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
7129100000005

第5章 导言卡夫卡艺术世界与日常世界的疏离(4)

四“存在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价值

卡夫卡的艺术世界不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做逼真的摹写,也不是靠这种对事件的摹写去把握生活。相反,卡夫卡的艺术世界是对人所处身的世界的小心翼翼的摸索,是事件的映象以及对这映象的内心印象的糅合。在卡夫卡营造的艺术世界中,日常逻辑经验处于不连续的断裂状态,这造成了卡夫卡艺术世界的神秘性。卡夫卡笔下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神秘,每一个人都被裹挟在这一神秘中,靠通常人的理智和情感无法认识和驾驭。“无法用理性来解释和理解的东西,可以用一种既不完全澄明也不完全遮蔽的叙述来表达。我们传统中伟大的故事之主要功能,也许就在于提供一个最终难以解释的符号。”【32】米勒的解构主义叙述学看到了伟大作品的“难以解释”的神秘性,但遗憾的是,他在提出了文本是“一个最终难以解释的符号”之后就终止了他的追问。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本原与基础的追问对这个“难以解释的符号”作出了极有特色的解答:“建立一个世界和制造大地(对文学作品来说,就是诗人使用的词语)”,是作品之所以为作品的两个基本条件,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过程中,作品实现了自身。海德格尔笔下的“世界”与“大地”,完全不是“内容”与“形式”的替代名词,而是双方借“争执”相互进入其本质才能形成各自的自我确立。“作品建立着世界并且制造着大地,作品因之是那种争执的实现过程,在这种争执中,存在者整体之无蔽状态亦即真理被争得了。”【33】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真正实现就是为了揭示存在之真理。

营造一个超经验的艺术世界是卡夫卡非常明确的一个创作目标,而他的作品确实能够揭示存在的真理。在与女友密伦娜的通信中,卡夫卡曾说过:“我总是力图传达一些不可传达的东西,解释一些不可解释的事情,叙述一些藏在我骨子里的东西和仅仅在这些骨子里所经历过的一切。”【34】“文学创作向来都是对真理的一次探索。”【35】可见作者从创作伊始就自觉地让自己从经验世界中跳出来,表达一种人类的主观意识所无法触及的领域。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曾为人类的心智能力划定了界限,他提醒人们防止理性的谮越,防止用“理性”去侵占那个人类的感觉经验永远达不到的被他叫做“物自体”的地方。我们所能做的,可以越来越接近它,但我们必须清醒总有我们认识不了的东西存在着。对卡夫卡来说,创作是一种新世界的生成,创作不是要对现实进行模仿,而应该是对现实的逃离,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创造生成一些新东西。正如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斯所认识到的,“存在”总是只“透露一些关于它自身的消息,??但它从来不成为对象。”【36】对这样一个理性和逻辑意识无法到达的领域,卡夫卡本人并不认为会有一个简单明白的解释。关于他简短的寓言故事《普罗米修斯》,卡夫卡在他那第三本笔记中写到:“这神话尝试着要去解释那不可解释之事。它既来自真理之处,它自当再在不可解释中结束。”【37】卡夫卡的艺术世界充满了人类理解力无法把握的事情,这正是理性的边界。但理性无法把握的事情并不就是无意义的事情。既然事情存在着,就不能说它们与我们的存在毫无关联。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探讨它们是否存在,而在于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把握它们。

将自己的写作界定为“解释那不可解释者”,可见卡夫卡并不认为自己会给混乱的世界一个明晰的解释。他在小说中所做的,倒是为语言本质属性的介入提供了必需的场所。“解释”必须通过语言,而语言一旦成为可传达的可领会的,其自身就变成了一个僵化的规范和尺度而丧失了其生成性,遮蔽了其自身的本质。语言的本质就是揭示与遮蔽二者互动的游戏。借着语言探触神秘的功能,卡夫卡在不可表达中寻求着表达。“不可解释者”就是那不可见不可说的神秘。卡夫卡的小说充满着对未知和虚无的敬畏。恐惧、痛苦、死亡、罪感??不可解释的神秘化为丝丝生命的震颤而将自身展现出来。

