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回到过去吗?
自恋暴怒的潜台词是:你为什么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样子?我期待你像我想象的那样给我反应,但是你没有,所以我很生气。自恋暴怒中的人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这是一种从想象到现实的跌落,自恋受损的时候,是难以接受现实落差的。
这里就要提到这一小节的内容:月光宝盒与扭转乾坤。
月光宝盒是什么?看过《大话西游》的朋友一定对它不陌生。在电影里,至尊宝看到心爱的女人死去后,用月光宝盒的法力一次次回到过去,想要救她。人们对于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接受起来是很抗拒的。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大概才十几岁,到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想法:这个月光宝盒真厉害,人都死了,还能让时光逆转,改变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要是我也能有个月光宝盒就好了。
一闪而过的念头让我的印象如此深刻,大概是源于这件宝物的非凡能力。电影中直白的呈现力,反而让我们清清楚楚地认识到:这怎么可能呢?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情?回到过去?如果我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穿越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可能你们很难相信。
有一位网友给我留言,说她曾经的一个决定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不是因为她,孩子应该比现在快乐、积极。这位女士非常内疚、自责,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那种感觉就像是恨不得回到过去的那个时候,重新做决定。
还有孩子在泳池溺亡这一类事故中的妈妈们,她们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切的懊悔、自责:要是能够回到十分钟前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避过这件事情,意外就不会发生了。
我们平常也是如此。前一阵子,我的翡翠耳环丢了。开始那几天,我总是在想,如果放进包里时细心一点儿,晚上回家就马上放回首饰盒,这样耳环也许就不会遗失了。
这种本来可以怎样,结果又没有的感觉,真是很难忍受。这种感觉让人觉得内心仿佛有股力量要炸开了一样。就像是我和你从一条路的两端走过来,本来是要相遇的,结果走着走着,没有遇到你,遇到了其他人。我跟想要见的人没有连接上,就会对遇上的这个人超级不爽:“怎么是你啊?”
这几个例子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人们对于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接受起来是很抗拒的。因为那种期待后的失落让人很难受。个体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儿,否认就成了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式。否认事情已经发生,比如,刚才原本可以不看手机或是把耳环放得更好一些,暗含了一个逻辑:如果我不接受这件事情的发生,就代表事情没有发生。这就是一个“神仙逻辑”:神仙一般都会认为自己想要看到什么,事实就是什么。
在发生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的最初,否认是正常的。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一般人三个月后能接受现实,接受事情已经发生了,并且慢慢完成对事实的哀悼。想回到过去,是想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以应对内心的丧失感和失控感。有很多人会一直停留在否认的阶段,因为面对现实过于痛苦。
至尊宝不能接受心爱的人离开,是因为空虚的丧失感就像一阵狂风席卷了他,他不顾一切地想要稳住自己。怎么稳住自己呢?如果有“我能”的感觉,稳住自己就不是问题了。失控带来的体验促使人们不断地回到过去。至尊宝使用了月光宝盒,我们每个人也有一个月光宝盒——我们不断地从现在回到过去。
偏执性地回到过去是一种攻击
回到过去不仅是为了缓解痛苦,还是为了改变过去的人和过去的事。这是用神仙的期待来要求自己,其内在的无意识的幻想是:我能搞定这一切,我能拯救这一切,我能扭转乾坤。不断地穿越,不断地拒绝事实,不断地累积希望,又不断地失望。事情没有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不放弃,这样就成了一种偏执。
令人悲伤的事实是:你用月光宝盒回到了过去,但是没能成功地改变过去的人和过去的事。
偏执性地回到过去,是对自己的攻击,也影响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不断回到过去的人不仅自己痛苦,身边的人也会非常难受。因为在不能够承受自己内疚的时候,这种情感会被转移给身边的人,可能是以愤怒来呈现,也可能是以冷漠和疏离来呈现。这便形成了对周围人的攻击。当然,如果能消化自己的内疚,便对周围人的影响不大。
对于不断回到过去的人来说,长期的内疚和自责是对自己的责罚,更是对自己的攻击。人必定有疏忽,有各种毛病,过度的自责是拿神仙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反复回到过去的过程中,这个人就荒废了很多时间,错过了很多机会。
我们永远不能够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结果重新选择,事情可能会发生新的转化。《圣经》中说:“请给我智慧,让我分辨可改变之事。请给我力量,让我改变可改变之事。”
如何“扭转乾坤”?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孩子被人骗了几千元钱。她为此自责了数月,直到她的一位老师跟她说,那就是个意外。她觉得这句话解放了她——“只是一个意外,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这个想法让她不再内疚,面对几千元钱的事情变得容易多了。我们可以说,我的这位朋友“扭转了乾坤”。
所谓“扭转乾坤”,就是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然后投入精力应对、重新创造。很多人不能够“扭转乾坤”,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地完成哀悼,而是纠缠在情感的牢笼里,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看清现实,真正地面对现实,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当然,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哀悼意味着你得面对内心的那部分空虚。
最初的空虚是妈妈不在,每一个儿童都会经历这样的丧失,因为妈妈是不可能永远在身边的。这是一个必然经历的发展阶段。如果孩子能够在大人的帮助下度过这个艰难时刻,他的内心就会存入一点儿面对空虚的力量。当这样的时刻越来越多时,他面对空虚感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他渐渐长大,就有了来源于内心的应对空虚的能力。
在《情感依附》这本书中,作者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他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半夜醒来,闹着要妈妈。他跑过去之后,孩子拳打脚踢,情绪爆发:“我要妈妈!”这个作者是个心理专家,但在那一瞬间,他也感到束手无策。就这样僵持了一小会儿,他反应过来,孩子希望妈妈立刻出现,但是妈妈不能马上出现。于是,他安慰孩子:“哦,爸爸知道了,你很想你妈妈过来,但是她没过来,所以你很难过。那爸爸陪你一起难过吧。”在那一瞬间,孩子虽然连接不上妈妈,但是爸爸的在场确认了自己的感觉,并且爸爸的陪伴使妈妈不在的空虚感得以缓解。于是,孩子没有继续感到丧失,爸爸的存在给了他一种承托。
哀悼内心的丧失,需要有质量的关系来承托。这是哀悼的一个基本条件,即有人能够托起你,能够陪你一起面对丧失,能够明白你的难、你的痛。所有能够陪伴你的人,都或多或少地能够帮助你应对这种丧失。当然了,有很多时候,父母不一定能够帮助孩子度过哀悼的阶段。
比较大的丧失需要更久的时间和专业人士的陪伴才能够慢慢完成哀悼。我的一位来访者用了四年的时间来哀悼她丧失的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亲人。在这个过程中,她甚至屡屡想自杀,想毁坏一切东西。但是,她走过来了,最后投入了新的生活,看到了新的希望。
哀悼是我们重要的人生功课之一,因为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失去、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获得。祝愿你的人生,常有人相伴。
总结
(1)想回到过去,是想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以应对内心的丧失感和失控感。
(2)人不是神,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偏执性地回到过去,是对自己的攻击,也影响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
(3)所谓“扭转乾坤”,就是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然后投入精力应对、重新创造。
(4)不能“扭转乾坤”,是因为没有完成哀悼。
(5)哀悼内心的丧失,需要有质量的关系来承托。在有人陪伴的情况下,哀悼的进程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