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关键期关键帮助:0—7岁成长规律破解(第三版)
65063200000005

第5章 认识孩子

现在让我们来试想:将孩子比喻成一颗种子,种子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得到成人的各种帮助。

在帮助一颗种子时,我们必须懂得这类种子与我们种植的其他种子有什么不同,我们要知道将要种植的种子什么时间需要水,什么时间需要肥料,什么时间需要水多,什么时间需要水少,我们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这颗种子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就是自然赋予这颗种子的规律。

第一节 孩子从哪里来

有一对夫妇结婚很多年了不怀孕,他们已经想孩子想得要发疯了,尤其是女人,见了别人家的宝宝就盯着一直看,甚至有时候在上班开会的时候,会把围在办公桌旁的同事都看成是小宝宝。在看了很多医生都无法怀孕之后,这对夫妇决定去做人工受孕……

人工受孕的过程十分复杂和痛苦,取卵的时候,医生要先进行探针穿刺。医生会在B超探头套上一个胶皮套,在探头凹槽处,固定一根长长的穿刺针,其尾部连接着负压吸引胶管。探头进入女性身体后,B超显示屏马上可以看到蜂窝状的卵巢。医生再根据显示屏操纵探头上的针管,依次抽吸每一个黑色的蜂窝,吸出卵泡里面所有的液体。液体顺着穿刺针的管子进入一个试管,一个装满再换一个。装满液体的试管,通过传递窗,由助手放入培养室工作台上的试管架里。因为卵子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很高,温度要在37℃左右,湿度要适中,不能见光,所以整个手术过程都要关灯,只留一盏蒙着纱布的落地小灯。接着,操作员在培养室,一个接一个地把试管里的血水倒在小玻璃器皿内,在显微镜下拣吸出卵子注入另一个培养皿里,等待催熟。6小时后,它们将与优选精子会合。精子拖着“长尾巴”,快速向四方游走,卵子则是一个浑圆的球体,向四周吐着“舌”。受精过程像是一次约会,“卵子主持,精子出席”。受精卵会分裂变成两个细胞、四个细胞、八个细胞,在分裂为四到八个细胞的时候,医生就在胚胎移植室里,把小胚胎放到女性宫腔里面。

这对夫妻去了医院,依照上面的程序,妈妈的卵子和爸爸的精子被取出来放在一个小小的器皿里,良好的服务使他们夫妇都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卵子和精子。为了保险起见,医生在女人的腹中放置了两个受精卵。

日子一天天过去,女人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医生告诉他们怀的是双胞胎,两个受精卵都存活了。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这对做梦都想孩子的夫妇得到了一对龙凤胎,两口子乐开了花。

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可爱,两口子越来越多地从孩子身上看到了他们自己的特征,连微小的怪癖、细微的动作,还有嘴角的笑意都像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两口子经常感叹生命太神奇了,他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生生不息,延续着家族的血脉。

这两个宝宝无论是他们的身体,还是他们的精神,都来自他们父母的基因,没有其他更让人不可理解的东西出现在他们的行为和语言中。

人类一直在对自身进行着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试图证实人的精神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一次次地重复来到这个世界,一方面试图证实婴儿是从无到有成长起来的。

作为父母,当我们打算要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内心抱着一个怎样的态度和心情?我们是打算要一个可爱好玩的宝宝,让我们的生活丰富一些;还是要这个宝宝来修复我们成人间不太美满的亲情关系;又或者因为我们被他人爱抚和养育过,我们也打算做他人的父母,为他人奉献我们的爱抚与辛劳。

无论我们付出的是爱或者不是爱,我们都需要知道自己对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做法,而不同的做法,会养育出不同的孩子。

第二节 人群中的儿童观

孩子不是空罐子

一次,我的一位男同事到珠海办事,办完事到外面转一转,听说珠海城中有一座有山的公园,他一路寻去。到了公园,他发现那里的环境真的非常优美,空气非常清新,大冬天草是绿的,花是红的。同事正放空心灵,打算吸纳风景时,耳边传来了刺耳的女人说话声。同事集中注意力,尽量不让自己被女人的说话声音打扰,他紧闭眼睛面向天空。但无奈,那个女人说的话让他太好奇了,只好先让自己回到凡间,目光寻找声音的来源,不看则已,一看让他吃惊得无话可说——一个身体强壮快乐的妈妈用婴儿车推着自己几个月大的宝宝,边快步走着,边大声喊着:“宝宝名字叫王欣,宝宝名字叫王欣,宝宝名字叫王欣……”

同事百思不得其解,并且感到很难过,带着一脑子的困惑回到宾馆,问我:为什么那个妈妈要一直这样说,是这位妈妈有精神病,还是有其他的意图?

