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悌:兄友弟恭
7194800000019

第19章 兄弟赤诚,肝胆相照(2)

这期间,张光宇从艺术超然态度进而直接干预社会,画了一些战斗性很强的装饰绘画和漫画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张光宇从香港回到北京,徐悲鸿聘请张光宇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教授设计图案系的课程,业余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为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搞美术设计,为话剧《屈原》、评剧《牛郎织女》搞美术设计,此外画戏曲舞台速写,画书籍封面和插图,如《孔雀姑娘》、《神笔马良》、《杜甫传》、《儒林外史》、《唐代传奇》、《民间艺术》等。

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成立后,张光宇又被张仃聘为装饰系主任,为培养新一代装饰画家作出了很大贡献。1959年,他参与《装饰》杂志的创办并任主编。还参加了纪念邮票的设计、国庆十周年建筑设计的研究,《中国》大画册的设计,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及其他国家建筑搞装饰设计。

晚年,张光字在为中国首夺国际电影节金奖的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生动造型,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使者,家喻户晓。

张光宇有两个弟弟:二弟曹涵美和三弟张正宇。

二弟曹涵美原名张美宇,生于1902年。1912年,过继到城郊黄巷外祖家,改名曹臻庠。1917年进北大街慎余钱庄当练习生,第二年在永源生米行任内账,后又至庆丰纺织公司任总账。

曹涵美走上漫画之路深受其大哥的影响,从临摹陈老莲、仇十洲、任伯年起步,后从事漫画创作。1919年起,他开始向上海、无锡等报馆投稿,并改名为曹涵美,有时亦用笔名曹艺。曾发表讽刺漫画《兵变画谣》20幅,揭露军阀混战的罪行,后曹涵美专攻仕女图。1928年至上海,帮助兄弟张光宇、张正宇经营东方美术印刷公司。

1931年,由其弟张正宇介绍,他进入邵洵美开办的新月书店任经理,负责发行新文艺刊物。次年,他们兄弟三人与邵洵美合开上海时代图书公司,曹涵美担任会计兼编辑,出版《时代画报》、《时代漫画》、《时代电影》等刊物。在此期间,曹涵美曾作《金瓶梅词话》插图300幅,画得清新华丽,用线简约,独具个人特色,该作品先是在《时代漫画》、《漫画世界》中刊载,后正式出版为四册,每册七十多幅画面,印刷精良、编排得体,每册扉首题字都不相同。

三弟张正宇,别号石门老人,生于1904年,自小酷爱绘画。早年上过私塾,后在面粉厂当练习生,17岁时随长兄张光宇去上海,学习绘制广告和布景。20世纪20年代初,与长兄开设一家小型美术印刷厂,出版《三日画报》,参加上海的漫画会。“民国”十七年(1928年)与长兄张光宇、叶浅予等人创办《上海漫画》,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刊载漫画的画刊。后又与长兄张光字、邵洵美等创设时代印刷厂和时代图书公司,在张正宇宣布公司成立时,董事会第一次推举张光宇为总经理,曹涵美、张正宇为副经理。同时宣布发行五大杂志:一是林语堂主编的《论语》;二是叶浅予主编的《时代画报》;三是鲁少飞主编的《时代漫画》;四是宗淮庭主编的《时代电影》;五是张光宇主编的《万象》月刊。除期刊之外,先后出版了几本画册和图文并重的小书,例如叶浅予的《王先生》画册,黄文农的《文农讽刺画集》,张光宇、邵询美合著的《小姐须知》,张光宇的《民间情歌》等。全盛时期的时代图书公司,自办编辑,自办印刷,自办发行,编辑室人才济济,可谓全盛时期。

之后,张氏兄弟又自办独立出版社,创办《时代画报》、《独立漫画》等画刊。张正宇不仅为这些画刊提供作品、设计封面,而且从事印刷、出版和发行等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正宇曾短期出版《抗日画报》和《新生画报》,并创作以抗日为题材的漫画。1937年底,他流亡香港,曾担任《申报》画刊主编、《星岛日报》印刷部主任、《新闻报》美术编辑,还与人合办《大众生活》,并编辑出版《如此汪精卫》漫画集,继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日本人企图胁迫他参加亲日的《大同》刊物工作,因而他被迫弃笔从商,与人合开福禄寿饭店。后来占领香港的日本当局将其列入黑名单,张正宇闻讯后于1943年春逃往桂林,在桂林与长兄开办家具装饰公司,并参加熊佛西等人组织的“文垦团”的活动。1945年春,张正宇与长兄张光宇一起到达重庆,筹办中国美术工厂。

