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渗透在清华教学的各个方面,在清华的体育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马约翰先生是其中的贡献较大者,他时刻告诫我们要自立、自强,要知耻而勇。
清华学校成立初期,虽设有体育部,但体育并未列入正式课程。直到1919年开始实行“体育实效测验”,规定体育不及格者不能毕业。
清华体育活动的真正展开,是从1920年马约翰先生担任体育部主任之后开始的。马约翰,给许多清华毕业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个子不高,但精力充沛,平易近人,活泼可亲,颇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为使学生走到运动场上去,学校采取了强迫运动的方式,规定每天下午4时到5时,为强迫运动的时间。这时,学校就将图书馆、教室、宿舍全部锁起来,学生都要穿上短衣到操场或体育馆运动,体育教师则到处巡视,加以指导。如有学生仍躲到树底下看书,马约翰就走遍校园的各个角落去寻找他们。他出于一种责任感和祖国的荣誉感去说服这些学生,要他们好好锻炼,要有强健的体魄,以免到国外时,被人讥笑为“东亚病夫”,给中国人丢脸。马约翰的目标就是,“不许人家说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要打倒‘东亚病夫”’。经过他多次劝告之后,躲起来看书的“小夫子”们也都出来活动了。
马约翰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这是他勤勤恳恳毕生献身体育事业的主要动力。他幼年读书时,看到周围同学大部分面色苍白,文质彬彬的,心里很难过,就决心要通过体育改变这种状况。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有的外籍教师嘲笑中国学生“就是笨,还不如美国的小孩子”!马约翰听了不服,就用事实和那个美国教师“吵了起来”。来到清华后,他常听说中国学生在外国受气的事,外国人把我们叫“东亚病夫”,他很痛心。他后来说:“从我来说,我主要是考虑到祖国的荣誉问题。”他常向同学说:“你们要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劲,要去干。别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们也要去打,去踢;他们能玩什么,你们也要能玩,不要出去给中国人丢脸,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别人一发狠,你就怕,……”他说:“中国学生在外面念书都是好样的;因此我想到学生在体育方面,也要不落人后。”
抗战期间,马约翰怀着爱国热忱,随校南迁到长沙、昆明,与全校师生一样过着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但他在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仍千方百计开展体育活动并发展军体项目,教同学以抗敌救国的本领。1937年底南京失陷,长沙临时大学的师生在大操场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学生纷纷要求从军,参战。马约翰在大会上也大声疾呼,激发同学们的抗战激情。
当然,在旧中国,“体育救国”的善良愿望终究不会变为现实,但一颗赤诚的爱国心不但使马约翰在业务上取得光辉成就,而且使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满怀信心地把握住方向。
在任何时期,我们都不能忘记去爱我们的国家,不能忘记去奉献,这是清华人讲求的原则,也是我们每个人做事的原则。
(3)自强不息、刻苦勤奋
一个人不刻苦勤奋,自强不息的奋斗,不会有大的成就,一个集体也是一样,清华也正是靠这种精神成为全国各名牌大学的恢恢者。清华的师生们也是靠此才在各个领域成就辉煌。
梁启超先生曾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生。后来,这八个字就作为清华的校训,对师生都有深刻影响。也可以说,这八个字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清华师生的精神风貌。
清华九十年的历史多灾多难,但“灾难铸就辉煌”。灾难所激发起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清华历史。而其中最动人的是两段:一段是在抗日战争中,在敌机不断轰炸的艰难条件下弦歌不辍,无论于教学、学术都创造了史诗般的辉煌。另一段则是在“文革”十年动乱之后,在“连洋人的屁股都看不见了”的情况下,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急起直追,不仅迅速地恢复了十年动乱造成的创伤,而且创造了新的辉煌。这两段,一段是在帝国主义军事压力下,一段是在经济压力之下,而两种压力都曾把中华民族推向毁灭性的边缘。拯救民族的集体尊严意识是清华发展的一个基本动力源。
