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的国门紧闭,加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自吹自擂,待到国人终于可以“放眼世界”,才发现自己手上还是只有“小米加步枪”。海南咖啡的源头在印尼。对市场而言,那种几十年前印尼式的咖啡制作方式,早已不合时宜。候臣咖啡的创始人谭老板深知这一点。2006年上海有个国际性的咖啡展,来了一批国际级的咖啡大师。老谭抓住机会请了其中两位大师到海南考察。优秀的老师总是喜欢好学的学生,好学的学生也绝不会在老师面前掩饰自己的幼稚。老谭告诉我,他毫无保留地让两位咖啡大师走遍了他的咖啡园、咖啡厂和咖啡馆。他说,两位大师讲得最多的就是一个“No”字。“这也'No'来那也'No',听到'No'我就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你看我的生豆,颜色灰暗的是他们来之前的,颜色光鲜的他们来之后的。”西谚云:机会是为有准备的头脑预备的。我们中国人则相信“心有灵犀一点通”。其实二者说的是一回事。
无论是有准备的头脑,还是心中的灵犀,绝不会来自一时的机灵。学习的精神是灵犀之母,是智慧生命的本能。就学习而言自身的努力是必须的,可是执着的努力未必能保证成功。事实上,自学成才是个小概率事件,否则万千学子何必你争我抢地挤在通往大学的独木桥上?否则新丁又何必诚心祈祷Mentor的降临?但是有大师的教诲还要有心中之灵犀,否则不外耳边风。早在20世纪就是一位成功企业家的老谭,而后又多年不懈努力转战咖啡业,换来的是国际咖啡大师的一堆“No”。可是心有灵犀的老谭却在这堆“No”之中找到连上几个台阶的通道。他以自己的实践应验了牛顿那句千古名言--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来企业也是一个生命体。追求长寿是智慧生命的另一种本能。企业追求长寿并非为了苟且,而是为了永续经营。偏偏活到老学到老,是智者的长寿之道,亦是永续经营企业的金科玉律。
阿里?德赫斯在他的大作《The Living Company》开张名义地指出,一个“长寿”的企业对环境极为敏感,能够在环境变化时不失时机地通过学习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总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把企业办成一个学习型企业,对总经理们、CEO们,还有那些花纳税人的钱“读过”MBA还拿到“证书”、“文凭”的大人物,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心中有无灵犀却是另当别论。以我个人好恶,本不喜欢什么“文化村”之类的场所,总是觉得那是俗不可耐的商业炒作。不过谭老板的候臣咖啡文化村是个例外。坐在这个热带风情如诗如画的地方,清风抚面,心静如水。老谭亲自交代他的咖啡师给我做了一杯“厚”、“薄”俩相宜的候臣咖啡。我喝着喝着,突然记起两句似乎矛盾的偈:心本无灵犀,灵犀本在心。六祖慧能大师说:“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二道相因,生中道义。那两句偈,其实并无矛盾,只是我的悟性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