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童谣与儿童发展
6862000000015

第15章 童谣与儿童生理发展

儿童的生理发展是其全面发展的基石,儿童的大脑和身体在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的生长发育程度为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性发展提供了生物基础……

第一节 儿童生理发展的内容与影响要素

一般认为,儿童的生理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可用身高、体重、脉搏、血压、肺活量等指标来测量;二是运动能力的发展,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的发展,可用跑、走、跳等动作以及速度、动作与运动的协调性等指标来测量;三是身体适应能力,包括机体对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等……【1】

儿童的生理发展既受先天生物因素的影响,又受后天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活动与锻炼的机会与条件”作为一项后天社会因素,对儿童的生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游戏作为儿童“活动与锻炼”的方式和“宣泄情感”的方式,可大大增进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我们说,童谣作为一种重要的游戏载体,对儿童生理发展的价值正是在于为儿童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锻炼的机会与条件”……

根据格拉胡(Gallahue,1982)的儿童运动能力发展理论,可将儿童的运动能力分为反射运动、初步运动、基础运动和与体育运动有关的能力专门化四个阶段,四个阶段的划界与儿童的年龄呈递进关系:反射运动阶段自胚胎4个月到出生后1周岁左右,初步运动阶段自出生后4个月到2岁左右,基础运动阶段自2岁到7岁左右,专门化阶段自7岁到14岁左右……格拉胡认为,儿童运动能力发展与年龄有关,但并非完全由年龄所决定,而任何一种运动能力的发展都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儿童对于当前活动的兴趣与努力程度;二、活动任务的特殊要求;三、儿童所处的独特的环境条件(包括成人的指导、运动的条件、机会等)……以上三项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儿童在某项运动上的发展速度与程度……在四个阶段中,第三个阶段对于儿童生理发展尤其重要,因为前两个阶段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从第三个基础运动阶段开始,运动任务的特殊要求与各种环境条件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运动技能的获得以及掌握程度……【2】

第二节 童谣与儿童运动技能发展

依据格拉胡的观点,我们认为,一方面,儿童对于玩童谣游戏的兴趣极大;另一方面,童谣游戏有特殊的运动任务;第三方面,儿童可获得的童谣游戏的条件与机会充分……基于以上三点,我们不难发现,童谣游戏对于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儿童对肢体游戏的兴趣仿佛与生俱来,对于伴着童谣玩肢体游戏,更感到其乐无穷……两位外国传教士,一位是美国的泰勒·何德兰,另一位是英国的坎贝尔·布朗士,在上个世纪初对中国儿童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与研究,其中有“保姆与儿歌”、“男孩子们的游戏”、“女孩子们的游戏”、“儿童玩具”、“游戏与猜谜”等方面的内容……就“男孩子们的游戏”和“女孩子们的游戏”来讲,这些肢体游戏中有一半以上都与童谣相伴随,或以童谣起头,或边唱边游戏,没有了童谣,游戏兴味就大减,甚至等于取消了游戏,可见那个年代的童谣游戏是何等兴盛,也可见儿童对童谣游戏的兴趣是何等炽盛……另有一个例证,浙江仅淳安一地就有多首肢体游戏歌,单就《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淳安县卷》看,就收有《老鹰团圆》、《老虎吃羊》、《背背背》、《磨麦》、《推茶哥磨茶郎》5首……

童谣游戏有特定的游戏规则,这些游戏规则实际上规定了游戏中的运动任务……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首先是孩子们念唱童谣(以淳安《老鹰团圆》为例):

老鹰团圆,

团到半午前,

下午来吃饭……

午饭没熟,要吃猪肚;

猪肚板硬,要吃小鹰;

小鹰飞塔,要吃豆渣;

豆渣撒花,要吃葵花;

葵花剥籽,要吃小鸡;

小鸡归窝,要吃米馃;

米馃没煎,一脚踢你上西天!

念唱完毕,就开始游戏……泰勒·何德兰和坎贝尔·布朗士在《孩提时代》一书里详细地描述了“老鹰抓小鸡”这一肢体游戏的全过程:

(他们)选出一个孩子当老鹰,一个孩子当母鸡……当母鸡的那个孩子在所有孩子中个子最高、最强壮,一看就知道是那些较小、较瘦弱的男孩子们寻求保护的对象……孩子们前后相接,成一条直线站好……充当母鸡的孩子排在前面,每个孩子都紧紧抓住前面那个孩子的背襟,最后面是一个身手敏捷的男孩压阵……老鹰开始抓小鸡了……母鸡展开翅膀,两边挡遮,竭力保护小鸡,不让老鹰接近小鸡……老鹰跑到这边,后面的小鸡就逃到那边,老鹰赶过去那边,小鸡又跑回这边,小鸡们组成的弧线两边来回摆动……被老鹰叼走的小鸡都站到一边,直到小鸡被全部叼走为止……

