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蒲松龄,一位天才作家,40多年的结晶,孤独寂寞中的畅想,《聊斋志异》,400多篇,神鬼妖狐的世界,亦真亦幻的梦境,《说聊斋》。
《聊斋志异》里写到了鬼界,也写到了仙境;写到冤鬼报仇,也写到了人妖相恋。花妖鬼魅,阴阳两界,其实都是现实的种种反映。为什么同样的作品达不到《聊斋志异》的深度呢?封建社会吏治的黑暗在蒲松龄的作品中是怎样表达的呢?
马瑞芳:
《聊斋志异》将近五百篇,如果我们有人问,你能不能拿两句话来概括它最重要的内容?能。郭沫若先生在聊斋故居写了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就把《聊斋志异》最重要的,最精彩的内容用一副对联的形式概括了出来。《聊斋志异》写的鬼狐远远高于其他的作家,就是它有很深邃的思想内蕴和理想色彩。所谓“刺贪刺虐”,就是写封建社会吏治的黑暗,对人民的压榨,(带给)人民的灾难。而“入骨三分”是它的深度。我们拿几个聊斋故事来看一下《聊斋志异》怎么样入骨三分地刺贪刺虐。
画外音:
封建社会有一句老话:“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封建官场成了官吏搜刮民脂民膏的宝地。《聊斋志异》中一个老人想念儿子,居然梦到了凶神恶煞的虎!他的儿子为官不仁,死后复生,头居然长到了背后。在这样异想天开的故事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深刻韵味呢?
马瑞芳:
我们先看《聊斋志异》是怎么样描写当时的黑暗的吏治,就是官场。大家知道,《聊斋志异》有一句著名的概括,叫做“官虎吏狼”。这是对整个封建官场的总概括。这句话出自于《梦狼》这篇小说。
《梦狼》就是写的有一个白老头,他的儿子叫白甲,在外面做县官。白老头很挂念他的儿子。这个时候就有一个姓丁的人,他是“素走无常”,就是他既可以在人世间活动,他还能够到阴世间活动。丁某就说我带你到你儿子的官衙看一看,这个丁某就带上白老头就到了白甲的做县官的官衙。到了门口,一头巨狼守在那儿。白老头不敢进,丁某把他拖进去。进去以后发现官衙里面堂上面,堂下面,站着的,趴着的全都是狼。可能因为这些狼吃的人太多了,这个官府里面的白骨都堆成了山。白老头的儿子白甲一看他父亲来了,很高兴,就说备饭。一声令下,一头大狼叼着一个人就进来了。白老头吓得浑身发抖,说这是干什么呀?他儿子说就吃这个。老头很害怕,就想回家。这一群狼就把他挡住不让他走。正在进退两难,突然这个狼都吓跑了。有的藏到床底下,有的藏到茶几底下,接着进来了两个金甲猛士,捉住了白甲。白甲趴在地上,变成了一只巨齿獠牙的老虎。两个金甲猛士,一个说把他头切了去,另一个说,这是明年的事,先把他的牙敲了。老头就吓醒了,吓醒了就想儿子这个官到底做得怎么样,派小儿子去看看吧。带着他父亲的一封信,(信里)苦口婆心地教导自己的儿子,你要勤政爱民,你不要贪污。小儿子到了哥哥的官衙,就发现他哥哥门牙掉了。怎么回事?哥哥说骑马掉的。什么时间掉的?一听时间和白老头做梦,金甲猛士把牙敲掉是一个时间。小儿子就把信拿出来,说是父亲希望你勤政爱民,不要贪污。白甲就说你是个乡下人,你不知道官场的规矩。官场你想升官得上级对你满意。你爱护老百姓,怎么能叫上级对你满意呢?这个白甲的弟弟很不高兴,他就回去了,父亲也很担心。但是不久这个白甲升官了。就在他升官赴任的路上,有一群老百姓把他围住了,说我们吃够了你的苦头,要杀了他。白甲说,我把我的金银财宝都拿出来。老百姓说,我们不是要金银财宝。因为你太坏了,非杀你不可。就把这个家伙给杀了。白甲死了,过来了几个人,说这不是白老头的儿子吗?白老头还不错,不应该叫他看到他儿子这么惨,咱们把这个人的脑袋给接上吧。另外一个人说这家伙太坏了,给他接上得给他安反了。就把他脑袋头朝后给安上了。所以白甲复活之后“能自顾其背”。这很有意味的,就是一个人你得长着前后眼,你不要光做坏事,你得看看你以后的下场。这个故事,官衙里面县官是个大老虎,衙役是一群饿狼,吃人吃得白骨如山。我们说这是一种寓言式的写法,这是写他们搜刮民财,敲骨吸髓,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蒲松龄还觉得可能大家还没看明白吧,他在他的篇末,直接又说了一段话。
