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上的优秀使安德森逐渐形成了一种优越感,因而在人际交往上常常变得极为挑剔,容不得别人有一点毛病。一次,有位同学向他借了一本书,书还回来时弄破了一点,虽然那位同学一再向他表示歉意,但安德森仍然无法原谅他。尽管碍于面子,他当时什么话也没说,然而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愿理睬那个借书的同学了。渐渐的,安德森成了其他同学眼中的“怪人”,大家不再和他交往。这种“集体排斥”并没有阻碍安德森在学业上的成功。
安德森的功课门门都很优秀,年年都获得奖学金,代表学校参加过国际竞赛并获得了奖项。许多老师和学生都一致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天才。数年寒窗苦读后,安德森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顺利进入一家待遇优厚的大公司。他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准备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不过,上班后的生活远远不像在学校里那样简单,每天都少不了和上司、同事、客户等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安德森对此感到十分厌烦。原因在于,他在与人交往时仍然抱着那种挑剔的心理,一旦与人接触就对他人的弱点非常敏感。他对别人的挑剔越来越严重,逐渐发展成对他人的厌恶。他讨厌平庸的同事、低能的上司。
结果,安德森与周围人的关系搞得很紧张,彼此都感到很别扭。他经常与同事闹得不可开交,常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与上司发生龃龉。终于有一天,安德森彻底变成了一个无人理睬的闲人了。尽管他确实很有才干,但上司不再派给他任何任务,同事们也像躲避瘟疫一样远离他。在走投无路之际,他被迫写了一份辞职书,结果马上得到批准。
随后,安德森又到别处应聘,可是一连换了四五家公司,竟然没有一家令他感到满意。这位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青年,心情变得越来越苦闷,日益形单影只。在巨大的痛苦煎熬下,他的精神逐渐崩溃,最后被送入医院。
做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就容易挑三拣四、忘乎所以、刚愎自用,工作中,与人相处之时就会吹毛求疵。这样的人,即便本领再高强,也不会受人尊敬、被老板重用。而且,一个太拿自己当回事的人,即使不在言谈之中将这种态度表露出来,他的顾影自怜、孤芳自赏也足以令许多人讨厌、不悦。因此,做人要放低姿态,不要刻意凸显自己,这样才能与同事友好相处,为自己赢得好人缘。
以退为进,一步顶十步
生活中或是职场上,一味前进并非唯一的做事标准,适时的退让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争取到最后的胜利有益无害。要知道,谁笑到最后,谁才是胜利者。
以“退”的方式来达到“进”的目的,可以说是一条独辟蹊径的成功经验。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另一种方式的进,防守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进攻。暂时退却,忍住一时的欲望,才能养精蓄锐,鼓足力量,后退之后的前进将是更快、更有效、更有力的。欲速则不达,退一步才能进十步,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计算机博士学成后开始找工作,因为有一个博士头衔,一般的用人单位不敢录用他,而经验的缺乏又让很多知名企业对他抱有怀疑。在经济不景气的就业形势下,他发现自己的高学历竟然成了累赘。思索再三,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去获取自己目前最需要的财富——经验。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种初级工作对于拥有博士学位的他来说是大材小用,但他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工作。一次,他指出了程序中的一个重大错误,为公司挽回了损失,老板对他进行了特别嘉奖,这时,他拿出了自己的学士证,于是,他得到了一个与大学毕业生相称的工作。
这对他是个很大的鼓励,他更加用心地工作,不久便出色地完成了几个项目,在老板欣赏的目光中,他又拿出了自己的硕士证,为自己赢得了又一次提升的机会。
公司老板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细心地观察他,注意他的成长。当他又一次提出一些改善公司经营状况的建议时,老板和他进行了一次私人谈话。看着他的博士证书,老板笑了,他终于得到了理想中的职位。
这位博士以退为进,先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线上,然后踏踏实实地奋斗,为自己积蓄内在资本。“真金不怕火炼”,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显示出了光彩,被慧眼识英雄的老板委以重用。他以暂时的“退”,为自己赢得了另一个事业起步的机会。
由此可见,一个人只有深谙进退之道,知道审时度势,才能明确自己的处境,从而知进识退,进退有节,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要在形势不利于己的时候去硬拼硬打,那样做有可能是以卵击石,自寻死路,也有可能是两败俱伤,损伤惨重。在这种时候先“退一步”,以求打破僵局,为自己积蓄力量赢得机会,从而可以“前进十步”。
