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就要因势利导地使别人心悦诚服,而不是强硬地强迫别人信服你的观点。
肖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次公演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肖伯纳走上舞台接受观众们的感谢与致意,这时突然有人对他大声喊叫:“肖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快收回去,停演吧!”观众们大吃一惊,大家以为肖伯纳一定会非常气愤,用高声的咒骂与抗议来回应这个人的挑衅。谁知道肖伯纳并没有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着,他指着场内的其他观众说:“但可惜的是,我们两个人能反对这么多渴望观看这出剧的观众的意见吗?我们能禁止这剧本的演出吗?”就只用了这两句话,引起了全场的一片掌声和笑声,在观众的热烈的掌声中,那个故意挑衅的人灰溜溜地走出了剧场。肖伯纳就是利用自己的应变能力,借助观众的附和、喝彩和鼓掌声,增强了自己的说服力,有力地反驳了那个人的故意挑衅,把那个人从他一个人的对立面而变为所有观众的对立面,从而增强了说服力。
说服别人首先要知人、知心(思想、心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陈毅元帅的一次谈话堪称为成功的范例。
1940年的一天,因统战之需,陈毅亲赴苏北,造访开明绅士韩国钧。韩氏曾是国民党军政要员,一度位居江苏省省长,其时虽已退居乡里,但在当地仍具影响和号召力。此人兼有文才,著有《张士城传》一书,对张士城这位同乡与历史名人颇有研究。凡此种种,陈毅同志了如指掌。因而一见面提出话题时,就以张士城作为衬托:“紫老(韩国钧,字紫石)爱国爱民,德高望重,万人仰赖。如若为拯救我中华而奋起,其功德又非昔日张士城可比。”韩氏闻言,深受感动,大有知音之叹,当即疾书对联一幅以赠陈毅。
陈毅的谈话因人设辞,有的放矢,不仅适合于对方的背景知识、文化素养,而且适合于对方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这说明,谈话内容和谈话形式要与信息接收者的个性特征相适应,这样才能易于对方接受。韩国钧作为文人雅士,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作为《张士诚传》的作者,他对张士诚其人其事具有足够的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因而他不仅能理解和接受,而且还能引起共鸣。然而说“张”是为了说“韩”,“如若为拯救我中华而奋起,其功德又非昔日张士诚可比。”这才是陈毅谈话的主题,也是使韩氏“深受感动”的真正原因。对于爱国之心未泯,建功之志犹存的韩国钧来说,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激励,激励他像张士诚起兵抗元那样奋起抗日,为拯救中华建功立业。正是这种信任和激励,有力地拨动了他的心弦,使他感动不已。
陈毅同志谈话跳跃的思维活动的巧妙之处还在于:准确把握受话者的思想、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打开对方的心扉。首先是恰当的称呼,即选择一个准确的概念。由于考虑到对方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人雅士,又是一位素昧平生的长者,为了团结对方,激励对方,因而选用“紫老”一语称之,这使对方感到亲切,感到受尊敬,又显高雅,使对方乐于接受。其次是肯定对方的爱国爱民之心与品德、威望。这是对思维对象作了准确的判断,所作的断定很贴切地反映了对象的“属性”。先肯定对方的优点,这是沟通感情,消除心理障碍,拉近思想距离,建立信任感的必要条件;因而使对方有“得遇知音”之慨。接着入题(题旨)激励他抗日。
由此可见,在说话之前要详加考虑,多方面调查,仔细揣摩,这样会使你的观点在社交活动中更易于让别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