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温暖·爱
6188500000034

第34章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1)

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

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

儿子愉快地答应声,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打开。“你到院子外去拿。”最后,从猫眼里钻出这么一句。我绕到南边的栅栏外,看见掉下去的那件衣服,已经被扔到栅栏外的草地上。看着皱巴巴的衣服,心里真不舒服。

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拿根竹竿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外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很紧张,担心老太太会训斥儿子。没想到,老太太弯腰将衣服捡起来,隔着栅栏递给了儿子,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儿子点点头。

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去捡。

儿子似乎也挺乐意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才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欢清净,不要打扰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他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他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

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面,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原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上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

有时候,我会问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

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还帮林奶奶念了信呢,是叔叔写给林奶奶的。

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儿子说,我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后,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

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

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

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下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

一个和许多。在绵阳市桑枣镇,出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一个年轻女孩,叫董明珠。

董明珠是河南洛阳人,当过护士。因为酷爱运动“不务正业”,移情恋上了攀岩。2008年,她在河南省户外攀岩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然而,几个月后,“5?12”地震发生了。

地震的第二天,董明珠作为志愿者,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担任照顾群众的工作。但她很快发现,和大人相比,经历过灾难的孩子们,像受惊的小鸟,始终处于恐惧状态。有些孩子自闭,怔怔发呆。有些孩子一听到动静,就吓得抱紧身子,瑟瑟成一团,大叫“害怕”。他们需要安抚、温暖,情绪需要转移、改善。那么,该如何去帮助他们呢?一个偶然的机会,给了她灵感。

那天,她去九州体育馆安置点,发现一个孩子,把一张大纸片,剪成一个象棋盘,又撕一些纸片,写上车、马、炮、卒……蹲在地上下“象棋”玩。下棋孩子的乐观和坚强,启发了董明珠。她忽然有了一个美丽的创意。

她回到洛阳,召集了几个昔日死党,买了一架手风琴,几把口琴,还有一堆跳跳棋、象棋等室内娱乐玩具。同时,从自己家开的书店里,托运了一批书籍。她要为孩子们办一个集娱乐、学习为一体的图书馆。让孩子在游戏和书中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慰藉。

虽然,当时板房很紧张,但在政府的照顾下,她和“麾下”的四十个孩子,分到了一间板房。她当起了“司令”,指挥大小孩子们齐动手,开始布置图书馆。可,一户村民却强行让他们搬出来。伙伴委屈地哭说:“为什么呀?我们是在帮他们呀。”董明珠也很难受,但还是把板房让了出来,并安慰伙伴说:“我们既然是来帮助他们的,那他们需要,就满足他们呗。”她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村民,大伙纷纷争着把板房让出来,给他们。

村民的善良,热情,也深深打动了董明珠,她读到了理解和坚持的力量。她又把这些力量化成无私的爱,毫无保留地留给了这里的村民和孩子们。一天后,“爱心植苗图书馆”开张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们聚集在这里,游戏、学习,渐渐忘却了忧伤、痛苦。

灾区的生活逐渐平静下来,志愿者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陆续回到各自的城市。董明珠也打算回去。不料,一个孩子找到了她说:“姐姐,我不能再上学了,我想死。”原来,地震后,许多人家生活困难,孩子不得不无奈地辍学。她当即和孩子去了他的家,意图说服家长。然而,当她去到孩子所在的板房区时,赫然发现,仅仅桑枣镇,就有几十个上不起学的孩子。孩子们绝望、无助的小脸,深深震动了董明珠。她当即决定,留下来,帮助他们。

她通过洛阳红十字会和互联网,为孩子们征集各地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几天后,全国各地的各种资助,纷纷飞来。她兴奋地对孩子们说:“不是姐姐一个人爱你们,关心你们。所有人都在爱你们。你们一定要加油哦。”就这样,去年的几个月内,她和她的志愿者帮助了四十多名困难学生。植苗图书馆,成了孩子们和爱心人士联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