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习惯
名人名言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林肯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
——爱默生
习惯是人情上最深远的法律。
——卡莱尔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培根
“名师”上课更注重什么
所谓名师,即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从而获得社会声誉的教师。他们与一般的教师有什么区别吗?他们和普通教师相比在经验、学识、爱心各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之所以成名也不是凭借运气,所教的学生中也不乏学习基础很差的孩子。那么,名师是如何执教的呢?
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与分别供职于四所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八位特级教师进行过深入的交淡,请教他们是如何上课的。其实在他们的言谈中,并没有多么高深精湛的理论,也没有辞藻华丽的所谓教育理念,他们赖以成名的“看家本领”,乃是踏踏实实地抓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后来我认真整理了这八位特级教师的谈话要感:发现如下九个方面是他们在上课时共同注重的:
一、要求学生在听到预备铃时就要做好听课准备;
二、要求学生密切注意教师,细心观察教师的眼神、表情和身势语言;
三、要求学生注意听教师的提问和指示;
四、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回答和发言;
五、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六、要求学生学会适应各科教师的教学方法;
七、要求学生要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前想到问题;
八、教给学生防止注意力分散的方法;
九、要求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分析、理解,而不是单纯地接受。
他们的这九个方面的共同点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他们在上课时首先看重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的接受、技能的获得才是顺利的,有效的。假如一个学生不能认真听讲,上课老爱偷偷说话、搞小动作,那么无论老师讲的课有多么出色,他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学识和经验,更重要的,他还要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学习为中心环节,所以出色的教师总是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这也告诉家长朋友们,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上,习惯教育应当被放在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否则,“望子成龙”的企盼等到的只能是令人失望的结局。
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育是习惯的培养”,这句话不仅针对孩子的学习,同时还针对孩子的生活和日常行为方面。有人对北京市的2000名成年近视眼患者做了调查,发现其中有86%以上的人患近视原因是由于小时候没有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要么是不注意保持阅读距离,要么就是习惯于躺着看书、看电视,到成年时已经悔之晚矣。用眼习惯还只是生活习惯的一个很小的方面,生活习惯的范围较广,它甚至可以影响到人的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生活习惯大多是在个体的幼年时期形成的。
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Immanuel,1724~1804)从小就在父亲的教育下养成了严谨的生活习惯,相传他每日散步经过小镇的喷泉时必是上午七点,如此有条不紊的作风使他在日后逻辑严密的学术工作中大受裨益。当然,哲学家的成功并不完全因为生活习惯,除去学习、思考、兴趣、勤奋和机遇以外,还需要有哲学家的天赋。但是我们应该明确这样一点,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任何人的成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有的家长常常抱怨说:“我的孩子真没收拾,我们才帮他整理好房间,没一会儿工夫又扯乱了。”不要轻视这个问题,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会变得不修边幅、有依赖心理、做事缺乏条理和责任心。
我们再来做这样一个观察实验,在大街上你随时都可以看见和父母一道逛街的孩子,观察一下孩子们走路的姿势。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孩子走路是“外八字”或“内八字”,父母中至少有一个也是相应的“外八字”或“内八字”。你见过有谁在成年后把“外八字”或“内八字”矫正过来的吗?也许有,但毕竟是极少数。这说明,孩子的生活习惯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而不易改变的,正因为这样,对于孩子生活习惯的积极影响和教育才非常容易被家长们忽略。
