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这样美丽的国家旅行,我的某些定式思维,比方说,在机场或展览馆消费一定比市区贵,商家喜欢弄虚作假之类,统统被颠覆。每次离开新加坡的时候,我总不禁感叹,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道德水准到达这样的高度,一党专制又如何?新加坡展览中心(Singapore Expo)是东南亚最现代化的展览中心。这里有一家叫Daawat Tandoori的印度餐馆。餐馆老板Shiv Kumar先生来自离新德里百余公里外的一个小镇。Kumar先生的餐馆干净整洁,充满神秘的印度风情。印度是香料大国。可以不夸张地说,每道印度菜似乎总是香气万千、无穷无尽。至于是否合个人口味,那是见仁见智。就我个人喜好,我觉得印度菜不愧为世界名菜之一。而且,这Kumar先生餐馆的价格,哪怕按中国大城市的标准,也说不上贵。饭后,我点了一杯“印度咖啡”。在点它的同时,我问Kumar先生这“印度咖啡”是如何做的。
那留着小胡子的Kumar先生笑眯眯地说,你还是先喝了,觉得好我再告诉你。我就是喜欢这种充满自信的回答!每当听到这种答复,我就知道有好东西在后头了。大约15分钟后,Kumar先生端来一杯咖啡,笑了笑,一声不吭地走开了。一眼看去,这杯咖啡上面依稀的几点油花,让我想起了蒙藏人的酥油茶。啊哈,那“印度咖啡”,奶酪味夹着浓浓的咖啡味,这可不是一个“香”字了得!等我喝完这杯口感极为丰富的咖啡,Kumar先生来了。他问:“哦,先生,你还想知道这咖啡怎么做的吗?”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但是在你告诉我之前,先再给我来一杯。”我喝第二杯“印度咖啡”的时候,Kumar先生又来了。我再三邀请他坐下来说话,可是这位老板还是如同彬彬有礼的侍者,坚持端端正正地站在桌边,不紧不慢地讲解他的咖啡炮制大法。“先把咖啡粉、Cream、糖放在一个罐子里搅拌,搅拌一定要Properly。然后煮水加奶。
水温一定要Properly,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然后把经过Properly搅拌的咖啡粉、Cream、糖放进去,看到咖啡开始冒泡,也就是Properly的时候,就可以倒入杯子啦。你要想有一杯好的印度咖啡,一定要记住每一个步骤都要Properly……”我不知道把Kumar先生那个“Properly”理解为“恰当地”是否准确。因为我知道,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烹饪来说,我们大厨的一个“火候”,难倒了多少企图把它“量化”的科学家。真不知道为了得到一块美味牛扒,居然动用微型温度传感器探测烧烤牛肉时,那牛肉内部温度梯度的西人大厨,对中国同行那些“盐适量,糖少许”之类的词语有何感想。Kumar先生的“印度咖啡”那种极富魅力的淳厚感哪里来的?它与“Properly”有什么关系?我一面喝他的咖啡,一面企图寻找答案。
想着想着,突然,我记起在滇藏边界5600米海拔的白马雪山一个牦牛皮帐篷里,那位满脸皱纹,慈祥可亲的藏族老人不言不语地用一根木棍和一个带盖子的木桶给我们捣酥油茶的情景。老人似乎是带着一种执著和坚定,一下接一下地把酥油、茶叶、牛奶、盐巴捣成美味的酥油茶。据说好的酥油茶是要把酥油、茶叶和牛奶捣成乳浊液,口感才会淳厚。可是究竟要捣多少下才算成功?老人不会知道的。因为他不识字,也数不出他那群牦牛有几只。可是他知道捣酥油茶的节奏,他也会凭每次上下“捣”的阻力,明白酥油茶是否已经是做好了,是否可以献给远方的客人了。藏族老人对“捣”酥油茶的阻力变化的感觉,不就是Kumar先生的“Properly”吗!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想“科学地”理解Kumar先生的“Properly”其实很可笑。东方式的思维,本来就是靠悟性来理解我们这个宇宙的。结账的时候,我发现,Kumar先生只收了我一杯咖啡的钱。而且,还送我一杯同样精彩的印度奶茶。Kumar先生还说,做一杯好的印度奶茶,要诀还是“Prope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