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6463300000021

第21章 婚迎嫁娶:男婚女嫁喜事多(4)

在一天夜里,弄玉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与一男子笙箫唱和,配合得非常默契,那男子说他住于华山之上。弄玉梦醒后当即告诉了父王秦穆公,秦穆公便派人到华山去寻找,果然在山上寻到了一个异人,名叫萧史,只见萧史羽冠鹤衣,玉貌丹唇,飘飘然竟有超尘脱俗的姿态。使者将萧史请回宫殿,穆公见其风度翩翩,举止儒雅,很是喜欢,请其吹箫。萧史吹了起来,一曲还不曾吹完,只见宫殿上的金龙、彩凤就好像翩翩起舞一般。秦穆公大喜,遂将弄玉许配给了萧史。

婚后,萧史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几年之后,弄玉的箫技大增,甚至把天上的凤凰都引下来了,停在他们屋子的上空久久不愿离去。一天,夫妇二人在月下吹箫之后,萧史和弄玉说他很想念华山幽静的生活,于是二人便有了隐居于华山的打算。一日二人合奏了一曲后,天空中飞来一龙一凤,于是,萧史跨龙,弄玉乘凤,随祥云而去。当时人们便把萧史称为是乘龙快婿了。后来人们便把像萧史这样有才华的女婿称为“乘龙快婿”。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为后人所乐道。

趣味链接:女婿的别称

女儿的丈夫,被称“婿”或“女婿”,也有称“姑爷”、“姑老爷”的。前者通俗易懂,后者加入“爷”字,主要是对男人的一种尊称;女儿出嫁后,岳家因心疼女儿,又爱女婿,遂以“姑爷”相称,表示亲昵。

在古代“女婿”还有其他许多雅称,诸如子婿(亲如儿子)、娇客(受宠的宾客)、佳婿(即好女婿)等。唐朝时,俗语常将来相亲或省亲的女婿称“乘龙”或“乘龙快婿”。“龙”在古代是吉祥之物,后世称别人女婿,多以“乘龙”作为赞语。

我国古代有怎样的婚龄规定?

先秦《周礼·地官·媒氏》说:“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由于人口问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所以历代的封建王朝都提倡早婚。春秋时期,齐桓公规定:“男子三十成家,女子十五出嫁。”越王勾践规定:“男子二十不婚,女子十七不嫁,罪及父母。”

西汉惠帝下令女子出嫁不得超过15岁;晋武帝下令女子出嫁不得超过17岁。而在北齐则被规定在14~17岁。北周又作出新规定:男子15岁,女子13岁以上军民依时嫁娶。

唐初,为缓和社会矛盾而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婚龄有所放宽,发生很大变化。唐太宗时规定男20岁,女15岁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婚龄规定有所提高;而唐玄宗又下诏将婚龄降为男15岁,女13岁。北宋时婚龄紧随唐制,南宋宁宗嘉定时下令:男16岁,女14岁属嫁娶之期。

清代基本上和宋代一样,《大清通礼》规定官员士庶结婚等到男16岁,女14岁方可进行。

从上述可知,中国古代礼法婚龄,男子一般在15~20岁,以16岁为多;女子一般在13~17岁,以14岁为多。男16岁、女14岁的礼法婚龄,实际是以祖国医学对人体发育成熟的认识为基础。

趣味链接:古代婚龄的平均年龄

据彭卫着《汉代婚姻形态》一书中的研究,汉代男子:普遍初婚年龄在14~18岁之间,各种身份的人无明显差别。地主和官吏阶层的女子平均婚龄为14.7岁,平民为15.1岁,皇族为13岁。

宋代士大夫的女子的平均初婚年龄为18岁,男子则平均为24岁。较平民年龄要高。

《大清通礼》规定女子平均初婚年龄为18岁,男子平均初婚年龄21~25岁,男子普遍在20~22岁结婚。

为什么会产生哭嫁的习俗?

土家族姑娘出嫁哭嫁是土家族独特的风俗。可以说,从古至今,在许多地区新娘哭嫁也是整个婚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仪式。土家女子婚前要唱哭嫁歌,即在婚前半月至一月开始哭唱。形式多样,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哭唱的内容大多是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姊妹别离之情等,而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表祝愿和说吉祥话为主。但这种悲剧气氛是与婚庆之喜格格不入的,那这哭嫁的习俗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继母很嫌弃前房留下的女儿,便给她找个婆家。在出嫁当天,按照当地的风俗,母亲是要对孩子说一些吉利话的,可是继母却说了许多难听的话。女儿知晓继母的心思就拉着继母的手哭道:“娘啊,我小轿去,大轿来,麒麟送子抱儿来。”后来女儿在婆家吃苦耐劳,并且夫妻和睦,一年后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日子过得很幸福。不久,继母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找了一户富贵人家,在出嫁时,母女俩高高兴兴地说了一大堆的吉祥话。可谁知,在嫁过去一年后,夫家就败落下来了。

这样不同的遭遇,人们便认为女儿在出嫁时,还是哭比笑好。就这样,哭嫁的习俗就形成并流传下来了。

趣味链接:在古代“吃茶”代表“许婚”

古代有一种风俗,即是“吃茶”意味着“许婚”,也就是旧时女子受聘于男家。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辰沉靖州蛮男女未婚娶者,聚而踏歌。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这其中就有试探是否同意许婚一事。浙西一带的媒人奔波于男女双方就称为“食茶”。而女方同意婚事之后也会给媒人泡茶煮蛋,既代表热情,也表示许婚。

你知道交杯酒的由来吗?

