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规矩对孩子一样重要。父母为孩子立下了规矩,不但要让孩子遵守,父母也要遵守。不能因为心疼孩子,就不讲原则地随时改变规矩。
小泽是一个3岁的小男孩,十分喜欢吃甜食。孩子正在长身体的阶段,糖类吃得太多对身体不好。有的时候,小泽在睡觉以前,还要吃一块糖果。妈妈为了克制小泽的不良习惯,平日里一般不会给小泽买糖果吃,如果有亲戚来拜访,给小泽买糖果的话,妈妈也会将糖果放在小泽看不见的地方。偶尔才会让他吃一些。
开始,小泽看见这些糖果会紧紧地抱在怀里。每当妈妈从他手里拿走糖果的时候,他总是哭闹不休。有一次,小泽的奶奶看见这种情况,就对小泽的妈妈说:“孩子吃一点糖有什么大不了的,给孩子吃吧,你看他哭得多么可怜啊。”
但是,妈妈坚决不给小泽吃糖果,任凭他哭闹不休也决不妥协。其实,妈妈看见小泽哭得那样可怜也很心疼,但是为了纠正孩子的这个坏习惯,立下的规矩就要好好遵守。几次以后,小泽在妈妈把糖果拿走的时候,就不再放声大哭了,有的时候只是难过。渐渐地,妈妈的坚持起到了效果,小泽不像以前那样爱吃糖果了。
父母为孩子制定原则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执行原则的过程中要遵守原则的不止是孩子一个人。很多时候,只有在父母的强制下,原则才能得到执行。
大人们都知道,想改掉自己的一些毛病或者克制自己的一些欲望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若有些事情对孩子没有好处,家长就要努力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即使孩子在执行原则的时候表现得十分痛苦,家长也不能心软。
小成是个小学生,有时候,妈妈因为工作忙,没时间接他放学,就让小姨去接他。小姨十分疼爱小成,看见小成走出学校门口,就把书包接过来,替他背着。有一次,妈妈和小姨一起去接小成,小姨还是接过小成肩膀上的书包。这个时候,妈妈从小姨的手中拿过书包,又还给了小成,让他重新背到肩膀上。
小姨说:“你这是做什么,小成的书包多沉啊,我们应该帮他拿。”
妈妈笑着拍拍小成的肩膀说:“小成是个男子汉,我们有约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接着,妈妈又对小成说:“在我没有接你的时候,你是不是老让小姨给你拿书包啊,这可不是男子汉的做法。”
小成看着妈妈,惭愧地低下了头。小姨觉得姐姐对小成有些太狠心了,她悄悄对姐姐说:“小成才多大啊,你怎么能对他要求这样严格呢?”
小成的妈妈说:“小成是个男孩子,应该要求严格一些。”
妈妈要求小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不是只要求他自己背书包,还要求他整理房间。比如早上起来要自己叠被子,自己整理书桌等;周末要打扫房间的卫生等等。妈妈为小成立下这些规矩以后,真的一次也没有给小成整理过屋子。慢慢地,即使父母出差,他也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好。
孩子都有依赖父母的天性,但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他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会摔倒,会疼痛。即便如此,有原则的父母,在制定原则和执行原则的时候,也绝不能手软,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学会独立、坚持、克制和忍耐。也只有这样,孩子的人格才会得到完善,才会健康成长。
别让孩子坐享其成
父母为孩子提供的丰厚的物质基础以及事事都帮助孩子解决会让孩子的奋斗能力一步步退化,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无论自己多么富有、多么有能力,该让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要让他们自己做。该让他们吃苦的时候,就应该让他们吃苦。
希腊哲人柏拉图说:“对一个小孩最残酷的待遇,就是让他心想事成。”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对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做过调查,在中国,富裕的父母通常都有这样的想法:给孩子尽可能多地积累财富,铺好路,找好关系,让孩子有一帆风顺的未来。家长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想让孩子少吃苦,减轻孩子的负担。但是,这样做会使孩子的生活能力得不到锻炼。
宋军大学毕业以后,就回到了家里。宋军的家在一个小城市里,本来他想要留在北京发展的,但是找了一个月的工作都没有结果,所以他就收拾行李回家了。因为父母已经开始给他张罗关系找工作了。
宋军的父母都是商人,经营一家规模很大的旅店,实行吃住玩一条龙服务,在当地颇有名气。宋军的父母也算是社会上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宋军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任何苦。在电动玩具刚刚上市的时候,别的小孩都不知道这些玩具怎么玩的时候,宋军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了。宋军卧室的装修都是进口材料,他对父亲说,自己浴室的装修一定要用进口的水龙头。无论儿子提出什么样的要求,父亲都满足他。毕业的时候,宋军本来打算在北京买一套房子,但他不想每天辛苦地工作,最后还是决定回到父母的身边。
宋军对父母讲了自己的意见以后,父母也都同意儿子的看法。通过关系让宋军在一家机关单位实习。
上了一个月的班以后,宋军就告诉父母说自己不想再去上班了,就这样,宋军开始在家里整天上网、睡觉。这样的日子过够了,他又对父母说自己想去旅游。父亲给了他一笔钱,宋军又开始了自己的旅行。
宋军就是典型的富家子弟,而宋军父母就是最典型的中国父母。自己通过创业和打拼,为子孙积累下丰厚的财富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在这样的家庭里出生的孩子,特别是男孩,根本不需要自己打拼和奋斗,就可以有非常广阔的未来。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富不过三代”。因为父母有这样的想法,自己积累下来的财产就是供子孙花费的,不给自己的孩子给谁呢?而子孙同样有着这样的想法:家里有这么多的钱,我干嘛还要去艰苦奋斗呢?所以,这两种想法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富不过三代”这个事实。
但国外有很多家族往往可以将他们的财富延续几百年,原因就在于外国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中国父母的思想是截然相反的。外国的父母不主张孩子坐享其成。像巴菲特和盖茨这样的世界级富翁也选择不将自己的财产留给下一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卓越的成绩。巴菲特说:“我希望我的三个孩子有足够的精力去干他们想干的事情,而不是有太多的钱什么都不做。”
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正相反,因为他们知道怎样爱护孩子,才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寄生虫。没有生存能力,只会坐享其成的人是不会有大成就的。
坐享其成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将孩子的“天资”束之高阁。所有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而人的脑子就像机器,越用越灵活。坐享其成会让孩子的能力渐渐“退化”。最后完全变成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人。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有用之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所以就要放开手让孩子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而不是事事代替、处处包办,要让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