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自爆发以来,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并且进一步蔓延至经济领域,影响了美国等许多经济体金融秩序与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很多学者评论说,这次风暴的严重影响绝不低于亚洲金融风暴。甚至还有人说,华尔街应当树立起一块大牌子,上面刻着:结构性商品——华尔街葬身于此。可是次贷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构性商品又是什么概念呢?
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是指某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比较差与收入不高的借款人给予的贷款。美国的抵押贷款的市场“次级”与“优惠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益条件作为区分界定的。依据信益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分别对待,因而市场形成了两个层次。信益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上寻找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都为贷款购房者,但是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一般较优惠级抵押贷款高出2%~3%。
在美国几年前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期,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飞速发展。可随着利率上升,又加上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许多次级抵押贷款的市场借款人无法依期偿还借款,致使某些放贷机构遭遇严重损失甚至破产。由此,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暴诱发了投资者对美国整个金融市场健康状况与经济增长的前景担忧,致使近期股市出现剧烈动荡。
由次级债风暴一步步蔓延的链条来看,起初决定此市场发展起来的经济主体以及其一环扣一环进入此链条里来的经济主体,它们相同的特征就是不愿为自身期冀的利益付出相应的代价。
第一,次级贷款兴起,政府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可以说是美国放松金融制约、金融商品改革、政府税收政策、住房政策与住宅抵押信贷经营办法改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次级贷款是指向信益比较低、缺少收入证明、负债比较重的人给予住房贷款。贷款人能够在无资金的状况下购房,只需声明其收入状况,无需给予任何有关还款能力的证明。
第二,申请次级贷款者糊涂抑或为愚蠢的羔羊。
次级贷款的本质特点就是对经济实力不强的人给予代价高昂的提前的消费能力。对贷款申请者来说,当代金融机制赋予他跨时期选择权,就是透支未来的消费能力,可是对于未来的希望应当源自于对收入,或者说对自身发展的潜力进行合理的评估。
在次贷大规模膨胀过程中,某些贷款机构甚至推行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办法,就是借款人能够在无资金的状况下购房,并且只需申报其收入状况,而无需给予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比如工资条、完税证明等。弗吉尼亚州的某家咨询机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研究所于2006年4月对100笔这类“零文件”贷款展开了一项追踪调查。调查者比较了贷款人在申请贷款时申报的收入,与其提交于国内税务署的税务申报相比较,看到90%的贷款人提高个人收入5%或者以上。其中60%的借款人虚报收入超出实际收入一半以上。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说,在2006年发放的所有次级房贷中,这种“骗子贷款”占40%。
骗子的未来只能依靠骗局的连续运转。只可惜,当利率不再下滑,房价不再上浮,在市场发展的方向与赌者下注的方向相悖时,首先出局的就是那些承担了自己不应当承担的风险的人。那么个人次级抵押贷款人就是首批倒下的,因为他们承受了更高的利率,自身又由于种种因素无法保证连续还贷。
提前消费应当以未来的发展潜力作为基础保证,而非未来的投机获利能力。次级贷款申请人并不愿意为自身的当下消费在以后付出超额的、稳增的代价,而是将这笔赌注倾注于无形的房产增值上,试问,有谁可赌得过经济的形势呢?
