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套”是什么行业?
龙套指传统戏曲中扮演兵卒、夫役等群众角色的统称,也叫文堂。由于他们都穿着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
龙套通常以整体出现,一般以四人为一堂。在舞台上用几堂起烘托声势的作用。根据各剧不同的需要,龙套有各种不同的排场以及队形变化(如二龙出水、挖门、站门等),并有时伴随各种队形变化齐唱各种曲牌。当主帅升帐或在某种特定场景中时,龙套还须大声喝喊堂威(如喝喊“有!”、“啊!”、“噢……”等)。
在双方交战时,只摇旗呐喊,手中常拿着门枪旗、飞虎旗、红门旗,或风旗、火旗、水旗、云牌等,因此,又把龙套叫做“打旗的”。在舞台上,龙套总是跟着主帅跑动,而且台上各种队形、各种舞台部位的变换,甚至舞台气氛,都要靠龙套“跑”出来,因此被人生动地称为“跑龙套”。
趣味链接:纪晓岚妙联戏说“跑龙套”
传说清代着名才子纪晓岚,曾为京师一戏馆写了一副长联。
上联云: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脚耳;汉祖唐宗,也算一时名角,其余拜将封侯,不过掮旗打伞跑龙套。
下联云:四书白,五经引,诸子百家杂曲也;杜甫李白,能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都是求钱乞食耍猴儿。
这副长联评论古今人物,引经据典,很是有趣。那时他就把在戏台上摇旗呐喊的人称作“跑龙套”了。
乞丐有哪些行乞手段?
乞丐从来不显着于历史和社会,但是历史和社会中经常有他们的身影。国家混乱时,他们的队伍更加广大,甚至成为一个行业。行乞有行乞的行情和技巧。反而言之,他们利用人性的弱点来促使人们的施舍,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就是一些行乞中惯用的手段。
戴孝行乞。中国是一个讲求“孝道”的国度,乞丐们以父母丧亡,无钱收殓来骗取人们的同情心是颇具杀伤力的。过路人如有所感就会掏钱包了。业内称这种行为为“丧亡党”。对父亡叫做“失上”,母亡叫做“失下”,无力收葬叫“等水头”,鬼把戏被人识破就是“走潮”,逃跑就叫“退潮”。
哭诉行乞。指在路边向行人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求得怜悯与施舍的行乞方式。业内把遭遇写在地上的叫“告地藏”,把哭叫做“双口犬”,把诈称投亲不遇叫做“脱轴头”,把装病趴卧在地上抽泣的叫“老磨苦”,小孩子随大人在一旁号哭叫“小磨苦”。
作揖行乞。就是不断地向来人作揖的行乞方式,业内称为“丢圈子”,这类乞丐叫做“丢圈党”。这些叫花子往往跟在行人后面穷追不舍,不断作揖,惹人生厌。他们却自鸣得意,把过路老人叫做“吧老”,老女人叫“雌吧老”,少妇叫“洋毛”,小孩叫“狗子”。
手本行乞。这种行乞方式指的是手持“相板”行乞。他们给自己上门行乞的行为起了一个雅致的名字——拜客,业内称这种行乞方式为“古相”。有的乞丐识几个字,就谎称是落魄的文人雅士,被称为“文相夫”;以字谜行乞的叫“扯谶经”;死乞白赖地行乞叫“挣把子”;谎称保镖,叫做“武相夫”。
托神行乞。行乞方式是以祝主人家得神灵保佑而获施舍。他们往往向住户送纸人以换取施舍,这叫“送子”。送的时候要是一个人去叫“冷送”,许多乞丐一起敲锣打鼓送去叫“响送”,送去的纸人叫做“天赐”。他们把自己的行乞过程叫“挑黄”,把住户叫做“桩子”,而把其中的施舍者称为“桩头”。
送字行乞,即别出生面把一些吉祥字或对联送给住户,以此换取施舍。送字的叫“飘叶子”,送对联的叫“飘龙门”,若是春联就叫“飘宜青”。要是送字给不识字的人叫做“对石牛”,送字给识字的人就叫“同派”。有的时候字没有被接受,这种情况叫做“打退鼓”。
书写情节行乞。此类方法指在一片纸上或地上(多见于现代行乞)写下令人同情的情节让路人看,以此获得施舍的行乞手法。这类乞丐把写有悲凉情节的纸或布叫做“皇榜”,他们自称是“磨街党”,把拿在手里的情节帖子叫做“提摇牌”,把帖子送给路人看叫做“投帖子”。有时乞丐怕写得不够明白,还向人们解释,叫做“背神咒”。帖子上面的缘由叫做“家乘”。有的将情节书写于墙壁之上,叫做“涂粉子”。匍匐于地上的乞丐自称“磨街石”。
趣味链接:乞丐辨黄庭坚书法
《阅微草堂笔记·卷七》记载:竹吟与朱青雷到长椿寺游玩,在卖画的地方,看见一副榜书写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落款是“山谷道人”。两人正打算辨别这幅字的真伪,一个乞丐在旁斜着眼看到,微笑着说:“黄鲁直(黄庭坚,自鲁直,号山谷道人)竟然写杨诚斋(杨万里,号诚斋)的诗真是奇闻。”一甩手径直走了。朱青雷惊讶地说:“能说出这样的话,怎么落得要饭呢?”竹吟长长地叹息说:“能说出这样的话,又怎么不落得个要饭呢!”对此纪晓岚评曰:“余谓此竹吟愤激之谈,所谓名士习气也。聪明颖隽之士,或恃才兀傲,久而悖谬乖张,使人不敢向迩者,其势可以乞食。或有文无德,久而秽迹恶声,使人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是岂可赋感士不遇哉!”
