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的善良,也许只是软弱
61670000000008

第8章 神仙自恋与绝对依赖:外部环境影响着婴儿处理攻击性的方式

我想要的,你就得给我

成年人拥有婴儿般的神仙自恋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活边界变得模糊和混乱。在婴儿的神仙自恋时期,的确没有什么边界可言。正因为如此,那种“只要我想要的,你就得给我”才会显得那么理直气壮。如果婴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会获得那种“我是全能的,我很厉害”的神之自恋,因为世界在他的掌控之内,他成了这世间的统治者。对于婴儿来说,这更是一种幻想层面的全能感。

如果婴儿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就会产生挫败感,而挫败感带来的那种强烈体验,会使婴儿瞬间产生巨大的愤怒。自体心理学称之为“自恋暴怒”。“暴怒”的词意在说明愤怒时的级别很高。自恋暴怒这种体验几乎带着毁灭般的敌意。

一般人遇到挫败都知道这很正常:人就是会有各种犯蠢的时刻。但是,神仙是不能有挫败的,神仙不能又蠢又笨,神仙只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本质上来讲,婴儿之所以会在出生之后的半年内都处在神仙自恋的幻觉中,是因为在子宫里他就是这样被对待的,一切都是自动化的供给过程。婴儿出生后,身体上与母体分离了,精神上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来过渡。这半年就需要妈妈的内在心智提供给婴儿一个类似于身体子宫一样的精神子宫,帮助孩子适应未来。

人类的婴儿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脆弱的新生儿了。很多动物的孩子出生之后就能自己找奶、站立行走,但是人类的不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婴儿从母体脱离,来到世间,经历了一个大考验。婴儿从温暖的子宫经历一个黑暗隧道——阴道,受到挤压,才能抵达人间。

这个过程是必经的,也是不舒服的。可以说婴儿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次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失控,也可以理解为,他经受了磨难、挣扎,产道的环境、外界的环境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攻击,这种攻击可能是致命的。每一个胎儿都要经历产道的挤压,如果胎儿过大,妈妈产力又太弱,胎儿出不来,卡在那里,那就是生死时刻。有一些婴儿就是因为难产导致缺血缺氧性脑病、窒息,还有很多婴儿因为难产而死亡。

婴儿的彻底无助与绝对依赖

婴儿出生之后应对的不仅仅是这些,他还需要自己呼吸。他饿的时候,也无法再用以前的系统直接满足自己,这个过程显然是会遭遇挫败的。虽然身体的发育已经提供了基本条件,他可以吮吸、吞咽、排泄,但是他得启动这一切。

有时候,婴儿很努力,可能还是喝不到一口奶,因为妈妈的初乳要在生产后的一两天才慢慢产生。他需要饮水,可能在等待妈妈有奶的过程中,要试着喝一点儿配方奶,还要多次吸吮妈妈的乳头,不管妈妈有没有奶。

不管怎么样,对于婴儿来说,这些情况可能会让他陷入一种彻底无助的状态,因为他不会说话。渴了、饿了、尿了、拉了,让他的照顾者(一般是妈妈)明白他的意思都得有个过程。这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搞懂一些基本的信号。当时,我产后的状态并不好。我的妈妈一直在帮助我,她根据她的经验给了我一些指导,才让我稍微明白得快一些。我想很多新手妈妈在这样的时候会很有压力,她们如此希望照顾好自己的小婴儿,但这并不是很快就能够做到的。

虽然有这么多的问题要应对,但是小婴儿生命力是非常强的,没有大的问题,一般都能够存活下来。也就是说,不管有多艰难,他们都闯过了死亡的关卡。

因为婴儿彻底无助,他们势必与照顾者产生绝对依赖。事实上,没有了大人的照顾,婴儿的确会死去。生命早期的环境对于婴儿来说是关乎生死的,这样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婴儿会有如此强烈的自恋需要:内心的绝对无助需要神仙般的全能自恋来解除。全能自恋提供了强大的“生能量”,而一旦没有了全能自恋,死亡般的毁灭感便会扑向婴儿,仿佛要将他吞噬。

自恋暴怒的背后是生死攸关的恐惧与挣扎

对婴儿来说,简单的小事变成了一件件生死攸关的大事,暴怒的反应也就理所应当。婴儿通常的暴怒原因有:我尿了,不舒服了,你却认为我渴了,给我喝水,但我并不想喝水;我想要睡觉了,但我很烦躁,你不能让我的烦躁消失,这让我难受。

