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地研究人脑与神经的科学家说,咖啡令人着迷的原因是咖啡富含咖啡因。如果你不嫌枯燥,我就抄一下他们的说法。咖啡因的作用机理如下:咖啡因进入人脑后,阻止腺嘌呤核苷与它的受体结合,提高神经细胞的活动水平、提高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而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化学物质,能左右人的行为,给我们兴奋、愉悦、畅快等感觉。它们还参与情爱过程,激发人对异性的情感,产生爱。真是浪漫极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呀什么的,归根结底,竟然是人脑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至于喝咖啡,居然可以间接催生爱情。爱情之中,最动人心弦的是初恋。没有人能忘却初恋的感觉,无论初恋留给他(她)的是甜蜜还是苦涩。也没有人由衷地同意人只能有一次初恋。实际上,所谓的初恋,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第一次恋爱”之外,它还有一个大家不愿意明说的含义:对一个新异性的爱慕。
在大脑生物化学的层面上,这两种“初恋”根本就没有区别:它们都是肾上腺素、多巴胺、苯乙胺、催产素之类化学物质,对脑神经突触等强度刺激的结果。而最令人痛惜的是,这一类左右人类情感的化学物质,作用时间总是很有限的。甜蜜也好,苦涩也罢,初恋总会过去,正如死是人的必然结局一样。既然是个大脑生化过程,“初恋”之感觉,就有重复的可能。抛开道德评判不谈,中国人总结出来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有其特定的生化意义:寻求对大脑皮层新的刺激,复现已经衰减消失的“初恋”生化信号,以此重新体验人类最销魂的情感--初恋。重新体验“初恋”的动力之强大,别说道德,连骑“木马”游街示众、当众被乱石砸死、终生背个红A字一类严刑峻法,在它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这个世界有的是人,坚持不懈地把这3个“不如”付诸实践,痛痛快快地重新体验初恋那语言无法述说的愉悦与甜美。在这3个“不如”中,真正闪烁着中国人智慧之光的是“偷不如偷不着”。
从儒学的角度看,“偷不如偷不着”既与暴力无关,亦非偷鸡摸狗的勾当,却是一种内省的功夫,一种隐藏在澄怀淡泊、心静如水的上乘修养外表后面,专门用于平衡个人内心的骚动、享受心理和精神愉悦的至高无上的儒家内省功夫。从美学的角度看,“偷不如偷不着”是“距离产生美”、“朦胧美”之类晦涩难懂的概念的一种通俗表述。从法学的角度看,“偷不如偷不着”最多是“未遂”行为,还不能算犯罪。如果你不同意“偷不如偷不着”这个命题与儒学、美学和法学的关系,那我们看看 “偷不如偷不着”一种美丽的表现方式:偷情之梦。谁没有做过偷情之梦?谁可以忘怀偷情之梦那无与伦比的愉悦与甜美?答案在每个人的心底。只是人类进化出来了“羞涩感”,故而偷情之梦可“做”而不可说。偷情之梦,让人避开了“性骚扰”的挑剔和责难,避开了所有的尘世纠纷,针对一个朦朦胧胧的新对象,重温初恋时巅峰般的体验和极度的欣快。这种体验如此动人心弦,甚至在你激情荡漾,一脚把躺在身边、天晓得也正在做什么美梦的心上人踹下床的时候,它也不会中断。多么浪漫,多么热情奔放的咖啡啊,难怪它是小资们最好的朋友,难怪咖啡厅总是恋人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