中国古代有经纪人吗?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经纪活动。西汉时,经纪人被称为“驹侩”;唐代后经纪人的正式称谓,主要有“牙”、“牙人”、“牙商”等。为什么会称“牙”?原来古时“牙”是“互”字的俗字,“牙市”亦即“互市”,“牙人”即“互人”,意思是互通有无货物的人。如《旧唐书》载:“禄山为互市牙郎。”到了宋、元朝时,还出现了外贸经纪人,称作“牙侩”和“舶牙”。明清时期,经纪又被称“掮客”,掮,原指以肩扛物,用称经纪人,便含有常言所谓“一手托两家”之义。明代还把牙人分为官牙和私牙,同时还出现了牙行,即指代客商撮合买卖的店铺。
趣味链接:福州“牙行”
福建福州在解放前曾有两处最大的牙行集中地,一处在今五一广场东边水部的“羊牙”。一个贩卖活羊的大市场,凡是福清、长乐、罗源等地的养羊户,把羊运到福州水部“羊牙”,由牙行老板代为出售。另一处是“水果牙”,位于今台江区达道路。那里集中从长乐以及福州郊区农民运来的荔枝、龙眼、柚子、香蕉等四季水果,寄在牙行代卖。而小商小贩则从牙行批发零售。牙行老板向寄售者收取佣金,等货物全部批售后,才向寄售者发给钱款。
那时候,凡从事牙行业必须向政府有关部门领取“牙贴”,相当于今天的营业执照,每年缴纳的牙贴银税,称为“牙税”。
“粉侯”是“驸马”的别号吗?
古时候“驸马”也别称为“粉侯”,虽然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事,因为一个历史典故,让“粉侯”流传于诗文,成为历史上驸马、爱郎的别称。
三国时期,曹操继子何晏仪容端秀,面如傅粉,又好老、庄之言,名动一时。后娶魏金乡公主,爵列侯,所以人称粉侯,亦称粉郎。在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用作心爱郎君的爱称。后世如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题丁家公主旧宅》一诗中,就有“何郎犹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宋柳永《甘草子》词:“却傍金笼教鹦鹉,念粉郎言语”;清纳兰性德《凤凰台上忆吹箫·除夕得梁汾中信因赋》词:“心知梅花佳句,待粉郎香令,再结相思。”
趣味链接:“傅粉何郎”是怎么回事?
三国曹魏时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何晏,才华出众,容貌俊美,而且喜欢修饰打扮。他的面容细腻洁白,无与伦比。相传魏明帝曾疑心他脸上搽了一层厚厚的****。一次,大热天之时,魏明帝着人把他找来,赏赐他热汤面吃。不一会儿,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的衣服擦汗。可他擦完后,脸色显得更白了,明帝这才相信他没有搽粉,而是“天姿”白美。后来因他娶了魏公主,被拜为驸马都尉。于是后人就把“傅粉何郎”作为一个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
什么是“奇门遁甲之术”?
