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孔子为什么这样红
6323100000064

第64章 无所措手足

《新华成语词典》对这个成语的解释是: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不知如何是好。我想起一个故事:汉成帝有个妃子叫赵合德,有一双柔软的脚,汉成帝总是要整宿整宿地握着她的脚才能睡得着觉,可这赵合德每到这个时候总是不停地翻身,“无所措手足”的样子。这可是在皇帝老子的床上,抗旨不尊可是要杀头的。人问其故,赵合德说:“哪能让他就这么轻意得手?太百依百顺了,我就是我姐姐赵飞燕的下场”,不能不佩服小丫头机智警醒,心计了得。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看来,礼乐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清朝前期屡兴文字狱,总计有一百多次,而且处刑极为严酷,搞得人人自危,无所措手足。在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的统治下,许多知识分子不敢涉及政治,只能埋头考订古书。

当时有个叫梁诗正的老臣,总结出这样一条处世经验:“不以字迹与人交往,即偶有无用稿纸,亦必焚毁。”但也有人极端聪明连连过关的。清代才子纪晓岚就是其中一个。有一次,乾隆指着竹竿问他,他就将习惯称“篾青”为“竹皮”、“篾黄”为“竹肉”。如果纪晓岚不善于察言观色,而是实话实说,搞个“灭清”(篾青)、“灭皇”(篾黄)出来,乾隆就可以抓住他的痛脚,纪才子的小命就旦不保夕,伴君如伴虎啊。孔子说,“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其中的“中”都是这个意思。所以《礼记·中庸》总结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恰如其分,保持中庸,这就是中。“中国”这个“中”字就是这个意思。“中国”就是一个奉行这种“中”的文化的社会。这种文化致力于实现人与人之间公正的行为规范,从而彼此趋向和谐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