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6323100000012

第12章 学无常师

《新华成语词典》对这一成语的解释是:指求学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要善于向各种有长处的人学习请教。虚心求学无常师,古人有云:“学无常师,惟德所在;恩无所私,唯德所亲。”对任何一个期待事业有成的人来说,仅凭从某个名师那里学到的一点有限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多方求教,方能“集众美于一炉”,练成一鸣惊人的绝艺。这个故事出自《论语·子张》,原文是,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说:你们老师孔子的学问那么渊博,从哪里学来的?跟哪个导师学习的?子贡说:周文王、周武王的大道没有断绝,还在人间流传。先王之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消失,还是存在的,问题在于人。如果有比较有智慧、有道德的贤人,就能够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大的方面,不贤者对传统文化的末节也有所了解。无论大方面还是小方面,一切圣王之道到孔子那个时代,也还都有传统文化的精神。而孔子,正是各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没有固定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谁有长处,他就是跟谁学。我们大家都熟悉唐朝韩愈的《师说》吧,那篇文章就是根据这段话发挥而成的。宋朝的一个画家范宽,他的画简直炉火纯青,今天一般人恐怕看不到真品了。范宽的画极其珍贵。他的画为什么那么好呢?谁是他的老师呢?他的老师就是大自然。他有一句话“师古人不如师造化”。他可以一个人去深山野林,一两个月就看看天气的变化,其中水、树木的颜色都进行延伸变化,这样一来他看到的东西都已经装在他的脑子里。等想画画的时候就想起在那个地方看到的景色就可以了。李嘉诚说:做生意时一通百通,不是每一样都要学,有的事一通其他的也通了。最紧要的是要追求最新的知识,最新的商业动态、知识动态,你的每天都在变。l14年前,美国纽约有一个名叫大卫·麦可尼的图书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发现,随书赠送给顾客的香水礼品很受欢迎,于是创办了“加州香氛公司”,专门经营香水生意。到1936年,“加州香氛公司”的生意扩展到整个美容护肤系列,出于对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敬仰,他把公司重新命名为“AVON”一一莎翁故乡的一条河流的名字。

这是后来在全球颇有影响的雅芳公司。看来,学习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有观察得来的。所谓时时留心皆学问。孔子的祖先虽然是贵族,但到孔子那一代,家庭破落,家境已经很贫寒,他进不了官学学习,那种贵族学校拿钱也没用,何况孔家也拿不出那么“择校费”,那时候社会等级森严,只有贵族子弟才能进得去。但孔子却成了当时几乎是最有学问的人,他从哪学来的呢?向谁学来的?孔子解释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获得,靠的是后天的勤奋和刻苦,他说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著名的时装设计师瓦伦蒂诺多年来到各地拜师学艺,瓦伦蒂诺可谓深得学习的要领。他“学无常师,多方求教”,就像一个炼金人,到处收集金矿石,终于炼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珍品。他在同行中脱颖而出,他的生意如顺风扬帆,全罗马的女贵族都来请他设计时装,美国前总统里根夫人南希、西班牙皇后索菲娅、伊朗皇后法拉赫*迪、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这些世界著名人士都是他的顾客,他每年的营业额达5亿马克以上,被誉为“高档时装之王。”孔子的作息时间习惯是早起,最反对睡懒觉。

无论头天夜里睡多晚,第二天都要四更起床,先到户外锻炼,然后秉烛伏案晨读。非常勤奋。他看到弟子宰予白天睡觉,就生气地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他学无常师,不耻下问,凡是在某一方面学识高于自己的,他都不管对方地位高下,虚心向对方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老子曰:“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老子》二十七章)孔子也是这样的思想:善学者学无常师,然处处有师,善者正面为师,不善者反面为师,多领悟,孙思考,多观察,所谓留心处处皆学问。择不善而去,择其善而从,朱熹谓之为“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续近思录》)孔子的学问那么渊博,除了自我钻研外,就是四处拜师,多方求教。不像今天,跟着一个好导师,泡在图书馆里埋头看书、写论文就是了。公元前525年,孔子二十七岁那年,到各地求学。听说郯国特别重鸟,以鸟为图腾,甚至以鸟作官名时,他很好奇。请教周围的人,都不知道。

孔子便利用郯国郯子到鲁国访问的机会,冒着大雨,头戴苇笠,身披蓑衣,冒昧到他的住处求教。郯子被孔子的执著打动,不仅授业还解了孔子的惑。公元前523年,孔子二十九岁那年,他专赴临城,拜师襄子为师,向他学琴。师襄是谁呢?是鲁国的乐官。古时候乐官称师,后来干这一项职务的人就把师作为姓,冠于名前,故称师襄,又称师襄子,加子表示尊称。师襄子是音乐界名气很大,理论水平公认的一流,是当时的旗手。本来,孔子有着超群的音乐天赋,十多岁的时候,就成了出色的吹鼓手,十多年来,他日研月磨,不停操练,各种乐器,简直玩得炉火纯青。但碰上专家,他还是虚心请教。据《礼记·曾子问》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如什么情况下各宗庙之神主要请出、如何请。孔子还专门跑到太庙里面学礼。《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知礼也。”《论语·子罕》记载了时人评价孔子的一段话: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御“是驾车,六艺中最易学的。孔子在这里说自己仅会”执御“,显然是谦虚,但这段话却说明了孔子的”博学“与”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