真正的智者总能分清不同的场合,进而采取不同的处世态度。当自己处于弱势时,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才能避开强者的锋芒,保存实力。等到时机成熟时,才表明自己的主张和态度,这时候,他们就是真正的强者了。
别把他人比下去
一个人锋芒太盛了难免灼伤他人。想想看,当你将所有的目光和风光都抢尽了,将挫败和压力留给别人,那么别人还能够过得自在吗?因此,不善于隐匿的人,往往招来更多的嫉恨和磨难。曹植锋芒毕露,终招祸殃,文名满天下,却给他带来了灾祸,这难道是他的初衷吗?他只是不知道收敛罢了。因此,在职场中,要防止盛极而衰的灾祸,必须牢记“持盈履满,君子竞竞”。
唐人孔颖达,字仲达,8岁上学,每天背诵一千多字。长大后,很会写文章,通晓天文历法。隋朝大业初年,举明高第,授博士。隋炀帝曾召天下儒官,集合在洛阳,令朝中士与他们讨论儒学。颖达年纪最小,道理说得最出色。那些年纪大、资深望高的儒者认为颖达超过了他们是耻辱,便派人暗中刺杀他。颖达躲在杨志感家里才逃过这场灾难。到唐太宗,颖达多次上诉忠言,因此得到了国子司业的职位,又拜祭酒之职。太宗来到太学视察,命颖达讲经。太宗认为讲得好,下诏表彰他。但后来孔颖达便辞官回家了。
南朝刘宋王僧虔,东晋王导的孙子,宋文帝时官为太子庶子,武帝时为尚书令。年轻的时候,僧虔就以擅长书法闻名。宋文帝看到他写在白扇子上面的字,赞叹道:“不仅字超过了王献之,风度气质也超过了他。”当时,宋孝武帝想以书名闻天下,僧虔便不敢露自己的真迹。大明年间,他把字写得很差,因此平安无事。
当你把别人比下去,就给了别人嫉妒你的理由,为自己树了敌人,在工作中也是这样。所以,在与人逞强之前请先三思。当然了,如果你确实有真才实学,又有很大的抱负和理想,不甘于停留在一般和平庸的阶层,那么,你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但是你必须注意时刻提防周遭的嫉妒,如果不这样,你可能会遭遇麻烦。
要想使自己免遭嫉妒者的伤害,你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尽量不要刺激对方的嫉妒心理。他人的嫉妒之心就像马蜂窝一样,一旦捅它一下,就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与人相处时,没必要去计较你长我短、你是我非,更不必针锋相对,非弄个水落石出、青红皂白不可。最佳应对方式是胸怀坦荡、从容大度,对于嫉妒者种种“雕虫小技”,完全可以视若不见、充耳不闻,以更为出色的成绩来证明自己。
放下身段,提高身价
对于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来说,放下身段和大家平和相处,非但不失身份,更能受大家的尊重。比如说公司的上司或老板经常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经常与员工在一起,在员工食堂就餐,就更能使员工实心实意地追随,更愿意听老板的指挥。
帕尔梅首相在瑞典是十分受人尊敬的领导人。他虽贵为首相,但仍住在平民公寓里。他生活十分简朴、平易近人,与平民百姓毫无二致。帕尔梅的信条是:“我是人民的一员。”
除了正式出访或特别重要的国务活动外,帕尔梅去国内外参加会议、访问、视察和私人活动,一向很少带随行人员和保卫人员。只有在参加重要国务活动时,他才乘坐防弹汽车,并有两名警察保护。有一次他去美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人们发现他竟独自一人乘出租车去机场。
1984年3月,他去维也纳参加奥地利社会党代表大会,也是独自前往的。当他走入会场,没有人注意到他,直到他在插有瑞典国旗的座位上坐下来,人们才发现他,都称赞不已。
同普通群众打成一片是帕尔梅为人的重要特点。帕尔梅从家到首相府,每天都坚持步行。在这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里,他不时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有时还与同路人闲聊几句。帕尔梅同他周围的人关系处得很好。在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帮助别人,毫无首相的派头。帕尔梅一家经常到法罗岛度假,和那里的居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那里的人都将他当做朋友。他常常独自骑车闲逛,铡草打水,劈柴生火,帮助房东干些杂活,彼此之间亲如家人。
帕尔梅喜欢独自微服私访,去学校、商店、厂矿等地,找学生、店员、工人谈话,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他从没有首相的架子,谈吐文雅、态度诚恳,也从不搞前呼后拥的威严场面。这些都使他深得瑞典人民的爱戴。
帕尔梅平易近人,他同许多普通人通过信件建立了友谊。他在位时平均每年收到1.5万多封来信。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国外,为此他专门雇用了4名工作人员及时拆阅、处理和答复,做到来者皆阅,来者均复。对于助手起草的回信,他要亲自过目,然后才能签发。
放下身段,绝不会使高贵者变得卑微,相反,能增强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这样的人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扎在大众这片沃土之中,哪能不根深叶茂,令人敬重!
