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在位期间,李泌位至宰相,封为邺侯。李泌死后,其子李繁在南岳的左侧修了个书院来纪念他,称为南岳书院。
南宋时期,书院被迁到集贤峰下,改为邺侯书院。到了元代,书院遭到破坏。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衡山一个知县在烟霞峰下的李泌故居处建立了一个义学,仍叫邺侯书院。
现存的建筑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邑人陈治与集贤书院山长戴心葵所建,民国年间及新中国建立后均有修葺。
邺侯书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200余平方米。该建筑整体为单体石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无梁架,庑殿顶,盖黄色琉璃瓦。门上嵌有汉白玉横额,阴刻隶书“邺侯书院”;门前石柱刻联“三万轴书卷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文苑拾萃
长歌行
(唐)李泌
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
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郭子仪功成不居
◎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韬晦术》
郭子仪(697—781年),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郭子仪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郭子仪年85岁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唐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各地节度使纷纷叛唐,时任朔方(驻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节度使的郭子仪则力主勤王。此时,已成惊弓之鸟的唐玄宗在逃命途中让出了帝位,手无兵将的唐肃宗在灵武即位。而灵武正是朔方军的治所,郭子仪的管辖地。如果此时郭子仪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但郭子仪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力挽狂澜,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二京,让刚刚即位的唐肃宗感激涕零:“这虽是我的家国,但实由卿再造!”
话虽然这么说,但面对功高盖世的郭子仪,唐肃宗还是不能不对他起提防之心。在此后对安庆绪用兵时,肃宗就没有让最负名望的郭子仪挂帅,甚至在对史思明用兵失败后,还听信谗言,说郭子仪作战不力,免去了郭子仪的军职,将其闲置起来。直到朔方军发动以拥护郭子仪为名的兵变,唐肃宗才不得已再次启用他平定兵变。
唐代宗即位后,郭子仪便成了三朝元老,自然也成了新君的心头隐忧。为了防范郭子仪,唐代宗仿效唐肃帝的做法,解除了郭子仪的兵权,将他调回长安闲置起来。
可是不久,吐蕃进犯,攻陷长安,唐代宗只好重新起用这位能征善战的老将。郭子仪也不含糊,以弱对强,用疑兵之计击退吐蕃,第二次收复长安。
此后,唐将领仆固怀恩联结吐蕃、回纥进犯长安,又是郭子仪临危受命,凭借自己巨大的威望,分化联军,直至粉碎联军,保卫了长安。
对唐代宗来说,如何对待这位“再造唐室”的功臣,也成了一件棘手的事。尽管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唐皇室仍然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内忧主要是宦官专权,外患则是藩镇坐大,边疆吃紧。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唐代宗要想守住这副烂摊子,实在太需要郭子仪的武功威望了。但他又害怕郭子仪功高盖主,图谋生变,内心的焦虑矛盾可想而知。
唐代宗曾三次拜郭子仪为尚书令,都遭到郭子仪的坚辞。这一举动看似唐代宗感激郭子仪功勋,其实代宗是想借此试探郭子仪究竟是个忠臣还是个野心家。要知道,尚书令一职在唐代是一个很特别的职位,是最高的宰相。因为李世民曾担任过此职,此后便长期不授此职,有职无人,已成惯例。唐代宗登基伊始,为了提高太子李适的实际政治地位,有利于领军抗叛,才一度将尚书令授予李适。可以说,尚书令是皇室的禁脔。
郭子仪自然懂得这个位子的特殊性,因此无论如何也不接受,实际上他是在向唐代宗表白心迹,证明自己是一个别无他图的忠臣,化释君主的疑心。有了这一试,代宗悬着的心多少放下了很多。
郭子仪身为上将,坐拥强兵,奸宦程元振、鱼朝恩经常说谗言毁谤他谋反。然而,皇上每次下诏书任命他时,他都是当日就出发赴任,因此谗谤也往往是不攻自破。
曾经有盗贼把郭子仪父亲的坟冢给掘开了,抓了很久也没抓到人,大家都认为这是鱼朝恩指使的。郭子仪入朝时,朝廷害怕他会叛变。郭子仪见到皇上,皇上说起这件事,郭子仪流着泪说道:“臣久将兵,不能禁暴,军士多发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谴,非人事也。”朝廷上下这才安下心来。
有一次,鱼朝恩宴请郭子仪,部将中有人说鱼朝恩会杀害令公,将士们都请求藏着兵器跟随郭子仪一同前去。郭子仪泰然说道:“我身为朝廷大臣,他没有皇上的命令,怎么敢害我!”
于是,郭子仪仅仅带着几个家僮前去赴约。鱼朝恩迎接他,很吃惊他带这么少的人,郭子仪对他说:“如果带的人多,害怕你破费了。”
鱼朝恩感动地说道:“到底您是长者啊!”