卡夫卡的独特之处就是他拥有洞察日常世界最深层的奥秘的力量。本质上,卡夫卡的小说是一种“思”与“诗”的对话。他具有哲学家的思辨的头脑,克尔凯郭尔、叔本华、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他的精神导师。他从现实中经验到的一切,他都迅速用哲思对其进行把握和筛选。他的小说就是经由艺术想象,将哲理世界的观念加以形象化而成的。因此,沿着日常逻辑之路读卡夫卡的时候,我们就经常陷入死胡同,遭遇到日常生活的断裂。卡夫卡“思”的是什么?卡夫卡小说思的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人何以为人的问题、存在者何以存在的问题。具体地说,卡夫卡的“存在之思”的主要内容是生命个体在确立自身本质存在时感受到的情绪体验;生命个体如何处理自身与其置身其中的世界(包括他人)的关系;生命个体如何跨越自身和世俗生活的有限性作出超越性的努力。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维护是卡夫卡艺术世界的核心,也是本书论述的中心。

“存在”问题是20世纪哲学史,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中心词。本书探讨卡夫卡的存在之思,目的在于探讨哲学之思的文学表达。克尔凯郭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这些存在主义哲学家都具有文学家气质;荷尔德林、里尔克、陀斯妥耶夫斯基、卡夫卡是具有哲学气质的文学家,也许并不仅仅是偶然现象。黑格尔认为,真正的艺术“只有在它和宗教和哲学处在同一境界,成为认识和表现神圣性、人类的最深刻的旨趣以及心灵的最深广的真理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时,艺术才算尽到了它的最高职责”【38】。在“存在之思”这一层面上,文学与哲学具有一个相通的契合点。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艺术作品的本源》、《荷尔德林诗的阐释》都是通过艺术阐释剖析存在问题的杰作,读这些作品也让我有勇气顺着同一思路去追逐卡夫卡的艺术足迹。

本书将卡夫卡定位为一个从事文学创作的思想家,而不仅仅是一个受父亲压制的软弱的儿子的代表,也不仅仅是一个受强势文化压制的犹太民族代言人。他对人与世界的关注是从对日常生活开始的,他的目光又是穿透所有世俗世界的帷障的。卡夫卡的文本在小说史上独树一帜,原因在于他的艺术世界丰富神秘,远远超出了日常世俗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他营造艺术世界的手法既与神话或童话世界不同,也与现代主义其他的流派迥然不同。因为卡夫卡的艺术世界并不是在日常世界的基础上加以任意的变形改造而成,他的艺术世界在日常世界之外,其中体现了卡夫卡对人与世界的命运的独特思考。

本书第一部分“互动生成的总体结构”,是从卡夫卡的思维模式、作品的结构模式、人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等层面对卡夫卡的艺术世界做宏观研究;第二、第三部分,论文从“瞬间”意义、情感裂变角度入手对文本世界做微观分析;第四部分,从卡夫卡本人所处的婚姻与写作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文本中的自虐意识中,分析卡夫卡的艺术观,他的内心世界对文本世界的影响;第五部分研究卡夫卡艺术世界的语言构成;结语部分分析卡夫卡艺术作品的“裂隙”,总结文学作为“游戏”的特征,并为读者的介入寻找契机。

卡夫卡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本书几个部分的论述不是将这个整体分割,而是从不同的侧面强化这一艺术整体各个功能的联系,这也是“图式”一词最重要的涵义。卡夫卡的艺术世界具有严密整一的秩序,没有任何成分可以毫无关联地脱离开这个整体。这并不意味着论文不重视单个作品的解读,而是认为相对于艺术整体来说,单个作品的整体性总是相对的、有限的,是艺术整体的有机构成。因此,单篇作品的解读只有放在艺术整体这一大背景下才是有效的。