可见,好的名声是靠个人的修养、品质、业绩和成就换来的,而不是摆架子摆出来的,架子只是一种骗人的东西。真正有品质、业绩和成就的人,绝不会刻意追求架子,事实上,刻意追求架子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有所作为。
由于工作关系,周恩来生前到北京饭店的次数特别多。每次去,他总喜欢在饭店内走动,同店里的领导、服务人员见面,打打招呼,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饭店里所有的职工都对周恩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周恩来共事的人,除了把他看成领袖,还会从内心把他当成良师益友。中南海摄影师徐肖冰说:周恩来与人交往时,并不是把自己当做官,恩赐地去“近人”,他是发自内心地把自己看做普通人中的一员。和周恩来谈话,无须“仰着脸”。他不是高高在上,他就在你我中间。
正因为这样,周恩来才赢得了下属和人民的心。下级人员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不仅同他谈天,渴望听到他的声音,还喜欢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告诉他,把心掏给他。所以,周恩来能够从下级及人民群众那里听到最真切的话语,赢得人民的爱戴。
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放下身段,将低调的行事方式牢记心中,这不仅可以让他人感到你的谦和,更能赢得他人的青睐和支持,工作也会因此减少麻烦,容易许多。
韬光养晦,隐忍铸辉煌
人虽说有理性有智慧,能够在清醒的时候分辨是非祸福,然而一旦志得意满了,又往往容易一叶障目,因一时的得意而忘乎所以,从而使自己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
南下打工的汪明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了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不论是从一开始做普通职员,还是后来做副总经理,汪明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后来他发现总经理李玲坐在那位子上可以说形同虚设,每次汪明向她请示工作时,李玲都认真听他说话,最后只说一句:“你放心去做吧。”算是应允了。这样,一切都是汪明在做决策,但遇上签合同时,客户总要和总经理面谈,令汪明很不服气。
汪明想:老板想给小姨工资,放在哪个位置都可以办得到,何必一定要做总经理呢?
老板是个笑面人,几次听了汪明的怨言,都不动声色,只是笑问:“我那小姨不会过多干涉你的工作吧?”汪明心想:虽然如此,但总给我留下一块心病。就答:“也许将李总放在别的位置上,公司的收益会更好。”老板脸上依然笑着,但心里已有了盘算。后来,老板真劝小姨别做总经理了,这下惹火了李玲,作为大股东的李玲越想越气,不久就炒了汪明的鱿鱼。
其实,成功意味着你在社会的阶层楼梯上又往上攀登了一层。但是越往上,竞争就越激烈。在一个公司里,上层领导的位置不可能像普通职工的位置一样多,如果你想往上攀登,有时或许要等上司主动把位置留给自己,如果你的上司得知你在等着他走了好顶上去,他一定先把你赶出去。因此,韬光养晦是大有学问的。在韬光养晦的时候,要有耐心,还要有信心,更重要的是要善于伪装,表面上看并没有野心,工作勤勤恳恳,换句话说,要先学会委曲求全,暂时的隐忍是为了将来更有力的爆发。只有潜心磨炼自己,才能逐渐成为生活和工作上的强者,取得傲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