第三,发放次级贷款者为贪婪且放纵的趋利者。
放贷机构中的次级贷款为一项高回报业务,对比一般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极有可能高至10%~12%,并且大部分的次级抵押贷款采用可以调整利率的方式。但是因为次级贷款对借款者的信益要求较优惠级的贷款低,借款人信益记录比较差,所以次级房贷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自然更大,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还款违约率为优惠级贷款市场的7倍之多。
2001年-2004年,美联储开始实施低利率政策,激发了房地产业发展,美国人购房的热情持续升温,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益因素不能达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在放贷机构之间竞争加剧的状况下,催生了各种各样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商品,次贷抵押在这其中就埋下了两个致命硬伤:第一为零首付,购房不用提供首付款,所有购房资金都可由银行贷款,还有前几年可以只付息而无需偿还本金,用以吸引借款客户;第二,对借款者不作任何信益核查,就针对“次级信用”者借出大笔资金。此种假设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得到维系是由于放款机构与借款人都认为,若出现还贷困难,借款者仅需出售房屋或抵押再融资就可以了。可由于美联储持续17次加息,住房市场连续降温,借款者极难把自己的房屋卖出。房屋的价格或许也跌落至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的程度。此时,很自然地将出现逾期还款与丧失其抵押品赎回权的案件。案件一旦大幅度巨增,必定诱发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测。次级贷款市场就可能产生严重动荡,这就会冲击贷款市场资金链,进而殃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价值也会由于房屋所有人止损的心理而连续下跌。两重因素的叠加产生马太效应,呈现恶性循环,从而加剧了次级市场的危机发生。
其四,次级贷款的调包人——中转站。
次贷在经济中转圈的第二站是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抵押贷款的公司把抵押贷款出售给商业银行或投资银行,银行把抵押贷款二次打包成抵押贷款证券以后,出售给再次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的投资人,转移风险。并且,银行将与抵押贷款的公司签署协议,要求抵押贷款的公司在个人贷款人拖欠还贷状况下,回购抵押贷款。并且银行还会购买某些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相当于购买某种对抗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上升的“保险”,以此来进一步分散自身的风险,但同时会将更多的经济主体牵入至次级债的链条中来。
第五,次级债券的购买人——最大笨蛋理论。
保险公司、退休基金、公募基金、避险基金为次级房贷债券的大宗购买者。在次级贷款者违约率增长之后,这些债券评等就被SRP等调降,债券的价值由此大跌,令投资者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并且是无人接手。
次级按揭贷款转至这里,基本就到了终点站,无下家了。在此链条上,主要牵涉了贷款申请人、放贷机构、银行与投资机构。在房价只涨不滑的时段,链条上绝大部分人都会获利。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好处就在于可令房产增值收益分配给更多的人:其抵押贷款公司的利润来自于把抵押贷款出售给银行,其银行的利润来自于把抵押贷款证券出售给抵押贷款证券的购买人,因而抵押贷款证券的购买人将会享受到较购买国债或者投资级债券更高的利益。这还不包含那些间接参与进来的投资人和购买抵押贷款公司或银行股票的投资人。
可是房价不可能只涨不滑。美国房产价值的上浮于2005年底达到一个顶峰,自2006年以来,其成屋销售、新屋销售与营建支出等,房地产行业的指标都呈现了回落。在房地产市场投机的气氛浓烈之时,房产价值的下滑将迫使房产投资人竞相杀价急于出局,但少有购买人。最后的结局为房价跌势加重。此链条最后导致恶性循环,让许多人于危机中破产,让一批批的金融机构在风暴中倒下。
纵观历史上著名的金融风暴事件始末,不难看出,其本质都是在过分追求利润的前提下,集体缺少风险意识、风险控制体系失灵、经济个体故意冒险及产生盲区,从而导致最基本的金融机制失效。其经济主体有意甚至恶意忽略风险因素,而参与进交易中来,令一开始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改革商品或交易演变成一环扣一环的旋风游戏,并不断诱使更多的人卷进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牟利。当外在经济的因素良好时,诸多参与人程序化地把“烫手的山芋”传递出去,利益滚滚而来,好像傻瓜都在赚钱;但是在此过程中,经济个体只是把风险传递下去,可是对于整个金融以及经济体系来讲,风险无法再次转嫁,也未被消化。那么,在“众贪”冒险的行为中,整个经济体系风险的因素不断累加,终有一天,演变成引爆危机的导火索。残酷的是在众多表象下,确切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可却是无可奈何的一个,那就是怎么扼制人们无止尽的贪念。
西方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定,不幸变为诸多市场主动为自己开脱的法宝。可是,以微小经济为代价换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应当用于金融领域,好似意味着需追求同等风险水准下受益的最大化,或者说同样收益水平下风险的极小化,而非单纯贪婪地把利润极大化作为唯一目标。利益的孪生兄弟是代价。
次级债风暴爆发之后,对许多国家股市以及经济都造成了重大影响,由2007年起,各国陆继着手采取举措,抑制风暴进一步恶化。可是,坏的事情一直比好的事情更易散播,至目前为止,还无法估量此场危机的前景到底如何。世界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了,而师姐第三大投资银行把自己卖了,试问将来还有什么不可能发生呢?
