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365天婴儿心理训练
内外关系
训练方法
父母在婴儿面前把婴儿常玩的积木装入水杯中(塑料水杯即可),然后,倒出来,把积木和水杯同时交给婴儿,让他模仿。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手的精细动作——抓握能力。
培养婴儿对空间观念——内外的理解。
注意事项
如果婴儿不能把积木拿出、倒出、放入,父母可以多示范几次。父母也可把水杯换成小筐。
可以把积木换成葡萄干,把水杯换成小口的瓶子训练。
父母在示范时一是要同时用口语指导婴儿,使他同时接受听的训练。
对镜子
训练方法
让婴儿坐在一面大镜子前,让婴儿怀抱一个球,在确认婴儿看到镜子中的影像时,示意或引导婴儿把皮球给镜子中的小朋友。
训练目的与作用
培养婴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加强婴儿对自身的认识。因为婴儿并不知道镜中的小朋友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和镜中的小朋友有什么关系,但这种练习却能使婴儿有效地见到自己的面部和全身。
增加生活情趣。
注意事项
为了增加生活乐趣,父母可以在婴儿头上缠一红布条,或在他脸上、额上点一个大大的红点,这些都是在照镜子时做。这样不仅会增加婴儿的乐趣,而且给他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镜子中会有这些变化?这些为什么会不自觉地激起婴儿探索的兴趣。
利用此训练方式可以教婴儿认识五官,即在镜子面前指认五官。
父母应该用语言指导婴儿,从而训练婴儿对语言的理解、应用能力。
认物品
训练方法
在婴儿使用或食用日常生活用品、食品时,父母都要先告诉婴儿这是什么,如“××,这是苹果。我们吃苹果了。”然后才开始给婴儿吃苹果。
把身边不常见的物品做成图片,然后指着图片让儿童辨认。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认识物品,扩大知识面。
加强听话能力,培养说话能力。
协助婴儿在脑中贮存事物的形象,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注意事项
在认识实物时,不要忘记让婴儿摸摸、看看、闻闻。若五官都参与认识事物,会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要把教婴儿认物品和听话、说话连系起来,不能独立地教认物。
学语言发音
训练方法
取常见动物,如猫、鸡、狗、羊的图片,一边指着一种动物,一边学它们的叫声,并示意婴儿模仿,有动画片、VCD片或录音更好。
在使用或吃的物品时,父母把它们的名称用清楚的口语表达出来,让婴儿听后模仿。西瓜、袜子、帽子等等都是很好的练习物品。
教婴儿简单的句子。“你好吗”、“再见”等句子应该经常教婴儿说。
训练目的与作用
练习发音。
练习说简单的句子。
注意事项
婴儿在开始时可能只说句、词的最后一个音,也可能一个音也发不了,这都是正常现象,父母不可急躁,要慢慢来。
要把学说话和其他训练结合起来。
练走
训练方法
和妈妈一起来。妈妈喊一、二、一,手牵婴儿的手和他一起走,随后慢慢地放手让他自己走。
追皮球。妈妈手拿皮球,先和婴儿一起走,不久之后,把球向前滚出去,让婴儿去追赶。
取回玩具。婴儿玩耍时把他正在玩的玩具抛出几步,让他取回来。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行走的能力,锻炼婴儿的体质。
注意事项
不要太超乎婴儿的能力进行训练。实际上走、爬、跳、站等人类大动作的出现和人的成熟有很大关系,当婴儿还不具备走、爬的条件时让他走或爬,不仅不会有成效,反而会影响婴儿的健康发展。无论是动作还是智力,“揠苗助长”都不会有好处。父母要掌握好最佳时期。这个最佳时期就是婴儿刚刚具有那种行为的苗头或即将出现那种行为的苗头时,此时才是训练的最佳时期。
当然,到了受教育的时候,不教育不训练也会阻碍婴儿的发展,这一点父母要谨记。
1—3岁婴儿的心理训练
13-15个月婴儿心理训练
搭积木
训练方法
把婴儿放在床上或地板上,然后把一些积木(可以大小不等)交给他,父母可以示范搭一个高楼,然后让婴儿自己玩。到15个月时,婴儿完全能够自己搭两块积木。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空间概念和空间形象记忆能力。
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手的技巧。
注意事项
要用无铅、无毒积木,父母可以用干净的没有涂漆的原木磨光代替市场上出售的积木。
只要婴儿不疲劳,喜欢做这个活动,就一直让他做下去,不打扰他。讲故事训练方法给婴儿买一本彩色的画书,最好上边有儿歌或简单的故事。父母和婴儿坐在一起,或让他坐在父母的腿上,一边和婴儿翻看、一边给他讲故事或念儿歌。
训练目的与作用
培养婴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培养婴儿对语言的理解、记忆、表达等能力。
