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盖头的云彩黑眼睛的星,黄土地上的人儿水灵灵,
轻盈的身影袅袅的步,走起路来像一阵风……”
这是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的歌词,是石顺义所写《白盖头黑眼睛》的第一段。伴舞者是一群美丽的回族姑娘,头戴白盖头,身披绿纱,轻盈的舞步,甜甜的歌声,仿佛像仙女下凡似的,把人带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境界。舞台上再不是那种粗犷、大红大紫的着装。汉族姑娘爱美,回族姑娘当然也爱美。爱美是人的天性。作者紧紧抓住了回族姑娘的细腻、温柔、热情、含羞不语的特征,不仅表现出形态的美,而且表现了心灵的美,内在的美。20世纪的回族姑娘再不是那种忸怩、土气造作的姿态,而是那种雍容大方、清纯秀丽的形象。正因为这样,这个节目受到了回族观众普遍的欢迎。
“青丝不见青天”是世界******妇女的一种传统的宗教习俗。多用面纱、盖头、披巾遮面护发。盖头一般有老中青之分。老年多戴撮口白帽,再戴一顶棉布或的确良做成的白盖头,盖头较长,披到背心处,用布绾上扣子,这样“俯首下视,遮其羞体”,将头发、耳朵、脖颈完全盖住,因老年人多患疾病,还可遮风挡沙,防止感冒,显得古朴素雅,清洁宽敞,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如遇婚丧事宜,必戴无疑。中年妇女的盖头用黑丝绒绸缎、乔其纱制成,上面有花纹,多为梅花、牡丹之类。给人以清秀、干散之感。多用于参加婚礼、喜庆。山区人则常戴,而川区人则不常戴,只戴无檐撮口小帽,有时帽旁绣一小朵红梅花。少女和小媳妇则戴绿盖头和粉红盖头。未出嫁的少女不戴白帽只戴盖头或乔其纱巾,已出嫁的少女须戴白帽或乔其纱巾,乔其纱巾通常有绿色、白色或紫色,用吊穗装饰。显得高雅秀丽、风姿绰约,引人注目。
回族男子最显著的装饰是小白帽。因为礼拜时前额要着地,帽子就不能有檐。回族视白色为最洁净的颜色。******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对教民说:“你们宜常穿白色服装,因为白色服装最洁最美。”回族学者金吉堂在《回回民族说》一文中有“常用软制白帽,故有白帽回之称”。在清真寺礼拜须缠“得斯它拉”。后来,为了反抗清政府的迫害或残杀,回族群众精诚团结,便以无檐白帽作为队伍的标志。回族群众认为无檐小白帽轻薄凉爽,方便易做。逐渐成了他们普遍的头饰。从颜色上看,回族的男子都戴无檐小白帽或小黑帽,白帽多用棉布、的确良,黑帽多用华达呢、条绒做成。近年来白帽的花样多了起来,有金丝镶边的,有书写阿文图案的,在颜色上也出现了小蓝帽或小黄帽,还有硬塑料白帽。帽子越来越丰富多彩,装饰别具一格。潇洒轻盈,素洁华贵,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或圣纪节,你会看到各色各样的白帽、盖头,爽心悦目,多姿多彩。
坎肩也叫青夹夹、青坎坎,是回族服饰的又一个显著特点。由于回族崇尚武术,有尚武精神,回族在练习武术动作时,穿长衣长裤不方便,穿单了又觉得肚腹着凉,因此就做一件无袖的衣服,一来可以护腹保暖,二来练武精干。从此高寒山区或川区的回回人就效法开来,男女兴起穿坎肩之风。
坎肩男女有别,回族男子白大褂衬衣,上套黑坎肩,规格分单夹两种。女坎肩比较讲究,均为圆领、开襟,面料多为绸缎、条绒、棉布为主。青年妇女特别讲究钮盘的制作,她们用绿色、紫色、红色绾上蝴蝶形、桃形钮盘。领口、袖口、衣襟多镶花边,花边与盘钮的色调协调。
“好吃不过大米饭,好看不过素打扮”。“若要俏,一身皂”。“皂”在这里是指白色而言,轻如蝉翼的绿色披风,蓝天荡云的白色盖头,清纯质朴的坎肩,衬托出回族姑娘、媳妇的婀娜风姿。正如前面那支歌儿中唱出的风韵:
黑眼睛的星星白盖头的云,黄土地上你是最美的人,
宁夏川是你神圣的爱,古黄河是你怀抱的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