综郭子仪一生,“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谥忠武。”
◎故事感悟
郭子仪历仕三朝,功高盖主。然而他为人事上忠、待下厚,赏罚必信,居功不傲。功成不居,不仅是一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也是一种体现人生境界的德行。
◎史海撷英
武 举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朝时期。
唐朝女皇武则天在登上皇位后,始创了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
武举的兴盛是在明清两代,尤其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很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情况大不相同,其对武举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制度也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
历史上的武举一共进行过约500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
裴度丢印不惊
◎智明然后能择。——《二程集》
裴度(765—839年),唐朝名相,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贞元五年(789)进士。裴度于宪宗元和时拜相,率兵讨平淮西割据者吴元济,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后又以拥立文宗有功,进位至中书令。死后赠太傅。《全唐文》存其文两卷,主要是一些律赋和奏疏碑铭;《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有其诗一首。
唐代宪宗时期,裴度任中书令的职位,封为晋国公。
有一天,手下人慌慌张张地跑来向裴度报告说他的大印不见了。为官的丢了大印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
可是,裴度在听了报告之后一点也不惊慌,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他告诫左右的人说:“这件事千万不要张扬,就像没有丢印时一样。”
左右之人见裴中书并不像他们想象得那样惊慌失措,都感到疑惑不解,猜不透裴度心中是怎样想的。而更使周围的人吃惊的是,裴度就像完全忘掉了丢印的事一样,当晚竟然在府中大宴宾客,和众人饮酒取乐,十分逍遥自在。
就在酒至半酣时,有人发现,大印又被放回原处了。左右手下又迫不及待地向裴度报告这一喜讯,裴度依然满不在乎,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丢印之事似的。
那天晚上,宴饮十分畅快,直到尽兴方才罢宴,然后大家都各自安然歇息了,而左右也始终不能揣测裴中书为什么能如此成竹在胸。
这件事过去好久后,裴度才向大家提到丢印当时的处置情况。他对左右说:“丢印的缘由想必是管印的官吏私自拿去用了,恰巧又被你们发现了。这时如果嚷嚷开来,偷印的人担心出事,惊慌之中必定会想到毁灭证据。如果他真的把印偷偷毁了,印又从何而找呢?而如今我们处之以缓,不表露出惊慌,这样也不会让偷印者感到惊慌,他就会在用过之后悄悄地放回原处。而大印也不愁失而复得,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了。所以我就如此那般地做了。”
左右听了连连称是。当然,这样的事不是谁都能做的,这需要有超人的智慧和宽人的胸怀。而不这样做,后面的麻烦就不难想象了。
◎故事感悟
面对一件危险的事,出于本能,许多人都会作出惊慌失措的反应。然而仔细想来,惊慌失措非但于事毫无半点帮助,反而会添出许多乱子来。所以在紧急时刻,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冷静地分析形势,那才是明智之举。当然,能这样做的都是那些有丰富经验、过人智慧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士。
◎史海撷英
裴度避祸东都
唐宪宗在位期间,裴度在朝中做官,此后他又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在当时有“勋高中夏,声播外夷”的盛名和地位。
但是,由于唐朝后期宦官当道,裴度虽有“将相全才”却不能为天子所用,所以并无多大的作为。而且为避宦官当政,他还退居东都洛阳,立第于集贤里,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酣宴终日,高歌放言,以诗酒琴书自乐,不问政事。
开成三年(838年)冬,裴度因病乞还东都,翌年去世。裴度死后,册赠太傅。
范仲淹急流勇退
◎见险而能止,知矣哉。——《周易》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范纯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当过宰相。
范仲淹的文学素养很高,代表作文有《岳阳楼记》,词有《渔家傲》、《苏幕遮》,著作为《范文正公集》。
宋朝仁宗庆历年间,官僚队伍庞大,行政效率低,人民生活困苦,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执政,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富弼任枢密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宋仁宗责成他们在政治上有所更张以“兴致太平”。
九月,范仲淹呈上一篇《上十事疏》,“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
所列十条经仁宗审阅后,绝大多数先后以诏书的形式颁布施行。这十项主张是“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但是,改革的主要内容触犯了官僚大地主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守旧势力不断从中破坏。宰相章得相唆使台谏官等,对范仲淹等人发难,反对派攻击范仲淹、韩琦为朋党。皇帝很忌讳大臣结为朋党,宋仁宗也不例外。反对派诬蔑韩、范的“朋党”之议,也为宋仁宗终止改革提供了借口。所以,改革失败的真实原因是皇帝不想改革了,而不是因为保守派的反对。因为如果皇帝要想改革,那是谁也阻挠不了的。皇帝提倡改革与终止改革的理由一样,为了自己家的天下。
怀有个人野心的夏竦手段更为卑鄙,他让女奴模仿石介的笔迹,伪造了所谓的石介为富弼撰写的废立草诏。仁宗并不相信,范仲淹闻讯后却深感不自安,深感改革之难,便采取了急流勇退的对策。
庆历四年六月,范仲淹以秋访为名,辞去朝职,出使陕西、河东宣抚使。后来,杜衍、富弼、陈执中均被排挤出朝廷,改革失败。
◎故事感悟
急流勇退是智者所为。从范仲淹做官的历程看,在封建社会,伴君如伴虎。因此,在朝堂为官也不能一味地追求仕途,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急流勇退才行。
◎史海撷英
“划粥割齑”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范仲淹的家族是当地的富户,但为了励志,他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范仲淹苦读不懈的精神也给寺庙里的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因此,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但是,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却丝毫也不介意,而是用全部的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文苑拾萃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