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游学在台湾
6862500000013

第13章 台湾生活札记

冷气 冷气

常有人问我,台湾是不是很热呢?我想,这句话对一个北方人来说,压根一点没说错,只是太含糊。台湾是很热,但是却在人的承受限度之内。要我说,北方热得才不像话,一到酷暑,暴躁脾气全被燥热的太阳勾起来了。满大街看见太阳影子就想揍,眼冒火星,到处找阴凉地,比曹操急中生智对付的“望梅解渴”的军队还急不可耐。

我去的时候,是九月初,那时候还很热,而且一热就热到了十一月。也许是因为台湾湿热,也许是因为台湾人自有应对热的办法,我一个北方人在台湾全然没难为了。时至今日,我也区分不了是哪一天开始走进教室,同学们不再打空调主意的。空调,又称冷气,几乎是台湾从南到北必不可缺的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用品。台湾人用空调,这事我真得好好说一说。

就拿台湾“清大”举例好了。

一所大学的藏书量,常常被作为评价其好坏的标准。有的学校把图书馆造得金碧辉煌,外表看上去跟个五星级宾馆一样,内里也是五星级标准,设施一应俱全,椅子是皮沙发的,处处覆盖着无线网,就是个温柔富贵乡。可是藏书量不高,半天翻不到一本中文名著,这充其量也就是个大学生活动中心,或者大学生恋爱中心。

可是不仅仅是藏书量,我一直认为一个学校的自习桌椅数量的充分与否,也是这个大学层次的评断原则。一上大学,便听闻大学生“跳寝室楼”这件骇人之事,仔细一查问,原是图书馆占座一事。图书馆一二楼自习室七点开门,六点二十已经排了百十号人了,不得已只好六点起来,楼门未开便从窗户中跳下去,有人安然无恙,也有人一瘸一拐往图书馆没命地跑,还有人在楼下拍照见证奇迹,这更惊为天人。

这件事对我触动极深。我们学校本科生校区图书馆只有一个,自习室也只有四个,满满不过千人。为了争夺一席之地,大二学期一开学,我便天天往自习室跑。这时候,自习室里只是三三两两,松松垮垮,确有一群巩固根据地的前辈们,日夜拼命,不消说,这就是奋斗在考研一线和GRE一线的战士们。而其他人,也不过应应景,早去早退,自觉遵守自习室秩序。

两周之后,情况就变了。理科生们作业猛然变多,课余时间便闷在自习室里,闷出一身臭汗仍按兵不动。此时自习室恰好满员,不多不少,偶尔新陈代谢,也能维持温饱现状,你来我去,你不楚王问鼎,我就不举兵东侵。

图书馆三楼以上是图书区了,每个馆也是有一排排的座位。期中前后这些地方开始逐渐兴旺起来,渐渐有了人气。至于发展到期末,连这些九点才开放的位子,都满满不留空。而且丑态百出,用书占座的,卫生纸卷一拉一排占座的,把衣服叠成人状占座的……不是九点才开放吗?八点就在门口绕了一个又一个圈,而且人手一本书读,人满为患,保安大爷看了气得直骂:“背书到外面背去!里面有人在自习!”

想来每个学校大致都是这样状况。每到期末,学校里的学生们就都出来露面了,处处是人,自习的、背书的,图书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于是当我看到图书馆从二楼到七楼都安置了充足的座位,心里不禁喜滋滋的。这下不用怕占不到座了!

可是学期一开始去图书馆时,却惊讶地发现,没什么人。自然是有一部分人一直往图书馆跑,而且坚持每天自习的。可是看上去却永远有空座,连占座的乐趣都丧失了。

在图书馆坐了一下午,才渐渐明白了为什么。

因为图书馆里太冷了!

当然了,这只是说笑。本科生一次可借阅30本书,他们无需每日在图书馆虎视眈眈。而且又不愿受死板的桌椅约束,个性喜爱自在而为,咖啡厅、漫画屋都是选择。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吧。

我学文,故而常去学校的两所图书馆,一所是总图,另一所是位于人文社会学院楼里的人社院分馆。这两所图书馆都有一大特点:冷气开得异常充足。

九、十月的天,常常晴朗,偶尔阴天。至少维持在二十八摄氏度以上,白天热起来基本一定会超过三十摄氏度的。女生时常打遮阳伞,短袖蝙蝠衫,短裤,或有丝袜打底,则可在太阳下搔首弄姿惹人驻足。可是,若是去图书馆,就要换另一身行头了。首先是要有一件外套,抵御寒气。其次,长裤护腿,更为安全。

去图书馆乘凉,这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不过短坐几分钟,就该全身冰凉了。外套暖了上臂,腿又冷得牙直打颤。这些书在湿热的天气里,享受享受空调,我也就认了,至少还能避免潮湿发霉。可是给人的福利,这也太高了?

