发布。
在德国“闪击”波兰前,戈培尔通过报纸、广播为侵略波兰制造借口,报纸上的标题甚至直接用“当心波兰”“华沙扬言将轰炸但泽——极端疯狂的波兰人发动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挑衅!”这样疯狂的口号。“二战”期间,戈培尔也为希特勒做战争宣传,即使在战争末期,德国处于劣势的时候,他还在用收音机广播的方式要求国民抵抗联军的入侵。
1945年,纳粹政权走向末日,希特勒自杀,遵照希特勒的遗言,戈培尔担任总理,和苏联军队交涉投降条件,苏联方面要求德军无条件投降,谈判破裂。最终,戈培尔用氰化钾毒死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后,和夫人一起自杀殉党。
戈培尔的宣传部牢牢地掌控着舆论方向,颠倒黑白,混淆视听,愚弄了德国人民,他的目的是让德国人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便是希特勒的声音,事实上,他果真做到了。戈培尔知道自己所说的都是谎言,但他更加清楚,重复就是一种力量,不断地重复能让人们将谎言当作事实,“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便是戈培尔的名言。
在社会生活中,谎言不断被重复,最终变成真理的现象也不少。比如,伪劣商品,在消费者获知的信息较少时,通过各种渠道的反复宣传,人们就会信以为真,最终上当受骗。历史上的真相,对于不关注历史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很容易相信片面的信息,片面的甚至是刻意隐瞒的宣传充斥人的感官,没有自主思考能力,或者是不愿意自己寻找真相的人就会将谎言当作真理。
《战国策》中有一段记载:曾子住在费县,当时,费县有一个和曾子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母说曾子杀了人,曾母坚定地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继续坐在纺车上织布。一会儿,又有人跑来说曾子杀人了,曾母泰然自若,织布自若。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告诉曾母说曾子杀人了。这时候,曾母感到害怕了,她扔下了织布的梭子,翻墙跑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戈培尔效应。曾母本来并不相信曾子杀人这个谎言,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人对她说同样的话,曾母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最终受到他人的影响,翻墙逃跑。戈培尔效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断重复,不断有新的人加入传播谣言的队伍,谎言最终就会发挥出移山填海的功效。谎言不断重复,足以改变人的信念。
实际上,谎言的伎俩并不高明,除了能在事态并不明朗的情况下蛊惑人心,并没有其他招数。当事态变得明朗时,谎言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谎言可以蒙蔽所有人一时,但不能蒙蔽一世纳粹的覆灭证明了这一点,更多的历史谎言也会在新的历史中得到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