奇门遁甲,是中国古老的一种术数,为奇门、六壬、太乙三大秘宝中的第一大秘术,号称帝王之学,也有的说是修真的功法。“奇门遁甲”的含义是由“奇”、“门”、“遁甲”三个概念组成。“奇”就是乙、丙、丁三奇;“门”就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遁”即隐藏,“甲”指六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在十干中最为尊贵,它藏而不现,隐遁于六仪之下。“六仪”就是戊、己、庚、辛、壬、癸。隐遁原则是甲子同六戊,甲戌同六己,甲申同六庚,甲午同六辛,甲辰同六壬,甲寅同六癸。另外还配合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九星。奇门遁甲的占测主要分为天、门、地三盘,象征三才。天盘的九宫有九星,中盘的八宫(中宫寄二宫)布八门,地盘的八宫代表八个方位,静止不动,同时天盘地盘上,每宫都分配着特定的奇(乙、丙、丁)、仪(戊、己、庚、辛、壬、癸六仪)。这样,根据具体时日,以六仪、三奇、八门、九星排局,以占测事物关系、性状、动向,选择吉时吉方。
趣味链接:奇门遁甲的起源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奇门遁甲起源于轩辕黄帝大战蚩尤之时,距今约四千六百多年。当时黄帝和蚩尤在涿鹿展开一前所未有的大战,蚩尤身高七尺,铁头铜身刀枪不入,而且会呼风唤雨;又在战场上制造迷雾,使得黄帝的部队迷失方向。
一天晚上,轩辕丘上传来惊天动地的声音以及非常强烈的光芒,原来一支彩虹中走出一位全身大放光明的仙女,仙女手上捧着一个长九寸阔八寸的玉匣,黄帝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本天篆文册《龙甲神章》。黄帝根据书里面的记载,制造了指南车,终于打败了蚩尤。
《龙甲神章》除了记载兵器的打造方法之外,还记载了很多行军打仗、遣兵调将的兵法。于是黄帝令宰相风后把《龙甲神章》演绎成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后来经过周朝姜子牙、黄石老人,再传给张良,张良把它精简之后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奇门遁甲。
谁创建了最早的当铺?
当铺或称典当行在中国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其最早的经营者是佛寺僧人,称为寺库。据《南史·甄法崇传》载:南朝宋时期(420~479年)江陵令甄法崇孙甄彬,曾“尝以一束茔就州长沙寺质钱,后赎茔还,于茔中得五两金,以手巾裹之。彬得,送还寺库”。这里提到的寺库,就是寺院经营的专门当铺,或可能是寺院普通仓库兼营典当。另在《南齐书》中有:“渊薨,澄以钱万一千,就招提寺赎太祖所赐渊白韶坐褥,坏作裘及缨,又赎渊介幌犀导及渊常所乘黄牛。”
看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寺兼营典当也为中国典当行作出了一大贡献。
趣味链接:佛教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西汉末: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佛教始传的另一确切说法是东汉明帝时: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4年),蔡愔等12人赴西域访求佛法返国,邀得大月氏迦叶摩腾、竺法兰来洛阳,并以白马驮回佛像及经卷。两个高僧翻译了一部分佛经,相传就是现存的《四十二章经》,是《阿含经》的节要译本。其后明帝在洛阳兴建了中国早期的佛寺白马寺,作供奉佛像及佛法之用。
“三句话不离本行”是怎么来的?
“三句话不离本行”最早的出处是清朝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
据说还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从前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一个是船老大。他们凭借自己的技艺好,广受村里人尊敬。村里谁家有个矛盾纠纷,都请他们去“说和”。
一次,村里有兄弟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出个结果,于是就请这四个人去说和。四人觉得这种家事不好办,便先到厨师家开了个“碰头会”。他们是这样商量的:厨师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裁缝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能过去线也绕得过去才行。”车把式接过话茬:“我说,咱原先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只要不出大道就行。”船老大听着不耐烦了:“我看咱们不如到了那里再见风转舵,怎么顺手就怎么划啦划啦。”
厨师的媳妇听到这里,“扑哧”一声笑了:“我说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她的话刚说完,引得全屋的人大笑。原来厨师媳妇是做小买卖的。
趣味链接:乞丐是怎么得名的
“乞丐”一词最初是以单音词出现的。金文中的“乞”字指的就是乞求、求讨,同时又可引申为反义。“丐”在甲骨卜辞中多作祭祀用词,指向神灵乞求,如“崇雨,丐于河”,即雨大成灾,乞灵于河神。另外,“丐”也可作给予之义。如《汉书·西域传下》记载:“及载肴粮于路,丐施(施舍给)贫民。”
在《孟子》、《吕氏春秋》、《列子》、《后汉书》、《桂苑丛谈》等书中,有“乞人”、“丐”、“丐人”、“乞索儿”等称呼。这些称谓大多一直延续到清末。
从宋代开始,“乞丐”一词开始用来称呼讨饭之人。《太平广记》中就将乞丐与马医、酒保、佣作及人贩子之流相提并论;《朱子语类》中也记载了有的人在纸币交易中早晨还是富商,傍晚就成了一无所有的讨饭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