上课,又是一样糟糕。人社院常常一间教室就安了两个空调,头顶还挂着几个小风扇。这些同学、老师们对热的忍耐力极低,对冷气的忍耐力又极高。一上课两个空调、几个风扇就开始呼呼地转,几节课吹下来,整个人都像冰冻三尺。

这一股寒意,居然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份。整个冬天都是连绵的阴雨,那一天突然天晴了,太阳一复苏,天又暖了过来。我兴致勃勃地脱去外套,准备晒晒太阳光,不想又有同学打开了空调,冷气只吹我脊梁骨,见她们里衣穿得极厚,我只好恨恨地把围巾围上,又略微热了。这一节课,忽冷忽热,一边出汗一边吹风,痛苦极了。

酷热的时候,躲进凉爽的冷气房里,确实舒服。可是以每个教室两个空调、四五个电风扇的情况,不禁让人怀疑资源利用效率出了问题。让人去适应机器,这是十分冒险的举动。

确实,台湾地处亚热带,外出时每天都汗如雨下,再加上本身人们收入高、注重生活质量,搜集并利用部分资源供给冷气,既是生活所需,本身也负担得起。可是过度的冷气使用,对生活质量是否有益?我反而认为,一味的着意于刻意的改变,反而失去了改变的效应。当一种改变得到了一群人的认同,他们因为使用而习惯,感到不舒服的个人如果继续依赖于“接受吧”或者“我真倒霉”这样的消极心理时,整个群体又会往习惯里逃避,每个人都拒绝接受对于已经适应的习惯的改变,并自觉划出界线,从中区隔某一部分坏的、被认知为“倒霉”的东西,但这种认知完全取决于习惯,而非理智的判断。

如果每一次都只开两个空调四个电风扇,这是一群人的约定习俗,那么,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坐靠冷气近的地方和远离冷气的地方,及其中间地带。抛却个人好恶,和会不会被老师叫到等问题,单纯只看冷气影响,则中间地带无疑是最好的,既不冷也不热,而靠近则太冷,远离又吹不到。而中间地带也是被重点保护的,他们的习惯会被奉为标准,一旦他们的习惯成为定势,则格局基本已定。这种情形的预设本应是:两个空调四个电风扇,如果去掉或者增加其中一个时,便会受到极力阻挠。条件一变,结果翻转。

其实原本就是一句话,台湾人用冷气,太疯狂了。

我可不希望二十年后,大陆是这个样子。满大街的空调,发达倒是发达了,不敢生活了。

我在寝室里,与学姐共用一台风扇,从未开过冷气,反而并不热,也很舒服,偶尔嫌寝室湿气太重,反而冷了些。就这样度过了漫长的几个月的夏季。

新竹的机车

台湾“清大”位于新竹市,我每日的生活,都是在这样一个小地方开始。新竹市非常小,本身依托新竹科学园区,这里半导体业、计算机业、生物科技业等蓬勃发展,是台湾三个科学园区之一。这里不适宜居住,于是人们每个周一清晨从家中赶来,有人从新竹四面八方赶来,也有很多人自台北南下。新竹市区道路狭窄,人流拥挤,一旦下雨,走到竹北,便一定会堵车。

这样看来,新竹市其实就是台北的卫星城市了。这样就不难解释新竹公共交通的尴尬状况了。

在新竹,坐市区交通,比坐前往台北的客运都要不便。新竹距台北很近,坐公共客运,不过一个小时便到台北转运站了。而且每十分钟发一班车,更有三四家不同的公司可以选择,如果要去台北,是非常方便的。

可是坐市内公交,却不知会等多久。一般来说,不过间隔半小时,在高峰期也可以等到车了。可是也偏偏会有些时候,等了四十分钟车才陆陆续续到了,队伍已经排了百许人,前往台北的车已经路过四五辆。