画外音:
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
马瑞芳:
他说,现在官像老虎,吏像群狼,到处都是。就是你那个官不是老虎,你手下的人也是饿狼,还有比饿狼和老虎更坏的吗?孔夫子说“苛政猛于虎”。蒲松龄说封建社会这些官吏,“官虎吏狼”。这就成为《聊斋志异》对封建官场的典型的概括,我们把它叫做经典性的概括。
画外音:
《聊斋志异》中写了为官不仁的下场,但这种下场只能在想象中实现。真实的情况下贪官却官运亨通,颠倒黑白的统治秩序被揭露的淋漓尽致。封建社会吏治的黑暗已经到了“官虎吏狼”的地步。本应是父母官,实际却如狼似虎,敲骨吸髓。封建官场一级比一级黑暗。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民百姓应该怎样打官司?处在社会现实,蒲松龄不能直接写吏治黑暗,只有写成鬼故事。鬼在阴间打官司,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经历呢?
马瑞芳: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小老百姓在一级一级的官府打官司的真实的经历。但这是一个鬼故事,这个故事叫《席方平》。席方平的父亲是一个很老实的人,他跟一个姓羊的恶霸有矛盾。这个恶霸死了之后,就在阴司行贿,阴司就拷打席方平的父亲,席方平的父亲浑身赤肿而死。跟席方平说,现在羊某在阴司迫害我。席方平知道他的父亲为人怯弱,所以他就决定,我去阴司,帮我父亲打官司去。他就到了阴司。一到那儿就发现他的父亲已经关到监狱里,而且被那个小吏打得两腿鲜血淋淋。席方平就火了,就骂那个狱吏,说我父亲如果有罪,自然有王法来管。怎么你们这些死魅,就是死鬼,随便打。席方平拿出笔来写信,就告状。怎么个告状法呢?连告三级。他先告到城隍那儿,城隍接受了贿赂,不给审理。席方平又跑了一百里路,到郡司,就是上一级,又去告。郡司又受贿了,一升堂,先对原告用刑。不问被告,打原告。席方平再告,这次到顶了,阎王爷那儿。阎王爷一升堂,下令,把席方平先打二十板。席方平就大声地问:“小人何罪?”阎王爷不理不睬。席方平就说了,我活该挨打,谁叫我没有钱呢?阎王一听恼羞成怒,说把席方平架到火床上烤。席方平被烤得皮肉焦黑,痛不可忍。从火床上下来阎王就问,你还告吗?席方平说,还告,因为我的冤情没有得到申雪。我如果说我不告是欺骗你,我一定要告。阎王爷气晕了,下令把他用大锯锯成两半。席方平就被捆到阴司的特有的刑罚大锯上,然后一个大锯从脑袋开始就锯,锯声隆隆。席方平觉得自己的脑袋裂开了,但是他就忍住就不叫。接着他感到这个锯快锯到心脏了,他听到小鬼说了一句话,说“壮哉此汉!”而且说,此人大孝无辜,我们把他的心脏不要从中间锯开,我们锯偏一点儿,给他保留一颗完整的心脏。席方平就觉得这就从旁边给锯下去了,锯的时间就更长了,就更痛苦了。锯完分成两半。阎王就说,把他推过来,两半身子合起来来见我。两个身子合起来,席方平觉得中间那条缝简直是疼得没法忍受了。这个时候小鬼从腰里边掏出来了一条丝带说“赠此以报汝孝”。我送这个丝带给你,因为你是个孝子。席方平把这个丝带栓到自己的腰上,所有的痛苦全部消失,刚才火床上受的刑,锯成两半的刑全好了。这很有意思!俗话说了:“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而席方平竟然感动了小鬼,小鬼都同情他。阎王爷一看,席方平怎么也不屈服,就开始引诱他,跟他许愿说你不要在告状了,我在生死簿上注明,你投胎到一个富贵人家。你有千金之产,你有百岁之寿。看看生死簿上都写了,你托生去吧!结果席方平变成了一个呱呱而啼的婴儿。不吃奶,我还得告状去,我还得帮我父亲去。又回到了阴世间。他终于找到了二郎神。二郎神一审案,从阎王,到郡司,到城隍,全部罢官。该油炸的油炸,即“以其人之道还致其人之身” ,判得非常干净利落。然后二郎神提笔写了一个判词,就像咱们现在说的法院的判决书。