——你看,老鹰要抓住小鸡,在一个偌大的范围内狂奔,眼睛死死盯住哪个小鸡可趁机下手;而母鸡呢,则要保护整个小鸡部队,拖着一条“长龙”来回躲避,要确保每一个“孩子”都不入“鹰口”;再说小鸡呢,既要死死抓住前面一个伙伴,又要随着整个部队的运动方向剧烈来回,以防自身不保……无论是哪一方,都使出吃奶的力气,朝着规定的任务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样大范围的来回运动中,对儿童的运动技能的发展必然大有裨益……

与“老鹰抓小鸡”相类似的肢体游戏歌很多,如“老虎吃羊”,念唱的童谣文本如下:

老虎哥哥哪里来?

山天陇上来……

山天陇上籁做他嘞?

磨刀……

磨刀做他嘞?

杀小羊……

小羊只吃了一口粥……

老虎哥哥哪里来?

山天岗上来……

山天岗上来做他嘞?

磨刀……

磨刀来做他嘞?

杀小羊……

小羊只吃了一口草……

我不管,要吃药吃就要吃!

老虎哥哥哪里来?

茶园街上来……

你来做他嘞?

我来看麦……

啊!

你小羊吃了我的麦!

没有吃……

吃了千来丛,万来丛,

一丛都没吃!

你给我浇浇?

不浇!

你给我削削?

不削!

我要吃你的小羊!

不怕!吃就吃……

喳啊,喳啊……

——淳安《老虎吃羊》

与“老鹰抓小鸡”相比,“老虎吃羊”的肢体游戏的运动任务略有分别:一人扮演老虎,一队人扮演小羊,“虎”与“羊”唱一段,对一阵,直至抓住一只羊,再继续对唱下去,游戏下去……同样的肢体游戏在别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玩法,比如到了象山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领:咩咩羊,

触触角,

讨个新妇换口镬……

老亲家,羊买伐?

答:咋介大?

领:糠筛眼、米筛眼介大……

答:(上勿下要)起,(上勿下要)起……

领:咩咩羊,

触触角,

讨个新妇换口镬……

老亲家,买羊伐?

答:咋介大?

领:天介大,地介大,

三间楼屋关勿过……

答:要!要!要!

——象山《咩咩羊》

根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象山县故事歌谣谚语卷》附记,这首《咩咩羊》在本县流传较广……这是儿童在做“抓小羊”游戏时念的……游戏做法近似“老鹰抓小鸡”:一群“小羊”依次拉着前者的衣服,由领头者念歌谣,带到“老亲家”处买羊……最后“老亲家”答过“要”后便开始捉“小羊”……

还有与“老鹰抓小鸡”之类肢体游戏有较大不同的,还有《磨麦》、《推茶歌·磨茶郎》等:

磨磨麦,钦咚锵,

对面娘母送午饭,

饭呒熟,来家炒猪肉……

猪肉炒不鲜,吃筒烟……

烟没火,吃个馃……

馃没菜,一顿臭咸菜……

——淳安《磨麦》

推茶哥,磨茶郎,

打发哥哥进学堂……

一学学到十八岁,

来家做个状元郎……

——淳安《推茶哥·磨茶郎》

据辑录者的附记介绍,《推茶哥·磨麦郎》和《磨麦》均属游戏儿歌,儿童坐在祖母或母亲的膝盖上,两人双手面对面牵住,拉来推去,边拉边唱……显然,《磨麦》和《推茶歌·磨茶郎》两首童谣属弄儿歌,与上述三首肢体游戏歌相比要温和得多,运动的强度、幅度均大不如前三种,对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价值也各有差异……较为温和的肢体游戏也另有洞天,如各地的拍掌歌(以桐庐的《拍荞麦》和绍兴的《打巴掌》为例):

一捋麦,两捋麦,

三捋动手拍荞麦;

噼呖啪,噼呖啪,

颗颗荞麦四只角,

磨起粉来雪雪白……

——桐庐《拍荞麦》

据辑录者的附记说,这是孩子们在做拍手游戏时唱的歌……这种游戏是两个孩子相对而立,先是相互捋对方的手,捋一下唱一句,唱完两句后开始相互拍手掌,边拍边唱,节奏很强……歌词内容可任意增加……“拍荞麦”的肢体游戏在浙江各地流传极广,只是童谣歌词略有分别罢了……下面列举的绍兴的《打巴掌》歌是此类肢体游戏歌中复杂程度较高的一首:

