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体质能提高儿童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能促进智力发展及培养良好的个性。所以,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能锻炼必能显示出它的积极作用。
体质体能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规律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有其特殊性,也有其规律性,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把规律性归结为三点: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婴儿早期发展的是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才是脚的动作。任何婴儿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的方向发展成熟的,缺少中间任何一环,都会造成以后的心智与行为问题。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婴儿首先发展的是躯体大肌肉动作,如双臂和脚部动作等,以后才是灵巧的手部小肌肉动作,以及准确的视觉动作等。
幼儿心理学家陈帼眉概括出我国婴儿运动能力发展的两条规律: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即婴儿最早获得的是头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运动能力。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即婴儿动作发展也服从其心理发展的规律——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地向受意识支配的方向发展。
婴儿双手的运动能力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如,无意识地运动(3个月前)——无意识地抚摸(3个月起)——手眼协调地抓(4、5个月)——五指活动分化地去拿(5~6个月起)——双手配合开始摆弄物体(7个月后)……为了简便起见,人们把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总结出下面三个规律:
首尾规律
这个规律是指婴儿出生后,最早发展的是头部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然后是手和臂的动作,最后才学会腿和足的运动,能直立行走和跑跳。
近远律
婴儿动作的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就是肩头和上臂首先发展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
大小律
大小律是指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发展到小肌肉。因此,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运动。
我国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了更细致的婴儿运动能力发展的研究。
天津市儿童保键所李惠橱、王珊、王之珍等人应用“横断研究法”对天津市1074例健康婴儿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了我国北方婴儿大动作发展的常模性资料:
3岁前儿童动作发展的常模年龄和顺序
(以达到70%的年龄为标准)(月)
顺序大运动常模月龄1俯卧抬头稍起1.22抱直头转自如3.33俯卧抬头与床面成45度3.64俯卧抬头与床面成90度3.85仰卧翻身4.26扶腋下站立4.77扶坐竖直4.98独坐前倾5.29独坐6.510扶双手站7.711自己爬9.312从卧位坐起9.713扶双手走步9.814扶一手站立10.115扶物能蹲11.116扶一手走11.817独站片刻11.91980年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范存仁、周志芳等人对856名从出生到6岁的健康儿童进行了四个行为发展领域的常模年龄的制定,发现我国北方婴儿大肌肉运动能力发展的常模年龄如下表:
从出生到6岁儿童能发展各个项目的常模年龄(月)(70%)顺序大运动项目月龄1俯卧举头1.52俯卧、头抬45度2.13坐、头稳定2.84俯卧、头抬90度2.95俯卧抬胸手臂能支持2.96拉坐、头不滞后3.67腿能支持一点重量3.78翻身〖〗4.59不支持的坐6.410扶东西站7.011拉物站起8.612能自己坐下8.713扶家具可走9.414能站瞬间9.915独站11.516弯腰再站起来12.017走得好13.718走、能向后退15.719会上台阶17.520举手过肩扔球18.221踢球18.622双足并跳23.923独脚站1分钟28.024跳远27.825独脚站5分钟33.3研究还发现,我国女婴儿运动能力发展得比男婴儿早。
