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童谣与儿童发展
6862000000017

第17章 童谣活动导引(1)

第一节 亲子活动

一、童谣与亲子活动

1.亲子活动与儿童发展

亲子活动,是指儿童和家人(或儿童周围亲密的成人)一起进行的有助于孩子成长、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具有情感价值或教育价值的活动……孩子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处于人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人尤其是父母,是影响儿童生活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他们不仅仅是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而且还是儿童直接接触与交往的最早的对象……在这种接触与交往的过程中,便发生了最早的亲子活动,如母亲对着婴儿说话或微笑地念起温馨的童谣,婴儿就会相应地表现出高兴、满足的神情……

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是一个生理逐渐成熟与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它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五大特征……作为成人,应当结合儿童发展的特征,开展各种适宜儿童发展的活动,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研究表明,亲子活动在促进儿童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能够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父母与婴幼儿之间的游戏活动能够深深地吸引婴幼儿,调动他们主动认知的兴趣,从而促进婴幼儿的持续活动和探究行为;还可以促进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性情开朗、经常与孩子一起游戏的父母在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那些缺乏与父母一起游戏的机会、生活不愉快的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则不善于与他人交往;另外,亲子活动还可以促进儿童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促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而童谣作为亲子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亲子活动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宝宝哇哇落地时,就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世界,作为孩子身边的亲人(尤其是母亲),总会通过各种方式与新生的生命展开交流……而通俗、简单、生动、有趣的童谣常常能够从妈妈的嘴巴里哼唱出来,当宝宝看着妈妈亲切温柔的表情,听着熟悉的语调又一次响起,他在享受温馨的同时,会去模仿、会去想象、会去学习……童谣是最容易让婴幼儿接受的一种艺术,它没有复杂的动作、思维、规则,都是亲人脱口而出的一种音乐性语言,配上的动作也是即兴而起,简单随意,容易摹仿学习,不受约束……

童谣没有十分考究的语言格式,也没有文字形式,没有曲谱,是在儿童中流传的口头文学……【1】童谣的诞生和流传与亲子活动尤其是母子活动有着特殊的关系……可以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初接受的童谣都是从亲人口中学来的,我们在童谣的传唱中长大,又将它延续给了下一代……研究表明,童谣始终伴随着孩子(尤其是低龄幼儿)成长,在各种亲子活动中,亲人们常常会以吟唱童谣的方式来和孩子一起活动,从而促进孩子的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让孩子在轻松、自由、主动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童谣在亲子活动中的作用

童谣非常符合儿童的游戏天性和心理需求,它是孩子生活中的亲密伴侣,在亲子活动中念唱童谣,带给孩子的是心灵的雨露,留给他们的是精神的家园……没有亲子童谣陪伴的童年生命是乏味的,寂寞的,甚至会是枯萎的;有了亲子童谣陪伴的童年生命,则是美妙的,多彩的,滋润的……

童谣在亲子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童谣是亲子间沟通与互动的纽带

通过童谣活动,能促进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成人或孩子念起童谣,双方就会非常默契地开始相应的游戏,轻松愉快,无拘无束,无形中增强了亲子间的亲近感和亲密性……如《点点虫》:

点点虫,虫会爬……

点点鸡,鸡会啼……

点点狗,狗会吠……

点点雕,雕会飞,

嘟嘟嘟嘟飞记去,

飞到外婆啦屋里……

——嵊县

宝宝坐在妈妈(或其他亲密成人,下同)腿上,面对面,妈妈哼唱起这首童谣时,宝宝就会用一个食指点另一只手的掌心,并且模仿童谣中的动物做相应的动作,这一切都是在亲子交流互动中自然开展的游戏……又如《强如龙虎》:

搭搭头,强【2】如牛;

搭搭背,呒有晦;

搭搭心,勿出惊;

搭搭屁股,强如龙虎……

——绍兴县

这是一首洗澡歌,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一边洗澡一边搭孩子的头、背、心、屁股,宝宝肯定会乐此不疲,妈妈在哼唱和动作中不知不觉就教会了宝宝认识自我,尤其到了最后一句“搭搭屁股,强如龙虎”时,宝宝“咯咯咯”的笑声肯定会在澡盆中飞扬,一幕温馨快乐的亲子场景自然呈现……

(2)童谣是亲子间沟通与互动的素材

亲子活动的开展需要许多丰富的活动素材,童谣作为最原始、最简便的一种语言游戏,是许多家长首选的素材,且童谣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成人与孩子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比如《打麦歌》:

劈劈拍,劈劈拍,

大家来打麦……

一箩麦,两箩麦,

三箩新大麦……

大麦大得多,

送你一大箩;

大麦打不掉,

明天起个早……

——诸暨

这首童谣里,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在互相拍手的同时,还分别轮流用双手手心去抚摸对方合着的双手,这个简单的亲子游戏主要以手部动作为主,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感知能力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是个典型的互动式亲子游戏……又如《游戏歌》:

蹲记匍记【3】,拿来【4】饲鸡……

阿里只【5】老小公鸡先飞起?

飞得高,吃白米!

飞得低,吃烂泥……

预备——起!

——诸暨

这首童谣可作为亲子体育游戏玩,前面几句都做一起一蹲向前移动的动作,最后一句“预备——起”开始跑,前面的动作是为活动筋骨,为后面的跑步作准备,次序安排非常科学,既能增强孩子的身体动作能力,又能提高反应能力,简单又形象的童谣语言让亲子游戏玩得更加天然纯朴……

(3)亲子童谣所形成的亲情将伴随人的一生

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里,儿时那熟悉的童谣,与妈妈开心逗玩的情景总是不能忘却……在儿时建立的这种亲子之情,会伴随人成长的一生……不可否认,亲子童谣能够让幼小的心灵感受到温馨、快乐的亲情,还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各项能力的发展,并因此爱上身边的每一个亲人……从小形成的这种亲情,将对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同样,妈妈(亲人)在与宝宝之间的念唱、游戏中,会更深刻地了解孩子的特点,增强对孩子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保留到永远……由此可见,童谣能够促进成人和孩子之间健康和谐的亲子情感,有利于人一生的快乐成长……

3.用童谣开展亲子活动的原则

童谣活动是从妈妈的怀抱里开始的,具有任何动画片、玩具所不可替代的体贴心灵、滋养品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用童谣组织亲子活动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善于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童谣