在婴儿脑中贮存空间形象,为以后想象能力的发展积累素材。
培养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手的精细动作。
培养婴儿读书的好习惯。
注意事项
就翻书而言,如果一开始婴儿不会,父母可手握他的手一起翻,慢慢婴儿自己就会翻了。
随着训练的进一步进行,父母可以让婴儿讲给父母听,只要他在“讲”,不管发音是否准确,不管讲几句,都应该鼓励,都达到了目的。
父母应把图画的颜色、故事等都说给婴儿,培养婴儿的综合素质。
学叫人
训练方法
在各种交往场合,或者在自己家中,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训练婴儿对各种社会关系称谓的理解与发音,如见了叔叔来了,就教婴儿喊“叔叔”,姑姑来了,叫姑姑等。这些基本的称呼包括:妈妈、爸爸、叔叔、伯伯、姑姑、阿姨、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等等。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记忆力,记发音、记名字、记人。
训练发音,理解社会关系。
增加交往感情,培养良好个性。
注意事项
在交往中表扬是必要的,但千万要加以节制,不加节制地表扬会给婴儿带来许多不良品质,因此,这一过程父母要适当地使用“不”等否定语气。特别是隔代亲人,更要有正确的教育态度与方法,不应宠爱孩子。
把认人教育与礼貌教育结合起来。
跟我学
训练方法
父母一边说儿歌一边指儿歌中要求的器官,示范几遍后让婴儿做。如“我的鼻子在哪里,我的鼻子在这里。”等等,讲“我的鼻子在这里”时用手指鼻子。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的听话能力。
训练婴儿的听手协调能力。
注意事项
父母在最初可以握着婴儿的手帮婴儿做,熟练后让婴儿自己做。
可以让婴儿自己说,自己做。这就增加了一定难度,但也增加了兴趣。
16—18个月婴儿心理训练
大小粗细
训练方法
给婴儿取大小不等、光滑不一的石头块(不少于10块),放在地上让其摸弄、掂量。可让婴儿找出最大的一块、最小的一块。也可以让婴儿在上面画上红色或黄色等。也可以让婴儿自己堆石头玩。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对大小、光滑等的感知能力,发展触摸觉。
初步让婴儿感知大小。
让婴儿学习并了解轻、重。
发展婴儿手的抓握能力和用笔画的技巧。
注意事项
可以让婴儿反复做这个训练,只要婴儿乐意就让他玩下去。
要注意鼓励和表扬婴儿。
玩式样板:
训练方法
让婴儿把各块模板取下来,然后再一一对应地装回去。训练目的与作用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发展手的精细动作。
培养婴儿初步理解——对应的关系。
培养婴儿的形状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注意事项
开始时,婴儿可能只会把模板取下来,不会再把它一一对应地各自插回各自的位置。父母可以示范给他看,即三角形板放回三角形位置,圆形板放回圆形位置等。这时父母一定要用口语告诉婴儿,即把动作示范和口语说明结合起来。
看照片
训练方法
取婴儿自己的五寸照片以及父母和爷爷、姥姥等家人的照片,用手指着让婴儿看,“这是××,那是××”。然后,可以拿着照片问他:“××在哪里?”“爷爷是哪一个?”等等,让他指出来。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认识亲属,即开展形象记忆训练。
增强亲子感情,发展婴儿的良好个性。
理解、记忆各种亲属的称谓。
学说话。
注意事项
可以有两种学习顺序,一是指点照片问照片上的人是谁,让婴儿说。二是父母问××,让婴儿在照片上指出来。
踩影子、追影子
训练方法
在有太阳的日子里把婴儿带到院子或公园里,先让婴儿看到父母或自己的影子,叫婴儿过去踩住它。当然,当婴儿快要踩住时,父母就移动身体,婴儿也就必然跟着移动。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灵活的走、跑、踩等的运动能力,主要是眼脚协调能力。
增加生活的乐趣,增强亲子感情,培养婴儿良好的个性。
注意事项
父母开始移动身体时不宜太快,以免婴儿走、跑速度太快而摔倒。
父母必须每次都要让婴儿踩到影子,这样会增强他的信心。
父母也可以在晚上用手电筒代替身影,即把房间内的灯灭掉,让婴儿去踩手电的光亮。这个训练婴儿同样很喜欢。
生活自理——帮父母做事
训练方法
利用日常生活活动和场所进行训练。如爸爸洗脸时让婴儿拿毛巾、吃饭时让他拿筷子、洗脚让他拿拖鞋等等。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勤快的生活习惯,培养劳动能力。
训练婴儿手的灵活性,走、跑的灵活性。
训练婴儿的听话、说话能力。
注意事项
要适度地表扬、奖励婴儿,不要让他养成他给父母干活是应该的习惯,也不能让他认为干了必须给他“报酬”(不一定是物质报酬)。