我当时给了他各种各样的答案,一种是这个妈妈太爱孩子了,但不知道怎样向八九个月的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用这样的口诀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一种是这个妈妈想教会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王欣,妈妈认为这很重要、很有用,所以一遍一遍地给孩子重复,这个妈妈大概立志要把孩子教育好,要将自己知道而孩子还不知道的事情告诉孩子。

其实,我们在小区里或者公园里也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年轻的父母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八九个月的孩子自然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妈妈当然有义务告诉孩子。问题在于有些成人往往总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空的罐子,拼命地往里面装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碰到什么就往里面装什么,根本不管孩子正在感受什么,在观察什么,在探索什么,一味地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间。

有一次我看到一对父母推着他们的孩子,见到马路边一位老人,父母就指着那位老人对孩子说:“看,奶奶。宝宝说奶奶好”。过马路看到红灯亮了,父母就指着前面的红灯跟孩子说:“宝宝看,现在红灯亮了,一会儿绿灯又亮了,红灯停,绿灯行,小朋友看得清。”我观察他们的孩子这时正在专注于天上的云朵。父母回头看着红绿灯的时候,孩子压根就没在看红绿灯。要命的是,父母觉得自己的功夫不能白费了,于是用两只手把宝宝的头扳过来,用手指头指着前面的红绿灯,继续讲解……这时可怜的宝宝一脸茫然,他还没有从刚刚对云朵投入的观察中回过神来,父母强行把他的脑袋扭过来后,他还不知道该看什么。

在他的眼前有大人伸出去的半条胳膊和一只指着前方的手,有电线杆,有远处的楼房,有路边的树,有蓝色的天空,有白色的云朵。大人口中念叨的“红灯停,绿灯行”,对宝宝来说,也许是成人的手指头,也许是蓝天,也许是白云,但无论如何,这时成人在一边哇哇的声音肯定是让宝宝不胜其烦的。

家长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自己有责任把自己认为孩子应该知道的所有的事情告诉孩子,孩子自己正在做着什么家长却不关心,这就像是一个女人正在被眼前的美丽风景陶醉着,她老公不关心,却突然跑过来对她说:“唉,你坐在这里发什么愣,看你也不跟我在一起,你应该看看那边的山,你应该看天上的云彩。”如果这个女人打断自己的思绪,去做丈夫要她做的事,她就很难回到刚才那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的、能令她记住和享受一生的感动中。那是她作为一个人,自我系统运作的秘密时间,她的先生那样打断她,这种行为实际上是粗鲁的,是不尊重她的。

这也如前面的故事中孩子的妈妈,孩子有可能也在这样的感动之中,只是孩子不会表现内心工作的状态,家长不断地给孩子输入那些约定俗成的小常识,这样家长越勤奋,孩子就越成了装满小常识的杂乱无章的抽屉。孩子无法成长出带有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感受的自我系统,如果家长一直这样做,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只会记忆不能创造、无法判断、没有个人立场和主见的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很好地生活呢?

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造成孩子把所有用来发展的力量都用在了对小常识的收集上。在日后的生活中,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之下,孩子都能说出许多别人不知道的常识,这会带来别人的赞叹,这种赞叹会鼓舞着孩子把更多用来发展的力量用在卖弄自己的小常识上。也许这样的孩子将来会在某个知识竞答上获得不错的成绩,这种成绩和优势也会给孩子带来一种对自己带有幻象的认知。但是,一个了解很多小常识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具有生存能力的人。

从小到大,周围人对孩子的反应,使孩子以为自己是优秀的,是优秀的就一定会被生存环境所需要,所以当结果与孩子的判断不符时,孩子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疑惑,以为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以为这个世界出了问题,慢慢的,孩子成了一个受害者,郁闷终生。