有些童谣是以玩语言为主的,选择这些童谣时,应符合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尤其是处于婴幼儿阶段的孩子,语言处于不断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选择童谣时必须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对于他们,意义并不重要,他们不会去理解意义,重要的是语言的节奏和音韵,只要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他们自会喜欢……有些童谣是以玩肢体游戏为主的,选择这类童谣时,也应考虑孩子的肌体发展现状,如10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做我背你、你背我的游戏(详见第三章第一节《背背背》童谣),而给婴幼儿选择这样的游戏就不合适,他们应以手指游戏(如上述《点点虫》)和体力要求不高的游戏(如上述《游戏歌》)为主……作为成人,一定要注意童谣的选择是否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使他们易于接受并乐意接受……

(2)充分挖掘童谣的游戏趣味性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实施“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6】……喜欢游戏、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童谣有着很强的游戏趣味性,在亲子活动时,要充分挖掘童谣的游戏特性,通过积极有效的亲子互动来愉悦孩子的身心,让他们在愉悦中发展各项能力,在游戏中学会念唱童谣,在快乐中享受童谣,在亲子活动的乐趣中传唱童谣……

(3)尽享娱乐,做到“教无痕”

童谣活动的主体是低龄儿童,尤以学龄前儿童为主,他们对于童谣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它的节奏明朗,韵律和谐,好念好玩……因此,在进行亲子活动时,成人无须对童谣做过多的分析,或是硬要表达一种教育的信息……而是让孩子通过亲子间的互动传唱,在动听的节奏韵律、浅显的内容、天然的游戏中愉悦身心……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各种能力,甚至明白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无痕”……

二、亲子活动范例例一

两只黄狗

一歇【7】哭,

一歇笑,

两只黄狗来抬轿,

一抬抬到八字桥,

勿小心,跌啦跤,

拾了一只大元宝……

——余姚

简析:

《两只黄狗》是一首弄儿歌……低幼儿童情绪转变快,刚刚还在哭,一下子破涕为笑是常见的现象……这首童谣就是大人见到这种情况后用来取笑孩子的……童谣最后一句中的“大元宝”是高潮部分,它不仅在音律上押韵,在内容上又非常有趣,看似随意,实有谐趣……在念诵中,孩子会因为念诵者语调、表情的变化而感到好奇、有趣,进而停止哭泣,起到劝慰的效果……

活动目标:

1.体味念诵童谣带来的谐趣……

2.在亲子间的逗趣中,让孩子观察父母的表情,并能领会“哭”与“笑”两种不同的表情……

活动方法:

如遇到孩子哭闹时,爸爸妈妈可同时和孩子一起游戏……其中一人念,在念时要重点突出“哭”、“笑”,表情要夸张,让孩子停止哭泣专注看父母,念到“两只黄狗来抬轿”时,父母一起抱或抬起孩子,走一段路,念“勿小心,跌啦跤”时,父母从站到蹲下,当念到“拾了一只大元宝”时,可把孩子快速托起,让孩子感到惊奇,破涕为笑……

如孩子情绪稳定,念该童谣时,父母可突出“哭”、“笑”,让孩子明确知道不同表情,在念诵中感受童谣传达的快乐……

(设计者:陈芳)

例二

十个囡

阿福哎,侬有几个囡?

我有十个囡……

一个囡,讴其【8】烧烧饭,

火添尖头搨麦果……

一个囡,讴其拔稻草,

稻草堆里翻顶倒【9】……

一个囡,讴其汰碗盏,

一路敲碗爿……

一个囡,讴其淘淘米,

一路喂小鸡……

一个囡,讴其倒夜桶【10】,

夜桶里厢出屙虫【11】……

一个囡,讴其倒尿瓶,

尿瓶口里抠【12】蜻蜓……

一个囡,讴其汰衣裳,

衣裳会扔满弄堂……

一个囡,讴其补衣裳,

针会戳进大脚胖【13】……

一个囡,讴其翻翻被,

被头里厢喳喳喊……

一个囡,讴其揩桌凳,

桌凳上头晏觉【14】困……

十个囡,讴其吃饭来,

吃饭桌凳脚撆开……

——鄞县

简析:

《十个囡》是一首极具生活韵味的民间童谣,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营造出一幕幕令人捧腹的生活场景,描述了对家长嘱咐的事情敷衍了事、懒懒散散的十个女儿的形象,与民间故事“傻女婿”如出一辙……意在轻松一笑之后,获得某些启迪……童谣内容通俗易懂,三句一韵,朗朗上口,尽管篇幅较长,但结构重复,便于孩子理解与记忆……

活动目标:

通过童谣所描述的不合常理的事情,感受童谣的谐趣……

活动方法:

母子盘腿相对而坐,根据一定节奏边念童谣边相互击掌……击掌形式可以变化多样,或平行或交叉或正反都可,也可多种形式交替进行……

(设计者:宓玉燕)

例三

侬要啥人抱【15】

囡囡呀,侬要啥人【16】抱?

我要阿爷抱,

阿爷牙须捋捋困晏觉【17】……

囡囡呀,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娘抱,

阿娘腰骨【18】弯勿到……

囡囡呀,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爸抱,

阿爸出门赚元宝……

囡囡呀,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姆抱,

阿姆烧饭做袄袄【19】……

囡囡呀,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哥抱,

阿哥砍柴磨镰刀……

囡囡呀,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姐抱,

阿姐高楼做花袄【20】……

叫来叫去呒人抱

囡囡自家寻幽猫【21】……

——宁波市镇海区

简析:

这是一首问答歌,在一问一答中渗透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充满了亲情和童趣……童谣句式错落有致,行行押韵,一韵到底,念诵起来朗朗上口……童谣内容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人们忙碌的生活景象……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童谣的节奏,感受童谣的韵律……

2.理解童谣内容,开始学习倾听,而后通过与长辈对答学念童谣……

活动方法:

妈妈(或其他长辈)和孩子面对面拉手坐,和着童谣的节奏,身体一起朝同一方向前后摆动……以大人问、孩子答的形式进行游戏……如:妈妈问:“囡囡呀,侬要啥人抱?”孩子答:“我要阿爷抱……”妈妈再答:“阿爷牙须捋捋困晏觉……”

相关链接:

侬要啥人抱

囡囡哎,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娘【22】抱,

阿娘腰骨伛【23】勿倒……

囡囡哎,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爷抱,

阿爷胡须捋捋困晏觉……

囡囡哎,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爸抱,

阿爸出门赚元宝……

囡囡哎,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姆抱,

阿姆做裤做袄袄……

囡囡哎,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姐抱,

阿姐堂前门口花轿到……

囡囡哎,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哥抱,

阿哥斫柴磨镰刀

囡囡哎,侬要啥人抱?