抗战胜利后,他返回上海。不久赴台,被台湾省建设厅聘为专门委员,并担任上海大中华影片公司设计、台湾建设所专门委员、台湾旅行社常务理事,负责编印《光复后的台湾》画集。1949年9月到香港,不久,他和在港的一批艺术家一起回到北京。

1950年春,张正宇应邀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华南文化工作者会议,会后回北京,担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舞台美术顾问。他同时还先后兼任《人民画报》、《美术》、《戏剧报》编委,《解放军画报》、《解放军文艺》、《中国建设》等刊物的美术顾问。他曾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和北京市政协委员等。他设计的剧目有《屈原》、《巧媳妇》、《文成公主》等,并与长兄张光宇合著出版了《漫画小事典》。

在画艺上,张正宇也有独特的技能。画家黄永玉说:“1948年,……我那时才20岁刚出头,对于画人像速写这档子事是颇为自负的,而平时又从来没见过张正宇画过什么人像,心里有些瞧不起他,估计他不会画出什么名堂来的。郎静山有一副飘逸的长髯,微笑而安静地坐着。张正宇运用中锋写字似的将铅笔竖直着一笔一笔描绘着,那么慢,简直有点装模作样,我几乎想笑出来。画到一小半的时候,我开始发现这家伙出手还有一点道理。以后,每一笔的进展我都不能不紧紧地盯住,我仿佛从梦中觉醒,几十年的张正宇的形象一刹那高大起来。他那副有趣的胖脸已经成为庄严的将军,蒙昧变为深刻。面对这一幅小小的作品,我不免肃然起敬。画中的每一笔连系着对象的经络血脉。这是由于他那心手专注才得到的。我开始理解了“慢”的妙处。过去,一直以为“快”才见手上功夫的。这种认识的过程可真艰难之至。”

1965年,张正宇为第三届全国体育运动会设计团体操《革命赞歌》,获金质奖。他在与长兄张光宇合作创作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时,张光宇负责设计人物造型,而他负责背景设计,该片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誉。

在国画、书法、金石等方面,张正宇也很有研究。晚年,他多作水墨小品,为人所珍藏。张正宇特别爱画“三猫”(猫、猫头鹰、熊猫),他将神态各异的猫纳入基本图形,或方或圆,无不生动活泼,故有“猫翁”之誉。所作篆隶别具一格,其形式美也得力于绘画和工艺美术。他的书画金石作品,后汇集成《张正宇书画选集》、《张正宇书画金石作品选》出版。1976年10月27日病逝,终年72岁。

◎故事感悟

由于大哥张光宇的带动,无锡张氏三兄弟选择了同样的事业,他们把兄弟间的情谊融入到工作当中,为新中国的动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文苑拾萃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张光宇先生创作于1945年的老漫画,确切地说,是一本连环漫画。

《西游漫记》的内容表面上属于“故事新编”,实际上却在尖锐地讽刺了1945年的国民党政府,暴露了“国民党政府经济崩溃,特务横行”,“美国生活方式的醉生梦死”等等。

兄弟抓阄定生死

◎所谓仁爱,爱人也;所谓知者,知人也。……仁莫大于爱人,知莫大于知人。——《淮南子》

2005年12月20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提起在抓阄时弟弟“欺骗”了自己的事,14岁的胡述章痛哭流涕:“我没有想到弟弟会那么懂事,他当时手里两个纸团都是写的‘治’字,我怎么那么傻呀。我的病即使治好了,也永远不能原谅自己。我的好弟弟,他用自己的命换了我的命呀。”说到这里,胡述章哭得更厉害了,他的母亲也搂着他泪流满面,病房里的病友和医生看到了这感人的一幕,也不禁频频抹眼泪。

胡继清是金寨县古碑镇一个山沟里的普通农民,十多年前的时候,他还在贫困线上艰难挣扎着,眼看着弟弟已经娶妻生子,他只能干着急。弟弟看出了他的心思,就主动对他说:“大哥,我把述章过继给你吧,反正他妈也没有奶水,跟我们外出打工也是遭罪,你养着吧,将来老了也有人照顾你。”这样,胡述章就来到了伯父家,他的亲生父母从此远走他乡。谁知就在这一年,胡继清结婚了,第二年,胡帅就出生了。