这几位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儿童观,但他们的行为中带着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看法,那就是认为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只有他们把自己知道的东西灌输给孩子,才是帮助孩子。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

我有一位朋友,发誓一定要把未来的孩子培养成名人,还没怀孕她就找了好多书来看,看完了几套养育孩子的方案后,她自己创造了一套自己养育孩子的方案。孩子还没出世,她就已经跃跃欲试,要大显身手了。

当她的宝宝出生后,她带着热切的渴望感染所有的人相信她是对的,于是,她开始按照自己创造的那个养育计划训练她的宝宝。

孩子一出生,她就每天给孩子放英语儿歌、看英语单词,然后,再抽空在宝宝醒的时候拿来自然科学的卡片给宝宝指着上面的动物,反复地告诉孩子那都是什么。

孩子躺在摇篮里正在自己吃手,她马上拿着三字经在孩子耳边念:人之初,性本善……

她见到任何东西都马上把孩子抱过去给孩子讲一通这是什么。

孩子1岁了,吃饭的时候正在玩饭,拿勺子把饭捣来捣去,又捏又拍,她连忙捡起饭粒,举到孩子面前,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孩子会走了,这位妈妈领着孩子逛公园,孩子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沉迷地看着吸引他的一切,而妈妈却看见了水里的鸭子,这时妈妈马上拉着孩子指着水里的鸭子对孩子说:“宝宝,看,鸭子!”孩子蹲下开始玩水,还捡起水边的小木棒挑泥巴,妈妈拼命地捏着孩子的胳膊,着急地让孩子看远处水里的鸭子,孩子不得不放弃自己正在做的事,看着妈妈指着的方向,妈妈马上对宝宝说:“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带着孩子出去玩,妈妈看见卖煤的车,马上说:“宝宝,看,车!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见了一位奶奶,要宝宝问奶奶好,还要给孩子进行礼貌说教,说完还要问:“知道了吗?”下一次又见一位奶奶,还要同样地问,要让孩子给奶奶背诗,给奶奶背一个“鹅鹅鹅……”

当孩子再大一点时,孩子如果看到一条虫子,妈妈马上指着那条虫子告诉孩子它的学名。孩子回家后,妈妈拿来百科全书,将这条虫子所属的那个科目中其他的虫子介绍给孩子,然后再带孩子出去研究这个科目的其他虫子……

如此,孩子身边的万物都被教育的人按照规划输入给孩子,这个人完全不管大自然赋予孩子的自然发展机制是什么,大自然为什么要让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长为一个独特的自己。这个妈妈要跟孩子的自然性相搏,要斗败孩子身上的自然性。她利用一切机会给孩子灌输几千年前某个名人在成年时由于某一次感慨而写的诗,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还没有机会练习自己的感受力时,就要去学习古人的感受力吗?暂且不说感受力是不能学的,就是能学,我们的孩子按照古人写诗时候的感受来感受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一定能够变得有学识,也能写出很棒的诗吗?我们看到孩子身上显示出一些东西:他们只要醒着,能看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去看,能拿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去拿,他们的行为是谁在指导?他们为什么选择那些事物去注意,我们注意了孩子这些现象就是注意了大自然的规律。如果我们不在意孩子身上所显示出来的自然性,不去尊重它、顺从于它,反而要去与它搏斗,由于孩子还不能表达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我们抗争,最后我们真的就把孩子的需求打败了,用我们成人的愿望代替了孩子身上的自然性。

最后大自然真的输了,这些家长的孩子真的被塑造成他们想要的样子,也许这个孩子会成为神童,会比别人提前四年大学毕业。但这个孩子像一个在工厂中批量生产的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没有童年,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幸福,寡淡无味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也许,有个别的孩子会成为优秀分子,但更多的孩子会因此被毁掉。大多数被这样教育长大的孩子都少年辉煌,成年平平,老年愤然。更多的人是从青少年开始,就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兴趣,在他们看来,能维持生命就可以了,不愿意再继续努力,继续突破,更不愿意为了生存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如果把孩子当作一张白纸,完全由成人来塑造,由于成人只能创造出有限的几个模式,孩子可能会成为某个学科的学者,可能会成为天才儿童,可能会成为人们羡慕的优秀的人,也可能成为父母的模板,成为父母的复制品,唯独不能成为他自己。如果人们都按照自己创造的模式来塑造孩子,那么人类就可以成为有限的批量生产的几个类型。

