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家里三件宝,汤瓶盖碗白帽帽。”这是宁夏广为流传的回族谚语。汤瓶原为熬茶、熬汤之用,后来作为回族沐浴净身的专门用具,至少也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汤瓶”有很多名称,古时称唐壶、唐瓶壶,又称汤壶、汤瓶壶、君迟、洗壶等。汤瓶除了礼拜五时的老人作大、小净外,一般家庭都用它来洗浴净身,老人们说这样洗清洁卫生、文明健康。关于它的传说很多。相传1400多年前的唐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富裕强盛,人称“贞观之治”。有一天夜晚,唐太宗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金殿大梁倒塌了,正在着急之中,突然一位高个儿络腮胡须的黑脸大汉向他走来,他头缠白布(搭思它尔),身穿绿袍,肩搭毛巾,左手提着一把洗壶,右手托着大梁,唐王得救了。
第二天,唐王召集文武大臣替他圆梦,很多人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聪明的徐茂公说:“陛下,唐朝将来遇到困难要靠西域回回来帮助。”唐王问:“何以见得?”徐茂公不紧不慢地说:“头缠白布的是西域回回无疑,金殿为朝廷江山,托梁者是为帮助也。”众臣听了,都觉得有理,很是佩服。但也有人心里犯嘀咕说:“如今天下太平,安居乐业,怎会遇难?”徐茂公笑着说:“这仅仅是天子的奇梦,谁知道将来会发生怎样的事呢?”
刚刚过了几年太平日子,朝廷出了事,安禄山、史思明造了反,扰得社稷不安宁,到处烧杀抢劫,百姓叫苦连天,叛军如狼似虎,唐兵无论怎样阻挡也无济于事,眼看唐朝的江山毁于一旦。唐王连忙派徐茂公到西域回回国去求援救驾。西域王二话没说,当即拍板答应出兵三千,由大将宛尕斯、古艾斯、格斯率领前去支援。由于西域回回人善骑马射箭,勇敢善战,不到半年功夫,便帮助唐王平息了安史之乱,唐王因西域回回作战有功,大加赞赏,拿出银两赏赐他们,并提出为了建立两国的友好关系,请求宛尕斯将军和他的部下留下来,帮助唐练士兵,宛尕斯和西域王商量了一下,决定走留自愿。结果古艾斯、格斯二位将军因水土不服相继得病归真了。只有宛尕斯和部分士兵留了下来。唐王怕他们想家,都给他们纳了妻妾,又建筑了一座大清真寺供他们礼拜用。唐王又命令工匠,依照阿拉伯的洗壶样式铸造了精巧美观的金壶和铜壶,供他们礼拜之用,因为这是唐王赐给的洗壶,所以也叫“唐瓶壶”,它象征着清真之意。后来人们根据谐音叫成了“汤瓶”。
汤瓶的另一说法:唐肃宗至德年间,因回族先民中的回回人平息了安史之乱有功,许其参与茶马互市,回回人从四川松潘地区携带净身用具到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经商、传教。至今松潘回民的汤瓶状似茶壶,身高颈窄,撮口粗腰,颈长弯曲,腰部鼓肚,从颈到底弧形耳把,原料有锡、铜、铁三种。铜质较受欢迎,色泽光洁,造型美观,古朴典雅。除礼拜沐浴时用,还可在客厅做摆设。
史籍《旧唐书·回纥传》中载有“入夜玉成婚礼,端来盛着清水的汤瓶,令新婿新娘洗手、漱口……”按******教法规定,夫妻同房后,必须做小净和大净。南宋词人周密在《癸辛杂识》一书中日:“回回之俗,凡死者,专有浴尸之人,以大铜瓶,自口灌水荡涤肠胃秽气,令尽。”
回族聚居地区的饭馆、食品店、小吃摊,总喜欢挂一块“汤瓶”招牌,做为“清真”标志。招牌通常是用长方形木板做成。四角有汉字写的“清真教门”、“清真回回”、“西域回回”等四个醒目的大字。招牌上端用阿拉伯文写着食品说明,俗称“杜阿以”。有的写有“******教食品”(阿语:安托,阿姆勒,伊斯俩目),有的写“感赞真主”(阿语:艾里哈木独林俩希),有的写“这是******饭馆”(阿语:哈则西,麦托尔姆,伊斯俩目)。招牌中间绘画着“汤瓶”、“茶壶”、“盖碗盅子”、“清真寺”或“穆罕默德宝剑”等图案,招牌下吊着蓝色布条做的幌子。我们常见到的以“汤瓶”画较多。“汤瓶”也叫“汤瓶壶”,在新疆地区称“阿布都瓦壶”,它的形状与现在使用的汤瓶略有不同,通常是鹅脖壶嘴,人耳形壶把,壶身上小下大,有古色古香的风格。
回民饭馆为什么要用“汤瓶牌”做为清真标志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这与回族风俗习惯有很大关系,回族和其他9个信仰******教的民族对食物异常讲究,有饭前洗手、汤瓶净身、沐浴的习惯。汤瓶做为“清真”标志,表示“清洁无染”、“清廉洁净”,不仅使不识字的回族穆斯林和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人士一看“汤瓶”招牌和经文,便可戒除疑虑,大胆食用。其二,回族穆斯林所开的饭馆,不仅信仰******教的1O个民族可以食用,而且其他民族也可食用,既增进了民族间的互相团结,同时也增加了餐馆的经济收入。
