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888400000028

第28章 回言汉语相成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回族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区别是语言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有的民族虽然没有语言文字,但却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没有风俗习惯的民族是不存在的。没有语言文字的民族却有很多。

有的人说回族没有语言,有的人说回族有语言。以笔者之所见,这二者都缺乏科学的分析。回族基本上使用汉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汉语之外,还使用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成分。这些语言成分,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借用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一部分是本民族固有的一些语汇。

回族为什么没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文字呢?这里有两个历史原因:其一,回族在全国处于“大分散、小集中”的状况,全国每一个省,几乎每一个县都有回族人居住,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他们往往在乡下自成村落,在城镇自成街道。常常与汉族来往。在比较集中的回族聚居地区,回族与汉族发生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在交往之间,汉语便成了两族人民互相接触的桥梁。其二,回族宗教职业者在传授教义、教法时,用阿拉伯语讲经,一般回族听不懂,只好用汉语来解释。回族青少年上学读书,使用的是汉语课本,说话写字都使用汉族的语言文字。

回族在语言文字上是否有过自己本民族的特点呢?回答是肯定的。回族先民还曾有用波斯、阿拉伯及汉语双重语言表达过思想感情,进行过社会括动的事实。元代史书中有“行于回回者:则用回回字”。而明、清时代,回族的公文、告示、标记大都是用阿、汉字并列的。尤其在一些清真寺、经堂、清真学校、回民学校、中阿学校、******经学院、****协会使用更为广泛。这些中阿合璧的情况都反映了当时回族中存在着双重语言文字的现象。

回族先民还曾用阿拉伯字母拼写汉语拼音文字,被称为“小儿经”或“小儿锦”。“小儿锦”着重用于清真寺和一些经堂学校。学员多数不识汉字,他们为了学习宗教知识读物和汉经(将阿拉伯语经文翻译成汉文的经典),用阿文拼写汉语的方法,把汉字的音、义拼在教材上面,形成一种阿汉拼音文字。这种用阿文拼写汉字的方法叫“消经”,意为消化理解经文的内容,也称“小经”。把教材原文称“本经”或“大经”。“小儿锦”在回族的经堂教育中使用了500余年。对于促进中、阿、波文化的交流和友谊,繁荣回族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回族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回族聚居地区的群众中至今还比较广泛地使用着一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语汇。回族聚居的农村比回族聚居的城市使用得多一些,回族聚居的山区比回族聚居的川区使用得多一些。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些零碎的语汇呢?为什么这些语汇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而且有一定的生命力呢?以我之所见,一是回族穆斯林出于对******教和传道者尊敬的心情。先贤们曾用阿、波文字和语言传经布道,因此,保留和继承了阿、波语言文字,便是尊敬了******教,在他们的心目中,******教是神圣的伟大的宗教,任何人不得贬低和诬蔑这个宗教。有些语言虽然是经堂语,但在日常生活中,是一般******听得懂的和用得着的语言。尊重了阿、波语言,就是尊重了******教。******教和回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是出于本民族的自强心和自信心,回族不甘心于本民族无语言的状况,他们宁可把阿、波语言借来当成回族语言,也不愿本民族没有语言。有时其他民族把阿文说成是回文,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从唐太宗时代起信仰******教的阿拉伯、波斯等国的商人、传教士、使者,从水路乘船来到中国广州、泉州和福州等沿海大城市,最盛时期达十几万人,在内地经商贸易,传经布道,建造清真寺和住所,并与当地汉族通婚。1219年蒙古人成吉思汗西征,大批的中亚各族人,主要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被逼迫东迁,来内地安家落户“屯聚牧养”,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与汉族通婚,繁衍后代,逐渐形成了若干回族聚合的群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尽管生活在汉界,但是自然而然地将家乡的语言文字带到中国来了,一直到传给后代。后代把祖先所传给的东西总是当成“圣旨”,天经地义,不可改变。因此,在史书《道古堂集》中有“回回念礼斋课,日无虑夕,异言奇服,不齿齐民”之说。充分反映了那时回族守其阿拉伯风俗,使用波、阿语言的情况。至今在回族穆斯林中广泛使用着一些阿拉伯和波斯语的语汇,使用的情况大致有三种:第一种宗教语言,指在清真寺、经学院或******进行宗教活动时使用的专用语言。第二种是回族穆斯林群众在内部互相交往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特殊的语言。第三种是在使用波、阿语言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日常宗教活动中常用语言,如:买斯只德(阿语:清真寺)、瓦尔孜(阿语:讲经)、杜阿义(阿语:祈祷词)、呼图白(阿语:演讲)、哈宛德(波语:教民)、阿布代斯(波语:小净)、伊玛目(阿语:领袖)、阿林(阿语:教师)、板代(阿语;奴仆)、哈只(阿语:朝觐者)等等,这些语言都是宗教职业人员或常上清真寺礼拜的回族穆斯林使用的语言。回族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有:锁得格(阿语:乜贴)、乜贴(阿语:举意)、多斯提(波语:朋友)、杜士蛮蠢(波语:仇敌1)、勿斯里(阿语:大净)、高目(阿语:·教民大众)、尔买里(阿语:办公)、孩两力(阿语:亲近)、吾司他地(波语:师傅)、耶梯目(阿语:孤儿)、******(阿语:信仰者)。安拉(阿语:真主)、色哇布(阿语:谢谢)、色拜布(阿语:原因)、阿斯麦(阿语:天空)、主麻(阿语:聚礼日)、口还(阿语:允许)、色俩目(阿语:问好)、顿亚(阿语:世界)、瑞子给(阿语:好处)、尼卡哈(阿语:证婚词)、白黑来(阿语:吝啬)、哈里发(阿语:接班人)、满拉(波语:学生):锁来提(阿语:模样)、号孔(波语:疑难)、台尔最米(波语:高兴)等等。

