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重要问题提出征询。在参加对策的100多人中,晁错以《举贤良对策》脱颖而出,大气磅礴、高屋建瓴,对国家形势及未来走向作了很独到精辟的论述,成了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因此,也得到了文帝的高度赞许,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由此可见,晁错在治国理政方面确实具备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优势。也正因为他的学识、思想和能力以及不甘寂寞的个性,就决定了他不会在政坛上袖手旁观,而这也正是给他带来政治风险的诱因所在。
悲情史
晁错的智慧和谋略,无疑为汉室江山注入了灵气和动力。可令人遗憾的是,晁错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却最终因两种政治势力的博弈,稀里糊涂地做了削藩的牺牲品。
在他为了汉室江山强盛而不惜余力地付出时,也同时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中,却被他所忠心耿耿效力的景帝腰斩,并祸及家人,这不能不说是晁错的政治悲剧。
汉文帝后元七年,文帝去世,太子刘启即位,史称景帝。鉴于晁错的能力以及与景帝的非同寻常的关系,景帝就立即提升晁错为内史。因而晁错也拥有了多次单独觐见景帝、共同议论国家大事的机会。景帝对晁错总是言听计从,其宠信程度绝对在九卿之上,其中许多国家法令也是经他之手修订的。后来又提升晁错为御史大夫。从此晁错位列三公,直接介入国家的行政管理。
晁错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他认为,作为大汉的高级官员,就要为汉室献策献力,他认为朝廷的当务之急是维护中央集权,因而,就向景帝再提削藩的建议,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削藩策》。
晁错认为,高祖封同姓王,仅齐、楚、吴3个王的封地就分去了天下的一半。晁错主张对犯罪有过的诸侯王,要削弱他们的实力,只保留一个郡,其余郡县都应收归朝廷直辖。尤其针对吴王刘濞,应及早采取相关措施。
晁错的《削藩策》一经提出,便立刻在朝廷内引起震动。景帝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商议讨论,因众人皆知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错的,便无人敢公开反对;只有窦婴一人强烈反对。最后,景帝裁决: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6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郡。晁错以此更改了法令30条。这样一来,诸侯王们都起来强烈反对。
刘濞首先策划叛乱。他先派人到胶西王刘印处密谋,约好以声讨晁错为名,共同起兵,并夺天下,“两主分割”。随后他又乔装打扮,秘密到胶西,亲自与刘印订立了叛乱的盟约,并利用各自的影响力串连齐、楚、赵等国诸侯,相约一起反叛。
景帝三年正月,吴王刘濞首先在都城广陵起兵叛乱,并向各诸侯王国发出了宣言书,以“清君侧”为名,攻击晁错。
同月,胶西王刘印杀了朝廷派到王国的官吏;紧接着胶东王刘雄渠、苗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也都先后起兵,共同向西进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叛乱的消息传至朝廷,景帝便立即在军事上作了部署,紧急调派周亚夫等高级将领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分头迎击七国之敌。
可吴楚等七国联兵反叛,是以诛晁错为名,这就等于把晁错推向了十分危险的境地。可此时的晁错却又因两件事处置不当,更增加了这种危险。一件是他向景帝建议,让景帝御驾亲征,而自己则留守京城长安,使景帝对他产生了怀疑,也给其他大臣攻击他找到了借口。另一件是追究袁盎预知吴王刘濞阴谋反叛之罪。
原本袁盎同晁错两人的成见就很深。袁盎曾任过吴国相,接受过吴王刘濞的贿赂。晁错当了御史大夫以后,审查过袁盎受贿案件,要判他的罪,景帝从宽发落。七国反叛消息传到长安后,晁错还要治袁盎的罪。但有人给袁盎通风报信。袁盎惊恐万分,连夜去见晁错的另一个仇人窦婴,二人密谋达成共识。
于是窦婴入宫,请求景帝召见袁盎。当时,景帝正与晁错商议调拨军粮之事。景帝一见到袁盎便问:“你曾经当过吴相,现在吴楚反叛,你怎样看待?”
袁盎胸有成竹,说:“陛下不必担心,有法破吴。”
景帝说:“吴王今日造反,可谓蓄谋已久,你有何良策?”