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做人的教育”,实际上是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的正确情感认知和行为态度,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品德习惯的教育。如果我们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品德习惯干预,那么某种品德就会是孩子自学和模仿的产物。为什么这样说呢?儿童一般在14周岁以前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还很不成熟,对抽象的道德概念的认识更是不甚了解,他们只知道某些事可以做、某些事不可以做,却难以很明白地懂得为什么。而他们判断哪些事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标准,便是对父母或其他较亲近的成年人的模仿,以及自己从模仿中形成的简单认识。“父母孝,则子孝”,这一伦理学上近乎于常识的命题恰巧很形象地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品德习惯主要是一种行为习惯,它的形成并不源于父母如何说教,而源于父母自己是如何做的。假如我们善于利用这个规律,身教重于言传,则能够在早期教育中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中国儒家有一部很重要的典籍叫做《大学》,便十分强调身教。《大学》指出:“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意思是说,我们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先要使自己有善行,才要求孩子行善,先要使自己没有恶行,才可以教导孩子不作恶。
在对孩子进行品德习惯的教育中,激励和惩罚都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假如一个二三岁的孩子拿了邻居家的钱,父母应当如何处理呢?这么小的孩子一定不知道这样做的性质和后果,我们是不是就干脆当作儿戏一笑了之?请注意,宽容不等于放纵,最初的放纵只能导致日后的恶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适当的惩罚措施,比如打手心,打屁股之类的,孩子吃了苦头,有了教训,以后就知道不犯同样的错误以免受皮肉之苦。同样,如果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比如:把好的玩具让给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父母就应当给予某种奖励,使他们乐于这样去做。但是,在对孩子进行激肋时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并要考虑“导向”问题,精神的、情感的奖励应该多于物质的奖励。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的一句赞扬、一个爱抚、一个吻,都会达到物质奖励无法达到的积极效果。
科学点击
孩子的早期习惯教育就是要通过行为的强化,使孩子在还不能完全理解某些行为的意义和性质的时候,就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
建议
1.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系统地解决学习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不良的习惯必然妨碍他们解决问题。
3.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4.事实证明,习惯的培养原本就是教育的核心部分。
习惯认识的误区
名人名言
每一个重复的动作,都有养成习惯的可能,重复的次数愈多,动作也就愈纯熟。
——大仲马
习惯的锁链隐而不易察,直到有一天牢不可破时,人们才会发觉其存在。
——山缪尔·约翰生
所有的习惯以不可见的程度积聚起来,如百溪汇于川,百川流于海。
——德莱敦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
早期教育仅仅注重智力开发
在早期教育中,注重对孩子的认知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如计数,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识别图形,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背诵诗歌,可以锻炼孩子的机械记忆能力。但是,这类训练并不是早期教育的全部内容。相比之下,幼儿期的习惯教育更显得重要。
通俗地说,就是早期的智力训练仅仅是有利于智力尽早地成熟,而并非能够使人的总体智力水平有所提高。因而早期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智力的开发,而在于使智力的潜能得以正常发挥。
那么,如何才能使智力的潜能在孩子一生中的任何阶段都能正常地发挥出来?最好的办法是,注重幼儿期的习惯培养,这必然有助于孩子在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积极而正确地解决各种问题。由此可见,在早期教育中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比进行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具重大意义。举例说,假如你的孩子能够一口气背诵出幼儿园里的阿姨教的所有儿歌,还不足以说明你的早期教育的成就,因为这对于3~5岁的孩子来说不过是一种普遍能力。这时候,关键要看孩子是如何进行记忆的,是死记硬背记下来的?还是采用了什么办法?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的已经在父母的培养下形成了“想象记忆”(即在大脑里想象出以儿歌的内容为蓝本的情景剧)的习惯了。
学习就是知识的堆积
“我的孩子今年刚满10岁,已经读完了两部文学名著!
