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奋发图强
7099500000072

第72章 郑成仙发愤修桥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个会编簸箕的人叫郑成仙。他编的簸箕不但价格合理,而且结实耐用,附近的人都买他的簸箕,在当地也小有些名气。有一次,郑成仙要过一条河,恰巧遇上下雨,河上有一座木板桥,或许因为是年代有些久了,桥上的部分木板已经开始腐烂,他过桥的时候,有几次险些从桥上摔下来。从那时候开始,郑成仙发誓:“我郑成仙有生之年,靠卖簸箕也要在这里修一座石桥。”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在说大话,自然也就没有人相信,只是当个玩笑听听罢了。别人都认为他是异想天开,一个靠编点儿簸箕糊口的人,还想造石桥,简直是痴人说梦,但郑成仙不管别人怎样看,他想做的事,不但要做成,而且还要做好。

郑成仙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他开始把卖簸箕的钱攒起来,自己觉得够多了,再把他们换成银子,放在瓦罐中,再拿土把它埋在院里瓦盆底下。这些工作都是悄悄进行的,就连他的老婆和儿子都不知道,这是为了实现愿望的必要保证,而那瓦罐就成了他的“小金库”。尽管没有人知道“小金库”的事,但天公并不作美,碰巧又下了场大雨,瓦盆里的土被雨水冲走了,“小金库”也显露了出来,但郑成仙对此却全然不知。天长日久,郑成仙的“小金库”开始来了客人,今天有人来借点儿救急,明天拿出来点儿解困,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好“借”好“还”,人家借的时候没言语,可毕竟还是还了,不像有些人干脆就是拍拍屁股走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郑成仙身上,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不管怎样,钱还是攒下来了。

郑成仙的钱可以凑够建桥时,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一天,他请来一些老街坊,诚恳地对他们说:“我现在连走路都很吃力了,背驼的一天比一天厉害,如果当年的愿望再不能实现的话,恐怕桥就会和我一样,也就走到头了。起初,我的想法很高,似乎也很远大,但现在看来应该更实际一些。”

说完,郑成仙把“小金库”里的钱都倒了出来,看着这些多少年才攒下来的钱,郑成仙百感交集。一直以来,他的老婆和孩子们,谁也没有想到,郑成仙会偷偷地攒下这些钱。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平时省吃俭用,都不曾抱怨,但在这种场景之下,他们的心理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根本就不曾想过,老人会悄悄地藏了这么多银子。

曾经嘲笑过他的街坊,见了这种场景也感到十分的惭愧。他们惊愕地说:“这老伙计真行!”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

随后,郑成仙开始和老街坊们一起商量造桥的具体方案。很快,郑成仙要自己掏钱修桥的事情传开了,人们都为他的做法所感动,很多人都放下自己手中的活儿,前来帮忙。不到一个月的工夫,一座结实平坦的石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郑成仙看着这座桥,乐得合不拢嘴,几次都从睡梦中笑醒。

郑成仙为兑现自己的承诺,实现自己的愿望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了,但却为了一件事情如此的专注,不得不令人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