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是像一条丧家狗啊!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看出,这是孔子的自嘲,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孔子下岗了,到处求职,总是碰壁,没地方吃住,狼狈不堪,不是这个样子。孔子的出名不仅仅因为学问大,当时贵族必备的六大修养(礼仪、音乐、射箭、骑马、书法、算术,合称“六艺”)他全精通,贵族们当然要向他学习,更因为他的学生太多了,那个时候,一个国家有几百万人口就了不起了,那么少人口的国家,有他三千弟子,其中六艺皆通者七十二人。日后孔子被历代帝王供奉时,这七十二大门徒都享有陪祀孔庙的殊荣。鲁迅曾经用调侃的语气说:“孔夫子的做定了'摩登圣人'是死了以后的事,活着的时候却是颇吃苦头的。跑来跑去,虽然曾经贵为鲁国的警视总监,而又立刻下野,失业了;并且为权臣所轻蔑,为野人所嘲弄,甚至于为暴民所包围,饿扁了肚子,弟子虽然收了三千名,中用的却只有七十二,然而真可以相信的又只有一个人。”(《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话是在五四时期、砸烂孔家店的背景下说的,难免带有情绪化。事实上,这些学生对他大多很忠实,而且不少学生都很出息,都是当时的杰出人才,像颜回、子路、子贡、宰予,在社会上都是名人。
至于学生从事的职业,有在外面当外交家的比如子贡,也有当高官智囊的,也有当军事首长的,当然也有黑社会头子,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每个诸侯对于孔子推荐的学生,还是要买账的。孔子千辛万苦到楚国后,楚昭王打算重用孔子,给他封地拜官,他的宰相子西阻止他说:大王,您觉得您手下的大臣有没有比得上颜回的?昭王说:没有。子西又问:那么您觉得您手下的将军有没有比得上子路的呢?昭王说:没有。子西接着问:您有没有像子贡这样的外交官?楚昭王明白了,留孔子在楚国太可怕了,他只要动一下,国家就会动摇,如果用了这样的人才,自己这个大王的位置还能不能坐稳都另说。楚昭王最终改变了主意。楚是当时的春秋五霸之一,尚且如此忌惮孔子,更别说其他的小国了。孔子到过那么多国家,最终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用他,除了他的“仁”不合时宜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国王怕他威胁自己的地位。孔子好读书。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他读书很专一,对于自己喜欢的书他能够到忘我的境界。他读易经,读到韦编三绝。孔子做事也和读书一样专一,一生传仁义之道,矢志不渝。孔子好礼仪。孔子热心地学习过各种礼仪,“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孔子提出的救世方案是,希望天下人都来遵守周礼,并在内心信仰这种礼仪秩序。孔子讲孝心,曾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话非常有人情味,“喜”和“惧”只能自己去体会,靠老师教,是教不出来的。所以,说到底“孝”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是对于父母生养之爱的感恩和报答。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私吗?没有,那么孩子对父母的爱同样应该无私,不讲条件。孔子好仁。仁者,爱人,“仁”就是对别人好。孔子对仁的解释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由爱自身出发,而推及及人地去爱别人。这和连恶人也要爱或是舍己为人的要求相比,更顺乎人情。子路曾对孔子讲他的理想:“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孔子接着便说他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个仁者,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要“克己复礼”。周游列国途中,有一次又断粮了,学生打来一只野鸡给孔子吃,孔子竟然皱眉不愿吃,嫌腥味太重。他的意思是,喜欢精细美食,不也是一种欲吗?孔子曾评价他的一个学生“欲望太多,因此做不到刚正”。
孔子关于仁的许多名言很多,如“仁者爱人”、“人能弘道”、“见贤思齐”、“君子喻于义”、“士不可不弘毅”、“匹夫不可夺志”等。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从哪里来的?正是从儒家的君子说而来。文(表面守礼)质(内心崇仁)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好诗歌。孔子是个歌唱家,酷爱唱歌。《论语》里说,“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意思是遇到别人家办丧事的这一天,而改为哭。这说明孔子几乎天天要唱歌的。他在齐国听相传是虞舜时的“韶”乐,回到家还陶醉很久,以至于到三月不知肉味。《论语》里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他同别人一道唱歌,如果人家唱得好,一定请再唱一遍,然后他自己又和一遍(《论语·述而》)。