这个判词就写,各级官吏,从阎王,到郡司,到城隍,贪赃枉法,“不嫌鬼瘦,上下其手。”还说了这么两句话,说是“金光盖地,致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什么意思呢?金光盖地,铜臭薰天,一个意思。金钱起作用。金钱送进去,阎王殿上乌烟瘴气,金钱在说话。枉死城当中整个的阴司也是乌烟瘴气。这个话说得非常巧妙!这实际上就是说,金銮殿上尽是阴霾,天子脚下乌烟瘴气。所以《席方平》所写的老百姓在阴司所受的这种折磨,它是人间官吏迫害老百姓的忠实写照。这个话不是我的发明创造,也不是其他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的发明创造,这是毛泽东主席他说的。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夕,毛泽东主席邀请了何其芳,陈荒煤这些文艺界的人士一起谈文艺。毛主席谈到了《聊斋志异》,毛主席说:“《席方平》写的实际上是人间官吏官官相护,残害人民。”而且毛主席还说:这个小说里面有一个细节写得特别好,就是小鬼同情席方平,把他的心脏不要锯成两半,故意锯偏。毛主席很欣赏,他说这篇小说应该选进中学课本。
画外音:
《聊斋志异》中写了封建社会吏治的黑暗,对官场的腐败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而只有写成鬼故事才能反映现实,从另一个角度也表达出当时的统治窒息人颈的一面。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是满清入主中原不久,清政府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并大兴文字狱。在这种情况下,当历史学家不能秉笔直书民族灾难的时候,戏剧家不能在舞台上演出民族兴亡的时候,蒲松龄怎样写民族灾难,他的鬼故事如何表达历史,如何反映改朝换代时的灾难现实呢?
马瑞芳:
刺贪刺虐的又一个内容就是巧妙地来写民族灾难。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是明清交替。在他5岁的时候,改朝换代,满清贵族入主中原。下剃发令,屠扬州,血洗江阴,山东也发生了于七农民起义,被镇压。但是清朝的皇帝,清朝的大臣,他们非常回避这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戏剧学家不能够在舞台上演出时代风云,历史学家不能够拿笔来写历史当中这段惨案。谁写?蒲松龄写。那个故事呢?《公孙九娘》。《公孙九娘》是一个爱情故事。公孙九娘在小说里面一出来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富于青春气息,非常美丽的大家闺秀。她跟那个男主角莱阳生一见面,蒲松龄用了八个字来写公孙九娘的美丽。哪八个字呢?“笑弯秋月,羞晕朝霞”。因为有礼貌的微笑,眼睛变得是像弯弯的,盈盈的月亮。因为大家闺秀见了陌生男子而害羞,面颊上映上了红晕,像美丽的朝霞。这么美丽的一个少女,这是《公孙九娘》的女主角,莱阳生当然对她一见钟情,两个人就结婚了。在蒲松龄的笔下经常有女鬼和人世间的男子有了感情,然后这个女鬼就白骨“顿生生意”,白骨上长了肉出来了,女鬼回到人间了。这是常有的。所以有人就说,蒲松龄是专门给人和鬼之间做媒人的。但是在公孙九娘的身上不是这样的。公孙九娘和莱阳生一结婚,公孙九娘在新婚的晚上就写了两首诗,她的诗是这样写的:“十年露冷枫林月,今夜初逢画阁春。”就是我是个冤鬼,我已经在阴冷的地下躺了十年了,现在我终于结婚了。结婚以后应该是怎么样恩爱呢?蒲松龄写的公孙九娘并没有新婚的欢乐,她接着有两句诗:“忽启镂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在新婚的夜晚打开自己的箱子看一看,自己当鬼的时候血染的罗裙。原来公孙九娘就是山东于七之案当中被冤杀的冤鬼。所以在蒲松龄的其他小说当中,他一开始总是说,某某,什么地方人,他是个什么脾气。而在《公孙九娘》,他不这样写。他在《公孙九娘》一落笔,他就写惨不忍睹的一场大屠杀。