打巴掌,正月正,

正月十五玩花灯……

人家花灯玩罢了,

我家花灯才起身……

打巴掌,二月二,

二月茅针才下定……

打巴掌,三月三,

三月茅针用担担……

打巴掌,四月四,

四月茅针一包刺……

打巴掌,五月五,

五月正打种秧鼓……

打巴掌,六月六,

六盘果子六盘肉……

打巴掌,七月七,

七盘果子七盘鸡……

打巴掌,八月八,

八盘果子八盘鸭……

打巴掌,九月九,

九盘果子九盘藕……

打巴掌,十月十,

十盘果子十盘鱼……

——绍兴县《打巴掌》

“打巴掌”的游戏规则与“拍荞麦”相仿,非常简单易行:两人对坐,唱一句拍一下手,先拍自己的手,再拍对方的手,如此反复进行……就在这简简单单的反复中,儿童获得了极高的乐趣,也获得了相应的运动技能……像上面所举的《打巴掌》,孩子们唱着童谣,拍着巴掌,来来去去,反反复复,肢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舒展,运动技能也随之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处于“老鹰抓小鸡”般激烈和《拍荞麦》般温和的中间状态的肢体游戏歌同样不少,如《马儿好》:

我的马儿好,

我的马儿巧;

我的马儿跑得快,

我的马儿不吃草;

我骑马到京城,

皇帝朝我笑,

送我一件丝棉袄……

——桐庐

辑录者的附记说明了游戏规则:儿童手拿一根木棒,右腿搁在棒上,左腿跳动前进,这是骑马的游戏……在做这种游戏时,边跳边唱,十分热闹……

还有转圈游戏,也是十分常见的肢体游戏,举桐庐的《手搀手》为例:

手搀手,一起走,

走到街上吃老酒;

你一口,我一口,

吃了老酒吃蚕豆;

蚕豆香,蚕豆松,

一人只能吃一盅;

少吃多滋味,多吃肚皮痛……

转圈游戏,就是孩子们手拉手围一圈,边唱边转圈……上举童谣,这是转圈游戏的开场伴唱歌——周作人先生在《儿歌之研究》里说儿童游戏中,有歌以先之,也有和之者……这首就是典型的“歌以先之”者,边唱边转圈,既不激烈,也不温和……这样的游戏,锻炼的正是儿童的肢体运动能力……此类游戏,常见的还有女孩子很爱玩的“跳橡皮筋”,“踢毽子”等,边跳边有童谣“和之”:

一只燕子直拔直,

毛儿开花二是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

四八四九五十一……

——象山《跳橡皮筋歌》

一手心,二手背,

三酒盅,四吃菜,

五剪刀,六拳头,

七只手,八花箭,

九对九,十跳毽……

——上虞《踢毽歌》

在实际生活中,儿童玩童谣游戏的机会和条件唾手可得,最方便的比如下面的游戏,自己一个人都可以玩:

跷子跷,上楼高,

跌记下来撮着一个红纸包,

大大小小分记高……

——龙游《跷子跷》

这是一种独脚跳的游戏,边跳边唱……有些边唱“弄儿歌”边跳动的童谣游戏,参与者也只要三个人:

荡荡尺四镬,

蹾蹾大调镬……

——绍兴县《荡荡尺四镬》

这一游戏的规则是让孩子仰面朝天,两个大人一个提住孩子的双手,一个提住孩子的双脚,上下左右来回摆动……

一群孩子在一起经常会玩的游戏是捉迷藏,室内室外均可,只要有三四人以上,就可以尽情地玩……开始寻找前,儿童之间就先念童谣:

小狗汪汪,还咪盼盼……

小狗会吃粥咪?还咪……

小狗汪汪,还咪盼盼,

小狗会吃粥咪?会吃粥啦……

小狗汪汪,还咪盼盼……

小狗开眼睛咪?还咪……

小狗汪汪,还咪盼盼……

小狗开眼睛咪?开眼睛啦……

小狗汪汪,还咪盼盼……

快好抓咪?好抓啦!

冲啊!冲啊!

——龙游《捉迷藏歌》

在“冲啊!冲啊!”的叫声中,儿童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满世界地找啊,找啊——收获的何止是生理发展!

总之,强烈的兴趣,不同的任务,充分的条件,在童谣游戏中,儿童身体的各种器官都得到了活动:有全身运动(如“老鹰抓小鸡”游戏),也有局部运动(如“拍掌”游戏);有运动量大的活动(如“老虎吃羊”游戏),也有运动量小的活动(如“转圈”游戏)……这些活动与运动,不仅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成熟,也有利于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儿童的这些童谣游戏和其他游戏一样“都包含着动作和运动的成分,天然地具有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包括大肌肉、小肌肉以及全身运动的协调)发展的潜能,有助于动作的发展与分化整合”【3】……

注释:

【1】参见刘焱:《儿童游戏通论》(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9页……

【2】参见刘焱:《儿童游戏通论》(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2—194页……

【3】刘焱:《儿童游戏通论》(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