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哈佛逻辑课
6463100000020

第20章 应用篇(5)

LESSON 9

幸福逻辑:心态健康,就能感知幸福

我们常常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这时,我们的心态是消极的。如果能换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尔士·罗德曼先生曾这样对他的学生说:“当我们的耳朵还能够听到清脆的鸟鸣、优美的音乐,我们要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当我们的眼睛还能够看见金秋的红叶、森林里的花朵,我们要感恩上帝的仁慈。”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首先就要改变你的心态。如果你的心态是正确的,那么你的世界也会是正确的,这便是幸福的逻辑。

没有不幸,哪有幸福的可贵

有个退役军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他在返乡途中经过一个小镇,听说附近的某个山上有一个神奇的泉眼,据说里面的泉水可以医治好各种疾病,被当地人奉为“圣水”,于是他拄着拐杖前往一探究竟,有个路过的村民得知军人想要寻找泉眼,于是怜悯地说:“可怜的孩子,难道你在祈求上帝再给你一条腿吗?”军人摇摇头回复说:“我不是为了向上帝祈求得到一条新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助我,教我在没有了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一个人只有遇到被称为“不幸”的刺激,才会体会到没有这种刺激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个退役军人也正是因为失去了一条腿,才发现拥有健康的双腿是多么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剩下的一条腿,并继续生活下去。

当你乘坐飞机,突然遇到了一股强大的气流,整个机舱都跟着摇晃起来,这时你会觉得自己搭乘的简直是一个在天空飞翔的大魔鬼。直到飞机平安降落,你才会领悟到能够平安出行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如果有一天早上醒来,你觉得脑袋阵阵疼痛,根本不能起床,这时你才会发现,平时能够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是多么值得高兴啊!

不论是乘坐飞机还是身体健康,凡是幸福的状态很快就会习以为常。即使是曾经心存感激,时间久了也会觉得理所当然、司空见惯。在这样的情况下,偶尔发生一点“不幸”的刺激,更能使人发现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在著名的音乐片《窈窕淑女》中,有这样的一段剧情:男主角是一位教授,他平日里把奥黛丽·赫本饰演的卖花女当作普通学生看待,直到卖花女离家出走,教授才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这位他一手调教出来的淑女。对教授来说,再也见不到这位女学生是件十分不幸的事情,正是这个不幸让他察觉到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两人的爱情正是通过彼此间的分离,才得以开花结果。这也验证了一句话:有了不幸,才能凸显出幸福的可贵。

20世纪美国音乐巨匠法兰克·辛纳屈说过这样一段话:“美国是个不完美的国家,可是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国家。因为万一美国是个完美的国家,我们就失去了以后可以把他改造成完美国家的喜悦。”

一个人若是得到完美的东西,就等于失去了可以得到比这更好的东西的期待。由于得到的事物总有不完美之处,所以才产生要把它改造成完美的希望。假如人生过于幸福,就失去了活在幸福中的喜悦,正因为人生难免有不幸的时候,才会产生要活得更幸福的希望。如果一切都顺顺当当,你就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要是一个人可以展读命运的秘籍,预知时序变迁,将会使高山夷为平地,使大陆化为沧海……要是他知道机会将怎样把人玩弄,生命之杯满注着多少不同的酒液,啊!要是这一切能够预先见到,当他遍阅自己的一生经历,知道过去有什么艰难,将来又要遭遇什么挫折,那么一个最幸福的青年也会合上这本书卷,坐下来等死。”

幸福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它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满足感,但是人要活得满足,却必须以某种缺憾为前提。因为只有存在某种缺憾的时候,人才不满足,进而才会不懈追求,才可能有以后的满足感。这样看来,缺憾是构成幸福的必要因素。

戴尔·卡耐基曾言:“若我们有快乐的思维,我们便会快乐;若我们有凄惨的想法,我们便会凄惨;若我们有畏惧的思想,我们便会生病。”面对不幸、特别是那种凭借个人力量一时无法扭转命运的苦难时,要让自己保持平和而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并非盲目的乐观,而是源于内心对未来的坚定信仰,相信生命中总会有美好的事物。