要点回顾
金融自由化在本质上应当是金融体制的进步,其中包括风险防范体制的不断完善。监管层、金融机构、房地产业等领域的“有力者”,均应加倍警惕资产泡沫,切勿以今日的快感换取明天的伤痛。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国家级灾难——国家破产
国家破产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能冲抵进口所需外汇,主要金融机构破产或濒临破产而产生的事件。
面临严重金融危机的国家可以和个人、公司一样宣布破产,并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国际金融系统应该为此建立正式的破产程序,通过和银行、债权人谈判,这些国家可停止偿还债务。
2008年,冰岛遭受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10月6日,冰岛总理哈尔德发表了全国性的电视讲话,“同胞们,这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危险。在最糟的情况下,冰岛的国民经济将和银行一同卷进旋涡,结果会是国家的破产。”
此时,他们的国家已经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干净、金融高度发达的天堂,而是一个外债超过1383亿美元、本国货币大幅贬值的黑色国度,昔日,世界上过得最幸福的冰岛人生活在国家破产、朝不保夕的恐惧中。
冰岛过去仅仅靠渔业维持国家运转,人口只有32万人。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持续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冰岛的银行体系此时迅速萌芽并以疯狂的速度扩张。它们在全球各地成立分行,发放了大量贷款,银行业因此成为冰岛经济的最强支柱。截止到2008年6月30日,冰岛三大银行的资产规模总计达到14.4万亿克朗,约合1280亿美元。与之相比,2007年冰岛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1.3万亿克朗。
银行业的大肆发展让冰岛人尝到了甜头,不久它们的人均GDP排世界第四,美丽洁净的环境、优厚的福利政策让这里成为世人向往的一方“幸福家园”。但是当金融危机袭来时,他们才发觉自己原来正是巴菲特所说的“裸泳者”。总理哈尔德承认,由于冰岛银行产业几乎完全暴露在全球金融业震荡中,所以冰岛面临“国家破产”。
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了这个破产旋涡。全球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评级报告,处于“国家破产”边缘的国家还有很多。
事实上,国家破产的概念不是很严格。从理论上看,一个经济单位,小到家庭,大到国家,如果资不抵债就是陷入了破产的境地。然而国家和其他单位不同,国家拥有三项权力:第一是苛税权,第二是发钞票的权力,第三是举债权,有这三权在就使得它不可能实际地破产。但是在西方国家这样一个已经破产的事实可能会导致政府更迭,经济动荡,但是国家破产不太可能。这样来说,用一个濒临破产的国家来解释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意味着这次危机真的很严重。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徐东华认为,所谓的国家破产实际上也就是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一种描述。他说:“国家破产,是说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段里的经济情况,首先,就是出现大量的财政赤字、对外贸易赤字;其次,就是出现大量外债;最后,该国家没有偿还外债的能力,同时也没有改善国内经济状况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国家要破产了。”
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怎样去拯救它们,也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早在200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级(IMF)的第一执行总裁克鲁格尔女士曾提出过一个解决机制,将IMF的地位放在了国家破产解决程序的核心地位,但是很明显,这一方案遭到了所有国家的反对。两年后,IMF再次提出一个改进后的方案,该条款从法律上允许债权人中的一个“绝大多数集体”(占债权人总量的60%~70%)可以进行债务重组,同时该重组须将其余的债权人包括在内,而IMF只起到监督和最后仲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