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庸:不依为庸
7194200000019

第19章 处世以庸循乎大道(3)

不但在战场上应如此,在其他的场合我们也都应当从容行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阵脚不能乱。有句成语叫“方寸已乱”,“方寸”指的就是心,保持“方寸”不乱就是苏洵说的“治心”。

◎故事感悟

谢安在大战之前大胜之后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他的这种境界、胸怀,只有真正成熟的人才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是一种高度的自我控制。明代的吕坤说:“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又说:“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从容既是处世之道,又是养生之道。

◎史海撷英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发生于公元383年的一场战役。

当时,中国北方的前秦欲灭南方的东晋,两军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展开大战,最终东晋仅以8万军力大胜80余万的前秦军。这一战役史称淝水之战。战后,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著名成语。

◎文苑拾萃

兰亭诗

(东晋)谢安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房玄龄忠肃恭懿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中庸》

房玄龄(579—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房玄龄曾协助李世民筹谋统一全国,取得帝位。贞观元年(627年)房玄龄任中书令,长期执政,为唐代初年名相,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唐律疏议》、《大唐新礼》。

贞观年间,房玄龄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房玄龄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才授任;他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将房玄龄与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为“房杜”。

贞观十三年(639年),唐太宗又以房玄龄德高望重,加授太子少师,以教谕太子。而房玄龄却自惧盈满,屡次上表,请求解除左仆射职务。唐太宗诏令回报他说:“公忠肃恭懿,明允笃诚。草昧霸图,绸缪帝道。仪刑黄阁,庶政惟和;辅翼春宫,望实斯著。而忘彼大体,徇兹小节,虽恭教谕之职,乃辞机衡之务,岂所谓弼予一人,共安四海者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房玄龄才只好就职。

当时,皇太子要向房玄龄行拜见师傅之礼,并准备好了仪卫,等待房玄龄的到来。但房玄龄得知此事后,“深自卑损”,不敢谒见太子,而是悄悄地回到家里。“有识者莫不重其崇让”。

贞观十六年(642年),房玄龄又进拜司空,仍然综理朝政,监修国史。此时,他已居端揆长达15年之久,其女为韩王妃,这又让他深感自己的贵显与尊宠之极,因此又以年老为借口,上表请求致仕。唐太宗特派使者劝谕他说:“国家久相任使,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自知衰竭,当更奏闻。”在唐太宗的劝说下,房玄龄只好继续留任原职。

贞观十六年十一月,高丽东部大人盖苏文弑其王,更立王弟子藏为王,遂专擅国政。消息传到长安后,唐太宗表示,盖苏文弑君攘国,取之甚易,但又不愿劳民伤财。房玄龄马上表示赞同太宗的意见,说:“陛下勇而力有余,戢不用,所谓‘止戈为武’者。”司徒长孙无忌也不同意出兵,于是便对高丽采取了安抚的政策。

贞观十九年(645年)春,唐太宗执意亲自远征高丽,并特命房玄龄留守京师,委以重任,对他说:“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忧矣。”而且凡是军粮器械,军伍行留,都由房玄龄“悉裁总之”。唐太宗对房玄龄十分倚重,特命他“得以便宜行事,不复奏请”。

唐太宗离开京师不久,有人就来到留台,声称有密告。房玄龄问密告何人,那人回答说告房玄龄本人。房玄龄听后二话没讲,随即命人将告密者递送到唐太宗那里。

太宗听说送来了一个告密者,刚开始还颇为诧异。因为以房玄龄的能力而论,他是不可能随随便便把皮球踢给皇帝的,更何况此时皇帝还在前线打仗。所以太宗断定,若非出于某种特殊原因,房玄龄是绝不会这么做的。

太宗转念一想,马上就猜出了答案,不由得怒气冲天,命左右执长刀而后接见告密者,问密告何人,回答说是房玄龄。果然不出所料,太宗立即喝令腰斩告密者,并玺书告谕房玄龄,责备他不能自信,又再次重申:“更有如是者,可专决之。”

房玄龄虽然被皇帝赋予了专断之权,但碰上这种事,他是万万不能专断的。因为这件事实际上是把房玄龄推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那就是要恪尽一个留守的职责,还是要谨守一个臣子的本分。

如果房玄龄自作主张把这个人杀了,那固然是尽了留守的职责,可皇帝日后一旦知道了,就可能会对房玄龄起疑心。

所以,房玄龄宁可挨骂,也必须把事情交给皇帝亲自处理。这样一来可以证实自己的清白,二来可以表明自己的忠诚,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会谨守人臣本分,碰到必须由皇帝亲自处理的事情,他绝不会越俎代庖。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房玄龄留守京师,病情渐重。太宗将他召入玉华宫,坐肩舆进入殿内,直到御座侧才下,君臣相见涕泪不止。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房玄龄病卒,享年70岁。为了深切悼念他,唐太宗特废朝三日,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并让其陪葬昭陵。

房玄龄一生辅佐唐太宗安定天下,凡32年。他孜孜奉国,举贤任能,亲自主持制定了朝章国典,初创唐朝规模,权重而不专,位望崇隆而谦虚谨慎,与杜如晦一起被称为唐初贤相。

◎故事感悟

房玄龄智能高超,功勋卓越,地位显赫,但他善用伟才、敏行慎言、自甘卑下、常行让贤。“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对他特有的名臣气度、良相风格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他颇具可佩可学的风范;作为一代勋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

◎史海撷英

房谋杜断

唐太宗在位期间,房玄龄受封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

房玄龄曾参与制定唐朝的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显为宽松,律条也臻完备,奠定了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对后世影响极大;同时,他还监修国史,主编了二十四史之《晋书》;并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其省并中央官员之举为贞观善政之首。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如《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因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故而史称“房谋杜断”。