外乡人如我,对这样的交通状况不甚满意。可也无奈,这既然不是台北,我又没有机车,只好最大限度地使用公交了。

大城市,像台北、高雄、台中,公共交通也是很发达的。台北、高雄的捷运非常方便,本身地域并不大,捷运又修得便利,再有公交四通八达,即使转车,也可以忍耐。捷运,就是中国地下的地铁和地上的轻轨的统称。而且在台北,又可以用悠游卡,公交车、捷运一卡通,学生还有打折,算下来,更是实惠。刚进学校,我们就每人发了一个学生卡,这样的学生卡在学校里可以使用,同时还是一个悠游卡,在7-11这样的便利超商也可以使用,出了门旅行途中还可以在公交使用,甚是方便。回来还可以收作纪念,更加兴奋了。

但是坦诚来说,公交费用并不贵。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标准,新竹是15台币,台中可能是20,可是台中公交可能前八公里刷悠游卡又免费了。台湾每个城市发展程度不同,其各种价格标准又不一样了。

以新竹为例吧。市区公交一般都是15新台币,每辆车里程不同可能有变。上车自动投币,若有交通卡刷卡也可以。即将到站,你便摁座位旁边的下车铃即可,每排座位靠窗处都有下车铃,不必担心车内太拥堵而下不了车。而且还有各种免费的接驳车和免费公交。上下车会看到这些免费公车司机都在记录乘客数量和时间,上下车记得跟司机师傅说声谢谢。

台湾人非常注重自己的私人空间。新竹的市内公交是巴士座椅,入口即出口,秩序井然。而如莒光号这样的火车,则也多半是沙发皮椅。沙发皮椅非常大,可以随意调节高度,乘坐舒适,但是占空大。走廊两边各只有两个座位,每个人得以享受足够的空间,而且不会被挤占。

远行,自然要靠火车、飞机这样的交通,安全系数高。台湾火车自动化程度高,不会有人在门口等着给你检票,也没有人按时关门开门,这全是由机器完成。火车站建在市区,进站机器检票,倒与中国的地铁很像,出站票要回收走。很可惜这次没有机会坐高铁,一睹台湾高铁风采。不过据寝室学姐说,台湾高铁费用也是普通列车费用的两倍,只是一开始有所优惠,算下来与普通列车相差不多,人们都爱坐高铁。不久政府撤回优惠,而大家已经习惯,不愿意多花一倍的时间坐普通列车回家或者出行,有人宁肯多花钱。

可是,对于我们这种短暂交流的学生,远行不是问题,近行却很成问题。台湾人在外所用的工具,不过私家车和机车,自行车除了学校和旅行用途就不怎么常见。

机车,就是我们大陆在九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的摩托车和木兰一类,多为小型,以木兰居多。进入2000年,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家乡的大街小巷里越来越少见这类的行动工具了。而在台湾,满大街都停着机车。还有一个形容词“机车”来表示一个人婆婆妈妈,问题很多,琐碎的事情都拿出来挑刺。其实这个词语含义也很丰富,很多情况都可以拿来使用,比如,我觉得你管我太多了,什么细节都要管着我,我可能就会不耐烦地冲你喊一声,你很机车。或者,一个人不好相处,也可以说他很机车。我有一门《文学概论》老师曾经在讲到“文学语言陌生性”的时候,曾经以此举例,表明现在人词汇使用越来越单一,把语言中细腻敏感的部分都抹去了。

学校里的学生使用机车也很频繁,来往很方便。从家里来上学,或者从这里去各种商店购物,无须等车,带东西也可以。只是这机车需要驾照,考出来方可使用。我们这等没有相应证件,平常也无须使用,紧急时候想租车手续不全也无法使用。如此简单易操作的交通工具,在旅游景点也是处处方便。想环岛,机车环岛最省力了。出行不便,机车能把你带到平素不方便去的地方。因此对这些本地人来说,机车代步,简便易行,专门有旅游攻略是适应自驾出行的。机车本身并不贵,易得易放,处处都是多层停车场供机车停放。

我们刚来台时,对机车这个工具赞不绝口。自以为这种私家旅行强化了个人意识,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旅游代步产品。时间久了,却不由得渐渐改观了。

机车这个东西并不安全。骑机车的人常多年轻人,年轻气盛,在路上行走容易横冲直撞。

其次,使用机车的群体十分庞大,这群庞大的力量有时候也会对交通造成不便。在路上,这些大车小车都在同一道上行走,大车让小车,小车灵活,也容易冲到前面。而道路狭窄,通行量有限。每次一遇到红灯,小车就在前面,绿灯一亮,慢慢等机车走后,后面的车却没得到疏通,继续堵在那儿了。