婴儿的自恋暴怒所携带的毁灭能量表现为婴儿对外在世界(更多是对妈妈)的攻击。很多妈妈反馈: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他安静下来,不管我怎么抱、怎么哄,他都不能停止哭泣,他会一直哭,哭到累得睡着。有位妈妈很崩溃,她说,她甚至想把孩子从窗户扔出去,然后自己也跳下去。

这其实就是婴儿强烈的无助感被妈妈感觉到后唤起了妈妈内心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仿佛无法被解决,就像神仙遭遇了挫败一样。同时,妈妈也体会到了“死亡威胁”,甚至想跟孩子一起死掉。有这样感觉的妈妈其实是非常精准地理解了她的孩子。孩子的内心正如她体验到的那样无助、挫败,其程度强烈到了会死去,所以孩子才爆发出那么绝望的哭号。

妈妈的内心可能也有一个全能神的愿望,就是孩子一哭,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办。当搞不定孩子的时候,妈妈也开始自恋暴怒,痛苦得想要死掉。

有很多人不能明白这样的妈妈的痛苦,觉得她们很做作。我做了很多年咨询,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妈妈的内心在那一刻有多么绝望。如果有一天,大家能够明白那些痛是直指生死的,也许会对这些妈妈多一些理解。

所有和生死有关的情感,势必带着一种杀戮的敌意在其中。就像你有一座城池,若有外军入侵,那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为,如果不消灭你,我就活不下去了。

生死相争还能没有敌意的情况也有。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Jack和Rose两个人只有一块木板,Jack选择让Rose活下来。有很多父母也会为孩子这样做。比如,有人得了尿毒症,妈妈捐出一个肾,还有地震、车祸、火灾中父母托起孩子,等等。这些是大爱,人们在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带着“你是我的希望”这样的想法,选择让孩子活下来的。

满足婴儿的全能自恋,是婴儿自信和创造力的基础。温尼科特说,外部环境影响着婴儿处理其先天攻击性的方式。尽管婴儿有着这样深的幻想、恐惧和敌意,终究还是受制于他小小的身体,他能亲自做的事情是非常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满足一个小婴儿其实也是简单的,因为他最初的需求就是那么多。

如果妈妈们能够有半年的时间全情投入,在婴儿的全能自恋阶段给予充分的满足,让他享受神一般的感觉,他就会把“我能”的感觉种植在心里,成为日后自信的心理基础。并且,因为被全能地满足,他更容易体会到热情、有创造力,他的攻击性会转化为创造力。而如果父母的照顾比较糟糕、经常打击孩子的自恋需求,婴儿的攻击性就会转化为破坏性的,甚至是暴力的。

武志红老师曾经提到一位女士的案例:她奶奶觉得幼儿园不好,在自己家里盖了个幼儿园。这就是一种全然被看见和满足的感觉。如果有这样的奶奶,我会超级幸福,觉得世界都变美了。类似的还有一位爸爸的事例:他觉得孩子下楼时喜欢握着玩的扶梯扶手不干净,但是孩子很喜欢,还玩出了各种花样,于是他每天把扶手清洁两遍。我不是说大家一定要这么去做,毕竟每个人的标准不同。不过,如果心里有孩子,是可以做更多能够满足孩子愿望的事情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愿望是在不断升级的。孩子年纪越小,对大人的挑战越低;年纪越大,对大人的挑战越高。小时候的吃、喝、拉、撒、睡和玩耍需求被充分满足了的话,孩子跟父母建立的是很通畅、很融洽的亲子关系。孩子长大后不会总要买这个或买那个,也不会总要闹着要你陪。但是,如果小时候父母陪伴孩子不够,可能孩子长大后要买的东西就不是一本书那么简单了,说不定就算父母给他买一栋房子,亲子关系也不会改善多少。

这种感觉挺残酷的。我深深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也知道很多父母都非常努力,比如看书学着了解自己。这就是孩子的希望,也是父母的希望。

总结

(1)婴儿的自恋暴怒,是因为内在的绝对无助,他需要神仙般的自恋满足来应对绝对无助。

(2)自恋暴怒的背后是恐惧与挣扎。

(3)后天的环境将影响婴儿对先天性攻击性的处理方式。

(4)满足婴儿的全能自恋,是婴儿自信和创造力的基础。

(5)孩子越小越容易获得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