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6463300000003

第3章 典章规制:盛世华章显辉煌(2)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谁发明的?

纵观中国明朝或者清朝皇帝的圣旨,不论其内容有多大的差异,也不论其形式有多大的不同,都无法掩盖几个共同的字眼: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果我们按照字面意思对这八个字予以解释,那么很容易便可得出一个结论:皇帝被认为是上天指定在人间的统治者,那么他的任何旨意都是代表上天,并且是顺从天意的安排,这样一来,皇帝的命令就具有不可违反性,任何人都要遵从。站在今天的立场来看待古人的这些言语,不得不令人由衷地佩服古人创造词语的能力和技巧。那么,这几个字是由谁发明出来的呢?

其实,“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刚开始的时候不是一起用的。最初先用的是“皇帝”、“诏”,这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使用的,秦朝灭亡,汉朝沿袭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皇帝制度,于是汉代的帝王开始在文书中使用“诏曰”两字,之后这两个字一直被历代的皇帝使用。到了明代,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为了显示自己是受命于天,以及君临天下的气势,太祖一言一行都表示自己的统治出自天意。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还有,他把其宫殿也称为奉天殿,把他手中所捧的大圭也刻上“奉天承运”这几个字。从这以后,明至清的帝王们都继承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

趣味链接:秦始皇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从根源上来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最早应该溯源到秦始皇。当时他一统江山、功高盖世时,为了显示自己的伟业,他不但把名号改称为“皇帝”,还自称为“朕”,同时命为制、令为诏,于是他所用的玉玺上就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

“三公九卿”都是指什么官职?

稍微懂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封建王朝时期“三公九卿”泛指皇帝的大臣们。和皇帝的七十二妃一样,“三公九卿”也是一种等级划分,表示官员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最早设立“三公九卿”是在夏朝的时候,《礼记》中谈道:“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殷商时期,亦设三公九卿,伊尹曾经说过:“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

不过不是每个朝代都设置“三公”和“九卿”,并且“三公”和“九卿”的职位设置都是不相同的。周王朝以太师、太傅、太保或者司马、司空、司徒为三公,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而到了秦朝,就没有设置“三公”,而是让左右丞相来代替三公履行职责。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这个《史记》中也有谈到。所以秦朝,天下之事皆决于丞相,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为丞相副手。

趣味链接:秦之“三公九卿”秦之三公:

(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3)御史大夫,执掌大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也是副丞相。秦之九卿: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以后历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也是以此为根基的。

三宫六院的“三宫”指什么?

无论从讲述古代帝王的书籍还是从今天关于帝王传奇人生经历的电视剧中,读者和观众都可以找到“三宫”的字眼,可以说,“三宫”这个字眼从它被创造出来之时,便与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结下了不解之缘。读者也许会问,这个出现频率特高的字眼究竟是指什么呢?

尽管从关于秦朝的很多史料记载之中,我们可以找到“三宫”的字眼,但是“三宫”这个词并非秦朝的文学家或者历史学家所创造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真要追溯根源的话,那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有了关于“三宫”的记载,不过当时的意思并非如汉代以后所指的皇帝本人所拥有的“三宫”,而是专指诸侯夫人所住的宫殿,代指诸侯夫人。《礼记》言:“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唐代着名的注疏名士杨士勋疏曰:“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在《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也说:“甸粟而纳之三宫。”范宁注曰:“三宫,三夫人也。”这些都证明了“三宫”开始是指诸侯夫人的宫,六宫则是指王后的宫。不过,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天下大一统,封建集权制的建立,分权割据的时代成为过去,诸侯们消失了,于是自然就不会存在诸侯夫人了,更别谈诸侯夫人的宫。但是“三宫”仍然属于特权阶级的专用词。由于天子身为九五之尊,而皇帝的后妃极多,太皇太后、太后、皇后占据了后宫的重要地位,为了区分尊贵,与那些嫔妃们区分开来,三宫就变为皇帝、太后、皇后的合称。班固的《汉书·王嘉传》就有记载:“自贡献庙祖三宫,犹不至此。”颜师古注曰:“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不过有时又把“三宫”看成是太皇太后、太后、皇后的合称,唐代唐穆宗时期就是如此。

趣味链接:六院

六宫也称为“六院”,或者“六苑”,本来是指王后所住的寝宫,代指王后,但到了唐代以后,统称为后妃所居宫院(苑),代指后妃。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形容杨贵妃美貌的诗句就提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六宫”,以及李贺的《贝宫夫人》中的“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榜照青山”的六宫,皆指后妃。不过到了明代以后根据故宫的建筑,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因为故宫内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廷,即皇帝和他的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宫即中路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又称“后三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和永和宫;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和重华宫。因各宫均为庭院格局建筑,故称为“六院”。“三宫六院”的说法就是由此得来的。

什么是封禅?封禅包括哪些仪式?