把孩子当作一张白纸,这种对待孩子的方式虽然会培养出少数获得成功的人,但是这些孩子却没有童年,在人群中找不到独特的自己,并很少为自己的独特特质而获得愉悦。还有可能因为成人这样看待孩子,造成孩子严重的逆反,或者潜能被扼杀。虽然在本节讲的案例有点偏激,但在家长中,以为尽心地早教就是尽心地给孩子灌输知识,以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古诗文,这样的人还真不少。其实人类的知识有一部分是自己通过个人探索、总结归纳、提取出来的,这是直接经验。这些直接经验也可以称为知识,它帮助我们能够对别人的语言和发现产生共鸣。如果孩子没有机会探索个人知识,孩子就不能成长出自己的大脑工作模式,孩子没有直接经验作为支撑,没有有力量的大脑工作模式,就无法对书本和老师讲的知识产生共鸣。不共鸣就是不理解,不理解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去学会别人逼自己学的东西,这样的知识学了也没法用。

孩子不是玩具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家长,宝宝都会说话了,妈妈却变得不会说话,他们以为爱孩子就是学习孩子的样子。他们会指着一只小狗,对孩子说:“宝宝看,前面有一个汪汪。”以为把狗叫成“汪汪”才更孩子气,更可爱。

孩子在后面走着,在探索着自己身边的世界,妈妈却在前面张开两臂嗲着声音,做作地学着比宝宝还小的样子,做小鸟状又跳、又蹦、又飞翔,孩子愣在那里不知道妈妈在干什么。

孩子看见一朵花,蹲下来刚想研究,妈妈自己变成了孩子,在前面蹦跳着,说:“宝宝快跑快跑,看,妈妈能够着这个树枝,来,跳一下。”孩子说:“妈妈,看这朵花。”可能孩子从这朵花里得到了独特的发现和感受,想要去跟妈妈分享,但妈妈根本不管宝宝的需要,一把把花摘下来,逗弄孩子,让孩子来抓。孩子抓不住,妈妈还会继续逗孩子说:“不给,不给,就不给……”

孩子正在看一条虫子,妈妈躲在草丛后面,孩子抬起头,发现找不着妈妈了,开始惊慌,妈妈却躲在一边偷着笑,孩子急得哭了,妈妈突然跳出来:“哎,妈妈在这儿呢!哈哈哈哈……”

这样的成人把孩子当成了可爱的宠物,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宝宝的注意力从探索发现中引出来,引到家长的行为和动作上,而家长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可爱,但他们的行为和动作对帮助孩子发展没有任何意义。而且这些成人表现出来的行为,让孩子搞不清楚成年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妈妈的身体是大人的样子,动作却比儿童还要儿童。

这样的成人在心理上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幼稚而可爱,有了宝宝以后,就把这种情感投射到宝宝身上,成天把孩子打扮得像个洋娃娃,给宝宝头上身上扎上许多饰物,好让自己看着赏心悦目,也让别人为此赞叹他们。这样的家长被宝宝愉悦着,他们用孩子来愉悦自己,而不是在考虑自己要给宝宝什么,宝宝需要什么。

这样把孩子当作宠物,家长心情好的时候显得特别开心活跃,家长心情不好时就没有了兴致来扮演,有时他们会突然朝孩子发飙。孩子眼中的父母,要么是一个比自己还小还幼稚的大人,要么突然转变成为恶魔,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以为是自己不好,才造成爸妈有时高兴有时不高兴,父母高兴时也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这会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和人格扭曲,甚至恐惧、仇视社会。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可能会不信任这个世界,他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可信的,他不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他会用一种扭曲的心态去看别人或者去逗别人,不知道如何与人真诚相待,这就是把孩子当宠物的一种儿童观所带来的家长行为。