他这样写的:“于七之案,连坐被株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千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满地,白骨撑天。”就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当中,清王朝把参加过起义的,把没参加过起义的都抓了。一天抓上成百上千的人,全部杀掉,在济南的郊外。然后接着就写:“上官慈悲,赐予棺木,济城工肆,为之一空。”多么慈悲呀,杀了人还给棺材!杀人之多,连济南全城的棺材都脱销了。所以公孙九娘不能够复活,就是因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整个的一个民族大灾难,你怎么可能一个人得到解脱?公孙九娘和他的情人,后来的丈夫在“碧血满地,白骨撑天”的情况下相遇,最后分手。在坟墓上分手,“鬼火狐鸣,骇人心目。”所以这个故事非常地悲惨,因为它和整个民族的灾难都联系到一起了。这么可爱的,“笑弯秋月,羞晕朝霞。”这么有青春美一个姑娘,恰恰是万千个白骨当中的一员。这是多么地残忍!所以表面上它是一个爱情故事,实际上它是刺贪刺虐,写民族灾难的名篇。
画外音:
《聊斋志异》中人鬼恋的故事很多,但《公孙九娘》这个故事却通过人鬼恋写出了改朝换代之际的民族灾难。清军的铁骑横扫中原,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颠沛流离!悲惨的现实让擅长写鬼故事的蒲松龄都不忍让女鬼复生。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剧?而封建社会除了改朝换代之际的民族悲剧,还有另一种悲剧,就是科举制度。封建社会科举取士,开考的八股文僵化教条,读书人一辈子苦读八股只为功名一场。于是,就有秀才考科举黑发到白发的悲剧。但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死了的读书人甚至还要从坟墓当中走出来,只为了圆金榜提名的美梦。这是一个怎样天才的构想,这又是一个怎样触目惊心的悲剧呢?
马瑞芳:
蒲松龄刺贪刺虐第三个表现,就和他自己有关了。因为他一辈子是在科举路上拼搏了一辈子,磨难了一辈子。他就能够写出特别生动的,知识分子怎么样受到科举制度的戕害。戕害的程度比迫害还要深,就是戕害连你的心灵都害了,你都变得磨磨叨叨。以功名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就变得别人很不可理解。我们举一个例子叫做《司文郎》。
“司文郎”本来是唐代的官名,它叫做司文局佐郎,后来传说梓橦府主管文运的神也是司文郎。梓橦府是道教信奉,这个司文郎就是主宰功名利禄。后来从宋代开始,就成为玉皇大帝所任命的主掌文教的神,就是管着所有的阴司间的,阳世间的读书人的命运。司文郎如果不好,如果他没有学问,他不懂得欣赏有学问的人,那所有的读书人就都没有前途。但是以《司文郎》作为篇名的这个小说开头他写了三个民间的书生去参加考试。这三个人是谁呢?一个叫王平子,一个叫宋生,一个叫余杭生。这个余杭生是一个非常狂妄的书生,王平子很老实,而宋生的文章写得非常好。但是宋生他说我不参加考试,我只是帮着王平子来参加考试。而余杭生呢?非常的狂傲,(余杭生)一见了宋生,就说山东山西没有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好,似乎就是他是老子天下第一了。但是他的文章到底能写得什么样呢?真好吗?小说里面出来了一个很有趣的情节,就是宋生说那个庙里边有一个瞎眼的和尚,这个瞎眼的和尚他能够判断谁的文章写的好,谁的文章写得不好。瞎了眼怎么判断呢?把文章拿过来烧成灰,瞎和尚拿鼻子去嗅。这些人的文章就拿去烧给瞎和尚来嗅。先烧了一篇,瞎和尚说,不对,这个文章不是你们写的,这是大家写的。果然,这是圣贤写的。再烧一篇王平子的文章,瞎和尚说,
片段:
恩,君初次效法名家的手笔,虽未全得其中的三味,也算难能可贵。这心肝脾肺肾,已经到了我的脾内。
这样的文墨能考中吗?
