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德 莫兴邦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由2134人参与的调查显示,焦虑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常态,34.0%的受访者经常产生焦虑情绪,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表示从来没有焦虑过。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雾霾天气、食品安全、医患关系、教育不公、贫富差距、道德滑坡、信仰丧失、自我认同感削弱、人际信任感减少等普遍存在。造成社会焦虑既有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形态变化带来的“不适感”,有社会价值多元化催生的精神层面的“混乱感”,也有生活成本急剧增长、收入差距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等导致的“被剥夺感”;还有公权失范、贪污腐化等造成的“压抑感”。简而言之,既有客观上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有自身心理建设问题。在考量影响人心理问题的因素时,人们习惯上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大因素进行分析,而忽视生态环境、社会和谐视角的审视。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目前,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存在三大矛盾: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我国人口总量多,人口密度大,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贫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时空条件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二是人与社会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行业差距呈扩大趋势,分配不公、司法不公、教育不公、部门不公等成为严重社会问题。三是人与自身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生理与心理的矛盾,生理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自由与限制的矛盾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质实体。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人的心理研究和行为规律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从西方心理学发展史看,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心理研究发展趋势
人类对心理现象的探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两种取向,即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也就是实证论的和现象学的两种取向。实证取向的心理学走的是自然科学的道路,这也是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主流心理学家力图把心理学建成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其实,人的心理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既有自然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的一面,同时社会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只采取科学主义取向,忽视其人文主义精神,这乃是以往中心史研究中存在的一种偏向或缺点。
“人的心理生活是发生、融贯在社会、文化和历史当中。因此,可以通过社会、文化历史来理解人类心理生活,也可以通过人的心理生活来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科学主义取向与人文主义取向的结合与统一。
(二)从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看,“心”是传统心理学立足和发展的基石
自人类出现,就有了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等问题。
美国心理学史家加德纳·墨菲曾说过:“世界第一个心理学故乡在中国。”孔子提出的观点“仁”成为当时的价值标准。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壅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以及“因材施教”等诸多观点,已蕴涵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文化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们最后形成了既各竖旗帜又合力互补的局面。儒家强调的是仁道,其重心在于社会,或者在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教人进取,用积极的态度去认同和构建社会规则,力争在社会上能够建功立业、生活圆满。道家强调的是天道,其重心在于自然,或者在于个体与自然的关系,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要求本着顺应自然的态度,是自我实现之后的自我超越。佛家强调的是心道,其重心在于人心,或者说在于个体与心灵的关系,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讲究放下与自我修为,进而普度众生。佛家重功德、道家重道德、儒家重品德,这三者能够让人们时时刻刻找到可以慰藉的理论依托。
可见,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不同的思想派别和不同的思想家,开创和确立了不同的心性学说。这些不同的心性学说,发展出了对人的心灵或对人的心理的不同解说。儒家学说强调以“人”为中心,道家学说强调以“自然”为中心,现代的从“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家和万事兴”的和谐伦理,从“和气生财”的生意经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都强调了一个“和”字。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造就了我们现在称之为“传统文化”的国学体系,而儒、道、佛,是它的三大支柱,它们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影响着每个人的家庭的日用起居、身心修养。传统文化透析出的完整、和谐、至诚与智慧的灵光对于麻木、平庸、分裂与焦虑的现代人,永远是一种震撼人心、魅力无穷的感召与感化力量。
(三)从生态心理学视域看,研究处于完整的生态系统的人的心理成为必然
20世纪中期在西方国家出现的生态心理学,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中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生态心理学受深层生态学的影响,遵循整体主义的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人类文明纵向发展来看,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发现: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甚至是巨大的灾难。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国外“生态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1995年罗伊·莫里森的《生态民主》一书。1984年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教授发表的《在成熟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个人生态文明的途径》一文最早提出“生态文明”一词。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中再一次特别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五体一位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传统主流心理学相比,生态心理学更加符合社会生活对心理学研究的迫切需要,也更加符合人的心理的真实情况,构筑身体生态文明与心理生态文明就是当务之急。生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出现不仅将生态哲学的观点融入心理学的研究,拓展了心理学的理论视野,具有重要的哲学本体论意义,而且将系统论“整体观”与“交互作用”的原则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促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彰显出强大的心理学方法论意义。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共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身体生态文明与心理生态文明必将成为人们新的追求和梦想。
(四)从积极心理学发展看,研究人性积极面成为研究完整人的重要补充
Seligman在《APA Monitor online》(1998)的一篇文章上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天才。然而,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研究领域中绝大部分是病态、幻觉、焦虑、抑郁、狂躁、压抑等消极心理,而很少涉及健康、幸福、快乐、勇气和爱。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提高,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了一场心理学运动,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倡导充分挖掘人固有的和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发起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林格曼。他认为,“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及概念、研究领域、意义和跨学科研究等几个方面。”心理学研究还需要在包括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和乐观态度等人类的积极情绪体验,好奇、乐观等在内的积极人格特质及怎样建立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方面开展研究,为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幸福而服务。
(五)从我国当前现实情况看,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这是党的报告首次提到“心理和谐”问题,说明“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大再次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进一步强调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必须要高度重视人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和谐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身心灵健康的重要标志,它对构建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心理和谐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疏导、干预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保持心理和谐,不仅关乎每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二、加强心理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不管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生态文明,其活动主体都是人;不论是以德治国方略还是依法治国方略,其责任主体也是人;不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生态文明建设,其根本动力也是人。人的因素始终是核心因素、主导因素。人应该是积极的、和谐的、全面的,这就需要加强人的心理建设。所谓心理建设,是指对生活在同一空间与时间里的许多不同的个人,由于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与阶层而形成的不同的思想、概念、精神状态与心理差距的一种调节。
