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德莱克斯勒,虽说是个铁路机械钳工,但是人家却很有追求。
1902年他成为工人,但是与其他工人不同的是,这娃读过一点书,虽然啥都没考上,成为很挫的钓丝打工仔,却因为略通文化笔墨而略有不同,(所以能成为技术工人,而不是苦力)因为工人兄弟们都是比较苦的,从小都是从贫困中长大的,念不起啊。而安东同志因为有点墨水,什么写家信,搞文件啥的,工友们都找他,渐渐的就有点人气,当了个小头目(队长组长)。这是一点。这点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读点书,就连几百年前的明朝太监们都知道要多读书,有点文化,才能出来混,比如郑和同志,航海家,看的懂天文地理,所以才能跑遍印度洋。
另一点不同是相貌,他的形象很有特点,这人面有病容,目戴眼镜。换句话说很有斯文气息,像个知识分子。(突然想到孔乙己同志)可偏偏就是个工人。
第三点,他很愤青,很能说。没有受过正式教育,能够独立思考,但是头脑偏狭,思想混乱。表现在:
安东同志对社会和现德国帝国政府很不满,经常抨击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还经常写点东西,到处发表,而且没事时还组织工友们讨论,发表演讲。
逗比的是效果很差,每次写的东西都是石沉大海,渺无音信,我们有理由相信可能被拿去擦桌子都是有可能的,而开研讨会,却没人听,因为他的演讲毫无亮点,而且极端无逻辑。水平啊,吃了文化知识的亏。
这里就有个问题了,同时社会人士,都是人在江湖飘,为何与希特勒筒子差距这么大。
首先,希特勒很能折腾,见识广,人家连德国人都不是,早年跟父亲斗争,青年满世界乱跑,只身跑到维也纳,连工资都没得还没饿死,后来上过战场砍过人,换句话说,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悲催的事都碰过,什么猛人都跟过,还砍过人,这阅历,谁比得上。见得多,自然练成了绝世混功,一颗七窍玲珑心,水平自然不一般的高,另外,希哥表示:个学历比你高好吧,好歹哥见过大学,虽然没考上,但比你丫强多了。
第二,面对的人不一样,希哥的嘴炮也不是一天就炼成的,人家到处混,各个阶层的人都见过,就像他当年在施粥棚讨饭时,就开始对领救济的人开讲,虽然开始没人理,但是讲得多了,同时领救济的人各阶层都有,练出来的嘴炮自然大众喜欢,换句话说,能打动人。
另外,人家有好基友戈培尔同学,博士出马,自然不凡。
但是,说了这么多,我们不应该打击安东同志,毕竟人家是纳粹党开山之祖。
回到正题
随着德国在一战中被打脸,德国彻底崩溃,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资本家也跳楼的跳楼,跑路的跑路。
德国完了,这是德国人的心声。
德国乱了,却给某些人提供了机会,因为乱世出英雄
1918年3月7日安东同志组织了一个“独立工人委员会”同自由的工会中的马克思主义作斗争,鼓吹为德国争取“公正的”和平,踏上了政治这个大染缸。但很惨的是,这是在北德建立的“根据工人阶级路线促进和平协会”这个运动的一个分支机构。
还没完,在其它政治对手大张旗鼓,壮大实力,混的越来越好的时候,安东同志却还原地踏步。开张那会德莱克斯勒所拉到的会员从来没有超出40个。拉不到人自然混的无声无息,以至于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团体的存在。
但世上终究是有小伙伴的,他就找到了小伙伴。
1919年1月,他的委员会同一个叫做“政治工人集团”的差不多的团体合并,后者原来是由一个名叫卡尔·哈勒的报社记者领导的。新组织的成员不到100个,名叫德国工人党,由哈勒担任第一任主席。
还有一个叫鲁道夫·弗莱赫尔·冯·塞波登道夫的“图里会”融合进了德莱克斯勒的组织,使得力量有所壮大。因为这哥们在土耳其通过生意赚了大钱并与一位有钱的女继承人结了婚。安东总算捞到第一笔启动资金。
第三个小伙伴是位资本家,但是这苦逼的世道,地主家也没余粮了。这个叫人叫费德尔,出生在德国维尔茨堡,1883年1月27日出生,是公务员汉萨·费德尔和玛蒂尔德·费德尔的儿子。在安斯巴赫和慕尼黑人文学校学习后,他在柏林研究工程(瑞士);毕业后,他在1908年成立了一个建筑公司,在保加利亚,建成了一批建筑公司。本是一个土豪,奈何厂子没了,于是下定决心下海干。
最后一个小伙伴叫迪特里希·埃卡特,这个人对希特勒影响很大,因为他是希特勒进阶的重要引领人。
迪特里希·埃卡特1868年出生于德国的纽马克特(位于纽伦堡东南约20英里),他是一个皇家公证人和律师的儿子(富二代)。他的母亲在其10岁时去世,到1895年,他的父亲也去世了,留给他一笔可观的钱,但埃卡特很快将其花完(被逆袭)。埃卡特一开始在慕尼黑攻读医学(学霸),但到了1891年,他决定做一个诗人,剧作家和记者(能折腾)。他在1899年移居柏林,在那里他写了不少作品——通常是传记,并成为了格拉夫·格奥尔格·冯·尔桑·黑泽勒的得意门生(能混),后者时任皇家剧院的艺术总监。埃卡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剧作家,特别是他对易卜生的“培尔金特”,那个时代最好的作品之一的改编,使得仅仅在柏林便参加了600多次演出(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这次成功,不仅使埃卡特成了一个富人,并为他通过每天几十个社交场合,向德国重要人士介绍希特勒提供了保证。这些引见被证明是希特勒最终上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