袁盎答:“请陛下命令左右的人退出。”
景帝忙叫左右退下,独留晁错在场。袁盎说:“我所讲的话,臣下都不该知道。”
景帝只好让晁错也暂且回避。袁盎对景帝说:“吴楚所发书信,说是晁错擅自抓住诸侯昔日过错,削夺封地,因此以反判为名,实际是要诛杀晁错,恢复原来的封地就罢兵。当今之计,只有立斩晁错,再派使者宣布赦免吴楚七国,就可以不流血而统统罢兵。”
景帝听了袁盎的这番话,沉默许久,说:“这要看具体情况如何,假如真像你说的那样,为了天下,我不会袒护某一个人。”这实际上就等于默认了袁盎的主张,准备以牺牲晁错的性命来乞求吴楚等国退兵。
几天后,丞相陶青、廷尉张欧、中尉陈嘉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指责晁错提出由景帝亲征、自己留守长安的主张,是“无臣子之礼,大逆无道”,应该把晁错腰斩,并该杀之全家。景帝为了自己的利益,竟不顾与晁错多年的友谊,昧着良心批准了这道奏章。为了万无一失,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传达皇帝命令,骗晁错说让他上朝议事。晁错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当车马行至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忽然拿出诏书,向晁错宣读,就这样,忠心耿耿为汉家天下辛苦操劳的晁错,竟然惨遭腰斩。
景帝杀了晁错以后,就派袁盎以太常官职出使吴国,告知已杀晁错,并恢复被削封地,要求吴王退兵。可这时的刘濞才露出真实面目,狂妄地说:“我现在已为东帝,还拜什么诏书?”并想让袁盎参加叛军,因袁盎不肯,就想把他杀掉。袁盎得知消息后,连夜出逃。
这时,从前线回长安的校尉邓公来见景帝。景帝问他:“现在晁错已死,吴楚退兵了吗?”邓公说:“吴王谋反,已经准备几十年了,他要求诛晁错,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现在杀了晁错,恐怕天下之士从此再也不敢说话了。”
景帝听完大惊,急忙询问其中缘由。邓公说:“晁错担心诸侯王国越来越强大,才建议削藩,目的是为巩固中央集权,这是造福万代的大事。可计划刚刚开始,竟全家被杀!”
听了邓公的精辟分析,景帝才如梦初醒,并决定采用军事手段,平定叛乱。在周亚夫等高级将领的奋勇作战下,七国之乱不到3个月就被彻底粉碎了。
忠心耿耿的老臣晁错虽未善终,但能让帝王幡然醒悟,从这个角度讲,也算是晁错不幸中的万幸。
评说台
在晁错的身上,首先体现出了学识的渊博,他虽然只在太子府里面做一个家令,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时常研究国家大事,向汉文帝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给汉景帝上了好几道疏文。
由此可见,晁错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有办法的人,还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正因为他是一个这样的人,就命中注定了他会来趟朝政这汪“浑水”,他一定会来管这个国家的事情。
晁错一辈子犯的最大一个失误,就是太过相信皇帝。他认为自己忠心耿耿,认为自己一心为公,认为自己给皇帝出了许多好主意,皇帝就一定会对自己青睐有加,这就是晁错之错。他太急于成功,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干成一件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这就造成他陷入“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绪之中。这种孤军奋战,使他既无后援也无后盾,让皇帝也舍弃他,可悲可叹,倘若晁错能够生活在一个更加开明的时代,那么他的结局一定不会是如此。
诸葛亮——聪明一世仍留遗憾的智多星
人物志
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
诸葛亮年轻时隐居隆中以待时机,经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辅佐刘备确立了三国鼎立的战略格局。刘备死后,辅佐刘备之子刘禅执政。
诸葛亮当政期间,他注意农业生产,设置都江堰堰官,推行屯田,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友好政策,鼓励少数民族进行开发。曾5次出兵攻魏,争夺中原,后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风云榜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诸葛亮的一生,那么就是——传奇。
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正值l3岁,他们姐弟4人跟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赶赴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任所。不久,汉朝廷又派朱皓到任,失掉官职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4人前往荆州投靠旧友荆州牧(治所襄阳)刘表。
到襄阳后,诸葛亮因年纪幼小,就到刘表办的“学业堂”里读书。诸葛亮大约l7岁时,他的叔父诸葛玄去世。失去生活依靠,又不愿意到刘表处做官的诸葛亮这时就迁居到离襄阳20余里的隆中,躬耕田野,博览群书,静观时势,从此过了l0年的躬耕苦读生活。一个正值青年时期的政治天才,却甘于田间生活,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很少见的。
不过,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刘备的“三顾茅庐”,让诸葛亮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初见刘备,他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操,统一全国。这种东汉乱世下的清醒和准确判断,就已经表现出了诸葛亮过人的才智和政治头脑。