清华人的个性主体意识是很强的,以致给人以“高傲”的印象。但这种个人意识总是和民族尊严联在一起,并且对于那些最优秀的清华人来说:民族尊严感是他们个性中最重要的、最顽强的部分。然而尊严来自于实力,民族的尊严来自于国家实力的强大,要想在外国人面前有尊严,我们就必须建设好自己的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产生的过程中很少与民族利益连接,甚至是以民族主义为其对立面的。同样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大多具有强烈的民族尊严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几乎不存在西方观念中的纯粹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人的个性化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是不可移易的。但在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种个性化趋势将同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精神纠结在一起,形成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解放的独特道路。
(4)天才出于勤奋
1931年8月,华罗庚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了清华园。这是一位身体瘦弱,面有“菜色”,患有严重腿疾的青年。熊教授立刻热情地接待了他。在谈话中,熊教授发现这个年轻人才思捷敏,对答若素。“一匹典型的千里驹”,熊教授很快便作了结论。
到校后的第一个难题,是给他定个什么职称。最理想的莫如给他个助教的头衔。因为在当时的清华做一名助教,实际上就是一名在职研究生,对于进一步培养、深造是十分有利的。但具体到华罗庚,这样做是根本不可能的,以他的一点微薄的学历(初中毕业),在家乡做初中教员尚且遇到人事上的重重困难,何况是一名大学助教!所以考虑再三,只能安排他先做一名系图书馆的助理员,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容易。在当时,通常一个大学毕业生初到图书馆也只能是这个职务,而一个初中生通常的职称只能是“见习生”之类。但这一切对华罗庚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跨进最高学府的大门了,在这里,在完成日常工作的情况下,他可以旁听大学课程,业余时间还可“自由”进出图书馆。当时的清华大图书馆,是国内有名的“宝藏”之一。这好比打通了一条通向数学王国的路,华罗庚开始了他的探索行动,俗话说:“一切事物都怕时间,时间惟独怕天才”,以后的事,就看华罗庚的努力了。
华罗庚以极大的毅力来对待他所面临的困难,拖着一条病腿,每天必须首先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整理图书资料、收发文件、代领文具、绘制图表等等。工作之余,他就去听数学系大一的课程。据后来有人回忆,在数学课方面,熊先生本来安排他去听解析几何课。他后来对人说:“当时解析几何对我来说太浅近了,即使熊先生的分析班我也可以听懂,不过,当时因为初到学校,新的环境,新的人事,有些话是不便直说的。”人家问他:“你当时的数学程度究竟有多高广,他说:“有些问题已经了解到如数学系三四年级的程度,有些地方则尚差一点。”但熊先生很快就纠正了自己的做法,免修他的解析几何课,而允许到自己“分析”班上听课了。在“业余”,华罗庚如饥似渴地阅读清华大图书馆所藏的中外数学书籍。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徐贤修:《悼念华罗庚先生》)而实际上,他初到清华时,每天的实际工作时间却远不止12小时。当他离开清华赴英留学时,清华图书馆所有的数学藏书他几乎都读完了。
哈达玛和维纳,是当时清华数学系所聘的外籍数学大师。哈达玛(Jacques Hadamard),法国人,熊先生称他是“国际数学界数一数二的学者”,来校时是巴黎大学教授、国家数学院会员、世界数学会副会长、世界数学教育委员会会长,据说他还是一位法国共产党员,所以介绍华罗庚读苏联学派的研究成果。维纳(NorbertWiener)当时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同时又是一位控制论专家,他来清华是受数学系和电机系合聘的,即同时在数学和电机两个系开课。当时清华数学系人才济济,许多后来第一流的大数学家当时都在清华作过研究生或助教,两位国际大师能够对一位“助理员”投以青睐,是足以说明一切了。