我们多年来对我国南北方的近千名婴儿的的大肌肉运动的研究,总结出如下的发展规律:
0~3岁半婴儿大肌肉运动能力发展水平表
(按照70%婴儿完成月龄)
顺序大肌肉运动月龄1俯卧抬头90度2.62翻身4.43独自坐6.14爬8.565%婴儿不能完成5〖〗独立站11.26独立走12.97双脚跳32.18单脚站立36.29单脚跳41.110持物平衡38.811平稳前跑25.3针对我国婴儿主要的运动能力,尤其是对智能发展、非智力心理素质发展和语言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动作发展规律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它们的发展关键期,并创造设计出一整套训练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婴儿爬行的动作阶段往往被省略了,而直接进入站立和行走阶段。我们的跟踪研究发现,这样的婴儿常出现感知觉综合失调、情感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运动性冲动、平衡能力发展较差,语言与交流也常出现偏差。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四个:
婴儿穿得太多
家长总担心婴儿穿少会生病,因而穿得太多。这影响了婴儿的爬行,因此应该每天有一定时间让婴儿不穿衣服,练习爬行。
婴儿被抱得太多
家长很喜欢抱婴儿,结果造成婴儿手脚接触床太少,四肢支撑能力和运动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婴儿坐势时间太长
家长经常让婴儿坐,婴儿总是坐在床上,这样就剥夺了婴儿四肢接触床的机会,逐渐远离爬行。
缺乏系统的训练
婴儿的爬行虽然有遗传的因素,但家长的科学训练仍然是最重要的。我国家长严重缺乏训练婴儿爬行的意识和方法,这是造成婴儿不会爬行的主要原因。
培养内容
训练婴幼儿运动能力
刚出生最初几个月的婴儿,动作毫无灵巧可言,左手一动,右手也会跟着动,不能按意志而行。不久,婴儿的动作将逐渐进步,会伸手拿想要的东西、会开始学习爬行。这时候,应多跟他玩一些运动身体的游戏。
让婴儿学踢球
拿一粒内有铃、直径15公分左右、重量轻的球放在婴儿的脚旁。最好找海滩球或材质柔软的球。婴儿两脚乱踢,踢到球时,球会铃铃地滚开。重复几次后,婴儿就会发现脚一踢到球,球就会滚开而且会发出声音,于是他就会按自己的意思来踢球了。
妈妈和婴儿趴着玩
妈妈跟婴儿一起趴着玩。婴儿趴着时,妈妈可以在他的手心挠痒。婴儿感觉到对手部的刺激时,会将头抬起来。这时,妈妈可笑着跟他说:“婴儿,看这里”。婴儿觉得疲劳,脸趴下来时,可稍微休息一下再玩。
学爬或学走
当婴儿脚部肌肉生长、有力量后,抱在妈妈膝上时会不断用脚尖踢动。脚尖在学爬或学走时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可让婴儿玩一些刺激脚底,让膝盖和脚底有节奏弹踢的游戏。脚底是很重要的感觉器官,和手指一样,必须让它触摸各种东西。
让婴儿做踢腿运动
婴儿坐在妈妈的腿上会开始乱踢时,可以配合他的动作,一上一下地让他在膝上跳跃。每当婴儿用脚尖踢时,力量就会进入脚拇指,进而刺激婴儿的大脑。同时,在跳跃时也可以培养平衡感,这是两脚走路的前提。妈妈要配合他的节奏,让他尽情地跳。
踢手掌
让婴儿仰躺,手掌贴着他的脚底,稍为用力按,婴儿就会反射性地踢回来,反复几次后,他就会很高兴地玩踢脚游戏了。这样可锻炼婴儿脚上的力量和灵活性。
把爸爸的肚子当运动场
父亲先躺着,然后把婴儿放在他的肚子上,让婴儿趴好,并将手跟脚调整成容易爬行的姿势,让婴儿练习如何把握身体平衡。
动手指游戏
这个时期,婴儿会开始用手指启动各种东西。妈妈该准备一些能让婴儿指头活动的玩具。手指游戏不但可以促进手指灵巧,也是最适合他单独游玩的一种游戏。帮他设计可以尽情游戏的环境吧!
拿取东西游戏
当他会伸手拿玩具时,可在他身边放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或玩具,让他伸手来拿。他握东西时,妈妈要教他拇指与另外四指相对。可以先抓着他的手,教他什么是正确的握姿。
翻身时的游戏
会翻身的婴儿很喜欢玩转动身体的游戏,从早到晚不停地改变方向,好像在告诉别人:“看,我已经会翻身了,我多棒呀!”当他会单向转身时,可以让他试试反方向的转身。婴儿能翻身后,不久就会开始学爬。让他做一些可以趴着玩的游戏,培养爬行时必要的体力。
爬行取物
让婴儿趴着,把玩具放在婴儿摸得到的地方,婴儿为了要拿到玩具,会努力地移动手、脚。有些婴儿因为手始终摸不到或身体往后退,会急得哭出来。此时最好把玩具递给他,不要太勉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学会了辨别方向,也会利用脚拇指蹬着地板前进。
让婴儿飞起来
扩胸运动可以促进婴儿脖子跟胸部肌肉发达。让婴儿趴着,撑住他的手掌,轻轻往上拉,力度要在婴儿能接受的范围内,不可太用力。
双手倒立
让婴儿趴着,然后抓住他的脚踝慢慢地上提,呈倒立姿势,过一会儿再轻轻放下来。等婴儿习惯时,再往上抬高些并轻轻摇动。
双手拿东西
当婴儿会将东西从右手换到左手,或从左手换到右手时,表示他已经做好操作工具的准备了。这个时候,可以让他玩使用手指的游戏。例如,他喜欢玩一摸就会发出沙沙声的纸袋、拉或按就会出声或起动的玩具。母亲在婴儿玩得开心时应表扬他说:“婴儿好棒哦!”