这些语汇一般在回族内部是都能听得懂,而且经常使用的语言。

有些是在阿、波语言的影响下产生的语汇,既不是阿拉伯语,也不是方言土语,而是回族自己内部的特殊用语。如:礼拜、宰牲、清真、把斋、归真、慈悯、埋体、冒体、恩典、治坊、换水、着水、朝觐、学东、乡老、寺师傅、口道、掌学、托靠真主、应上安拉乎等等。有些语言本来在古汉语中已经淘汰了,但回民仍在使用,如死亡叫“无常”,“故障”叫“马儿密”,“钱财”叫“财帛”。

有些是汉族不常说而回族常用的语汇,如“可怜”叫“鸟巴里”,“丑”叫“署米”,“命运”叫“依路”等。

还有些是阿、波、汉互相夹杂使用的语言:穿(汉语)卡番(阿语),“讲瓦尔孜,”讲(汉语)瓦尔孜(阿语),“虽发提不好”,虽发提(行为、阿语)不好(汉语)。

克悉锁来提真者马里(她的模样真漂亮),克悉(波斯语)锁来提(阿语)真(汉语)者马里(阿语)。克悉色拜布,克悉(波斯语:他)色拜布(波斯语:运气)。波、阿、汉语在交往使用中,常常是汉语作主语,当动词用。如:举乜贴、站者那子、拦色哇布、听瓦尔孜等。

总之,回族在使用阿、波语语汇中,语言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运用中,必须注意一些禁忌,这不仅是对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问题,还关系到民族之间的团结问题。如汉族与回族相处的过程中,回族某人去世了,只能称“无常”或“归真”了,绝不能说“死了”;羊肉很“壮”,不能说“肥”,说“肥”就等于和猪肉相提并论了。另外,把“天”称“阿斯麦”,不能叫“天”。综上所述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回族用语,但通过这一小部分用语足以说明回族在日常生活中,竭力使用自己的语言,且以鲜明、独特的风格运用双重语言文字的事实。

居住在我国海南岛三亚市羊栏区的回族穆斯林约有九千八百多人,分别居于该区的回辉乡和回新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操一种特殊的,跟国内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方言、土语不同的语言,这在我国回族中是一个罕见的实例。国内语言学界将其暂时定名为“回辉语”。回辉语既不是国内任何一种民族或其支系的语言,更不是阿拉伯语或波斯语的组合,而是羊栏区回族独特的民族语言,目前语言学家正在研究,探索它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