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也许尚无明确的认识,不懂得它的社会意义。可是他们都极富同情心,这是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精神的基础。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可从培养他们关心别人入手。例如,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先去问问生病的奶奶好些了吗?妈妈下班回来,爸爸让孩子去问问妈妈累吗?爸爸出门办事,妈妈让孩子去代说一句“路上骑车要小心”。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启发孩子注意到,并让他送去小板凳;奶奶生病卧床,妈妈让孩子给递水、送药。走在路上,看到老人手中的报纸或其他较小的东西掉在地上,让孩子帮助拾起。
教孩子乐于助人,还要注意启发孩子的同情心。孩子的行为绝大多数由感情冲动所引起,而且行为过程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那么,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最好从启发他的感情入手,例如“你看那位老爷爷弯腰多吃力呀!赶快帮助他把报纸捡起来吧!”这比“你应该帮助老人”的效果好得多。
培养孩子乐于助人,还有赖于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常在孩子身上反应出来。因此,家庭成员间互相关心,邻里间的互相帮助等,能直接地教育孩子。
培养孩子的“吃亏”精神
“小气”是一种不良的性格特征,及早防止与纠正孩子的“小气”行为,是父母早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儿童心理学研究指出,“小气”的儿童,除了具有“食物不肯给别人吃”、“玩具与学习用具等不愿借别人用”的最直接特点外,且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做事斤斤计较,爱讲条件;自我牺牲小,贡献精神较差;自私自利;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同情心;了解能力较差;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做事比较犹豫,多数缺乏果断性。那么怎样培养孩子遇事不怕“吃亏”的精神呢?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作用,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榜样,是父母的首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首先做到慷慨待人。
寻找榜样
在孩子熟悉的人群中寻找慷慨共事的榜样让孩子多与这类儿童或成人交往,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孩子便会不知不觉地学着别人的样子慷慨待人。也可利用电影、电视、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中的慷慨形象教育孩子、熏陶孩子。
给孩子提供练习分享行为的机会
慷慨待人的品格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些机会,让孩子的分享行为得到练习。如把糖果分给家长,与小朋友交换玩具等。
鼓励孩子帮助困难者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群,父母应时常带领孩子去捐钱捐物,献出自己的爱心。如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受灾的地区或需钱治病的人们等。让孩子反复领略助人的乐趣之后,他就会把这种乐趣作为一种强烈的精神需要,从而,学会去输出、追求,最后形成稳固的慷慨待人的性格特征。
注意问题
不要溺爱孩子
溺爱是爱的一种方式,但溺爱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此溺爱是要不得的。
如果你问一对中国父母:“你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样的回答:“还不是为了孩子!”
若你继续追问:“你们为什么为孩子而活着?”
他们会说:“因为孩子身上寄托着我们全部的希望啊。”
的确,中国的父母差不多大半生都在为孩子忙乎着:从孩子出生到抚养长大,到上学、工作,到结婚成家,到生儿育女,全过程恨不能全承包。这虽不是制度,却是一种风尚,一种沉淀千年的传统。直到“小太阳”、“小皇帝”、“小公主”大面积涌现且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时,才发现,这种爱,除了表达父母的慈心善意之外,实在没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任何有益的因素和养料。
实例之一:
春城昆明,一家庭,儿子从出生之日起,便成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夫妇俩人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恨不得孩子要月亮,他们就上天去摘,孩子幼小的心灵便滋长了不尽的需求欲,终于有一天,“败家子”再一次将家中电脑上的主机板拆下来卖了。母亲终于忍无可忍,痛心疾首地数落儿子的种种劣迹。儿子听了,心头恶火猛窜,刹那间,他举起一把斧头向着亲生母亲狠命砍去。那颗曾用爱浸泡过他的头颅顿时耷拉下去。他又很快找来一根绳子套在母亲的脖子上,拼命勒着。母亲用最后一丝力气呼救,丧心病狂的儿子竟而紧缠三圈,并狠狠地打一个死结。然后将尸体翻过去,使她脸贴地面,“我再不愿看你了……”
实例之二:
与上面这个结局不同,辽宁披露一起母亲手刃亲生子的悲剧。“剧情”之惨,令人感叹。
十多年没吃过一顿好饭菜,没穿过一套好衣服的母亲,却尽其所能地宠着儿子。从小学到初中,儿子对母亲就只有一个需求:“给钱!”
有一天,儿子对母亲说:“我都18岁了,就因为没有钱,才娶不上媳妇。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卖房!”
“那咱上哪儿住?”“这招不行,你就嫁人。再不,卖身挣钱!”
“儿呀……”母亲泪若断珠,儿子抽出一把刀:“你自杀算了!”
“儿呀,千万别这样。要啥,妈答应。”母亲“扑通”一声跪倒在儿子面前。
“那好,你给我写张欠条,欠我一万元。”儿子还限定母亲:两月还清。
母亲痛苦不堪地在街上走着。“得让儿子死。”她下定了决心。
当儿子再一次挥拳而来时,母亲猛地抽出身上携带的匕首,照着儿子的前胸就是一刀。接着,又扑上去,-刀接一刀,连补八刀……然后,母亲倒在血肉模糊的儿子身旁。她怎么也想不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这,是血的教训!