小哥俩一天一天地长大,就像亲兄弟一样。胡继清也没有隐瞒这事,在他们懂事的时候就把秘密说了出来。小哥俩听了之后,感情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比过去更加深厚了。他们一起在镇上读小学,又一起上了初中。兄弟俩品学兼优,都是学校里的尖子生。

胡帅从小就特别懂事,他知道自己与胡述章并非同胞兄弟的真相以后,对哥哥更加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上学,家里只给他们每人带一个馒头当午饭,胡帅总是把自己的那份儿掰一半给哥哥,说自己吃不了那么多。胡述章要是不吃,他就生气。无奈,胡述章回家只好找妈妈告状,妈妈问胡帅为什么要这样做,胡帅说:“我哥多可怜呀,从小没吃过奶水,自己的亲爸亲妈又不在身边,所以我要照顾他。”妈妈要给他买新衣服,他就说:“还是给哥哥穿新的吧,他穿旧了再给我。”

哥哥胡述章也真心疼爱着这个懂事的弟弟。上学的时候,他拉着弟弟的手;放学的时候,他搂着弟弟的肩,生怕弟弟走丢了。胡帅贪玩,成绩不如哥哥。胡述章每天把自己的作业写完,就开始耐心地一遍一遍辅导弟弟的功课,他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对弟弟说:“咱家没钱,所以必须要用功念书,咱俩要走出这个村子,不然长大了,咱们都没有钱给爸爸妈妈养老。”胡帅每次听到这里,心里的劲儿都鼓得足足的,更加刻苦学习了。胡继清两口子每次看了这情景,心中都会油然产生一种幸福感。

2005年10月,一场巨大的灾难降临到这个幸福的家庭。先是胡述章查出了腰椎骨肿瘤,祸不单行,紧接着胡帅又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治好兄弟俩的病,这个贫困之家要支付数十万元的巨款。然而,每年只有几千元收入的农民怎么能拿得出来呢?他东借西凑,加上政府和学校的捐赠也不过几万元。这一切,小哥俩一清二楚。有一天深夜,胡述章找到父亲,恳切地说:“爸,我的病没有大事,弟弟的病是急性的,你要拿这些钱抓紧给他治呀,耽误了,将来咱们后悔莫及。”胡继清听了大儿子贴心的话,心如刀绞。这时,门外偷听的小胡帅也冲了进来,他央求父亲说:“爸,我看了一些书,说我这病花钱太多,也不一定能治好。还是让哥哥先治吧,他学习比我好,将来一定能有大出息,那时他能救咱们家,也能孝顺你和我妈……”胡继清听了小儿子的话,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了,他跑到院子里的大树下抱头痛哭。

这对兄弟虽然亲密无间,一样的懂事和孝顺,但是在性格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哥哥胡述章文静内向,弟弟胡帅则勇敢机智,相对也活泼开朗一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胡述章想的是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拖累了弟弟,但是他没有好办法,他唉声叹气,只流泪不说话。而胡帅的心思却活动起来了:“哥哥从小对我这么好,我不能让哥哥去死。况且他还不是爸妈亲生的,身世已经够可怜的了,我更不能让他去死,我要把活的希望给他。死算什么?20年后还是条好汉,电影里不都是这样说的吗?”聪明的他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这条小小的计策感动了整个中国。

第二天早上,胡继清夫妇都早早地出门,继续为两个孩子的医药费四处奔波,屋里只剩了他们小哥俩。胡帅像个小英雄似的走到了哥哥的面前,他胸脯挺得高高的,因为他决定要替哥哥死,他的心里正在为自己鼓着劲儿。他手里攥着两个小纸团,两个上面都写了“治”字,无论哥哥抓到哪个,他都是要去治病的。小胡帅还留了一手,他在兜里还放了两张空白的纸条,如果哥哥要检查,他就说还有两张忘了拿出来。足智多谋的胡帅没有先说抓阉的事,他怕哥哥看出破绽,反而来到哥哥面前,大模大样地谈起了大道理:“哥,你看,现在这个情况,我们再不想办法可不行了。咱们家只有那点钱,如果我们都去治病的话,非但不够,而且两个人都不能被彻底治好。我得的是白血病,花多少钱也治不好,我看还是给你治吧。老师不是说过吗,事情得分个轻重缓急。我已经认真地想过了,咱们哥俩中就你有出息,就你能帮咱家。”胡述章听了,一个劲儿地流着眼泪摇头。