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悠悠回乡情
6888400000094

第94章 松子山杏是良果

贺兰山松子是红松树所结的果实,又叫海松子、松子仁、新罗松子等,是宁夏一大特产。松子大约自唐代以来就成为我国人民喜爱的消闲小食品之一。它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食疗佳品,历来受到推崇,享有盛名,被视为能延年益寿的“长生果”。

清代史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赞誉它“补气充饥,养液熄风,耐饥温胃,通畅辟浊,下气香身,当益老人,果中仙品”。唐代医家李殉在《海药本草》中说:“海松子温肠胃,久服轻身,延年不老。”明代医学专著《本草经疏》中指出:“松子味甘补血,气血充足,则五脏自润,发白不饥。仙人服食,多饵此物,故能延年,轻身不老。”据植物学家和食品营养专家研究测定,松子的蛋白质含量达1%,近于核桃,含脂肪63.5%,富含钙、磷、铁以及一定量的挥发油和多种维生素成分。因此,中老年人经常食用松子,既有补益壮体之效,又有散风寒祛风痹之妙。

松子味甘香美,温润无毒,有祛风泽肤,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多种作用,其医疗价值在我国医学典籍上屡有记载。《神仙传》中则记载有一位名叫赵瞿的人,得了很重的瘢病,家人怕感染,即送至深山老林。一日赵瞿忽遇三位鹤发童颜的老者,送给他松子和松柏脂各五升并对他说道:“此物不但能治好你的病,而且还可以使你长生不老。”赵瞿遵嘱服之,未及一年,病已痊愈,而且自觉身体强健,家人大惊。又继续服用二年,两颜转少,肌肤光泽,行走如飞。传说此人竟活了300多岁。这些传说虽无从考证,但与后来诸家本草所述还是基本吻合的。《开宝本草》也说,松子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风气,调五脏,不饥”。李时珍则称:“去木皮,捣如膏收之。每服鸡子大。润肺,治燥结咳嗽。酒调下,日三服。百日身轻,三百日行五百里,绝谷,久服神仙。”这些说法虽有些夸大其辞,但松子能增强体质,具有治疗虚赢少气,补不足,润皮肤之功,则是无疑的。

山杏核儿比李子核小,比黄豆粒大,呈不规则三角形,尖端偏歪,上面还有花纹。用牙一嗑,露出豆粒般大的籽仁来,又酥又香,又甜又脆,异常好吃,煞是诱人。这是我区银北贺兰山里的一大土特产。

山杏核儿也叫巴旦杏、扁桃、扁核桃、婆淡果。世界上许多国家称之为“扁桃”。巴旦杏其实不是杏,而是桃属中扁桃亚属植物,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它的花像杏花,叶子似桃而狭小。巴旦杏果小,果肉干涩无汁且不能食用,主要吃发达的仁,有特殊的甜香风味,是世界著名的干果食品,自古以来一直以杏仁香美脆甜而著称于世。《圣经·创世纪》中说,巴旦杏是一种贵重的馈赠礼品,与乳香、没药、核桃、蜂蜜齐名。古罗马人称巴旦杏为“希腊栗子”,视为贵重珍果。直到中世纪,一直是上层社会的嗜好品。大约在4000年前,约旦人已开始种植。16世纪,经丝绸之路传人我国,深受人们的喜爱。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颂巴旦杏说“其核如梅核,壳薄而仁甘美。茶点食之,味如榛子”。《花镜》中也说,巴旦杏“实小而肉薄,核内仁独甘美,茶点上品”。清代诗人方元昆在《咏都门食品》诗中有“果有苹果美,仁称巴旦良”之佳句。《帝京岁时纪胜》在谈到农历五月食品时说“杏除香白、巴旦可之外,有四道河、海棠红等杏,全亦甘美”。旧时的北京人,对巴旦杏仁有特殊的偏爱,为节令必应干果,并早已充为土产风物了。

巴旦杏在我国的新疆、甘肃、陕西、北京等地种植。尤以新疆的小软壳、尖嘴黄最为上乘。扁圆壳薄,仁满味甜,郁香无比。每逢初秋,当巴旦杏由绿变黄,微带红晕,逐渐干裂,正是采摘的大好时机。据药物学家和营养专家测定分析认为,巴旦杏的营养要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之多。其仁内含植物油达55%、11%,蛋白质28%,淀粉和糖分别占10%一11%,并含有少量维生素A、B1、B2和消化酶、杏仁素酶、杏仁甙、钙、镁、钠、钾、铁、钴等18种微量元素。巴旦杏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松子、核桃和榛子,是极好的炒货,也是加工小食品和糕点的重要果料。新疆维吾尔族人常常把它当作健身滋补品,每日睡觉前细嚼十余粒,开水冲服。长期食用后,夜间能通宵熟睡无梦,身体抵抗力显著增强,保持旺盛的精力。

巴旦杏在医学界的用途也颇为广泛。民间常用它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皮肤过敏、气管炎、小儿佝偻等疾病。对虚劳咳嗽、清肺下气、止咳化痰、大便秘结、胸腹胀满、心腹逆闷等病症有显著疗效。美国常以巴旦杏粉治疗糖尿病、儿童癫痫、胃病及流行性病毒感冒,功效不凡。美国芝加哥洛约大学生物系主任哈罗德·曼纳在一项研究成果报告中指出,苦巴旦杏仁甙可治疗癌症之说,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证实。一些国家研制的巴旦杏乳、巴旦杏酒补品以及苦仁制成的镇静止痛药剂投放市场,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