这种训练活动应该持续到儿童成为少年时。
19—21个月婴儿心理训练
辨认相同
训练方法
取9~10张照片或图片或自制的卡片,图片的内容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父母要求把画面内容相同的图片挑出来放在一起。
训练目的与作用
短时记忆能力训练,即训练对形象内容的短时记忆能力。
建立“相同”、“对应”等的比较概念。
注意事项
如果婴儿不会做,父母可以示范。
父母也可用口头提示的方式如:“找一个马,还有一个马呢?”帮助儿童找出相应的图片。
应逐渐加大这个训练的难度,即同是马,有的马可能少了一条腿,有的马则少了尾巴,要求把相同的找出来。这就更能够训练婴儿明察秋毫的能力。当然,更难的训练应到婴儿年龄更大些时才进行。
可以训练婴儿把不同的图片挑出来,这是一种反向思维的训练,对发展婴儿智力也有很大好处。
利用这个训练也可以让婴儿找出形状相同的图片。
还可以找满足两个条件如形状相同、内容相同的图片,或找相反的图片。当然,这也要到婴儿年龄再大些时进行。
倒着走
训练方法
在房间内父母收拾出一块没有阻碍物的空地,父母和婴儿并排倒着走路。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的方向感(前后)和平衡能力、行走能力。
注意事项
为防备摔倒,开始时父母可牵着婴儿的一只手。
要适时鼓励、表扬他。
走“平衡木”
训练方法
父母在房间或院子中画出两条长3米间距为25厘米左右的平行直线,在直线的一端放上婴儿喜欢的物品或玩具,要求婴儿不踩线,从这头走到那头把物品拿回来。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的平衡能力。
训练婴儿走的动作。
增加生活乐趣,培养婴儿良好的个性。
注意事项
一定要制定好规则,即婴儿两脚不能踩线。
随着年龄的增大,两线的距离可以相应缩小。
开始时,父母可以在另两条与婴儿走的平行线相同的平行线内与婴儿一块走,或先做示范。
可以利用这两条平行线,让婴儿跑,以训练婴儿跑的技能。
够物跳
训练方法
把婴儿正在玩的、喜欢的玩具或物品“抢”过来举在他伸臂、抬臂就能够着的地方或者挂在这样的地方,让他跳起来去够。
也可以把物品用松紧绳挂起来,婴儿够到时有弹性的感觉,增加乐趣。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跳的意识和能力。
增加生活情趣,培养良好个性。
说话训练
训练方法
多给婴儿讲故事、唱儿歌、多问婴儿为什么、一个不漏地回答婴儿的“为什么”。
训练目的与作用
训练婴儿的听、说、理解、记忆语言的能力。
增强婴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注意事项
父母要有耐心。
父母讲的话要形象、具体、生动、科学,速度要适中。
其他训练
其他训练也非常需要,如:
穿珠子。训练视觉与动作的协调能力。
鼓励婴儿与其他婴儿交往。培养婴儿的良好个性。
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如培养婴儿穿脱衣服、吃饭保持个人卫生的习惯和能力。
跑步训练。
22—24个月婴儿心理训练
培养良好个性的重要性
婴儿的个性在一出生就开始形成了,是在父母不知不觉中,也是在婴儿的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父母都希望子女好,可是对“好”的理解却都不一样。实际上,对“好”的理解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要有健康的身体这个目标的完成容易些,只要遗传素质不太差,后天没有过多的伤害,物质、营养、锻炼、医疗保健跟上去就能实现。
要有健康的心理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谁都知道有一个聪明、健康但就是不孝的儿子或者有一个心理有疾病的儿女是多么痛苦。
健康的心理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良好的个性。有良好的个性是人一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尽管人的个性的某些方面和父母的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如内向、外向等),但个性是在后天慢慢形成的,或者是在出生后在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下形成的。要想培养婴儿的健康个性,从他出生起父母就应该细心呵护,使其在真正的充满适度的爱的环境中长大。没有爱不行,溺爱同样也不行。这包括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夫妇之间要相亲相爱,这是一切真正爱的基础。
要懂得区分对婴儿正确的爱和不正确的爱,给予婴儿恰当的照顾。
要有意识地让婴儿进行相应的锻炼,包括挫折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