拔不了头等,中是中得的。
马瑞芳:
再烧,就是那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余杭生的文章。一烧,和尚一闻。
片段:
刚才的文章啊,我还未领略其中的文气风采,为何又换了一篇?
刚才烧的是朋友的文章,现在烧的才是拙作。
噢,快拿开,快拿到茅房去倒了。就这一口就隔在胸臆,再也吐不出来。要是再闻啊,非呕吐不可呀!
马瑞芳:
余杭生一听我的文章竟然这么差,很生气,说你等着瞧。这几个人就去参加考试了。余杭生也去参加考试,王平子也去参加考试,宋生不参加考试,他帮着王平子准备文章。考完了,余杭生名列榜首,王平子落榜。余杭生就盛气凌人来找这个瞎和尚了。瞎和尚怎么样,你不是说我文章不好吗?瞎和尚说,我跟你是问的文章好不好,我不跟你论命运好不好。你不是录取了吗?你现在把所有的考官的文章拿来我嗅一下,我就知道是谁录取的你。这是什么意思呢?你的文章写得非常差劲,那就只有写文章写得非常差劲的人,臭味相投,他才会录取你。大家就去找这些考官的文章,找了好几篇,就烧成灰,让瞎和尚来闻。闻了几篇,不是,这篇也不是。闻到第六篇,瞎和尚“向壁大呕,下气如雷”。
片段:
刚才那篇就是余杭生阅卷试官的文章。开始我不知道,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没想到,一股又辣又酸的臭气直穿鼻孔,闯进喉头,钻进气管,坠落膀胱。翻了胃,闷了心,膀胱也容不得,只好变成几个臭屁放了出来。
马瑞芳:
这个情节非常有趣,蒲松龄他让鼻子来嗅文章,然后按照接受的次序,心脏,横鬲,膀胱,最后一直到肛门。最好的文章是哪儿接受,最差的文章就变成从肛门出来的臭气了。这样一个小说完全是鬼话连篇。但是我们看这个小说他刺贪刺虐,他精彩在什么地方,他精彩在三个地方:第一个地方,他写了读书人为了功名而游魂。因为宋生他就是一个鬼魂。他不参加考试是因为他生前考不上,当了冤鬼而死。他现在来帮助王平子考试,他就想通过帮助朋友证明我是有本事的。但是他的朋友也落榜了。人们都说了:人死万事空,人到黄泉万事了。但是这个死魂灵把死当成追求功名的新开始,这是一个开拓。另外,我们说鼻嗅文章。这是鬼魂看文章的一种最特殊的方法,而且写得那样妙趣横生。这是又一个发明。还有考官鼻子瞎了,耳朵聋了。这是蒲松龄用鬼魂世界对封建社会这个非常重要的科举制度做了既妙趣横生又深入骨髓的描写。像司文郎这样的,像宋生这样的死了还得追求功名的有多少人?聊斋先生蒲松龄他是长期在农村居住着,他生活一直是很贫苦的,他很了解黎民的苦难。他受了一辈子科举制度的压迫,他熟悉科举制度的弊端。所以他虚拟出鬼魂的世界,用这个鬼魂的世界写社会的黑暗,写科举制度的不合理。用了这种鬼魂的形式,写鬼写妖的形式,就使得他那个刺贪刺虐做到了入骨三分,闪现出夺目的思想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