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描述
一些不法商家免费邀请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联谊会”……大肆推销保健品,骗取钱财,甚者还损害其身心健康。
一句话点评
专家提醒老年消费者,注意不要误入陷阱。
专家解析
1.免费陷阱:保健品推销员利用老年人不爱上医院的心理,装扮成“义诊医生”,进行一些血压、血脂常规检查后,拿着检测结果指出消费者患有某些“疾病”,然后开始推荐产品。
2.温情麻痹:推销者抓住老人渴望亲情、害怕孤独的心理,隔三差五地打电话问候或带点小礼品上门拜访,组织老人参加集体联欢,营造融洽的大家庭氛围。老人们往往逐步放松警惕,在情感的支配下购买一些功效不明、价格高昂的保健产品。
3.附赠诱惑:老年人往往勤俭节约,热衷于接受商家“免费、额外”赠送的礼品,而保健品商家往往会根据老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要设置购物附赠礼品,一些老人就是在这些礼品的诱惑下盲目购买了商家推销的保健品。
4.品牌误导:一些保健品商家致力于自身品牌知名度的扩张,铺天盖地地宣扬“名厂名牌”,使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产生一种误解:肯定是疗效显著,才能这么有名气,买这种产品准没错。因此陷入迷信名牌的误区,没有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正确、合理地选用产品。
5.雇托迷惑:雇托是不法商家惯用的手段,请来所谓的“专家”、“学者”、“权威”在公开场合介绍该产品的“特殊疗效”和发布“权威检测报告”;或指使一些人假冒患者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疗效;或在销售现场抢购产品,制造购者甚众、争先恐后的假象等。
6.虚夸疗效:商家宣称其产品是“包治百病、治病于无形”的灵丹妙药,片面夸大保健品功能,使消费者误以为保健品可以替代药品使用,耽误了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同时,商家对一些保健品存在的不良反应及不适用对象只字不提,极可能损害消费者健康。
7.擅加成分:一些不法生产企业见利忘义,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某些具有特定功效的违禁药品成分,消费者食用后短时间内可能起到缓解病痛,进而对该保健品产生信任感甚至形成依赖,长期使用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都将构成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