李泌不恋官位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邵雍

李泌(722—789年),字长源,唐陕西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德宗时,李泌官至宰相,封邺县侯,世人因称李邺侯。天宝中,李泌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灵武,召他参谋军事,又为倖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李泌是南岳第一个钦赐的隐士。肃宗为他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代宗即位,召李泌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

李泌著有《养和篇》和《明心论》,尤工于诗,如《复明堂》、《九鼎议》、《建宁王挽歌词》、《八公诗》等,有文集20卷。

唐朝时期的李泌,从隐居的嵩山里进入到皇帝的智囊队伍中,进退随欲,左右逢源。虽然历经了三起三落,但终于有惊而无险,接连侍奉了四位皇帝。

李泌从唐玄宗时期便由野入朝,历经肃宗、代宗,至德宗时撒手人寰,享年68岁。他的人生不仅经历了唐朝四代君主,而且也经历了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动荡时期。

李泌曾受到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四朝皇帝的重用,这与他在“为帝王师”和处理家国之事中表现出来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被称为唐代中兴名将的郭子仪,就是得力于李泌的大力推荐;唐玄宗能够回到长安养老,享受太上皇之尊,也是与李泌的全力劝谏分不开的。

李泌自幼就有很大的名声,所以不像一般人那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做官,而是隐居到嵩山之中,观看形势,再作定夺。

天宝年间,李泌认为政治清明,可以入朝做事,就从嵩山跑了出来,向唐玄宗上书《复明堂九鼎议》,深得玄宗赏识,命他待诏翰林,还要他多和太子接近。太子也很佩服李泌的才学,就把他当做老师一样对待。

可是,李泌的行为引起了权奸杨国忠的嫉恨,于是想方设法地把他排挤出了长安。这时,李泌感到做大事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就再次隐居起来,往来于嵩山、华山等地。

李泌第二次出山是在安史之乱期间,他听闻肃宗在灵武即位,便冒着生命危险从嵩山赶赴灵武。在收复两京以后,形势逐渐平静下来,李泌注意到以宦官李辅国为代表的一批人忌妒他手中的权力太大,想要加害于他。于是,他又起了归隐之心,就对肃宗说:我与你结交太早,而皇帝你又太重用我、太宠着我,我功劳也确实太大。就因为这些理由,我不得不离开。他还恳切地说:“陛下要是不放臣走,那就是杀臣啊。”说得肃宗皇帝只好同意了李泌要求。就这样,李泌带着肃宗给他的三品俸禄和隐士服,第三次到南岳衡山隐居起来。

第三次出山是到了代宗皇帝即位,又把李泌召了回来,称他为“天柱峰中岳先生”,赐给他朝见天子的玉简,还让他做翰林学士,后来又封了其他官职。结果,李泌又先后遭到元载、常衮的忌恨,最后被放到京外去做了杭州刺史。

后来,德宗登基,李泌的官也越做越大,并被封为邺侯。这时当然也就不用再归山隐居了。

李泌于肃宗危难之时冒死出山,并为肃宗出谋划策,肃宗心存感激,想给他明确个职务。可是,李泌早与肃宗有约,只做宾客和朋友,不做官。肃宗非常信任李泌,寝以同室,出与同车,人们见到时都指点着说,穿黄衣的是皇帝,穿白衣的是山人。山人,也就是山中隐士吧。

后来,唐肃宗想出了一个办法,就言辞恭敬地对李泌说,先生曾经在天宝年间侍从过上皇(指唐玄宗),是我的老师和朋友,往后还请你帮助广平王(指皇太子李豫),作他的行军司马,我们父子三人都依靠你的帮助了。

李泌无法推托了,只好接受了这个职务。不过,肃宗皇帝还是没有想到,不光是他的儿子,连儿子的儿子,后来也得力于李泌的帮助。但即便如此,李泌一旦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就会毫不犹疑地抛官弃位,决绝而去。

代宗皇帝时,也想拜李泌做宰相,但李泌坚决不就。因为他能够感到朝廷里有一股势力总想置他于死地,他不当宰相就是为了避祸。

代宗知道李泌一直不肯喝酒食肉娶妻生子,就想断了他归隐的念头,于是就强迫他结婚,强迫他食酒肉,然后再任命他官职。李泌无奈,只得应允。但在当时的侫臣的排挤下,他去了京外任职,这也正合乎他的心意,乐得离开那块是非之地。

但是,到了确实需要任职的时候,李泌是当仁不让的。德宗皇帝在位期间,朝廷中人心涣散,天下形势也不稳定,德宗皇帝执意拜李泌为相,想借重他已经侍奉过三朝皇帝的资历威望朝野。李泌自己也觉得一来被加害的危险不大,二来如果不担任这个实职不利于做大事,于是,他这才答应德宗皇帝,做了唐朝的宰相。

自从在朝廷出入以后,李泌也屡屡被权奸妒忌和嫉恨,但总是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而最终免于灾祸。他还因为谈论古今至理,终于感悟圣主,最终跻身宰相的位置。

◎故事感悟

一般的人,没有坐在官位上的时候,头脑里是清醒的,知道那不过是身外之物。可一旦做了官,尝过了权力的滋味,再要抛弃它的时候就难了。不过,李泌不是一个一般人物,他清楚地知道,做事需要做官,但和自己的性命相比,官位确实算不得什么。所以,他才能够审时度势,对自己的去留理智地作出判断。

◎史海撷英

邺侯书院

邺侯书院在烟霞峰下,原名端居室,是唐朝宰相李泌隐居的地方。据说,李泌7岁时就能写文章了,因而受到唐玄宗的喜爱。燕国公张说称他为“奇童”,宰相张九龄呼之为“小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