孩子是爱的结晶。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天性,然而,教育毕竟是一门艺术。
中国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可谓不深,情不可谓不真:“我愿为你牺牲一切。”这似乎已成为中国父母的赌注。
结果呢?与父母期望大相径庭的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作品被创作出来了;一批“贪得无厌,好逸恶劳”的败家子产生了。
我国古代人民曾发出过“养不教,父之过”、“慈母怀中出逆子”的教训,但时至今日,仍有许许多多的父母仍没有走出溺爱的圈子。父母之爱的力量或许无法估量,但缺少教育的一味爱极易导致孩子有害的生活态度。教育家多伯森告诫我们:
童年生活的前4~5岁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是孩子能够被授予正当观念的时期。这些早年得到的观念具有相当的持久性。然而,这几年的良机一经错过,最优秀的接受能力通常消失殆尽,永不复返。倘若有意使孩子谦恭和气,慧眼独具,举止文雅,充满爱心,那么,这些品质就应当教授之,而不是空想,如果我们想在孩子身上看到诚实、真挚、无私,那么,这些品质就应该纳入我们的早期教育过程之中;如果培养彬彬有礼,有责任感的年轻公民是重要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并着手据此塑造。道理明显:遗传不会赋予孩子正当的观念。孩子们学到的是他们被授予的东西。由此看来,问题的症结在于“爱”和“教”上。选择不是非此即彼,因为真理不是从一个极端跳向另一个极端。过去,我们的先人倡导“棍律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于是,一切都是父辈说了算,而孩子是被任意塑的泥团。然而,孩子虽经父母而出生,但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父母可以给他们爱,但不能给他思想;父母可以照顾他们的身体,但不能左右他们的灵魂。父母停留在现实的世界之中,而孩子却代表着未来。所以,我们应当:救救孩子!但是,年轻的父母们刚刚从“棍棒教育”的酷刑下解放出来,又将“溺爱教育”实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也就是EQ教育之所以能实施的重要原因。其实,这时他们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天大的谎言:孩子的优秀品质是在父母的爱的泪水中流出来的。父母只要为孩子献出了爱,就能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就能使伟大的崇高的形象永远树立在可爱的孩子心目之中。其实,他们的爱缺乏理智,爱得盲目露骨。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律满足,一概无原则地迁就,甚至把孩子的缺点也当成优点来爱。结果,他们采撷到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痛心的苦果。
无独有偶,美国的“纵容民主主义”理论也给美国人民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这种理论要求父母把管教孩子的责任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理论的结果造就出来了美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代。我们在引进西方文明的同时,也应该吸取一下它们的教训。
有位儿童文学家说:不同爱心的选择是不同命运的选择,这既是个人命运也是民族命运的选择。
的确,教育是件大事情。竖着瞅,哪朝不是教育兴则国兴,横着看,兴衰无不关连着教育。
家庭是造就人的摇篮。
社会教育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家庭教育的质量,所以,家庭教育缔结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提倡EQ教育,愿天下父母从溺爱的怪圈中走出来,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而奉献。
批评需要技巧
批评也是一门艺术,也同样需要技巧,讲技巧的批评对事情的解决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明知故问比如,女儿玩拼图游戏,由于老半天拼不出图来,就生气地把拼图板摔了。我就过来拾起,问她:“拼不好了吗?”她不说话,我就拿起拼板一边给她拼,一边说:“这样,哎,再这样。”后来她就能将拼图拼好了。我再说:“以后还这样吗,不许生气,要这样……”这种方法需在批评时诱导孩子思维。让她知道自己错了,这比一通恶言批评为好。通过询问原因来引导孩子思考。当孩子做错了事,我还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孩子,以便促进孩子的逻辑分析、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激发孩子对事物了解的透彻些,让她在自己的思维中树立正确的看法。
用连锁问话来引导孩子掌握、补充答案
连锁问话即在一次问话中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对于儿童,一般采用散性的连锁问或阶梯式的连锁问。发散式的连锁问是在问话中用多个假设,让孩子考虑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它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发散思维。
阶梯式的连锁问是在问话中把力度不断加深,使孩子对答案有深层的了解。它可以增强孩子由浅入深的思维、理解事物的能力和加深对答案的巩固。在用连锁问时应注意问话时不要过快,这会使孩子的思维跟不上,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用似问非问来表达否定态度
实际上,似问非问就是反问,但它不像反问那样带有强烈的斥责语气,它的语气较委婉、软弱,感情宣泄不猛激,使孩子易接受。比如:“什么时间了,该去吃饭了吧?”这句话也就是说:“已经到了吃饭时间,该吃饭去了。”这样的命令语气,似问非问由于语气不强烈,易为孩子所接受,不产生对立情绪,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融洽。
有些孩子爱“撒野”,一遇到这种情况大人便束手无策,其实完全不必如此,可以试一试下面几种方法。
视而不见,暂时回避
其实,孩子“撒野”时打也好,骂也好,摔东西也好,目的是给大人脸色看的,以示对大人的反抗。如果你采用视而不见,暂时回避的态度,孩子的这些目的就不能达到,“撒野”也就失去了意义,孩子自觉识趣,即使闹也就没了底气,等气氛缓和了再教育孩子,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消极防范,以退为进
如上述方法实施了,不奏效,再使用此法。
孩子撒起野来,往往又踢又打。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且战且退”,一旦孩子对自己有所“触及”便故作疼痛难忍之状,使孩子产生恻隐之心,停止进攻,找机会再教育孩子。
针锋相对,游戏计取
孩子“撒野”,若是“肆无忌惮”,软的方法无济于事时,你可以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把孩子置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境地,然后用游戏方式,逗孩子哭笑不得,以缓和双方紧张气氛。
讲技巧的批评易被受批评者所接受,这样,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及感情的情况下就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