心理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国家发展过程之中。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心理建设”的口号,在《孙文学说》中将“心理建设”摆在《建国方略》之首,认为“中国革命事业,实全国人心理所成”。
加强心理建设是国家发展的迫切现实需求。一方面,当前国际局势非常复杂,国内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需要我们解决人的意识形态问题和信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的精神世界极端匮乏,通过心理干预和情绪管理释放压力和疏导缓解成为必须。
(一)心理和谐是心理建设的基本目的
心理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心理和谐是在个体内部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协调和统一的基础上,适应性地调整个人与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发展与潜能发挥,进而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相应贡献的心理建设过程。促进心理和谐,关键在于正确理解人的本性,尊重人的本性。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待理解社会现实,正确对待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自觉遵守社会的准则,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以包容的心态面对新生事物,理性对待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中科院心理所凭借心理学研究优势早在2006年就以“民众心理和谐指数项目研究小组”展开对心理和谐的研究。项目组认为,心理和谐是指个体在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包含自我状态、家庭氛围、人际关系和社会态度4个成分。心理和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心理指标。
心理和谐受客观和主观两个因素影响。
首先,客观因素主要是社会环境、社会事务,需要做好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以德治国,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关键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才能达到个人心理和谐。依法治国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从社会环境角度为个体心理和谐提供保障。
其次,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人素质、调适能力,需要做好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围绕人生规划,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支持下,为保证个人有序、高效、健康生存和发展,实现个人的学业、职业、家庭等目标,而借助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法或手段对个人的等事业、财富、家庭、人脉、健康、学习要素或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包括时间管理、目标管理、学习管理、心理管理及行动管理等一套系统。要求个体从不同维度科学规划工作与生活,达到个体心理和谐和潜能发挥。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健康向上、斗志昂扬的人。“积极健康、斗志昂扬”的人,必然是心理和谐的人。因此,帮助个体建立恰当的参照体系,确立合理的期望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紧密地把国家理念、民族梦想、人民向往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塑造积极的人生观是促进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心理管理是心理建设的主要方法
心理管理思想我国早已有之。我国现存最早的、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第一部养生宝典,也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控制、心理调节、心理治疗、心理养生等心理管理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整理和应用。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心理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但关于心理管理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在笔者考察的诸多文献资料中,一般认为“心理管理是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与人的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各种媒介,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保持良好心态,以实现共同目标而实施的管理。”这些文献中普遍把心理管理理解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心理管理”,而忽略了管理者的“自我心理管理”。“管理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支配、控制、调节被管理者心理的过程。”
做好心理管理,需要在全社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提高公民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公民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主要任务是在全社会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解析常见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及表现,传授心理调适的有效方法。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心理管理,加强心理建设,促进心理和谐,凝聚心理力量的社会氛围。
(三)心理文明是心理建设的最高表现
心理建设的目的是达到心理和谐,而心理和谐的最高表现则是心理文明。
回眸历史,伴随着生产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进化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人类在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对大自然展开了规模空前的征服运动,导致人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对生存与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高级形态,是人类文明演变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其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让全社会普遍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乃是人类的本性,人类需要转变观念,唤醒生态潜意识,建立生态自我。在建立生态自我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人与生态系统共处于同一个共同体,是人类个体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自我。
从人类文明的演进来看,原始文明是完全接受自然控制的发展系统,人类生活完全依靠大自然赐予,狩猎采集是发展系统的主要活动。石器、弓箭、火是原始文明的重要的发明;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探索的发展系统,农耕和畜牧是主要的生产活动,青铜器、铁器、陶器、文字、造纸、印刷术等是主要科技成果;工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征服的发展系统,蒸汽机、电动机、电脑和原子核反应堆成了新丰碑,对自然的超限度开发造成生态、资源、人口等前所未有的危机,严重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将实现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是构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高度发达基础上的文明,明确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充分发挥以理性为主的调节控制能力,预见人类活动所必然带来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随时对自身行为做出控制和调节,这就需要提出构筑心理文明。心理健康是心理文明的条件,心理和谐是心理文明的存在状态,阳光心态是心理文明的坚固基石,主观幸福感是心理文明终极目标。全民健心行动便是构建心理文明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王成德,兰州文理学院心理学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会长、心理学会理事,兰州市心理健康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甘肃省戒毒管理局聘任戒毒教育指导中心专家,甘肃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城市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智库专家,中国全民健心网全民健心讲师团专家。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儿童心理发展与家庭教育指导》等教材专著9部,主持或参与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题等1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莫兴邦,心理学博士,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民革甘肃省委委员、中国科协“八大”代表。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甘肃心理健康研究》编委会主任,《团结报》驻甘肃记者站记者。兰州大学营养与心理健康中心校外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编著《抗震救灾帐篷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与儿童心理发展》等著作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