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6323100000013

第13章 三人行,必有吾师

这个成语和不耻下问一样,都强调学习应该有的态度,就是:虚心好学。也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单单向前辈学习,也向晚辈学,向智慧高于和低于自己的人学。”三人行,必有吾师“,已成为今天妇孺皆知的名言。孔老先生的名言很多,”半部论语治天下“,很大程度是孔老先生的名言治天下,你可能没有读过论语,或者说没有读通全部论语,但是,你一定听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世的士大夫比如说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其影响之大可以与”半部论语治天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有名言能参与治国的说法。”一言可以兴邦“也许有点夸张,但并非没有道理。有一天,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三个人在一起出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对照自己,注意改正。“孔子是他那个时代学识最渊博的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

孔子满肚子的学问是怎么来的呢?他自己说:”余非生而知之者。“意思是,我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孔子还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子坦诚相告,世上可能有不知而作的人,我不是。我的办法就是多听,跟着善者学习,多看,多学习,天赋是最后的因素。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尧曰》,原文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孔子不说怪、力、乱、神。老师不一定在大学里面,到处都存在,应当善于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成语”三人行,必有吾师“由此而来。我们现在常说,圣人的学问大。那么,什么叫学问呢?顾名思义,就是既学又问。孔子的小时候家境比较贫穷,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带大。以他家的情况,官学,也就是正规的的教育他上不起,只好自学。孔自自称15岁就有志于学,到三十岁就可以”立“了。

上不起学,怎么样”有志于学“呢?他的方法就是问,到处请教,无论对方是小孩子,中年人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都鼓起勇气问,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有人送了他百事问的雅号。学问学问,就是这样从不断地提问、请教中学来的,于是他总结了一个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夫子非常具有个人化的体会。有个成语叫”韦编三绝“,说的就是孔子认真读书的故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废寝忘食。《易经》这本书,很不好懂。孔子是怎么样读懂《易经》的呢?就是不厌其烦、反复研读,遇到不懂的问题,还是那个老办法:问。那时字刻在竹片上,称为简。一部《易经》就是几十斤重,而且书上的很多文字当时已经不再流行,十分难懂。孔子逐字逐句,反复研读。就这样,读过来翻过去,一遍又一遍,到最后,连那穿在竹木简的牛皮带都给磨断了。他不得不重新换上新带子,继续研究。不久,新带子又变成旧带子,最后又断了。他再换上新的。就这样,换三次新带子,终于那部几十斤重的《易经》给读通了,理解透彻了,于是他就把易经推荐个别人,并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随着知识面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他产生了到外面走走、开开眼界的想法,他边游历边用心思考、学习,碰到不懂的,逢人就问。史书记载,有一次,听说太庙里举行祭祀活动,他便想去看看,学学与祭祀相关的礼节。他留心观察了整个过程,留心记下很多学问,比如祭祀用什么牲畜、伴奏用什么音乐,烛台、香火怎么放等。祭祀完毕,人们陆陆续续离开太庙后,他还余兴未尽,硬拉着一个人的袖子,请教祭祀活动中的问题。后来,他还专门跑了很远的路,去向老子问礼。三人行,必有吾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贸然向素不相识的人请教,对方可能不理你,甚至可能嘲笑你。没关系,求知,就不能怕嘲笑。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一个故事,说的是小树虚心向大树请教的故事。小树问大树:”大树啊!你是吃奶粉长大的吗?“大树说:”傻孩子!你电视广告看得太多了,人的孩子才是吃奶粉长大的啊!“小树说:”那么你是吃什么长得这么高、这么大?“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眼、白云两眼、鸟鸣与蛙唱四声,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雨珠与山泉。

“小树说:”吃这些才让你的体形这么完善和谐吗?“大树说:”这完全要感谢风雨雷电,它们对于我不是苦难而是帮助。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除高傲。“小树说:”为何有的树长得枯黄而干瘦?“大树说:”正因为不同的菜单!它们选择吃的是愤世、是抱怨、是黑暗,因此长得不青翠光鲜。“这故事很耐人寻味是吧?有点禅味,就像一杯浓茶,每个人都能品出不同的滋味。净空法师在开示《观世音菩萨圣德略述》的时候,说学佛的态度也要”三人行,必有吾师“。净空法师说,学佛首先要建立一个正确做学生的态度,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除了自己之外,所有一切人都是我的老师。连儒家都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三个人是什么?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一个自己,这就把所有人都包括了。善人是我的老师,他的善处我要学他;恶人也是我的老师,看到他的恶行,我要反省我有没有,我要有的时候,赶紧改过,他是我的老师,他给我做示范。所以对于善人、恶人统统要看做老师,统统要恭敬,这是佛弟子修学的态度。

如果佛弟子眼见到这是善人,我们亲近他;那是恶人,我们远离他,你永远不能证果,不能证果就是你永远不会开悟。再说得浅一点,你永远心不会清净,你心不会平等,这就是不能开悟了。环境也是如此,顺境是我们修学的环境,逆境还是修学的环境,顺、逆境缘都成就自己的德行。佛法所修学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慈悲心是从清净、平等里面生出来的,佛菩萨心地清净、平等。一开头学,学地藏菩萨,地就是平等的,大地是平等的,好人它载他,恶人也载他,不能说是恶人地不要他了。香的载它、臭的也载它。一开头叫我们学《地藏》,《地藏》表现的就是平等,表现的一切都能够忍受,与一切法不生分别。要做到尽善尽美非常困难,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外有六师外道,僧团有六群比丘,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僧团。实在说,世尊是大权示现,就连提婆达多都不是凡人,都是佛菩萨再来。他们像唱戏一样,有唱正面的,有唱反面的。佛教化众生需从正面教,也需从反面教。在儒家讲”仁者无敌“,佛法更是如此。净空法师这样的高僧大德如此开示,当我们迷失的时候需要静心体会,做人做事不失原则不失根本,不为周遭的环境而改变。摘录在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