他对诗也有浓厚的兴趣,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他赞美颜回安于贫困,他说:“颜回真是个贤人呀!一筐饭,一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样贫苦的生活所带来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论语·雍也》)他喜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但有时也能把这些看得很淡,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孔子好德。孔子想要恢复周礼,就是想让大家各尽其职、各安其位,这样一来,国家就会安定,社会就会和谐。他主张让贤人、圣人出来为政,也就是“内圣外王”。孔子为什么要推崇周公?因为周公“为政以德”。周公是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周公有才,有气魄,又有德,还礼贤下士,天下有德行有学识的人都被招揽到手了。孟子把统治清楚地分为“王道”和“霸道”,以德服人的王道才是他认为合格的统治,反对以暴力治天下,因为暴力治天下是以力服人,是霸道。孔子好教化。他曾说,我不是生来就知道什么的,我不过是喜欢古代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很勤恳、很不放松地去追求就是了。
子曰:“道(治理)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他的弟子冉有替他驾车。他说:“好稠密的人口!”冉有问:“人口众多了,进一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可见,富之与教之对他来讲是一样重要的。孔子好柔。有一次,子路问他:“子行三军,则谁与?”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路问的是:“要是让你带兵打仗,你愿意和哪种人合作?”孔子答的是:那种赤手空拳打老虎,徒步涉水过河,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才不和他共事。我要找的是谨慎对待战事,善于谋划而能成功的人。孔子对待政治也是这个态度,并不主张硬碰硬,非要“文死谏,武死战”。孔子好乐观。周游列国传道,途中孔子多遭磨难,在陈蔡绝粮了,各位弟子都饿得走不动路了,孔子也没有一点气力了。
但这个时候,他不但不绝望,还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还给弟子们讲笑话听。孔子可亲一般人都怕别人揭发自己的短处,有句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孔子独不怕揭短。众所周知,鲁国的国君鲁昭公一直善待孔子,和孔子的私交甚深。孔子十九岁结了婚,二十岁得了一个儿子。听说孔子生了儿子,鲁昭公还特意特地送了一条大鲤鱼来,向他道喜。孔子为了纪念这桩事,便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鲤,号伯鱼。这件事鲁国人都知道。有人问孔子鲁昭公是否知礼,孔子出于偏袒之心说鲁昭公知礼。后来那人就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鲁昭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天下人都知道,这个人擅长的就是破坏礼,可是你们的老师孔子居然说鲁昭公知礼!莫非君子也结党吗?巫马期把这话对孔子说了,孔子听后,不但不生气,还自我反思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思是说,你看我孔丘多幸运,偶尔有点小过错,也会被人家看出来。儒家理想中的人是辱荣不惊、旷达弘毅、人不知而不愠的人,理想中的社会是诗书礼仪之邦,是民有民风、官有官德的社会。
无论是当官还是当老师,孔子从来没有放弃对道德和理想的追求。所以说,其道可敬。孔子有颗爱天下的心,有哲人的大智慧,却虚怀若谷,对自己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从不妄加评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所以说,其人可亲。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文化处于本土文化主流地位的时间是占多数的,对我国2500多年的封建文化影响最为深刻。他归纳和发展起来的“礼”、“仁”、“孝”、“乐”等言论,至今仍然是人们为人处事的行为道德准则。他首先提出了统治者应该以“仁”治国,以“德”治民的主张,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法国18世纪的重农学派领袖、古典经济学家魁奈的弟子米拉波曾这么说过:“孔子立教的目的,在于恢复人类的天性,不再为愚昧和贪欲所蒙蔽,所以他提倡敬天、畏天,战胜贪欲,勿以情欲支配行为,应以理性为标准,凡是不合理性的,叫他们勿动勿思勿言。道德信仰优美到了这个地步,真是无以复加了。但是还有一件要事待我们去做,就是把这种道德教训普行于世界,这就是吾师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