诸葛亮的“隆中对”,深得刘备的赞赏,至此,他成了刘备的主要辅臣。尤其是在联吴抗曹的事情上,诸葛亮更成就了一番千古佳话。
公元208年,曹操一统北方,拥兵20万进军南方,使原本相对平静的江南一带顿起战火。正在此紧要关头,荆州牧刘表突然病死,其子刘琮继任荆州牧。面对强敌压境,畏敌如虎的刘琮不战而举城投降,这使屯兵新野的刘备十分危急,只得弃城南撤。
然而当刘备南撤时,新野及沿途百姓愿跟随者竟达10万之众,这使得刘备行军非常迟缓。当行至当阳(今湖北当阳)长板时,刘备终于被曹军追上了。冲杀之中,刘备只带着诸葛亮、张飞等数十骑逃脱,最后逃至夏口(今湖北汉口),不久转移到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屯驻下来。
刘备的败走,让曹操把作战的矛头转向了在东吴割据的孙权。这样一来,孙权开始面临着生死的选择。这时候,诸葛亮审时度势,决定亲自赶赴东吴游说孙权共同抗击曹军。
当时的东吴,对待曹操的进攻分成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和,使孙权左右为难。正在此时,诸葛亮只身乘船来到东吴,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见到了孙权。一场名垂千古的“舌战群儒”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诸葛亮初到东吴,鲁肃引他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都对诸葛亮颇有微词,并且各个都很有学问,因此想要羞辱诸葛亮一番。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微微一笑,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这一番话,说得张昭无话可说。接着,又一谋士虞翻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
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7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次日,诸葛亮只身拜见孙权,他用激将法对孙权道:“今曹操在定汉北之后,乘胜南取荆州,威震四海,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公遁逃到江夏。请将军根据自己的力量考虑,若能以江东人马与曹操抗衡,不如趁早和他决裂;若不能抵抗,何不卸甲弃兵,北面而臣奉?今将军表面上臣服曹操,而内心却犹豫不决,事情危急不能决断,大祸不久就要临头了!”
诸葛亮的这番话,带有数落、嘲笑孙权之意,欲让孙权解甲投降。孙权自然即刻反问:“如果像你说的那样,那么刘公怎么不投降曹操?”
孙权的思路,恰巧坠入了诸葛亮的陷阱。他对孙权道:“田横,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尚守义不屈。何况刘公乃皇室后裔,英才盖世,众人景仰,如江河之归大海,若真的大事不成,这是天意,岂能屈从于曹贼之下?”
这一席话,又把孙权摆在了田横、刘备之下,自然激起了孙权的愤怒。正在此时,东吴接到了曹操盛气凌人的战书,信上写道:“我奉天子之命讨伐罪臣,大军南下,刘琮投降。现在我提水步军80万,正要和将军会猎东吴。”战书明显表达出威慑之意,这进一步使孙权痛下决心,决定与曹军决一死战。孙权看完战书,拔出刀来砍掉案几的一角,说道:“谁敢再提投降,有如此案!”
至此,诸葛亮游说东吴已基本成功。他凭其智慧和口才,一下为刘备争取了东吴l0万之众,并带回3万东吴精兵,这为扭转当时整个中国局势起到了关键作用。随后,蜀吴联军在诸葛亮的排兵布阵下,巧用火攻之计于赤壁大败曹军,号称几十万大军的曹操仅带20余骑从华容道逃脱。而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也就此形成。
赤壁之战,让诸葛亮名震天下,吴国的周瑜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魏国更是数年不敢轻举妄动。随着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在蜀国的作用越来越大,辅助刘禅苦心经营蜀汉政权,为蜀汉政权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蜀国虽然已经建立,但是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愿接受统治,不断起兵骚扰。尤其是孟获做了南彝的统帅之后,固守益州郡,顽强抵抗,诸葛亮亲率大军渡过泸水,攻打益州。诸葛亮一连生擒了孟获7次,每次都客客气气地放他回去。
等他第七次活捉了孟获,要放他回去的时候,孟获终于心悦诚服了,他诚恳地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以后绝不再反叛了。”
孟获的归顺,宣布着西南地区日趋平稳,其他少数民族纷纷归附。诸葛亮任用许多少数民族的首领为官,治理西南,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终于稳定下来。他还把少数民族中骁勇善战的青羌族编成五部飞军,大大增强了蜀国的兵力。
一时间,蜀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一切都与诸葛亮的治国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原本贫弱的蜀国,终于出现了“田畴开辟,粮仓充实,器械坚利,蓄积丰饶”的景象。
悲情史
不可否认,诸葛亮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政治成就还是军事成就,都在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然而,这并不能掩饰他悲情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