回族为什么把汤瓶作为“清真”招牌图案呢?这里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早先,朱元璋起义时,官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军,到处烧杀抢掠。有一次,义军来到了河北沧州地区的一个村子里,双方交战,突然,义军的一名军官被官军砍伤了,鲜血直、流,命在旦夕,这时正巧被一个村姑看见,她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溜到官军背后,只听“咚”的一声打死了官军,然后把义军军官背进自己的家里包扎养伤,义军军官十分感激。后来,义军军官临走时才知道这个村姑信奉******教。千恩万谢地说了很多感激之话,并嘱托说:“今后只要在你们回回家门口挂上汤瓶壶,我们一定保护。”打这以后,一有战争,村子里的回民就都挂上了汤瓶壶朱元璋打了胜仗,当了皇帝,他的大将常遇春知道了这事,规定:“凡回回者,都挂汤瓶壶也!”表示对回民的尊重。从此以后汤瓶牌,便成了回族“清真”的标志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汤瓶的种类多了,有搪瓷汤瓶、轻铁汤瓶、砂矸泥汤瓶,还有锡铁汤瓶和铝铁汤瓶,20世纪90年代后,宁夏以塑料汤瓶为主。
“汤瓶”古时也称“君迟”,来源于梵语,意为“水瓶”,******教传人南洋各国和中国之后,“君迟”(瓷质汤瓶),作为贮水和洗盥之用。因为交通不便,那时无车辆,乘骑又不方便,海上行船风浪太大,朝觐者历尽千辛万苦,徒步跋山涉水,挨饿受冻,仍在坚持“五番不脱”(礼拜),全美五功,他们旅途上便身背汤瓶,贮水饮用,做大、小净用。有的头一年出发,第二年才能到达麦加,可见旅途的辛苦了。朝觐者回归时将麦加渗渗泉的圣水装入“君迟”(汤瓶)带回来,馈赠亲友。唐、宋时期泉州瓷窑、晋江瓷窑都烧制过“君迟”,标明中国所产。据报载菲律宾、印尼、沙特阿拉伯出土的“君迟”和中国君迟完全一样。可见那时中国的瓷器业已经非常发达。
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有“公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的记载,证明“君迟”早就作为招徕顾客的标志了。
明朝永乐11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历时10个月,途经新疆、阿富汗、波斯、俄罗斯,回来后写下《西域番国志》一书,其中对******沐浴情况有所介绍:“每人各持一水盂,汲温凉水,洗淋其身,余水流出,并无尘积。”这里的“水盂”,显然指的是******大净时所用的汤瓶。这一切与现今中国清真寺的沐浴相同。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有汤瓶内硷“澄结或水硷,如细砂者也”。汤瓶熬茶或沐浴沉积的垢钙可治消渴病(糖尿病)和口疮。
清代宣统年间《固原州志》记载了当地回族习俗,其中有“合卺次日,子妇均先盥沐,用水壶自顶至足,以水直盥”。这个“水壶”指的就是汤瓶。成婚次日,夫妇须作大、小净。
很久以前,西北回族在他们的食品店、饭馆、小吃摊,摆上几把长嘴鼓肚、带把带盖的铜汤瓶,装上清洁的温水,供顾客洗手洗脸之用。一波有诗咏道:
曲颈翘嘴肚儿圆,仙桃小口把水灌,
柄把恰似人耳朵,回回皆说唐人传,
金不换兮传家宝,养成卫生好习惯,
悠悠岁月蕴奇史,穆民健康报平安。
后来,顾客怕麻烦就演变成现在所挂的汤瓶牌了。礼拜之人按顺序洗手、净下、漱口、呛鼻、洗脸、洗胳膊、抹头、洗脚。一般家庭用来洗手、漱口、呛鼻、洗脸、洗脚。俗话说:“回回没有三把水,不算老回回。”强调了讲卫生是老回回的本分。因为回民不用脸盆洗浴,认为洗过的水是污秽之水,不能再用。再说漱口、呛鼻、净下也不方便。
汤瓶对回族穆斯林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回族谚语说:“吃喝不成都能行,没一把汤瓶不行。”女子出嫁,做母亲的首先要交待,小净和大净的顺序和洗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陪嫁妆时要陪一把汤瓶以牢记“清洁是******的本分”。家庭若亡了人,必须用汤瓶为“埋体”沐浴,这也是符合卫生要求的。按教法规定因房事、月经、产后必须用汤瓶做大、小净。一个回回人不论你流落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你带一把汤瓶,在******地区就会找到食物和住处。婴儿从出生到“洗三”,姑娘结婚前一天的“离娘水”,老人病故“着水”,都离不开汤瓶。
明末清初,中国回族武术家穆其太根据******礼拜前用汤瓶净身沐浴的动作,编成一套气功武术,故名“汤瓶功”,包括养身功、内含大力发和武术气功三个方面,贯穿于行、立、坐、卧四种类型。汤瓶功传人杨华祥说:“若凡人外净身,亦必内净心。”“能沐浴通心者,如治镜然。”使大小净通过内清外洁,抛弃一切杂念,万思为心,万念为真,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锻炼方法。“汤瓶七式”流行于宁夏、河南、陕西、广西等地。套路有对练、破法、顾法、打法等,拳式歌诀云:
金梁起架最难防,左开右进探心掌,
合手杀下千斤坠,隔臂打耳破命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