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奋发图强
7099500000011

第11章 大器晚成朱买臣

朱买臣,西汉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朱买臣出身贫寒,但“好读书,不治产业”。成家以后,他初衷不改,继续读书不辍。为了维持生活,他和妻子一道上山砍柴,挑到集市上去卖。他肩上挑着柴,心中却想着读书的事儿,边走边念念有词,不停地背诵刚刚读过的书。他这副模样,妻子怕被人笑话,总会上前制止。可是,朱买臣不但不听妻子的劝阻,反而念得更加用功了。日子久了,妻子觉得和这样的男人过日子,辛苦不算,最主要的是看不到任何希望,还要不断地受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因此,妻子提出和他分手。

其实,朱买臣与当时的读书人一样,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入仕进而改换门庭乃至光宗耀祖。他对妻子与他分手的想法非但无动于衷,还这样对妻子说“: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妻子听了他的话,非常气愤,不无讥讽地对朱买臣说道:“像你这样的人还是不要做什么升官发财的美梦了,如果你这样继续下去早晚会被饿死的!”

朱买臣知道无法留住妻子,只好与她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朱买臣的妻子嫁给了一个老实的庄稼人,两口子见到朱买臣仍旧一边念念有词,一边心不在焉地上山砍柴,就把他请到家里吃了一顿饭。

经过长期刻苦的攻读,朱买臣终于在五十岁时成了饱学之士。通过别人引荐,他给汉武帝讲解《春秋》,与汉武帝谈论《楚辞》,汉武帝十分器重他,让他做中大夫,在皇帝身边工作。

朱买臣没有辜负汉武帝的信任。在朔方郡是否设置的问题上,汉武帝让朱买臣提出自己的看法。朱买臣“发十策,弘不得一”,他根据汉朝与匈奴的斗争形势列举出设置朔方郡的十条理由,使得公孙弘无言以对,不得不表示完全赞同朱买臣的观点与朝廷的措施。

越王反叛朝廷,汉武帝根据朱买臣提出的出兵平定的建议,任命他为会稽太守,并让他在吴地备战。一年以后,朱买臣率领军队与横海将军韩说统率的另一支军队紧密配合,终于平定了叛乱。后来,朱买臣被提拔为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成为朝廷的重臣。

朱买臣一门心思读书,甚至连饭都没得吃了,仍旧孜孜不倦,为的是当官,企图通过仕途达到荣华富贵的目的。可以看出,他读书的目的充满了功利性,是不足为训的。但是,如果单纯从刻苦读书的角度说来,他虽身处逆境,却仍旧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持之以恒的读书求学的精神,还是很值得后人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