在这一过程中,“不幸”本身并不一定会让我们变得坚强,它也有可能会令我们更加消沉、更加愤怒、更加狂躁。令我们变得坚强的,是我们面对不幸时的心灵,当我们可以正视不幸、明白不幸的真实含义时,我们才有机会从不幸中学习到更多,并逐渐获得成长。

哈佛学子、中国著名文学家林语堂曾经如此评价人生:“幸与不幸之间,只隔了一层薄纸,而你本身就是那层薄纸,你认为那是幸福,便是幸福,你认为那是不幸,便是不幸。”这位深受哈佛思想影响的智者一语道出了哈佛看待生活的态度: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总是会有荆棘与荒原,失去了千锤百炼的磨难,便不会有来日成功卫冕王冠的辉煌。

得到未必幸福,失去未必不幸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幸福调查,在众多功成名就的社会成功人士当中,许多人尽管名利双收,社会地位崇高,但是生活却一直过得不如意,其中一些人的生活足以让别人羡慕到膜拜,可是他们却觉得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可言,反而,羡慕那些生活条件不如自己的人。

何为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内心的舒畅、喜悦和满足,而不是单纯的感官享受和物质享受,用金钱和名誉堆砌起来的幸福往往是卑微的,也是不真实的。有人一心想要嫁入豪门,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实现梦想,可真实的豪门生活却与她预想的大相径庭,最终她因无法承受内心之苦而结束了不幸的婚姻;有人认为只要自己功成名就,就可以享受到人生所有的快乐,可是真的成功后,却发现自己竟是那么孤单无助;有人认为只要自己有了钱和地位,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到头来却发现自己除了钱,竟一无所有。

“有得便有失”是人们都明白的道理,但很多人却不能正视“得”与“失”,他们常为一时之得而欣喜若狂,而又为一时之失而黯然神伤。人之所以悲伤,就是把“得”看作常态,是幸福的;而把“失”看作变态,是不幸的。

印度丛林中,生活着一群酷爱吃核桃的猴子,猎人们为了捕捉到猴子,常常设计一个简单的机关,在一个小木盒中放入一颗核桃,然后在小木盒上打开一个小洞,猴子的手可以自由出入,但是一旦握紧拳头抓住核桃,就无法顺利拔出手。

这是一个并不高明的设计,但是猴子们却几乎无一能够逃脱被捕的厄运。事实上猴子们只要在猎人赶来之前,放弃手中的核桃就完全可以逃走。但悲哀的是,猴子无一例外都不愿意放手,最终只能手里紧攥着核桃,眼睁睁等着被抓。

我们不能责难一个为了填饱肚子的猴子有多么的无知,因为猴子在找核桃时从来不曾预料到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过,在发现危险的时候,贪婪的猴子却从来没打算放手,即便知道自己难以逃脱,它也还是紧紧攥着核桃,妄图带着核桃一起逃走,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猴子的失败在于它冲动地把赌注全部下到了这一颗核桃上。其实,猴子松了手就可以获得自由,但是那颗小核桃却束缚和限制住了它,直到被抓了,或许猴子也依然无法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被抓住。但人呢?我们是否还能够真正地看破世界的真相,是否愿意在诱惑面前做出让步,又是否常常被外物牵绊住走向幸福的脚步?

如果总是将“得失”作为衡量幸福与否的标准,那么你的快乐和幸福永远不会长久。生活中,“得”与“失”原本就是相辅相成的,想有所得必有所失。大地失去了养料与水分,才使草木有鲜花和果实;春夏失去了葱绿,才换来了金秋的收获。而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逝去了青春的岁月,才走向了成熟。生命何其短暂,想要活得快乐一些就要将“得”看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何况“得”与“失”本就是互补的。

有一个年轻人乘船外出,在船快要到达终点时,海上突然起了一阵大风,船被风浪打沉了。船上的其他人都死了,幸运的是他被风浪吹到了一个小岛上。这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他每天都翘首以待,希望有船只路过,将他救走,然而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仍然没有一只船经过。为了生存下去,他便从岛上弄来一些树木给自己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居所,并在其中生火取暖和烧烤食物。有一天他去寻找食物时,忘记把火熄灭,结果当他回来时发现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住处燃起大火,滚滚浓烟直冲云霄。年轻人悲痛交加,顿时觉得自己是个无比不幸的人,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第二天一大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他看到一只大船正朝岛上驶来,很快他便得救了。后来,年轻人问船上的人是怎么发现他的。船上的人告诉他说:“我们看到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就朝这个方向开来了。”原来是那场令他几乎失去生活信心的大火救了他。