喝“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合卺”,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说:“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合卺”后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相传,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昏羲》中记载:新郎、新娘每人各执一片一剖为二的瓢饮酒,象征着一对新人从此合二为一,夫妻享有同样的地位,婚后也要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到了唐代,除了用瓢作为饮酒的工具外,还可用杯替代。到了宋代,就用两个酒杯来喝交杯酒了,先饮一半后再互换共饮,饮后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表示婚后百年好合。清末就已经发展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

喝“交杯酒”这个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习惯,可谓花样百出。譬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要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吃,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新郎新娘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以示祝福。

趣味链接:古代女子分钗是怎么一回事?

在古代,恋人或是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叫分钗。也就是女子将自己头上的对钗一分为二,一支赠给对方,另一支自己保存。等到重逢的那一天,再把钗合在一起。慢慢地,“分钗”就被指定为是爱侣分别的代名词。南朝梁陆罩在《闺怨》中写道:“自怜断带日,偏恨分钗时。”

白居易《长恨歌》中:“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表达的都是离别之情。

你知道多少迎新娘进门的风俗?

新娘子的花轿被抬到男方家的门前就要下轿,而且会有一系列的习俗要完成。但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风俗。

首先是“火炮接入门”。这是广西永福一带新娘入门的风俗。三声鞭炮响,会引来许多围观的人,人们可以把鞭炮扔在新娘身上,最后再由新郎招呼一群姑娘把新娘引进门。

还有“燎轿入门”。这是山东的风俗。花轿一到,在鞭炮声中两位年已及笄的接轿姑娘,一人手端麸子,一人捧着一本书,书中夹着两根葱,迎上轿前立于两旁。此时再由一人手拿点燃的稻草火把在轿前烘一烘,即俗称“燎轿”。然后由坐在柳木椅子上的新娘的族兄或表兄抬着进夫家大门。

“挨打入门”。这是广西荔浦一带新娘入门的风俗。花轿到了门口,男家出来两位福命妇人,撑伞扶新娘,身着婚礼服,手拿尺子,乘新娘入门之机轻打新娘头部三下,俗称“显威”,以暗示新娘婚后尊重丈夫,万事注意分寸。然后新郎在前面走,新娘须踩着新郎的脚印随后跟入喜堂,俗称“踩三步”,意示日后夫唱妇随。

“跨火入门”。这是浙江玉环、温岭等地新娘入门的习俗。花轿一到男家房门前,便把一只火盆放置于轿门口,在旺火中撒上一把盐,盐在火中噼啪作响的时候,伴娘牵着新娘下轿,跨过火盆,进入大门,俗谓这样可将一切煞气、邪气全破除。

趣味链接:婚礼上的红包

娶亲出发前贡礼官除了打理人数、车数、聘礼外,还得提醒新郎要多准备红包。因为需要给红包的对象很多,如开新郎车门的舅爷,捧洗脸水的女方亲属、媒婆等。

女儿出嫁为什么要送嫁妆?

嫁妆也叫妆奁,是女子出嫁时女方家长陪送的物品。

在古代,嫁妆是没有定数的,要依女家的家境而定,生活用品齐备的称“半房嫁妆”,再加上田产房产的为“全房嫁妆”。汉代时期,从“世俗聘送女无节”,到了“遣女满车,富者放过,贫者欲及富者空减,贫者称贷”的地步。唐代高宗时规定:“天下嫁女所受财”皆充所嫁女的吃穿用等,“其夫家不得受陪门之财”。女家必备“毡褥帐幅衾绹之类”。富裕的女方家还有金银首饰器皿及田产房产等,而男方则准备家具等用品。明清以来,嫁妆就以“抬”数计,富家多达二三百抬,全部家当一应俱全;中等家庭为二十四抬或三十二抬;小户则有八抬至十六抬;再次一些的家庭以箱匣装备常用之物;赤贫之家仅以一两件衣服和鞋为嫁妆,俗称“包袱儿”。清到民国期间,嫁妆中必备的有长命灯(新婚之夜用)、子孙桶(日后生子用)、马桶或尿盆三宗物品。有的女家送嫁妆,门帘是必须送的,有喜门楣的美意。

趣味链接:陪嫁门帘

相传娘家人挂门帘的习俗起源于西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出塞进行和亲,她请求元帝送她一条遮蔽风雨的门帘,元帝准备了一条图案艳丽的五彩门帘,并要求送亲的王子亲自为昭君把门帘挂好。这样,陪嫁门帘就成了民间嫁女的习俗,而且要由娘家人亲自挂上才行。

“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从何而来?

在古老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有着“男女授受不亲”的社会风气,这是一种只限于要求女性贞操观的说法,我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一种压迫和束缚。

“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谚语出自《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男人和女人的动作不要亲密,这是一种礼节。《礼记·曲礼》中这样规定男女授受不亲的内容:“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嫂叔不通向,诸母不漱裳,外言不入于棞,内言不出于棞。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姑姊妹女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这是一种较为严格的礼教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