本书努力将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从现实生活的围剿牵绊中挣脱出来,将卡夫卡的文本世界及其背后的隐在世界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研究其“迷宫”式的形态、经验世界如何得到展现、拼贴和变形,以及这种变形的意义,从中体现卡夫卡对人与世界的命运、对文学艺术的功能的思考,这也是卡夫卡文本的独特价值。以往的研究成果对这一特征未给以足够重视,只能对卡夫卡是否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是否能给人提供认识生活的帮助而争论不休。而且,卡夫卡的艺术之思,同时开启了20世纪文学进行存在之思的序幕。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20世纪文学都已经挣脱了现实对于艺术想象的束缚,以各种反传统的先锋姿态言说存在的奥秘。文学以想象与虚无为基础,这是卡夫卡对20世纪文学与文学观念的重要贡献。只有在虚无这一存在的本源基础上,卡夫卡的隐喻、寓言、变形才可以被理解和解释。因此,对卡夫卡艺术世界的解析可以使我们增进对卡夫卡文本价值的认识,并加深对“文学”与“文学性”的认识和理解。卡夫卡也是一个典型个案,我们可以借对他文本世界的分析探讨“艺术之思”的方式。

注释:

【1】卡夫卡:《诉讼·美国》,孙坤荣、黄明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57页。

【2】参见A.Foulkes的博士论文:Pessimismin the Writings of FranzKafka,Tulane University,1963.

【3】马克斯·布罗德:《城堡》第一版后记,载《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埃德温·缪尔:《弗兰茨·卡夫卡》,载《论卡夫卡》第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5】斯托尔曼:《饥饿艺术家》,载《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其他相类似的观点还有哈里·斯坦豪尔,参见其Hungering ArtisTor Artis Tin Hungering,Criticism,iv,No.1(Winter,1962)。

【6】海因茨·波里策:《卡夫卡研究的问题和疑难》,载《论卡夫卡》第21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7】本雅明:《评弗兰茨·卡夫卡的〈建造中国长城时〉》,见《经验与贫乏》,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39页。

【8】海勒:《卡夫卡的世界》,载《论卡夫卡》第17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9】David Pan,The Persistence of Patriarchy in FranzKafka's“Judgment”,Orbis LitteraruM55:135~160,2000.

【10】保尔·雷曼:《卡夫卡小说中所提出的社会问题》,载《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1】Sugarman,David Warren,FranzKafka:A Psychological Study,Cal-i for nia School of Pro fessinal Psychology-Los Angeles,1976.

【12】主要篇目参见附录“国内外博士论文”部分。

【13】其他重要著作还有 H·宾德(Hartmu T Binder)的motiv und Gestal-tung bei FranzKafka(Bonn,1966);海因茨·波里策(Heinz Politzer)的《卡夫卡:寓言与佯谬》(FranzKafka:Parable and Paradox,1962)等。

【14】1930年1月30日的《小说月报》上,刊登了赵景深先生的文章《最近的德国文坛》,其中称“卡夫加(FranzKafka)是一个新发现的德国小说家。”这是最早的介绍卡夫卡的文章。见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47页。

【15】叶廷芳:《现代艺术的探险者》,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16】汤永宽:《城堡》前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5页。

【17】《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8】《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19】帅梦妮:《〈饥饿艺术家〉叙事手法分析》,《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杨胜刚:《〈审判〉视角控制艺术及其造成的阅读效果》,《柳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20】《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3期。

【21】汉斯·昆、瓦尔特·延斯:《诗与宗教》,李永平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4页。

【22】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23】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24】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25】卢卡契:《卡夫卡抑或托马斯·曼?》,见叶廷芳主编《论卡夫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6页。

【26】叶廷芳选编:《卡夫卡全集》第10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44页。

【27】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28】叶廷芳编:《卡夫卡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9】叶廷芳:《西方现代艺术的探险者》,《文艺研究》1982年第6期。

【30】罗曼·英加登认为,读者在做积极阅读时,会由以语言组成的“意群层次”上升到“再现客体”层次,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参见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40-49页。

【31】汉斯·昆:《现代性崩溃中的宗教》,《诗与宗教》,李永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7页。

【32】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3】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原》,见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34】《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321页。

【35】叶廷芳编:《卡夫卡散文》(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页。

【36】雅斯贝斯:《生存哲学》,王玖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5-16页。

【37】[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孟祥森、刘崎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22页。

【38】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