孩子不是麻烦

有位妈妈自己很爱美,也很喜欢把孩子打扮成洋娃娃,给孩子穿漂亮的衣服。这天,她又给孩子准备好漂亮的衣服,可是孩子就是不愿意穿,非要穿另外一件衣服,非跟妈妈反着来。这位妈妈哄了几句后很快感到厌烦,甚至跟孩子争执:“这件搭配起来更好看!我给你选的这件衣服多好看啊,为什么你就是不穿,为什么?你告诉我为什么?”这时孩子已经被她的气势吓到了,一边大哭,一边就是不穿。妈妈硬是给孩子往身上套,娘俩几乎打起来,妈妈控制不住大发脾气:“不管你了!太讨厌了!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说完之后马上掏出手机,当着女儿的面,怒气冲冲地给孩子的爸爸打电话:“大勇!你女儿太不像话了,太烦人了!你也不管你女儿,送给你妈管吧!我要上班去!我受不了了……”

孩子就在面前,妈妈这样在说自己,还要抛弃自己,这对孩子一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幼小的孩子会怎样看自己?她还会认为自己是被人需要,被人爱的吗?

另一位妈妈是上班族,这天,下了班要在家做家务,还有一大堆工作没完成,正焦头烂额呢,宝贝儿子跑过来要妈妈陪他玩,黏着妈妈不放。妈妈只好放下手头的事去陪儿子,由于心里有事,所以敷衍了一下就急着离开,这时孩子拉着妈妈不让走,妈妈刚开始还跟孩子商量:“宝宝你要体谅妈妈,妈妈有很多事还没做,妈妈一定要走了,宝宝要自己玩……”妈妈苦口婆心地耐着性子讲,孩子就像没听见一样,硬是拉着妈妈的袖子哼哼唧唧,还靠在妈妈身上不离开,准备哭的样子,妈妈的耐心终于到了一定限度,她一边使劲地掰着孩子的手,一边忍不住大发雷霆:“妈妈今天这么多的家务都还没做完!你爹那个死鬼不知道死到哪儿去了!你这样非把妈妈累死!把妈妈累死了看谁管你!”孩子大哭起来。妈妈一把把孩子推开:“哭去吧!”然后自己愤然离开,去干活。干了一会儿又于心不忍,回去对孩子说:“哭完了吗?哭完了上床睡觉。”孩子说不睡觉,又大哭起来。妈妈再次怒气冲冲,打电话给爸爸发牢骚,越说越气,竟然当着孩子的面在电话里跟爸爸大吵起来,然后把电话砸到了地上。这下,孩子吓得真的不哭了,妈妈却说:“你就像现在这样不哭了,妈妈就喜欢你了。你早点乖乖听话,妈妈就不会生气了……”

这样的妈妈经常是情绪化的,自己心情好时,会觉得孩子是个天使;孩子乖的时候,就爱孩子。孩子不能顺着家长,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家长帮助解决时,家长就觉得孩子不好玩,养孩子太麻烦,很多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同情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在这样的情绪之下,家长很容易讨厌孩子,把孩子当成麻烦。有些成人会尽量克制自己,不把厌烦的情绪表现出来,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心里有了这种感觉,孩子会感受到,于是孩子会自卑,有负罪感,会痛苦;妈妈跟爸爸发脾气时,孩子会觉得是自己造成的,很多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人,一生都有负罪感,他们不太容易相信别人会喜欢他们、爱他们。

当真的有人喜欢他们,他们可能就会想:我哪都不好,他为什么会喜欢我呢?他肯定是假装在爱我。由此会造成他们一辈子生活不幸福,他们很容易低自尊和低自爱,甚至于轻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家长认为孩子是个麻烦的儿童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孩子不是上帝