“我的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就能够背诵1000多首唐诗、600多首宋词。”
“这又算得了什么?据报道,四川省有一个1岁零9个月的小男孩,居然能认2000个汉字”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听到家长们的这类议论。也许在许多家长心目中,孩子是否聪明,其主要指标是看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所以学习实质就是知识的积累而已。这个观点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知识丰富,可以说明孩子勤勉、好学,但却不足以说明他聪明、善于学习。那些依靠知识堆积起来的“辞典式”的大脑,如果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能把孩子变成学究式的书呆子。我们可以用电脑和人脑作一个不十分恰当的类比,知识的贮备好比电脑的硬盘,心智能力则相当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芯片,这二者显然是两码事。设想一台电脑拥有40G的数据容量,却配了一个“286”的处理器,蜗牛般的运算速度一定会把人憋疯。同样的道理,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注入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使其他方面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些方面包括孩子的习惯、情感、能力、意志、个性、品德、兴趣、价值观、审美趣味等等。所以,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过程,更是孩子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和人格成长的过程。
中国有一句常被长辈们用来批评晚辈的话——“书读到牛屁股里去了”——颇能表达家长们对于子女读书求学的某种期望,那就是不但要增长见识,还要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学会做人。“天才也不一定成功”,我想作为家长,一定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尽管知识渊博却为社会所不容或与成功失之交臂。家长在指导孩子的学习时,一开始就要具有“全面育人、习惯为先”的思想和意识,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顺利地成长。
要提高,请“家教”
家庭教师被一些家长看成是孩子的救星,其实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习惯良好的孩子懂得如何高效率地利用课堂时问,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即使家长有办法把“名师”请到家里来也无济于事。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听到家长们如此抱怨:“真是花钱买失望。”当然,我们的家庭教师们并没有让所有的家长失望,一些教师在对于所教的孩子的个别辅导方面还是很有成效的,但这取决于学生业已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绝大多数家庭与家庭教师约定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在每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内要想使孩子的学习习惯有所转变、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师惟一能做的便是解惑,至于新知识的传授倒在其次,更谈不上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所以“要提高、请‘家教”’这句话只适用于那些本身习惯就比较好的孩子。
只以成绩看孩子
学习成绩固然是评价孩子的标准之一,但不应当是惟一的标准。有的家长会问:只以成绩看孩子,有什么不好吗?这样当然不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会转换为孩子对自己的期望,而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也会转换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会有意识地寻找参照,和别人进行比较。如果期望值和评价标准过高,孩子通过努力无法达到,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学习的最大的心理阻碍。我们通常把这种通过学习成绩的比较而产生的心理差距,称为“学业落差”。孩子的学业落差往往是孩子们诸多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差的诱因。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孩子们的自满情绪、嫉妒、自卑、不良竞争等现象,皆根源于此。
科学点击
只以成绩作为对孩子的评价标准,容易忽略孩子其他方面发展,比如品德修养、生活习惯等等,而这些方面比学业成绩更重要。
建议
1.很多家长认为,只要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2.学校教育有它自身的不足,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万能灵丹”。
3.我并不完全同意“名师出高徒”的说法,而客观地说“生源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成效。
4.严格地说,生源素质不是指学生的能力和智商,而是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习惯可以主导人生
名人名言
不断重复的行为很快就会形成习惯;而当习惯继续下去,它就逐渐地获得力量。起初它可能只象蜘蛛网,很易戳破,但如果不予抗拒,它很快地象铁索似的绑着我们。
——爱德华兹
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
——奥古斯丁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第二天性。
——培根
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
——歌德
有什么样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有一位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段经历:
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就在一位教授家里目睹了这样一个情景。这位教授三岁的小孙女从幼儿园回到家里,便很激动地跟长辈们谈起幼儿园里的经历:中午吃的什么、下午做了什么、阿姨教了些什么……说着,她拿出手工课上学着叠的纸鹤给爷爷看。因为我常来这位教授家,所以也比较随便,于是开玩笑地抢过小女孩手里的纸鹤,想逗逗她。
“嗳!叠得可真棒!送给我好吗?”我笑着说。
“去你妈的!”
小女孩竟说出这种脏话?我完全没有料到,当时的处境十分尴尬。老教授气得满脸通红,厉声喝道:“你怎么搞的!你必须马上道歉!
小女孩被这震怒的雷声吓住了,鼻头一皱,委屈地哭了起来。
“真没礼貌。你必须告诉我这话是谁教你的!”爷爷继续责问道。
“没有谁教我哩……昨天我在公共汽车上听人说的,今天在把这话问幼儿园的小朋友……她说这句话是人们在不乐意的时候常说的。”小女孩呜咽着说。
“你知不知道这是一句脏话?”
“我不知道呀。”
“不管怎样,你还是说了脏话。小孩子说脏话应该怎样?”
“应该受罚。”
“好吧,这是你说的。今天你就老老实实接受惩罚,一天之内不准写字,也不准读书!”爷爷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