人的一生之中,“得失”是很难界定的,“得”与“失”有时会在瞬间就发生转变。而人的一生都会面对种种“得失”,大悲大喜通常都是伴随着大失大得。英国诗人弥尔顿最杰出的诗歌作品是在其失明之后才写出来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是在其双耳失聪后才创作出来的,而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则一直是个苦难缠身的人。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将“得失”看得平淡,没有把缺失当成不幸,而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人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认为,人生的悲喜本就无常,以平常心对待平常事是好的,更重要的是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一些缺失,一些突然而来的不平常的事。花开花落是寻常事,生离死别也是万世万物的常态,而对于“得失”我们也应当坦然面对。得到不要大喜过望,失去也不要大恸大悲,只有这样才能快乐地生活,才能真正有所得。

活着就有希望,健康就是幸福

人生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随时都可能出现变故、遭遇不幸。不经意间,我们也许就失去自己心爱的东西;不经意间,我们也许就遭受到人生的重创;不经意间,我们也许就面临着重大的生活危机。哪怕只有一次不幸,我们可能就此失去财富、地位或者爱情,失去自己拥有的一切生活保障。

在一次地震中,一个正在练习舞蹈的小女孩因为没能及时逃出去,而被房顶的柱子压住了大腿,结果被迫截去了一只脚。当她醒过来的时候,家人和医生都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她截肢的事,因为谁也不忍心破坏一个女孩跳舞的梦想。然而女孩显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断肢,但是她却显得很平静,没有大吵大闹。母亲担心她是不是受刺激过度了,于是想要上前安慰她,没想到女孩突然抬头对着母亲说:“妈妈,能活着真好。”

生活也许给予我们眼泪和悲伤,但是却不会轻易让人绝望,生活可能会使我们失去某些东西,但同时它也为我们保留了一些东西。要知道,没有谁会被生活完完全全地剥夺一切,没有谁会轻易失去一切,很多时候,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依然会得以保存下来。当我们为自己的人生感到无奈时,常常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都还幸运地活着。而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会有奇迹发生的可能,活着我们才能够重新把握好自己的生活。

“活着”听上去只是一个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请求了,然而它却代表了一切的一切。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了绝望,感觉到了痛彻心扉的悲伤,感觉到了人生的灰暗无光,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时,也许我们就能想到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我们还幸运的活着,我们的生命还没有被生活彻底磨灭——活着就要勇敢负担起自己的生活,也只有活着我们才能够负担起自己的生活。

有个人向上帝抱怨自己的境况,希望得到上帝的帮助,上帝于是让他说出一个值得帮助的理由,这个人便悲伤地说:“我已经破产了,现在一无所有。”上帝听了只是摇摇头,无动于衷,于是这个人又哭着说道:“我的双腿早就残废了。”上帝依然摇头,这个人接着说道:“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上热饭了。”上帝看了看他,依旧摇头。

看到上帝不住地摇头,这个人有些愤怒了,于是质问上帝为什么不帮他,上帝反问说:“你不是还活着吗?为什么不自己想办法活得开心一点呢?”这个人无奈地自言自语道:“活着又有什么用呢?”上帝便说:“既然活着都已经没用了,那我也没有帮忙的必要了。”

有人被夺走了光明,但是他还可以用耳朵倾听世界;有人没有办法与人沟通,但是他还能够看见别人的笑容;有人无法站起来走路,但是他依靠双手依旧能够让人生走得更远。生活带走了我们享受部分幸福的机会,我们自己要懂得弥补回来,我们自己要有一份淡定的、坚强的心。

人生不到彻底绝望的时候不要轻易绝望,人生不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每一种生活都可能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但是不要轻易就对生活失去信心,很多时候,我们并非已经一无所有,我们还有一颗淡定的心,我们还有能力走好人生的道路,还有能力开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