华罗庚有一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他终于在熊庆来先生的力荐下(据说熊先生曾以去留问题在校委会上力争),于1933年被清华聘为正式助教。有位校友感慨地说:“须知助理员是职员系统,在当年的清华,由职员系统调任至教员系统,几乎为不可能之事。然而华先生打破了清华的这个相传多年的传统。”
(5)孜孜不倦梁启超
1917年初,梁启超在清华讲演时曾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力,使能集中,则常超过其平时所不能至之限量。即以某所目之事言之,蔡松坡先生,体质极弱,然去年在四川行营中,四十夜未尝解衣就寝,此可以为证者一。再如蔡先生部下之兵,仅三千零二十八人耳,而能与袁军数十万人战,更能出其精力以鼓舞将士,自起义之日起,至息战之日止,未尝一败,此又非精力集中,岂能及此乎。古人有言,至诚所至,金石为开,信哉斯言也。”其实也用不着举别人作例子,梁启超自己就足可以说明问题。他“精力极强,可连三四昼夜不眠而精神仍不萎靡,焕发如故,晚年之生活,精神颇感痛苦,然而即在此痛苦环境中,仍以孜孜不倦之精神,埋头苦求,研究学问。此种艰苦卓绝、自强不息之精神,诚为空前未有之第一人……(见杨复礼:《梁任公年谱》)
与此过人之精神相辅相成,梁启超也具有超人的毅力,其中包括严格的自我克制、生活规律化、合理利用时间等。1928年,梁启超56岁,肾病复发,而且日益加剧,但他也不肯休息时日。在病床上,他“尤著《辛稼轩年谱》以自遣”。接着,他又患了严重的痔疮,不得不住院治疗。他在病榻读诗词消遣时,无意中获得《信州府志》等书数种,“便狂喜,以为可得著述之助,随不俟痊愈,携书出院,于10月5日回天津,执笔侧身坐,仍扶病继草此稿,如是者凡七日,至十月十二日,病躯实不能支,乃搁笔卧床。旋又赴北京医院,随以不起”。(同上)他“刻苦勤勉,无时或怠;其起居饮食全有一定时刻,生活极有规律,无论冬夏,五点即起,平时每日工作十小时。在工作时间,不接待宾客,偶有来访者,谈话时刻不能这一小时,逾之即婉言辞却。在清华时,斋门挂有‘除研究生外,无要事莫入的招牌,非倔傲也,光阴宝贵不得不然也”(同上)。
梁启超是学贯中西的大师,尚且如此刻苦勤勉,不肯虚度时日,我辈更应虚心多学,自强不息。
4.艰苦磨难玉树成妆
在美国出版的《华罗庚传》中,称华罗庚是“多方面名列世界前茅的数学家”,他的《堆垒素数论》,他的《数论导引》,他的《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及他和万哲先合著的《典型群》等等数学著作,无一不引起国际数学界的震动。华罗庚实在是又不平凡的!但这个“天才”完全是磨炼出来的,他有一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他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父亲是个小小杂货店的店主。你知道他的名字的由来吗?他父亲40那年生下他,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一扣,据说可以“生根”,容易养活。“箩”字去了“竹”是“罗”,“庚”“根”同音。贫穷人家的父母,最担心的儿女长不大,华罗庚的名字,就正含着父亲对他的祝愿啊!
他的学历,不过是初中毕业,另外加上在职业学校读过一年半,未毕业即因交不起学费,而被逼退学。而且他在20岁那年,还因一场伤寒病而变成瘸子!
一个初中毕业生,又是一个瘸子,如果他稍为少一点毅力,那就必将是庸庸碌碌过这一生了。
但他凭着这点“可怜”的学历,通过自学,却变成了大数学家,这还能说是“平凡”么?
华罗庚无疑是数学的天才,但他的“天才”也是经过磨练,“锋芒”始显的。
你大概想不到,这大数学家也曾在数学这一科考试不合格吧?这是他读初中一年级时候的事情。香港作家梁羽生曾问他是不是因为他曾触犯那位老师,老师故意不给他及格,他说:“不是,我小时候是很贪玩的,常常逃学去看社戏。试卷又写得潦草,怪不得老师的。”
经过这次教训,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他就知道用功了。一用功锋芒立显,数学老师每逢考试的时候,就把他拉过一边,悄声对他说道:“今天的题目太容易,你上街玩去吧。”
初中毕业后,家中无力供他升学。1927年春天,华罗庚到了上海,考进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读职业学校的费用虽然较少,一个学期(半年)的膳费和杂费也得50块洋钱。华罗庚因是清贫学生,申请免交学费已得学校当局批准,但膳费是必须自己出的,他的父亲已经罗掘俱穷,这50元是再也筹不出来了,于是华罗庚虽然只差一个学期就可毕业,还是被迫退学,回乡帮父亲料理那间小小的杂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