中国人向来注重名分,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所以很多事情上面都要编造一个合理的、被众人信服的理由。封建王朝时期,无论是继承还是篡位,取得天下者,为了避免别人再夺取自己的天下,都要为自己寻找一个具有合法性的借口,表示自己当皇帝是上天的意思,所以封禅的典礼就产生了。

何谓封禅呢?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合起来就是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封禅”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管子·封禅篇》中。西汉时期着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引用该词时,对其意思进行了扩展延伸。唐代张守节对《史记》进行钻研,得出封禅的目的是:对天“筑圆坛以报天之功”,对地“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由于封禅是皇家的一项重大事件,对封禅的地点也要精挑细选。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君王一向是登上泰山筑坛祭天,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他们之所以选择在泰山封禅,是由于在战国时期,齐鲁之地的一些儒家子弟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离天最近,那么人间拥有最高权力的皇帝应当到这座最高的山上祭拜上天。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就记叙道:“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意思是说改姓称王者,为了使天下太平,必须到泰山祭天,到梁父山拜地,那么上天就会把统治人世的皇权交给他,让他治理天下苍生,或者是向上天通报天下太平,报答天神的功劳。

封禅的仪式是怎样的呢?《白虎通》中有详细的记载:“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意思是说将封禅所用的文书以“金泥银绳”或“石泥金绳”封之,埋于地下。不过,每个朝代皇帝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汉武帝封禅,他先到梁父山礼祠“地主”神举行封祀礼,就是在山下东方建高九尺的封坛,下面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再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从岱阴山那边下山,实施祭后土的礼仪,最后封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还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不承认泰山封禅的称号,取消了封禅活动,把封禅改为了祭祀。清朝也延续了明朝的做法。

趣味链接:古代帝王着名的封禅活动

秦始皇封禅泰山,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汉武帝封禅泰山,具有雄才大略,扫除边患;

唐玄宗封禅泰山,开元盛世,国力昌盛,且一改封禅诰文秘而不传的规则;

宋真宗封禅泰山,导演了一幕“天书从天而降”的闹剧。

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你知道吗?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都对中国封建王朝的科举制度印象深刻,因为这部小说深入地鞭挞了清朝后期的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思想毒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科举制度真有小说之中所描述得那般差劲吗?这还得从科举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说起。

纵观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轨迹,其毒害和禁锢读书人思想的弊端固然是被后世人所深恶痛绝的,也是它为后世之人所不齿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我们不能否认,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他当时创立这项制度是以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中央政权的稳固为基点的。因为自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是世袭,中央或地方任用高官都从全国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而这些权贵子弟无论有没有才能,都可以做官。相反,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拥有官职。很多有先见之明的官员看到这种状况,于是向隋炀帝报告,为了扫除这种弊端,隋炀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取人才。他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于是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由于它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到了唐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已经可以堪称完美,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都对科举制大力扶持。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分期举行,制科则是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宋朝时重文轻武,大力采用文官,于是提升进士的录取数量。但是到了明代科举考试开始变得死板起来,例如用八股取士。到了清朝末期,科举制对读书人的戕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严重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

无论如何,科举制度从产生到灭亡的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早已证明其并非真如《儒林外史》所描述的那般一无是处,相反,它对于特定环境下的封建政权,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趣味链接:科举制对社会有何影响?

仔细算一下,科举制度从诞生到取消,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其间对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存在有利有弊,但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算是一种相对比较公平、公开及公正的制度。另外,科举制度对近代英国的文官制度改革以及整个西方国家的职官制度都起到一种借鉴的作用,有人因此称科举制度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是不为过的。现今中国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科举制度的影子。

你了解“内阁”的由来吗?

“内阁”在人们的心中似乎是一个民主高度发达的产物,也是一项只有西方发达国家才配拥有的制度。因此,一提起内阁,读者也许首先想到的是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政府机构的“内阁”。其实,如果追溯内阁制度的根源,中国出现内阁制度的时间绝对不会迟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会比绝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早。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时期便已经有了内阁制度的雏形。洪武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亲手除掉之前跟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功臣——丞相胡惟庸。并且废除了丞相的职位,皇帝自己直接管制六部,不让他人有机会染指他的皇位。他曾下诏:“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虽然朱元璋权力独占欲很强,但是他的精力有限,并且天下还未稳定,他也管不了那么多的国事,因此到了洪武十五年,他仿照宋代的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机构,并由大学士担任职位。不过,他设置的这些部门及人员只是类似现在的秘书处,还不算是真正的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