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杯咖啡de时光
6323500000054

第54章 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咖啡展

荷塘庭院环抱的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藏之丰富令我吃惊。参观这个博物馆,与馆内那些对华夏文明有丰富知识和精深理解馆员交谈,实在是人生乐事。当然,让我这个好咖啡之人乐不可支的,恰好是我到的那天,这个博物馆举办“台湾早期咖啡文化展”!比较起“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其他展馆展品,“台湾早期咖啡文化展”的展品稍显单薄。这也难怪,咖啡作为一个产业,自光绪十年(1885年)英国德记洋行从菲律宾引种百余棵Arabica咖啡树到台湾算起,至今也不过一百余年。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馆藏主要来自民国政府败退台湾时,从“河南博物院”搬到台湾的中原出土文物。河南是中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流落民间的历朝历代文物无数。上世纪初,在欧美学习历史的留学生陆续学成归国,中国的现代考古学随之诞生。至此河南的文物发掘有了现代科技支持,进入鼎盛期。当年河南又是军阀混战之地,故而当地的考古发掘,如无军队支持而又有发现的话,保住性命算是烧高香了。好在中华既出孙殿英之流的军阀盗墓者,也有钟情文物保护的军阀吴佩孚、冯玉祥。

事实上,河南博物院就是在吴佩孚、冯玉祥支持下于1927年建立的。当年这家以收藏出土文物为主的博物院,与收藏皇家珍宝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交相映辉,堪称中国两大世界级博物院。说到保护中原文物的军阀,不能不提北洋陆军第14师师长靳云鹗。如果没有吴佩孚麾下这员悍将下令出土文物“应该归于公家”,甚至还掏钱原价购回已经落入奸商手中的文物,新郑县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公大墓青铜器,如今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恐怕早已不知所踪了。“台湾早期咖啡文化展”展出的实物,不过是些日本殖民台湾时代的咖啡馆用品。比较起该馆的“华夏文化展厅”那些价值连城的古物,客气点说也就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协办展出的台湾云林县古坑乡的各家咖啡农,当场献艺用的是真正的自产咖啡,而非那些混了外国劣货的赝品。真正的古坑咖啡,品质之高,依我管见,堪称一流水准。想来也有道理,2300万人口的台湾,竟然有12000家形形色色的咖啡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没有高品质的咖啡,又如何立足?有案可查的台湾第一家咖啡馆,是日本人1928年在台北建立的。

台湾早期咖啡文化,其实也是不折不扣的日本咖啡文化。日本占据台湾的整整50年里,除了医学、美术、文学之类不会“危害日本统治”的学科外,台湾人不能学习诸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于是大批青年学子只能寄情于文学、戏剧、艺术,这种情形客观上繁荣了清谈场所咖啡馆文化。想想在巴黎拉丁区那些咖啡馆,你一不留神,也许就坐在乔治桑借着一根长长的香烟迷住了缪塞的椅子上了。如此说来,自人世间有咖啡馆以来,难道天下文人真的鲜有不好咖啡者?在我的印象中,台湾比大陆“更像中国”。四处可见的繁体字、遍布大街小巷的庙宇道观、平民百姓脱口而出的引经据典、读书人的国学水平,无不令我惊讶和赞叹。回首我们大陆的“文革”浩劫,只用10年工夫,生生地把中华传统从百姓“灵魂深处”挖得如此干净,远远超过日本人在台湾苦干50年的效果,不由悲从心生。历史没有假设。可是我还是禁不住想,如果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历史博物馆里的那些宝物留在原地,能否逃过“破四旧”一劫?听说我是大陆来的咖啡客,主办者送我一册印刷精美的《台湾早期咖啡文化》和几包真正的古坑咖啡。他们还告诉我,台湾的咖啡农已经开始在大陆种植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