一家几代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孩子,父母又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出生以后,全家人都把孩子当成上帝,一家人不遗余力地表达着对孩子的珍惜。有这样一位妈妈,她天天无限怜爱地注视着自己的孩子,为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和无条件的爱,孩子无论提出什么要求,家人都立刻去满足。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会蹲下来仰起脸,深情地对孩子说:“宝贝,你想吃什么,妈妈去给你做。”宝贝说:“我要吃好吃的。”妈妈马上说:“好,好,好,妈妈去给你做。”然后到厨房一通忙碌后端上来一份美味的食物,孩子看了看,一巴掌把碗掀翻,把勺子摔在地上,说:“我要吃肯德基的炸鸡。”妈妈马上说:“宝贝,是不是妈妈做得不好吃,你很生气?好,妈妈去给你做炸鸡。”妈妈又到厨房里一阵忙活,炸鸡做好了,端上来,孩子吃了一口,将炸鸡摔在桌子上,说:“我——要——吃——肯——德——基——的——炸——鸡!”妈妈马上非常抱歉地说:“对不起,宝贝,爸爸把车开走了,要很晚才能回来,到肯德基堵车,现在不好走,咱们星期天再去好不好?”孩子说:“不行!”接着大哭。妈妈马上说:“宝贝,别哭,别哭,我们现在就打车去肯德基……”

这个家长以为把孩子当上帝就是爱孩子,家长的这种态度使孩子真的以为自己是世界的老大,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人都要围绕着他转。由于一直被顺从,孩子无法顺从于别人,所以孩子不能成长起感受他人和体贴他人的能力,一直无法脱离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认识群居动物中每个人都必须通过为他人服务获得生存机会。孩子无法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练习脱离以自我为中心,少年时期在群体生活就会变得非常艰难,他们会不断地受到排斥和谴责,但自己又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建构起良好的适合于人群的人格状态,使孩子将来适应于自己的家人和社会的群体生活。这种适应群体的过程就是理解他人和体谅他人的过程。

把孩子当成上帝会造成孩子不能成长起利他的精神,孩子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应该爱他。一个没有利他精神的人是无法在社会生存的,因为他无法为别人服务。当他进入团体,当他发现团体成员无法像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顺应自己时,他就会感到愤怒、伤心和生气,于是就会向别人发泄自己的情绪,最后被群体所遗弃。

所以,把孩子当上帝是在害孩子。

孩子是一颗种子

怎样看待孩子?其实这是一个应该怎样看待生命的问题。我们是否把孩子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感觉、有情感的高级生命来看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必须学会敬畏孩子。

大部分的父母延续他们父母的养育方式,无论好的、不好的,都是代代相传,父母们会把自己对生活的焦虑和担心不断地加入教育的方式之中,因此对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把握很少有人知晓,也没有人来推广。

令我们想不通的是,为了经济发展,无论是农民、商人、大企业家还是小企业家,都会去了解自己那个行业的规律,接受自己行业最先进、最正确的观念。比如,在农业方面,农民在地里忙碌,农业科学家在研究最好的养育植物的方式,寻找最好的种子。每当研究出一个好的成果,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农村中去,一两年之内这种优良的品种就会普及全国。农民为了种好这种品种,会坚持坐在课堂上学习,并请专家指导自己的实践。

但养育孩子这样的大事,却很少有人能去下功夫学习,甚至大多数人不知道养育孩子需要学习,需要了解孩子的自然规律才能养好孩子。很多人都凭着自己的想象,在沿袭着自己父母的正确或者错误的方式,碰巧养好了,孩子将成为一个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碰巧没养好,少则使家庭几代人不能安度晚年,多则使一群人由于这个孩子而感到不愉快。作为家长我们没有把孩子养好,是对人类的不负责任。

现在让我们来试想:将孩子比喻成为一颗种子,种子在发芽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人的各种帮助。在帮助一颗种子时,我们必须懂得这类种子与我们种植的其他种子有什么不同,我们将要种植的种子什么时间需要水,什么时间需要肥料,什么时间需要水多,什么时间需要水少,我们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这颗种子的特点,这个特点也就是自然赋予这颗种子的规律。儿童也是一样,为了更好地说明,我们把孩子0—6岁的发展关键点,分割为关键期来说明孩子的发展规律,其实孩子的发展是贯穿的、完整的一个过程,并没有分为一个个明显的阶段。由于环境的原因、孩子自己的气质类型的原因,还有遗传等原因,即使是相同年龄、相同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其发展阶段也不会完全一致,所以比较先进的心理学研究者以孩子的变化作为研究点,而不用阶段性。但为了家长们容易了解,便于操作,我们还是大致把孩子的每一年龄段需要的帮助和大体特征利用关键期这样的概念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