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词坊
6178200000198

第198章 燕山亭

赵佶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生,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赏析]

宋徽宗赵佶因荒淫失国,在公元1127年与其子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囚禁至死。在北行途中,忽见如火的杏花,不禁万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上片描绘杏花,运笔极其细腻,好似在作工笔画,由杏花的外形到它的神态,勾勒出一由绚烂的画面,接着突然一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以后的黯谈场景,从它的极盛到衰败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不仅是写花,也在写人。从中表达出内心的无限苦痛,这也就是他在流徙途中见到艳丽无比的杏花时的感触,由此过渡到下片对自身遭遇沉痛的哀诉。

换头从上片杏花的凋零转到自己的哀感离恨,层层深入,愈转愈深,愈深愈痛。第一层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

第二层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

第三层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片刻的慰安。第四层用层深之法,写绝望之情。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