我要外公抱,

外公给你一块大香糕……

——宁波市江北区

宝宝歌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爷抱,

阿爷抱了火囱讲大道【24】……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娘抱,

阿娘年纪大了伛勿倒……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阿爸抱,

阿爸出门赚元宝……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姆妈抱,

姆妈缝缝补补做袄袄……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大哥抱,

大哥读书做文章……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小哥抱,

小哥看牛割草磨镰刀……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大姐抱,

大姐堂前花轿到……

囡囡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小姐抱,

小姐烂糊凉帽做勿好……

囡囡宝,派来派去,

呒没人给侬抱,

还是箩窠拐拐困觉好……

——宁波市江东区

小宝宝啥人抱

小宝宝侬要啥人抱?

我要爷爷抱!

爷爷地头削花草……

我要娘娘抱!

娘娘年老骨头伛勿倒……

我要爸爸抱!

爸爸出门赚元宝……

我要妈妈抱!

妈妈纺纱织布料……

我要姐姐抱!

姐姐缝花纳绣袄……

我要哥哥抱!

哥哥背着书包上学校……

小宝宝听了眯眯笑,

欢欢乐乐坐起“小轿轿”……

——慈溪

(设计者:陈芳)

例四

咯咯嗡

咯咯嗡,鸡打躬,

一篮馒头一篮棕……

嫂嫂吃仔【25】肚皮痛,

生出儿子廿斤重,

隔壁阿婆抱勿动……

——慈溪

简析:

《咯咯翁》流传较广,深受儿童喜爱……童谣第一句以儿童熟知的公鸡的叫声起兴,引出馒头和粽,用生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嫂嫂吃了之后竟然生出了二十斤重的儿子,重到隔壁的阿婆抱都抱不动……情节简单,语言通俗,易于孩子理解,而句句押韵的韵律更是增添了诵读的快感,有利于激发孩子反复念诵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体味念唱童谣带来的谐趣……

2.鼓励孩子和着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在念唱的过程中感受亲子逗趣的快乐……

活动方法:

咯咯嗡:妈妈(或其他长辈)把两只手放在头顶做公鸡状……

鸡打躬:向下点3下头……

一篮馒头一篮棕:双手作拎东西状……

嫂嫂吃仔:装作吃东西……

肚皮痛:双手捂肚子,作肚子痛状……

生出儿子廿斤重:妈妈抱起宝宝,亲亲……

隔壁阿婆抱勿动:抱着宝宝抖几下……

活动提示:

建议亲子以面对面坐的形式开展游戏……如孩子还不会说话,可以长辈说,宝宝学着做动作,感受童谣的有趣、快乐;如孩子已会说话,可以跟着长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

相关链接:

喔喔嗡

喔喔嗡,雪里荭,

大大娘子要老公,

老公长,会打枪,

老公矮,会柯蟹,

老公大,柴担大,

没老公,顶难过……

——奉化

咯咯嗡鸡当钟

咯咯嗡,鸡当钟,

一篮馒头一篮粽,

嫂嫂吃仔肚皮痛,

生出毛头九斤重,

隔壁阿婆抱勿动,

舅舅抱仔摸乱虫【26】……

——余姚

(设计者:龚益聪)

例五

摇篮歌

娃娃眠了,

眯眯笑,眼睛小;

眼睛小,要困觉……

姆妈坐在摇篮边,

手把摇篮摇,

噢……噢……

我的小宝宝,

安安稳稳睡一觉……

今晚睡得早,

明天起得早,

花园里面采仙草……

——建德

简析:

童谣文本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宝宝要睡觉了,眯眯笑,眼睛小,妈妈坐在摇篮边,一边摇摇篮,一边哄宝宝……它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妈妈对宝宝满心的关爱,表现出了浓浓的母子亲情……在亲子念唱的过程中,宝宝会因妈妈念唱语调、表情的变化,进一步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爱,从而安静地进入甜美的梦乡……

活动目标:

1.体味念唱童谣带来的情趣……

2.在亲子念唱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妈妈的浓浓爱意……

活动方法:

在入睡前,妈妈(或爸爸)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一边左右摇摆,一边用温柔的语言念唱童谣,可以鼓励孩子一起念唱……在念唱的过程中,妈妈还可以结合童谣配上简单的动作……

娃娃眠了,眯眯笑,眼睛小;眼睛小,要困觉:妈妈可以一边左右摇摆,一边轻轻抚摸孩子的额头;

姆妈坐在摇篮边,手把摇篮摇,噢……噢……:妈妈可以两只手把宝宝抱起来,做摇篮状左右摇摆;

我的小宝宝,安安稳稳睡一觉……今晚睡得早,明天起得早,花园里面采仙草:妈妈可以把头贴在宝宝的额头,边摇摆,边轻声念唱儿歌……

活动提示:

“花园里面采仙草”一句可以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更换成其他孩子感兴趣的事件,但要押韵……

相关链接:

催眠曲

风轻轻嗯吹,树轻轻嗯摇,

我格好宝宝,快要睡着了……

宝宝在梦里笑,

宝宝快快长大,

姆妈见了喜眉梢:

嗯……嗯……

——龙游

摇儿经

摇儿经,摇儿经,

我儿大起好讨亲……

轻轻手,轻轻脚,

踏上床,勿响响……

隔壁叔婆叫一声,

害得我心肝肉肉惊一惊……

——温岭

催眠歌

摇一摇,

我的小宝宝,

宝宝要睡觉,

噢……

摇摇宝宝睡一觉,

睡着了,

起来吃块糕,

摇摇宝宝要睡觉……

——长兴

(设计者:龚益聪)

例六

青竹筒

青竹筒,黄竹筒,

宝宝格小腿像竹筒,

蚊子要来叮宝宝,

不如上山叮竹筒……

——富阳

简析:

浙江各地,竹林颇多,远远望去,十分的翠绿清新……童谣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位妈妈坐在竹林边的自家门前,一边念唱童谣,一边抱着宝宝,轻拍着他的腿,为其驱赶蚊子……童谣的意思是,蚊子,蚊子,不要叮咬宝宝的小腿,宝宝的小腿像竹筒,如果要咬就去不远处的竹林里咬竹筒吧……

活动目标:

1.体味念唱方言童谣带来的谐趣……

2.亲子间互动,增强亲子感情……

活动方法:

母亲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的时候,或者孩子被蚊子叮咬了的时候,轻拍孩子的脚,同时念唱这首童谣,这样可以减轻孩子被蚊子叮咬后的哭闹……也可在夏日傍晚,妈妈带孩子坐在院子里看星星时,妈妈边为宝宝驱赶蚊虫边念唱这首童谣……用富阳方言唱,则更有韵味……

(设计者:吕静)

例七

月亮弯弯

月亮弯弯像条船,

拿根扁担来撑船……

花花扁担两头翘,

一头弯来当橹摇……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叫我好宝宝……

——富阳

简析:

这首童谣想象力很丰富,把月亮当做小船,极有童趣……童谣富有韵律感,念唱起来顺口,容易记忆……它的意境十分的优美:在月色妩媚的夜晚,妈妈轻摇怀中的小宝宝,嘴中轻哼童谣,宝宝看着天上明月,渐渐地就安睡了……

活动目标:

1.亲子间互动,增强亲子感情……

2.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3.感受童谣的韵律感……

活动过程:

妈妈(或其他长辈,下同)和孩子面对面坐在草地上,双脚伸直在孩子体侧……妈妈拉住孩子的小手,轻轻前后摇摆上身,同时念唱这首童谣……唱到“好宝宝”的时候,妈妈亲亲孩子,让孩子体会妈妈的爱……或者,妈妈轻摇怀中的宝宝,提示孩子看着天上的月亮,哄宝宝入睡……

(设计者:吕静)

例八

无题

一只鸡,

二会飞,

三个铜板换来的,

四川带来的,

五颜六色的,

骆(六)背背来的,

七高八低的,

爸爸(八)买来的,

酒(九)里浸过的,

实(十)在没有的……

——杭州市江干区

简析:

这既是一首数字歌,也是(“的”字)字头歌,盛传于浙中浙北一带……内容是根据1至10十个数字随口顺编的……念唱这首童谣对孩子掌握十个数字会有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念唱方言童谣的乐趣……

2.掌握十个数字的前后顺序……

3.体会方言的谐趣……

活动过程:

妈妈在教孩子认数字时,可以边伸着手指,边念唱童谣给孩子听,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相关链接:

十箩歌

一箩穷,

二箩巧,

三箩四箩打狗叫,

五箩挑柴卖,

六箩买柴烧,

七箩八箩平平过,

九箩开片金银铺,

十箩背着箩头到老苦……

——安吉

(设计者:吕静)

例九

哭作猫

哭作猫【27】,别【28】野猫,

一别别到龙门桥;

传【29】了一个红纸包,

拆将开来三只山麻雕……

放放伊要飞,

关关伊要叫,

恨将起来三薄刀……

——富阳

简析:

哭作猫,是富阳方言,意思是爱哭的孩子……成年人通常在孩子哭闹时,以开玩笑的方式念唱这首童谣,揶揄孩子,让孩子知道哭闹不好……童谣颇有韵律感,而且极富想象力,引出山麻雕,放也不是,关也不是,像极了哭闹中的孩子……当孩子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或许会破涕为笑……

活动目标:

1.感受童谣的韵律感……

2.知道哭闹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活动过程:

长辈在孩子哭闹时可以念这首童谣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体会童谣的意思,并暗示孩子,动不动哭闹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设计者:吕静)

例十

郎郎郎郎马来哩

郎郎郎郎马来哩,

隔壁大姐又来哩……

头上插朵菜花,

吓煞一只拉喔……

拉喔告状,

告拔和尚;

和尚念经,

念拨观音,

观音扫地,

扫出阿姨,

阿姨买布,

碰着姐夫;

姐夫关门,

轧煞苍蝇;

七七开,

七七开,

七个媒人坐起来,

七把扇子摆擂台,

同同光,同同光,

明朝再开场……

——海盐

简析:

这是一首逗乐歌,也是顶针歌……在语句意义上前后没有密切联系,但听起来十分的有趣,很适合爸爸和孩子一起念玩……

活动目标:

1.能跟念童谣,感受和谐的韵律……

2.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活动过程:

可以作为一首游戏歌,将小孩抱在膝上,父子面对面,或者爸爸跷起二郎腿,让孩子骑在爸爸的脚上,一边诵唱,一边逗小孩玩乐……

(设计者:吕静)

例十一

兜兜虫

兜兜虫,虫袅袅,

兜兜鸟,鸟会叫;

兜兜鸡,鸡会啼,

兜兜蝴蝶飞过溪……

——温岭

简析:

《兜兜虫》是一首抚儿歌……童谣内容较为简单,非常适合较小年龄的幼儿念唱……它不仅在音律上押韵,而且句式非常工整,便于幼儿记忆……孩子在跟念童谣的时候不仅可以体会浓浓的亲情,还可以了解虫、鸟、鸡等的特点……念唱这首童谣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场景:妈妈抱宝宝坐在自己的膝盖上,双手轻柔地抓着宝宝白嫩的手指,一遍念唱童谣,一遍做着游戏……

活动目标:

1.体会念唱童谣带来的乐趣……

2.在念唱童谣的过程中,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活动过程: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一起做手指动作,一起游戏……父母一边念唱,一边帮助宝宝一起用食指互相点碰……念“虫袅袅”时可以做小虫爬的动作;念“鸟会叫”时学学小鸟的叫声,或者用手做小鸟飞的动作;念“鸡会啼”时,学学公鸡啼叫——“喔喔喔”;最后一句,可以把孩子抱起来,做做蝴蝶飞的动作……

对于年龄相对较大的孩子,可以一边念一边跟着爸爸妈妈做动作……

活动提示:

童谣里的虫、鸟、鸡、蝴蝶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换成其他的小动物,但要尽量押韵……

(设计者:章小燕)

例十二

磨麦

磨麦,请客;

磨麦麸,请阿姨;

磨麦皮,请姑爷;

磨麦粉,请阿婶;

——温州市鹿城区

简析:

《磨麦》是一首富有浙江地方特色的推磨歌,整首童谣以磨麦为主题,叙述了磨麦的三个步骤:磨麦麸,请阿姑;磨麦皮,请姑爷;磨麦粉,请阿婶……内容上看似随意,实有谐趣;形式上两句一韵,念起来朗朗上口……孩子可以和家长两两相对而坐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感受握住手腕来回旋动带来的愉悦及合作体验……

活动目标:

1.体验念唱童谣带来的谐趣……

2.在亲子间的逗趣中,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与合作,体验大手握小手的温馨……

活动方法:

这个游戏简单而有趣,在家时,爸爸妈妈随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方法:大人和小孩各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右手腕,再各自相互握住对方左手成口字形,来回旋动,一边念唱,一边做推磨动作……

活动建议:

熟悉这首童谣后,家长和孩子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如家长说前半句,孩子接后半句……

(设计者:马少英)

例十三

马啷啷

马啷啷,马啷啷,骑着马儿到东洋;

我的马儿跑得快,大人小人快快让……

——桐庐

简析:

《马啷啷》是一首骑马游戏歌,语言活泼,押韵……童谣以鲜明的节奏呈现跑马的动作,洋溢着孩子“骑马”的乐趣和亲子感情……

活动目标:

1.在亲子间的游戏中,体验“骑马”的乐趣……

2.增进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

放五列小板凳,每列四条,距离适中……终点挂有气球若干……

活动方法:

方法一:父亲(或母亲)架起二郎腿,把孩子放到架起的那只脚背上,和孩子手拉手,一边抖动一边念,当念到“我的马儿跑得快”时,可抖得稍快一些……

方法二:父亲(或母亲)将孩子放到自己的脖子上,一边绕过小板凳一边和孩子念童谣,当念到“我的马儿跑得快”时,可跑得快一些,跑到终点让孩子伸手摘一个气球……

(设计者:杨晓滢)

例十四

数个数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红绿绿……

七、八、九,翻跟斗……

十个手指头,就是一双手……

——宁波市江东区

简析:

《数个数》是一首数字歌……童谣不仅节奏韵律规整,在内容上也非常有趣,看似随意,却能让孩子在无意间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目标:

1.体味童谣本身的韵律美……

2.在亲子间的游戏中慢慢培养孩子对数字的兴趣……

活动过程:

在空暇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边念,一边根据童谣的内容依次伸出手指,念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伸出双手,也要求孩子伸出双手,这样能让孩子更深刻地认知一双手的十个手指头……

活动提示:

根据孩子动作发展状况,可以让孩子只做最后一个动作,也可以让孩子做依次一个一个伸手指的动作,但这动作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爸爸妈妈在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

相关链接:

实在呒没嗬

一只鸡,二只鸭,

三元洋钱买来嗬,四川带来嗬,

五颜六色嗬,骆(六)驼背过嗬,

七高八低嗬,伯伯(八)买来嗬,

酒(八)埕占过嗬,实(十)在呒没嗬……

——鄞县

十兄弟

第一龙,第二虫,

第三高官骑白马,

第四属黄狗,

第五货郎担,

第六豆腐摊,

第七摆擂台,

第八封大将,

第九磨刀枪,

第十杀爹娘……

——慈溪

菩萨十字曲

一貌堂堂,二目无光,

三餐勿吃,四肢无力,

五脏勿全,六亲勿认,

七窍勿通,八面威风,

久(九)坐勿动,实(十)在无用……

——象山

手指歌

一脶穷,二脶富,

三脶撮狗屙【30】,四脶骑白马,

五脶管天下,六脶六、磨刀枪,

七脶七,杀爹娘,八脶做菩萨,

九脶做太守,十脶十,生个囝子做大佛……

——象山

十拜堂

第一排排,第二关老爷,

第三三皇帝,第四四吃屁,

第五五抬轿,第六六太平,

第七七高凳,第八八铺陈,

第九九货郎,第十十拜堂……

——象山

(设计者:薛慧)

例十五

斗鸡鸡

斗鸡鸡,鸡鸡啼……

斗虫虫,虫虫爬……

斗鸭鸭,鸭鸭嘎……

斗蝴蝶,

蝴蝶赛高飞,

嘟啦嘟啦飞过溪……

——浦江

简析:

《斗鸡鸡》是一首手指游戏歌……童谣大多以三个字为一句,简短易懂,又朗朗上口,比较适合刚刚咿呀学语的宝宝……通过亲子间的念唱和手指活动,既可以感受音韵节奏带来的节奏感和快感,还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亲子之情……

活动目标:

1.体会童谣的节奏韵律……

2.在亲子间的逗趣中,知道虫会爬、鸡会啼、鸭会叫、蝴蝶会飞的简单道理,感受亲子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妈妈(或爸爸)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膝盖上,双手拿起孩子的食指,帮助他用双手食指有节奏地点碰……游戏数次后,可尝试让宝宝独立地点手指,念童谣……在游戏中,还可以根据周围熟悉的事物进行创编,但要尽量押韵……

(设计者:谢科文)

第二节 伙伴活动

一、童谣与伙伴活动

1.伙伴活动与儿童发展

伙伴(peer)一词原指地位处境相同的个体,在儿童发展研究领域中,伙伴一词专指同年龄的儿童【31】……但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中,这一概念的范围常被扩大为年龄相近的儿童……

有研究认为,2岁以后,伙伴逐渐代替成人成为儿童生活中主要的交往对象,伙伴活动也慢慢成为儿童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儿童来说,伙伴活动要求儿童具有发起、参与交往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对他人态度、意图的敏感、表达与协调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与行动的能力……皮亚杰认为,对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来说,同伴交往的重要性超过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儿童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能在各方面得到发展,尤其对促进儿童社会性能力发展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伙伴活动对儿童发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儿童学习与掌握各种社会性交往技能

交往技能是发起、组织与维持交往活动的能力……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伙伴活动使儿童有机会学习与掌握各种社会性交往技能……主要包括:

合作技能……合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交往技能……儿童伙伴交往活动的过程往往在合作中完成,通过共同参与、轮流交替、重复模仿、协商分工等等,这些对儿童合作能力的培养都大有裨益……特别是伙伴活动的角色******,儿童一方面要扮演自己的角色,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行动与整个主题的关系,这对儿童合作能力是一大挑战……而这些挑战均伴随着游戏进行,又根据儿童自身的水平可以有适度的调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每个儿童均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在与他人的合作、对话、协调中培育合作精神,提升合作技能……

社会性问题的解决……伙伴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我们发现,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具有自然地解决社会性问题的能力,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矛盾时,游戏双方经常能通过儿童自己的方式,以协商、妥协为基础,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

同伴集体的接纳……在同伴活动中,往往需要儿童积极地想办法加入其他伙伴的活动中;需要通过与同伴的交谈给出好的建设性的主意和中肯、适宜的意见,成为游戏的发起者;大一些的儿童还需要会区分嬉戏性行为与攻击性行为,以使自己在与伙伴集体共处时能被接纳,并成为受欢迎的人……这些对于儿童来说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交往技巧,将为儿童日后成年的交往能力带来极大的影响……而这些技能,儿童唯有在与伙伴活动中,经常在一种类似游戏的情景中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有利于儿童掌握行为规范

掌握社会行为规范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任务……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往往也是儿童参与各种游戏的过程……这个过程为儿童习得一些必需的行为规范提供了便利……

对行为规则意义的理解……儿童与伙伴交往、活动的过程会感受到规则给他们带来的便利,感到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当他们与伙伴讨论游戏规则的时候,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想法、行为与其他人的想法、行为协调起来……他们也会发现,只有当大家都遵守规则时,活动才能得以维持……因此,伙伴活动可以促进儿童之间形成必要的互惠而迈向社会性道德的发展,帮助儿童理解与尊重规则的意义与作用……这为他们接受与理解更为广泛的社会规则及其意义奠定了基础……

对行为规则的学习……游戏往往产生于一定的情景,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游戏中承担着一定的角色所赋予的职责与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以及按这个角色的规范来控制自己行为的规则,同时还能理解他人的角色和行为规则……可以说,游戏的过程也是儿童理解、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过程……