开包运动
纸或纸袋对婴儿来说也是一种好玩的玩具。如果他玩腻了玩惯的玩具,不必急着给他新玩具,可以试着将纸和玩具组合起来玩。用纸将玩具包着,弄出沙沙声给他听,然后把开口放在他的面前,指导他打开包装纸。
两手拿物游戏
对婴儿来说,用两手各拿一个玩具非常困难。一开始,当他要拿新玩具时,手上的玩具会不自觉地松掉,但慢慢地他就会两手各拿一个玩具。当他两手都拿着玩具时,可以试着再给他一个玩具,看他怎么处理。
玩摇摇游戏
让婴儿脚底贴着地板,脚趾用力踢地面,这跟踢的力道和爬行很有关系。首先,让婴儿站在膝盖上,然后往妈妈这边拉,婴儿由于身体往前倒,接近妈妈的脸而显得高兴。同时,脚底所承受的重量会从脚踝移到脚尖,脚底变得较有弹性,而脚趾因为注入力量,也可以刺激运动神经。
和爸爸一起摇
父亲坐着,把脚伸出来,两手抓住婴儿的两侧腋下,让婴儿面对面坐在膝上。坐好后,将婴儿的身体往后倒,再往前拉,边做边跟他说“摇啊摇”。一开始要慢慢来,等婴儿习惯后,他就会自己试着倒下去、坐起来。
怎样帮助孩子锻炼身体
要想在人生中取得一番成就,获得成功,除了需要具备情商、智商等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强健的体魄,身体素质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父母千万不可忽视。为了让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支持孩子参加学校安排的早晨锻炼,特别是冬天不轻易让孩子缺席或迟到。鼓励孩子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和上好体育课。
第二,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在家也能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特别是星期天和节假日,家庭体育锻炼宜侧重于小型多样,如夏季游泳、冬季跳绳、周日打羽毛球,节假日时间如果较长,可以结合旅游进行爬山、划船,即使在室内也可练习仰卧起坐、抓举哑铃等。如果家长也参加家庭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孩子体育锻炼的意识,而且能融洽两代人的关系,缩短心理距离,也有利于家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第三,重视孩子体育锻炼,还要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四个坚持:①坚持经常锻炼,使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在剧烈运动中的能量物质消耗和运动后所得到的超额补偿,形成持久的良性循环,促进新陈代谢。②坚持全面锻炼,认真参加跑、跳、投掷等各项运动,全面发展力量、速度、弹跳力、灵敏度等各项素质。③坚持室外锻炼。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对机体的新陈代谢、营养的吸收和利用都有重要意义,窒外的多变气候也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④坚持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步增加,不能固定不变或盲目过量。
总之,孩子体育锻炼也不是短时期内就能见效的,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贵在持之以恒。
培养方法
0-1岁体质体能培养
第1个月体能训练
追视
使孩子保持舒适的体位,并能注视到你,你可以在孩子眼前慢慢移动,以孩子的视力能追随到你为准,同时你可以对孩子说话和微笑。
随声舞动
在床前悬挂色彩鲜艳或能发声的玩具,并使其在孩子视线内摇晃,让孩子注视,并随之发声,逗引孩子舞动。第2个月体能训练抬头竖抱婴儿俯腹抬头和俯卧抬头。经过训练,婴儿不但抬起脸部观看前面响着的哗铃棒,甚至下巴也能短时离床,双肩也能抬起来。
练爬
在伏卧练习指头的同时,可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虽然此时头和四肢尚不能离开床面,但婴儿会用全身气力向头方窜行,有时一股劲可窜行一尺多远。这种练习可使以腹部为支点的匍行提早到6个月,用手或手足爬行提早到7~8个月。如果没有这种训练,有些婴儿到11~12个月时才能爬,或者就根本不会爬行而影响全面发育。“爬行”对感觉综合健康发展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