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备或处罚他人之后,一定要有修补动作,使对方了解施予责罚的人是出于善意,而非恶意:施予责罚者不满意的只是对方的个别行为,而不是否定他整个人。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世时,后藤先生担任松下电器厂厂长,曾经因为擅自做主调高员工的薪资遭到松下先生痛骂。松下一边骂,还一边拿着火钳,猛敲取暖用的火炉,由于用力太猛,以致把火钳都敲弯了。因为骂得太厉害,当时在场的松下亲戚看不过去,挺身为后藤讲情,竟在松下一声“闭嘴”之后,也一块被骂了进去。
由于骂得实在太凶,后藤因而不支倒地,被松下用葡萄酒灌醒。之后,松下把弯曲的火钳递给后藤,苦笑说:“你可以回去了,不过,这根火钳是因为你敲弯的,所以在你回去之前要把他弄直。”
后藤如释重负,急忙照着指示去做。松下看了看还原的火钳,笑着说:“不错嘛!你把他弄直了。”
事后,后藤回忆说:“听到老板说了这句话,那颗受伤的心立刻好了一半。”
后藤挨完骂,松下吩咐秘书护送他回家。到了家,秘书还暗地里交代后藤太太:“后藤兄伤心过度,说不定会想不开,请今夜注意他的一举一动。”
第二天一大早,松下就打电话给后藤说:“我没有特别的事,只想问你是否还在意昨晚的事。没有吗?那太好了!”
据后藤回忆说:“听完老板打来的电话,昨晚被痛骂的懊恼霎时烟消云散,我紧紧握着电话筒,内心对老板佩服到极点。”
一般人的观念多认为主管应“规过于室”,即遇部属犯错时,应当私下责骂,以顾全部属的面子。可是,主张用人之道贵在自然、该生气就生气、该责骂就责骂、千万不可矫揉造作的松下幸之助,却反其道而行,他都是在众人面前狠狠地痛斥部属的错误,丝毫不考虑面子问题。
因为他认为,责骂的目的在纠正错误,对被骂者而言,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为何要偷偷摸摸地骂呢?同时,松下认为,公开斥责的方式还有一项额外收获,可以使其他人得到教训和警惕,避免再犯同样错误。到底哪一种管教部属的方式较佳呢?
管理学者徐木兰教授写过一本书《柔性管理》,又在经济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刚柔之间的拔河》,谈论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差别。她说,刚性管理讲求完美铁律,主管与部属的上下关系明确,组织气氛严肃谨慎,主管甚少赞美部属。相对之下,柔性管理讲求主管与部属为伙伴,彼此关系平等,组织气氛民主开明,虽然主管也努力讲求完美的高标准境界,但是能够容忍部属的错误,部属犯错时,绝对不会怒斥于公堂,取而代之的是规过于暗室、赞美于公堂的管理原则。
其实,刚柔之间的拔河,实在难以分出好坏,现代的主管唯有随机应变,视情况弹性调整自己的管理风格,刚柔并济,才能善尽管理与领导之责。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松下幸之助管教部属的几个特色:
首先,他责骂部属不是骂过就算了,他要知道挨骂者有没有了解他的用意,有没有反省,而后对工作又是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如果挨骂者误解了他的用意,他会用尽方法让对方了解。如果部属因为挨骂觉得难堪而怀恨在心,他则认为彼此无缘,不如趁早分手。
因为出于真诚自然,松下回忆说:“我年轻的时候血气方刚,常在工作现场责骂犯错的员工,不是那种斯斯文文、偷偷摸摸的规劝,而是拍桌痛骂。可是,挨骂的员工非但不会觉得被羞辱而沮丧,反而感到振奋。后来,公司规模愈来愈大,我无法留意到每一位员工,只能责骂那些责任较为繁重的人,到后来竟演变成‘挨过老板责骂的人才算是成人’的共识。”
其次,松下幸之助痛责后藤之后,派遣秘书护送他回家,第二天还打电话问候他,从这些举措,我们可以体会出一个道理,即责备或处罚他人之后,一定要有修补动作,使对方了解施予责罚的人,是出于善意,而非恶意;施予责罚者不满意的是对方的个别行为,而不是否定他整个人。
在这方面,我教育机构的管理模式,与松下幸之助不谋而合。试看园长发表过的文章《有教养的父母和孩子》中,即曾提出“处罚孩子之后要有修补动作”的主张,内容如下:
管教,不仅是处罚了事,而且要提供孩子学习机会。因此在处罚孩子之后,父母应在口头上,或以肢体语言向孩子传达一些讯息。孩子发泄过因受处罚而不愉快的情绪之后,往往会依偎在父母怀里,这时候父母应该伸手拥抱他,关怀他的疼痛和感觉,告诉孩子处罚他的目的,增强孩子的理解与合作程度,避免再犯同样错误。同时,对孩子诉说父母和他站在同一阵线,因为爱他,才要管教他,保护他不为错误所伤害。即使父母本身自觉有错,误解了孩子,或处罚太重,也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向孩子道歉,给孩子一个正面的教育。
父母在管教孩子之后,必须表露爱意,孩子才会明白父母不喜欢的是他的不当行为,而非他本身。错误的纠正方式,会使孩子觉得不被爱、不被需要,并且没有安全感。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请在每次管教之后,以爱的言语、行动化解所有不快。
因为善用这项手法,园长常常对教师们说:“全园我对孩子最严格,但是孩子却与我最亲密,我从来不曾因为责备孩子而招致不良后果。”她既懂得,责罚孩子之后要有修补动作,当然也会运用同样手法对待伙伴,以维护她们的自尊心。
再者,身为主管者,如果是出于正当动机,要让部属从错误中学习,则宜学习松下幸之助骂人的本事,让部属感激自己的栽培。身为部属者,则应有勇气接受长官正当的责骂,不认为有碍面子,反而要从责骂中看清自己的缺点,并体会出长官的用心。
总之,像松下幸之助那样真诚自然地对待部属,主管和部属之间才能建立起“革命情感”,主管也不至于因为“气在心里口难开”而“郁卒”自己;部属更不会因为老是不痛不痒的责骂而永远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