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奇逢,河北容城人,明清著名学者、教育家。
孙奇逢在治学上主张“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为理学寻求新的出路。他的不懈努力,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拥有一席之地。孙奇逢虽然崇尚理学,但他注重实际,特别在教育方面的主张和实践,有很多可取之处。
孙奇逢用“总脑清”的思想教诲学生。他认为:“总脑清,则天下之物尽在我,而不足以增损我。”其实,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一心治学的人,应该站得高,看得远,不能因苦读寒窗,坐冷板凳而气馁甚至放弃学习和钻研。他要学生确立“穷则励行,出则经世”的学习目的和志向。有意思的是,他说不管是学术还是治术,都存在“魔”。他所指的“魔”,其实就是功名利禄、富贵荣华、贫穷饥饿以及人事繁冗。他以为,对于生活中存在着的这些问题,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坚持正确对待,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端正治学态度,从根本上消除影响治学和力求上进的诸多“魔”。他以为,勤于治学的人,应该在苦难中自觉磨炼自己,安贫乐道。他要求学生做到“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生死患难考不倒”。
孙奇逢不仅这样教诲他的学生,也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这些主张,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他一生刻苦向学,丝毫不敢懈怠。他出身贫贱,小时候受苦,年老生活仍旧不宽裕。他家常有断炊没饭吃的情形,但他坚持“食贫自甘”的生活态度,对于进仕为官,处之淡然。他毅然放弃很多做官的机会,就是后来朝廷许他高官厚禄,他仍旧以“俱以病辞不赴”而安于归隐山林。
他认为“上智下愚是习成,不是生成”,因此他非常重视独慎自励。正因为他重视“以日常伦理为实际”,反对脱离实际的读死书,死读书。他在自己的《不如无书章》中评论秦始皇焚书的行径时,提出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见解:“焚书非始皇也,书也。焚书非书也,尽信书者也。不开眼界,不大心胸,不去取圣贤,未许读书。”他的见解明确地告诉人们,信书不如无书;心胸不大,眼界也不开阔,不该读书;不解知识的精髓,不知何为圣贤,不该允许其读书。他对《易》的理解是“读《易》之道最忌拘泥,贵变通”,这话既道出了他读《易》的切身体会,其实也隐含着读书治学的真谛。
孙奇逢的晚年,一边继续读《易》,一边讲学,带领子孙躬耕自给。很多求学者纷纷前来,他对不怕艰苦,愿意留下来跟他学习的人,全都接受下来坚持边劳动边学习。他说:“匹夫为善,康济一世。”他自己没有力量直接救民于水火,也就只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热爱学习、追求学问的人。他对于问道请业的人,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
孙奇逢终年92岁。临终前几天虽然粒米未进,却仍旧“整衣危坐,与门人,子孙讲论不辍”。他的治学思想与主张,都是宝贵的精神遗产,尤其他那奋发向前的治学精神与实践,将永远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