本身出口有限,车道大小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依赖于红灯时间,这十分无奈了。学校门口的路就是一条重要干道,每到下午六点左右,天黑了,想过马路到对面消夜街上去吃饭,遇到红灯就心烦。这红灯一开始还不显示数字,过一会就突然蹦出来一个“98秒”,一点一点数下来,菜凉了,心都凉了。

再说污染环境的问题。尾气排放、资源利用,近些年来天天讨论环保问题,这也是共识了。

不得不说,这样的一种私家交通环境,因为过于强大,很难改变。上面过于依靠下面的权力,政策也都是围绕着既有人群的利益,这是一个痼疾,很难去动。政令必行的情形,在这里,倒是很有限。

骑机车的人也是很无辜了,我这样的生活好好的,为什么要变呢?四年一届的班子很快就换了,没什么政策能延续,不如就让我好好生活着。骑个机车,又有什么错呢?

对台湾人来说,什么问题说到底,都归根到一个问题上。这以后再说。

细节的台湾

有同学看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后,纳闷地问我:“我看着电影里的样子,也看不出台湾有什么发达的地方来呀?”

确实,虽然那只是90年代的事,不过看上去,整体来说,也透着一股破败的劲来。就是现在,看上去,也还是那样,差不多。就拿台中来说,我一到这个城市,看到火车站和客运站破旧的楼和广场,就不由得一阵眩晕。不禁怀疑,我真的到了台湾吗?

事实上,每个城市,都应该是一样的。既有新鲜的成分,也有古旧的东西留存。从一个城市发展,到最后辉煌,经历了一点一点的变革,也都显露在了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比如说,虽然看见了台中火车站附近“新竹客运”的客运站小而破旧,半圆形的站点只有寸步路,白色墙皮都渗出古旧的黄,其形式也很有问题,半天找不到售票点。可是,也能看见客运站对面挺拔的高楼遮住了落日,巍巍高峨。

好,那问题是,什么叫发达呢?

我要说,台湾的细节做得很好。

确实,比起很多大陆的大城市,他们的城市的外观确实并不具有吸引力。在高速路上放眼望去,简直可谓一马平川,很少有很高的楼。就是台北的西门町,所谓潮人聚居地,白天看起来也不过一座空城,尘土飞扬。可是这里一到了晚上,楼上的荧屏上放的是世界潮流,路口是街头艺术家,处处灯光闪亮,人潮如水。

还有很多地方,不是可以以外观评判的。

比如,饮水器就曾经让我吃了一惊。学校里且不说,处处齐全,从教学楼到寝室,每一层楼都配有几个饮水器。这个饮水器似乎也是净化水的,而且它有三个出口,热水、温水和冰水。而且在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处,也处处都有,只要带着杯子,就很方便。不仅如此,机器对于热水自动上锁,每一次接热水时都有声音提示要开热水锁,避免烫伤。

再者,在台湾十分让我痛苦的一点是,我永远都不知道垃圾桶在哪。就拿那次去台中的例子。去逛逢甲夜市,买了很多吃的,直到吃完也没发现垃圾桶。没办法,只好接下去进逢甲大学逛了。这下好了,在学校里走了一圈没有看到一个垃圾桶。我本来还在想,也许逛得匆忙,又是晚上,看不见吧。后来专门去问了同学。同学给了我肯定的答复,他说,校园里确实没有垃圾桶,垃圾桶都在教室里。可是即使没有垃圾桶,却处处不见垃圾。我于是回顾了一下,发现“清大”也是这样,只有室内和寝室附近以及垃圾桶堆放处才有垃圾桶,可是校园里面却整洁如新。

台湾人的热情和礼貌,也很让人感动。我住的寝室是研究生公寓,每一套间有两间,相对而开,各住两人,中间是洗漱的地方。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阿姨就会来收拾套间里的洗手间。早上上课前碰到阿姨,阿姨会很亲切地问好:“早上好。”校巴每天接送学生,从校门口一路经过图书馆,开到山上的台绩馆和人社馆,下车一定也跟司机问好。这种礼貌是校内校外都有的。去每家店,店员在找零和给你票据后,一定会跟你说:“谢谢。”

这样的事,跟排队一样,都是小事,可是却很让我记忆深刻。这是一种耳濡目染的文化,并以细节取胜,是每个人自觉遵守,每个细节都不放过,才能完成的。多注意了一分,多微笑了一次,多体贴了一处,就能多一些文明,多一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