对控制冲动能力的培养……规则与控制是分不开的,只有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才有可能遵守规则……在伙伴活动中,儿童必须学习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最大的自制力来自于游戏之中”,伙伴游戏活动使儿童自愿根据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调整是儿童发自内心的,是由其内部动机驱动的……因此,伙伴活动为培养儿童控制冲动的能力提供了条件……

(3)有利于儿童养成“去自我中心”思维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由只从自己的立场角度、以自我为唯一中心去看待、思考问题,逐渐发展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角度思考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儿童思维“去自我中心”的过程……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的儿童在一起活动,为儿童交流经验、发现他人的经验与观点提供了便利,而正是在与不同伙伴来来往往的通道里,可以培养儿童一种理解和尊重多元经验、共享他人世界的情怀,并逐步走向一个世界和另一世界的对话与共融,有益于儿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伙伴活动对儿童思维“去自我中心”的作用要大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活动……儿童与成人交往时,受成人权威的影响,经常不加任何思考与批判就接受成人的意见……而在与伙伴间平等互惠的交往中,他们往往会尝试思考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并尝试理解对方的意见,对儿童认知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伙伴活动中的各类游戏有利于儿童思维的“去中心化”……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儿童扮演角色人物,势必模拟该角色身份的行为举止,并以他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同时他又不可能只以所扮演的角色考虑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实际上经常会在“我”与“游戏中的我”、“他”与“游戏中的他”两个维度考虑问题,慢慢就会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使儿童的自我意识与人——我意识得到发展……又如在追逐游戏中,儿童要避免被别人捉住,就往往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揣摩对方的意图……这些游戏对儿童认知发现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伙伴活动有利于儿童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儿童与伙伴交往时,发现问题、发生冲突是难免的,这时儿童就会发现,受不同生活背景的影响,不同的伙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有差别的……有时自己的想法与小华相同,有时赞成自己意见的却是上次跟自己唱反调的小丽……这使他发现了自己观点与他人观点的不一致,并且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游戏进程的推进,他开始尝试学习协调与接受别人的想法,逐渐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

当然,伙伴活动对儿童发现的作用还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当儿童与伙伴进行语言交往时,对儿童语言能力是个挑战;与伙伴进行追逐游戏时能促进儿童身体大肌肉的发展;与伙伴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能促进儿童想象能力的发展;一些游戏需配合音乐与动作,有利于促进儿童艺术表现能力的发展等……

2.童谣在伙伴活动中的作用

游戏,是儿童与伙伴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儿童更乐于与伙伴而不是成人交往互动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在童谣中常常隐含了游戏的玩法、规则,童谣的游戏属性使它成为儿童在与伙伴交往游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提示玩法,体现规则

许多适合儿童游戏的童谣中往往隐含了游戏的规则,当儿童念这些童谣时,童谣自然地起到了提示玩法、体现规则的作用……如:

领:咩咩羊,触触角,

讨个媳妇换口镬【32】……

老亲家,羊买伐?

答:咋个大?

领:糠筛眼(米筛眼)大……

答:覅【33】其,覅其……

领:咩咩羊,触触角,

讨个媳妇换口镬……

老亲家,羊买伐?

答:咋个大?

领:天介大,地介大,

三间楼屋关勿过……

答:要!要!要!

——象山《咩咩羊》

该童谣在浙江省象山县流传较广,是在儿童玩“抓小羊”游戏时念的……游戏玩法近似“老狼老狼几点钟”:一个孩子扮“老亲家”,一个孩子扮“卖羊人”,一群孩子扮“小羊”,“小羊”依次拉着前者的衣服,由领头者念歌谣,带到“老亲家”处卖羊……当“老亲家”答最后一个“要”字,便开始捉“小羊”,扮演小羊的孩子就开始四散逃跑……

在该童谣中,显然就隐含着游戏的玩法:童谣是对话式的,为游戏的开展设定了具体的角色——老亲家、卖羊人和羊;童谣中含有情节,儿童必须要依照游戏的情节开展活动;而童谣最后一个字是整个游戏的高潮部分,扮演“小羊”的孩子经常在此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等着“老亲家”说最后一个“要”……因为这个字蕴含了一个重要规则——这个字表示“老亲家”要开始捉羊了,“小羊”们要逃跑以避免被捉……可以想见,即便看到这个童谣的人之前没有玩过这个游戏,也会在吟诵的过程中发现藏在童谣中的规则,开展这个游戏……或许,一些童谣就是伴随儿童游戏的出现而产生的,那么,童谣中蕴含游戏玩法和规则也就是必然的了,而在以后传唱的过程中,童谣作为一种媒介反过来又起到了提示玩法和规则的作用……

(2)提供媒介,促进交往

有不少童谣,它本身就显示需要几个孩子共同参与才能顺利进行……这种包含在童谣文本中的要求,无疑起到了提高儿童与同伴交往几率的作用……例如:

一箩麦,两箩麦,

三箩开手【34】打大麦,

劈劈拍!劈劈拍!

你也拍,我也拍……

大麦打得少,

宝宝哇哇叫;

大麦打得多,

宝宝哈哈笑!

——鄞县《打大麦》

该童谣句式简短,其中并无实质性内容,但在不同地区皆有传唱,原因就在于它颇具韵律节奏,念诵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经常以这个童谣为媒介两两相对而坐,开展游戏……“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手打大麦”这两句,一个孩子双手合一,指尖向外,另一个孩子用手去抚摸前一孩子的手背,半句一次交换动作;“劈劈拍!劈劈拍!”这几句儿童先自己击掌,然后以自己右手击对方右手,然后再自己击掌,以自己左手击对方左手;“你也拍,我也拍”、“大麦打得少”、“大麦打得多”几句与“劈劈拍!劈劈拍!”的动作相同;“宝宝哇哇叫”,两人先各自击掌,然后一起作哭状,“宝宝哈哈笑”,两人先各自击掌,然后一起作大笑状……

在这个游戏的进行中,儿童不仅在与好友一起念诵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音韵节奏带来的音乐感,还在抚触好友的手背、互相击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互相触摸带来的肌肤上的愉悦体验,更在一起做动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与伙伴互相合作、一起玩耍带来的快乐……这些都使儿童喜爱这个童谣,进而激发儿童与同伴共同重复“玩”童谣的兴趣……而受该童谣玩法的限制,儿童必须找到自己喜爱的伙伴,提出游戏的邀请,才能重复游戏……在这里,童谣为儿童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和理由,对他们的交往起到了促进作用……

(3)创设氛围,丰富情节

在游戏中,有一些童谣为伙伴活动创设了游戏的具体情节,如上文所说的《咩咩羊》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更多的是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谣,增强了游戏的氛围,而且还丰富了游戏的情节……如《踢踢扳扳》:

