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菜,开黄花,
三月种,五月发,
七月八月收到家。
这是儿时在家乡听到的农谚,20多年了仍然记忆犹新。那时每当谷雨前后,母亲总是要在田边地角种上香豆菜,几乎家家都种。因为回民老人都有喝早茶的习惯,喝早茶必须要吃早点,那早点就是掺了香豆菜的烙油香,老人札完了“榜布达”(晨礼)拜,老伴早就把烙油香做好放在炉台上温着。那烙油香是用酵面做成的,先将二两面的面剂子擀成直径七八公分的面张,抹上一层胡麻油,撒上干香豆粉,卷成筒状,压成螺旋形饼坯,将热锅底抹油,饼坯放人锅,中火烤烙,上下翻转,上疤时再抹一层香油,即可出锅。烙熟的“烙油香”浓郁香溢,诱人食欲。因它层次多,家乡的人又叫它“千层饼”。
后来,我在省城上医校,老师在中医课上提到香豆菜还是一种中草药物哩。
它叫“葫芦巴”,是阿拉伯语译音,意为“香草”。中国人给它起了很多名字,香豆子、香苜蓿、香豆菜,北京人叫它芸香草。原产红海流域,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也门为最多。
葫芦巴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厘米以上,形似苜蓿。唐宋时期大批阿拉伯、波斯和也门人来中国经商,顺便把这种香草带人中国。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地都有种植。初夏开花,花冠似蝶,黄白相间,清香美丽。据传说,在公元5世纪,也门有一位名叫奴伦丁的公爵一日到红海岸边的塔伊兹地方打猎,发现一位牧羊姑娘索菲娅长得很美,并且身上散发出一股清香,他向姑娘的父亲求婚,姑娘便嫁于他。公爵问姑娘的父亲为何她身上有异香?他告诉公爵:每天吃饼时都要掺入一些葫芦巴粉。姑娘一经打扮,便成了那地方的绝代佳人,很多姑娘以为她的美是吃了葫芦巴的缘故,便仿效了起来。
葫芦巴全身是宝,性味苦温,营养十分丰富,它的种子含有甘露丰乳糖、葫芦巴碱、龙胆宁碱、胆碱、阿拉伯糖甙、挥发油、蛋白质、脂肪油和维生素B。
葫芦巴的叶粉可作烙饼、点心、蒸糕、饼干的香料,如果放在枕芯内香味绵绵不绝,有提神清脑和防虫的作用。把叶粉放在室内暗处,香味缭绕,空气新鲜,令人赏心悦目。葫芦巴秸秆夏季燃烟,有驱除蚊蝇的作用。也门******将葫芦巴种子磨成的粉末,加新鲜奶油煮熟撒上胡椒粉,烹制很多美味佳肴。有人还把它的种子炒熟研末,代替咖啡冲饮,其味不错。
祖国医学家认为葫芦巴性温味苦,清香无毒。具有补肾祛寒的功能。可治腹肋胀满、肾虚腰酸、妇女经痛、寒湿脚气、阳痿、寒疝等症。《本草纲目》中说:“葫芦巴,右肾命门药也,元阳不足,冷气潜伏,不能归之者宜之。”古籍《儒门事杂》中说,有人患双目失明症,服用葫芦巴一年,竟然重见光明。宁夏药书说胡芦巴种子油有催乳作用。
葫芦巴是温补中药,它与附子、香附配伍可治肾寒气滞、肋胀腹痛。葫芦巴与小茴香配伍,黄酒送服可治小肠气痛。葫芦巴与吴茱萸、川栋子、小茴香、巴戟天、炮川乌配伍又可治寒疝腹痛。
近年来,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印度等国医学家用葫芦巴种子治疗糖尿病,初见成效。其种子含有薯蓣素和类固醇物质,是制造避孕药的新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