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诚实守信
7099100000068

第68章 胡逸民年逾九旬践前约

胡逸民,浙江永康人,1890年出身于农民家庭,攻读法律,成为法学学士。早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很得孙中山赏识,投奔孙中山后,积极为民主革命效力。他在国民政府中历任要职,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审判厅厅长,高等法院院长。“四·一二”政变前后,任国民党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他倾向革命,同情共产党人,曾四次被蒋介石投进牢狱。他第三次入狱,在南昌北营场军法处看守所与方志敏相遇,并结成囚友和知己,留下一段胡先生诚实守信的佳话。

1935年2月,闽浙赣三省工农民主政府主席方志敏同志被押进敌看守所,胡逸民听说后,想尽办法与方志敏接近。经过多次接触,交谈,两人逐渐加深了解,胡逸民对共产党人方志敏更加佩服,称他为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于是胡逸民坦诚相告,国民党当局让他劝方志敏投降。“他们要我转告你,自首就可以重用你。这些天,我看你心坚志定,不是那号人,也就羞于启齿。请原谅,今日才挑明此事。”就告诉方志敏,顾祝同来南昌捎来蒋介石上谕,“劝方自首,将功折罪”,顾祝同可能探监拜访,要多加防备。

一对囚友,越谈越投缘。方志敏开导胡逸民:“蒋介石有什么可怕?

在全国人民面前他是孤立的。就在贵党内部,反蒋英雄不是也大有人在么!”此话一出,胡逸民立刻想到国民党左派邓演达。此人因反蒋而遭迫害,关押在胡逸民任狱长的南京中央军人监狱。胡逸民曾设计放邓逃走,因蒋防范严密,计划失败。后宋庆龄造访胡逸民,要求探监见邓演达。胡未请示蒋介石,满足宋庆龄的愿望。蒋介石知晓此事,怕事情有变,便命令戴笠杀害了邓演达。

蒋介石杀害邓演达,遭到公众舆论的谴责。他为掩盖罪行,捏造邓演达的“口供”和罪状,并“栽赃”说“经胡逸民审理予以枪决”。面对蒋介石的残暴行为,卑鄙的伎俩,胡逸民闯进他的办公室,指着蒋失口大骂:“无仁无义的东西……”蒋介石涨红了脸,跑过来给胡重重两记耳光:“胡逸民,你小子昏头了!给我滚……”胡逸民一口气向自己的囚友、知己讲完这段往事。从此,两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方志敏知道敌人留给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他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在这特殊的战场上,采用另一种方式坚持战斗,于是,他利用敌人让他写“交代”而提供的条件,不停地写作,宣传自己的信仰,呼唤真理,揭露敌人。

《可爱的中国》文稿完成,但问题是如何想办法送出去。胡逸民看到方志敏的文稿,眼睛一亮,称赞道:“《可爱的中国》,噢!好题目!”并激动地说:“方君啊,你写,你快写!我一定想办法为你送出去。”

继《可爱的中国》之后,方志敏又写了《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给某夫妇的信》、《狱中纪实》、《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这些文稿在狱中都是经胡逸民的手转移的。其中给某夫妇的没有称呼和姓名的信,胡逸民心领神会,“这一定是他留给我的文字”!是一名行将赴义者对囚友的希望和忠告。他牢记着信上“从罪恶跳入正义,从黑暗跳入光明”,那振聋发聩的话语。

1935年7月初,方志敏根据形势分析,敌人很快就要对自己下手,他把最后两份文稿交给胡逸民。胡逸民双手捧着沉甸甸的一包文稿,再次表示:“志敏,我一定要把它送出去!送给谁好,怎么送,你吩咐吧!”方志敏告诉他,可把文稿交给鲁迅或者宋庆龄,请他们转给共产党组织。当年秋天,胡逸民出狱。在南昌小住几日便赴杭州。在杭州深居简出,在痛苦和彷徨中熬了一年,最后终于决定冒险赴上海,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1936年11月,胡逸民一身小生意人的装束来到上海。他先找鲁迅先生,未找着(鲁迅于10月19日病逝)。共产党组织他又找不着,怀揣烈士遗稿他焦虑异常。突然,他想起上海救国会头面人物章乃器,此人与共产党有密切关系。11月18日晚他找到章家,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婴接待他(章外出不在家),并收下烈士遗稿。几天后,胡子婴与宋庆龄联系上,由章乃器的弟弟共产党员章秋阳,乘出租汽车送到宋家。后来宋庆龄将文稿转给冯雪峰。至此,方志敏烈士的手稿才真正转到共产党组织手中。若干年后,胡逸民得知文稿的归宿,久久悬系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胡逸民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礼遇。但由于他对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存有疑虑,加之听信流言,惶惶不安,1950年春夏之交赴香港定居。1981年10月,胡逸民专程赴南昌梅岭拜谒方志敏烈士陵墓。年逾九旬的老人,他从山下一步步地踏上一百五十七级台阶,来到方志敏墓前。

“志敏啊,志敏!我的囚友,我的知己!我没有忘记你的教诲,没忘记你的重托……”老人泣不成声,重复着这几句话。

1982年胡逸民回浙江永康定居,1987年病逝,享年9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