踢踢扳扳,扳过南山,

南山北斗,天津买牛,

牛蹄马蹄,前脚搁起……

——《宁波歌谣一束》

这首童谣内容来源于生活,通俗易懂;两句一韵,念起来朗朗上口……在民间,儿童常边念诵边做游戏:孩子们围坐成一圈,双脚前伸……大家一起念诵童谣,一人站中间,念一个字点一只脚,点到的都收屈,最后一个字点到谁,谁就输,接受相应的“惩罚”,然后重新开始游戏……

与《咩咩羊》不同,这个游戏如果没有童谣也完全可以玩起来,许多人就曾玩过这样一个游戏:大家围坐一起念一首诗歌(或唱首歌),念一个字指一个孩子,念到最后一个字指到哪个孩子,那个孩子就表演一个节目……这与《踢踢扳扳》的玩法大致相同……但显然,运用这个童谣开展游戏时,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脚想象成“牛蹄马蹄”,虽然不知道“南山北斗”到底指什么,却似乎可以想象已经走南闯北了,这将极大地丰富游戏的情节……而四字一句的简短句式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欢快的游戏氛围……这在民间童谣中非常多见……

3.用童谣开展伙伴活动的原则

童谣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童谣都是适合儿童开展伙伴活动的,在选择童谣以及利用童谣编制伙伴游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内容健康原则

民间童谣来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不可避免地带有民间“俗”文化的特征,成人在帮助儿童选择传唱时,应特别注意避免一些内容低俗、不适合儿童吟唱的童谣,或者将这些内容进行删减或过滤,使之更能为儿童接受,同时也便于在儿童间传唱……但对于那些在成人看来没多少意义的童谣,则不可轻视,因为低幼儿童并不会去理会意义,他们只能体味玩所带来的快乐感觉……对他们来说,“快乐”就是最大的意义……

(2)游戏性原则

在童谣这个大宝库中,有许多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童谣,我们发现,许多童谣并不具备游戏的特征……给儿童选择的用于伙伴活动的童谣,可以无多少实质性内容,但应该能让孩子在吟唱的过程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愉快情绪,便于儿童通过口、耳、眼、肢体等多个通道参与游戏,如上文所列举的《打大麦》、《踢踢扳扳》等,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孩子觉得好玩、有趣……

(3)互动性原则

除了要具有游戏性之外,适合儿童进行伙伴活动的童谣还应同时兼具互动性,为儿童进行同伴间的交往、培养合作游戏能力与竞争意识等提供条件……成人可鼓励儿童充分运用游戏童谣中原本就有的利于交往的游戏规则(如《咩咩羊》),进行交往游戏,也可根据一些童谣的内容设计开发出适合孩子互动交往的游戏规则……

二、伙伴活动范例

例一

打大麦

一箩麦,两箩麦,

三箩开手【35】打大麦,

劈劈拍!劈劈拍!

你也拍,我也拍……

大麦拍得少,

宝宝哇哇叫;

大麦打得多,

宝宝笑呵呵!

——宁波市江北区

简析:

《打大麦》是一首拍手歌……该童谣句式简短,其中并无实质性内容,但在不同地区皆有传唱,原因就在于它颇具韵律节奏,念诵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经常以这个童谣为媒介两两相对而坐,开展游戏……在与好友一起念诵的过程中,儿童不仅可以感受音韵节奏带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还在抚触好友的手背、互相击掌的过程中感受到互相触摸带来的肌肤上的愉悦体验……

活动方法:

两个孩子面对面坐,边念童谣边做动作,动作如下:

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手打大麦:一个孩子双手合一,指尖向外,另一个孩子用手去抚摸前一孩子的手背,交换动作,共进行四次……

劈劈拍——我也拍:先自己击掌,然后以自己右手击对方右手,然后再自己击掌,以自己左手击对方左手,如此反复进行……

大麦打得少,宝宝哇哇叫:两人先各自击掌,然后一起作哭状……

大麦打得多,宝宝笑呵呵:两人先各自击掌,然后一起作大笑状……

活动建议:

孩子可根据对童谣的熟悉程度决定念的速度,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相关链接:

打大麦

一箩麦,两箩麦,

三箩打大麦,

劈劈拍!劈劈拍!

——椒江

打大麦

劈劈拍,劈劈拍,

大家来打麦,

麦子打得多,

送你一大箩;

麦子打得少

请侬吃麦糕……

——安吉

例二

踢踢扳扳

踢踢扳扳,扳过南山,

南山北斗,天津买牛,

牛蹄马蹄,前脚搁起……

——《宁波歌谣一束》

(设计者:陈芳)

简析:

这是一首抉择歌,颇具游戏性,非常适合伙伴之间进行游戏……童谣内容通俗,来源于生活,两句一韵,念起来朗朗上口……运用这个童谣开展游戏时,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脚想象成“牛蹄马蹄”,虽然不知道“南山北斗”到底指什么,却似乎可以想象已经走南闯北了,而四字一句的短小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欢快的游戏氛围……

活动方法:

孩子们围坐成一圈,双脚前伸……大家一起念诵童谣,中间一个人念一个字点一个腿,点到的都得收腿,最后一个字点到谁,谁就输,接受相应的“惩罚”,然后重新开始游戏……直至所有人的腿都收起来游戏停止……

活动提示:

该游戏适合于五岁以上幼儿……

相关链接:

点点盘盘

点点盘盘,

打过南山,

南山不打,

士农回归,

卖油汤饼……

六里开消一脚,

侍王会消一脚……

哪里打就在哪里消一脚……

——建德

(设计者:陈芳)

例三

从前有个老伯伯

从前有个老伯伯,

年纪有得八十八,

走到百丈街【36】,

吃碗八宝饭,

钞票会用

八万八千八百

八十八元八角

八分八厘八毫八……

——宁波市江东区

简析:

这是一首嬉戏歌,儿童在用双唇发出“ba”这个音中体会快乐……而且童谣语言朴实率真,朗朗上口,易读易懂,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写了老人们休闲惬意的安乐生活,会让孩子产生新奇的感受,激发他们念唱的兴趣……

活动提示:

1.念“伯”、“八”、“百”等字时紧闭双唇,微微吸气,然后突然张开双唇,气流突然吸入口腔,在嘴唇处发出“ba”的声音……

2.可鼓励孩子用形体动作来表现童谣中老伯伯的形象或是同伴间面对面边拍手边念……

3.当念到“八万八千八百八十八元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时,可用手语“八”(即手枪的样子)两手轮流从胸前阶梯式往上走……

相关链接:

有个老伯伯

有个老伯伯,

年纪有得八十八;

天亮爬起八点钟,

走到百丈街,

吃碗八宝饭,

钞票会用八元八角八分八厘八……

——宁波市海曙区

(设计者:徐丽青)

例四

嘟嘟虫虫飞

嘟嘟虫虫飞,

抠【37】只麻雀剥剥皮,

要吃吃眼【38】去,

勿【39】吃嘟——飞去……

大麻雀,拖谷去,

小麻雀飞来又飞去,

飞到高山吃白米……

——宁波市海曙区

简析:

这是流传于宁波的手指游戏歌……其内容富有情趣,语言通俗易懂,适合3岁以下孩子互相玩耍……其中小动物的情景更能激发孩子积极参与念唱的兴趣,对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快乐的情景也能让孩子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活动过程:

开展这个活动时,两个孩子面对面坐好,相互伸出双手握拳,伸出两个食指,边念边相互点对方的食指……这个动作可持续到“勿吃嘟——飞去”……后半部分可以做以下动作:“大麻雀,拖谷去”,一个孩子用手点对方的膝盖;“小麻雀飞来又飞去,飞到高山吃白米”,另一个孩子用手点对方的头顶……

活动提示:

这个活动可以随着宝宝对童谣的熟悉程度,在念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快速度,增强游戏的韵律感和趣味性……

相关链接:

斗斗虫

斗斗虫,虫虫飞,

飞到高山做窠去,

小鸡眠床花绿绿,

大鸡眠床粉团团,

嘟嗒——飞去……

——象山

(设计者:陈芳)

例五

老虎抢龙

老虎抢龙

嗬!嗬!嗬!

山上什么叫?

老虎叫……

老虎吃什么?

吃龙头……

龙头骨头多,

吃身子……

身子苦胆大,

吃龙尾……

龙尾鲜溜溜,问你讨点肯不肯?

勿肯!

问你买点肯勿肯?

勿肯!

问你借点肯不肯?

勿肯!

抢!哎嘎嘎……

——富阳

简析:

这是一首肢体游戏歌,其中运用了顶针、问答的形式,很是有趣……该童谣描述的是孩子对力量的向往,适合儿童同伴间进行游戏,也可作为体育课的一项比赛游戏……

活动过程:

由一个孩子做龙头,其他孩子做老虎,龙头站在离老虎十米远的位置……做老虎的孩子问,做龙头的答……在互相问答的时候,做老虎的孩子慢慢靠近龙头,答到“抢”的时候,转身就逃,做龙头的孩子开始抓,被抓的孩子接受惩罚,做下回游戏的龙头……

活动提示:

孩子在游戏的时候必须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特别是在四散跑的时候,注意不要推撞他人……

(设计者:吕静)

例六

王妈妈泡碗茶

王妈妈,泡碗茶,

两个客人来吃茶,

三匹白马同吃草,

两只黄儿【40】打一咬,

隔壁头小狗汪汪叫……

——海盐

简析:

这是一首情景性很强的童谣,描述的是王妈妈给客人泡茶及周围事物的情景,童谣谈及到的事物很多,而且每个事物都用简单的动词进行生动的描绘,较容易理解,孩子们一听就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这首童谣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大拇指代替王妈妈,小拇指代替小狗,其他手指代替客人、白马、黄儿,孩子一边唱一边活动手指……

活动过程:

孩子伸出两只手,用十个手指头来玩这个游戏……

完成以上动作后,再边念童谣边做以下动作:

王妈妈,泡碗茶:动动右手食指……

两个客人来吃茶:碰碰右手拇指、食指、中指……

三匹白马同吃草:碰碰左手拇指、食指、中指……

两只黄儿打一咬:碰碰左手食指,右手小指……

隔壁头小狗汪汪叫:动动左手小指……

(设计者:吕静)

例七

打铁歌【41】

打铁一,一支笔;

打铁二,二凤冠;

打铁三,三太子;

打铁四,四瘌痢;

打铁五,五月牛皮好绷鼓;

打铁六,六个果子盘,吃得光溜溜;

打铁七,七个果子盘,吃得甜蜜蜜;

打铁八,八个老人住一家;

打铁九,九个老人撞折手;

打铁十,十个老人吃猪食……

——淳安

简析:

这是一首打铁歌,也是数字歌,很适合同伴间的对唱……两个孩子可以一边念唱一边做打铁或拍手游戏……一般在课间休息或场地受到限制时玩……童谣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活动过程:

两位儿童相对而坐,两手交替互相击掌……童谣越唱越欢,击掌击得越来越快……宛如节奏明快、热烈动听的快板书……可以在每个数字的下句,做出相应有趣的动作……

(设计者:吕静)

例八

吃烧酒【42】

吃烧酒,

吃烧酒,

敲破盘子我不管……

简析:

这是一首用富阳方言念唱的童谣,戏说成年人喝醉酒时的醉态……

活动过程:

幼儿三至四个围成一圈,每人伸出右脚,互相钩叠,边跳边念童谣……跳动时,如果谁的小腿落地就被淘汰……训练群体合作和组织能力,促进四肢活动的配合和发展……

(设计者:吕静)

例九

指纹歌

一箩穷,

二箩富,

三箩卖糖醋,

四箩卖豆腐,

五箩掼刀枪,

六箩杀鸡娘,

七箩七,讨饭匹,

八箩八,做菩萨……

九箩九,独只手,

十箩全,中状元,

十簸箕,有吃又有嘻……

——临海

简析:

《指纹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它以人手指尖上的纹路为题材,指尖纹路呈圆形即为箩,反之即为箕……童谣的特征之一就是随意性,因此我们对童谣所述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根据,不必作过多考究……但这首童谣颇具韵律节奏,念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经常以该童谣为媒介两两相坐,开展游戏……在念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体会韵律节奏所带来的节奏感和快感,而且还在抚摸同伴的手背、互相击掌的过程中感受到互相触摸肌肤带来的愉快体验,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增进了同伴之间的感情交流……

活动过程:

两个孩子面对面坐,边念童谣边做以下动作:

一箩穷,二箩富,三箩卖糖醋:一个孩子双手合一,指尖向外,另一个孩子双手抚摸前一个孩子的手背,如此交换动作四次……

四箩卖豆腐,五箩掼刀枪:先自己击掌,然后以自己右手击对方右手,然后再自己击掌,以自己的左手击对方左手……

六箩杀鸡娘:先自己击掌,再两人手背相击……

七箩七,讨饭匹,八箩八,做菩萨:同“一箩”……

九箩九,独只手,十箩全,中状元:同“四箩”……

十簸箕,有吃又有嘻:先自己双手击掌,用手掌拍对方手掌,再自己击掌两次以后,与同伴相对击掌一次……

活动提示:

孩子可以根据对童谣的熟练程度决定念唱的速度,增加游戏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